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君子岳大掌门 >

第5部分

君子岳大掌门-第5部分

小说: 君子岳大掌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断在体内乱窜,也不知是因以前的苦修厚积薄发之故,还是因心无压力,心境大好之故,此时的功力已达二流下品之境。

    百日后,伤口已结疤脱落,肋骨也已愈合。岳不群长喝一声,越至院内舞起长剑来。剑法轻灵灵巧,如天空飞鸟,随心所欲。加上内力大进,剑随气走,风声呼呼作响,比三月前那一板一眼似的剑法,不知高明多少。认真舞完一套《华山剑法》后,岳不群感觉到比以前大有长进。原本的岳不群在武学上是老实刻板的人,师傅怎么教就怎么练,力求和师傅教的一模一样,并无自已的想法。所以练剑近二十年,剑法的基础打的极为扎实,剑法修为却不甚高明。现有了后世的知识,以扎实的剑法基础来重新练剑,自然是进长快速。如没有这扎实的近二十年剑法基础,就算再明了剑道灵活的用法,恐怕也只是将剑法练得乱七八糟,而不是大有进境。想了想,岳不群又将剑法零碎拆开,想舞哪招就哪招,衔接不上的动作就自创,最后更是想都不想,下意识的舞着长剑。这一刻是《华山剑法》,下一刻又变成了《养吾剑法》,连从来没练过,只在脑海里有过揣摩的《希夷剑法》、《淑女剑法》、《铁线剑式》和《玉女金针十九式》,也不知不觉中使了出来,而且毫无生涩之感。岳不群一直舞到气息渐乱,以《夺命连环三仙剑》为收尾,这才收剑调息起来。岳不群稍稍平息气息后,才发现院门前站着个四旬左右,身着蓝衫,人才风流的男子,和宁中则站在一起,那男子正是师叔宁清林。原本气功有成的宁清林有五旬上下了,在玉女峰比剑之前,看上去还要年青潇洒些,只是比剑时伤了本源真气,内伤又未全愈,才开始有些老相。岳不群十分仰慕宁清林的风采,常常私下效仿,所以在宁清林亲女宁中则拜入华山后,与宁中则也十分亲近,至使宁中则对岳不群这个师兄产生了莫名的好感来。

    此时宁中则看得眼冒金星,一股敬佩感迎面而来,拉着岳不群的手撒娇道:“师兄,你的剑法好棒啊,以前没这么厉害啊?怎么练的,教教我好吗?”岳不群正不知所措,宁清林则双目十分满意的看着岳不群,过了一会才咳嗽了几声,将宁中则惊醒过来,“咳咳,群儿,你见着你风师叔了?”岳不群忙上前行礼,答道:“师侄这些日子天天在屋里养伤,并未见到风师叔。”宁清林点点头,走到凉亭中坐下,“看来是你顿悟了,你这剑法中有剑宗的影子,可是在玉女峰上见到剑宗之人所使?”“师侄是看到后才心有所感,是师侄错了。”岳不群被宁中则扶着,跟到凉亭中站定,这才想到剑气二宗才死斗完不久,对气宗来说这剑宗似的使剑之法自是让人不爽。“你不用着急,这剑宗之法原也不差,只是主次不分。而你风师叔的剑法,已达以意运剑的层度,脱出了剑宗的枷锁。而我气宗讲究气为本,剑为用,最重剑意,气功高了学习剑宗之法自是手到擒来。观你气息,内力也已大进,已进入二流高手下品之境,受伤之时也没放下修习,说明你还是没忘我气宗的宗旨。刚刚观你使剑也是剑随气走,气随意走,有些以意运剑的影子,却没有使差。本担心你下山后会受人欺负,现看你剑法大进,也有二流下品水准,也就放心不少。江湖上能完胜你的同辈弟子已然不多,就是一些差些的他派长老也可斗一斗,以你不喜惹事生非的性子倒也无碍。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下山?”岳不群答道:“这两日先收拾一下,后日就下山。”

第四章 寻道() 
“你以后真不想做掌门了?”宁清林语气奇怪的问道,岳不群十分老实的回答:“师侄实无掌门之才具,还是让于他人为好。”宁清林死死盯着岳不群,见其心意以决,才认同这是实话,叹了口气,长思片刻才说道:“你倒是大气,若是剑气二宗都有你这般大气,倒也不会有这般多的事情发生了。”见岳不群已定好下山日期,只得吩咐叮嘱一些江湖上的事物,也好让其能平安一点。必竟岳不群以前武功未成,没独自下山闯荡过,现在下山又无人相伴,着实放心不下。宁清林跟岳不群说了许多,中间还一起用了膳食。这种种关怀之意,直如岳不群是宁清林的儿子一般,让岳不群十分感动,对华山也有了几分不舍。可再多不舍,为不让历史重演,也只能放下。

    两日后,岳不群收拾了几套衣服,带了几日干粮,又在宁清林处取了五十余两银钱,手拿一把华山弟子制式长剑。在拜别师傅段清玄和师叔宁清林后,向山门行去。宁中则依依不舍,直拉着岳不群到了山道口,都不愿松手。风不言,张不惑,陈不寂三人也在山道处送别,双方言谈了几句后,又劝服了宁中则,让她在华山上好好练武,才转身向山下行去。因暂时没有目地地,一路上慢慢悠悠,观赏着华山初夏美景,不时又向山谷中行去,从下而上观看华山的南峰,西峰和北峰。华山派所在的东峰朝阳峰和支峰或称中峰的玉女峰,在岳不群记忆中都十分熟悉,其他三峰就不是很熟。留连了半日光景,眼见天色渐晚,岳不群才运使华山轻功向华阴县驰去。这华山的十段锦轻功身法与华山派的名头不甚相符,闪躲攻击十分灵巧,长时赶路纵高却是不行。一个跨步不过丈余,速度也不算快,不到一个时辰,内息就有些散乱,腿脚发软。岳不群休息好一会后,才再运使轻功赶路,直到天黑才赶至华阴县。城门早已关闭,武林中人可不会老实等着。岳不群看那城墙高有两丈,心中琢磨了一下,在无人看顾的地方,将包袱背好,左手握剑,提气后一个直冲,左腿一蹬地面,飞起一丈,右腿再一蹬城墙,又上升七尺,右手一抓墙垛,就飞上城墙。见四周无人,又飞进县内。

    明朝华阴县内的房屋并不高大,房屋挤挤挨挨的,一个县城也不过两千人,也许华阴县是小县的原故。岳不群来到县内唯一的一家客栈,点了一间说是天字号上房的房间。那房间也不过十余平米,一床一席一桌两长凳一洗漱盆而以,还要两百文钱,大约后世一百多块钱。岳不群也无奈了,明朝的生活水平也就这样。休息一晚后,岳不群在城内转了一下,稍稍了解明时百姓的生活情况,决定向西行去。现在的江湖十分混乱,主要是魔教和五岳剑派,武当,丐帮等派之间的争斗。其中魔教和五岳剑派斗得最凶,年年都有不少人死在对方手里,光华山一派就连续四代掌门死于魔教有关的战事。处境中最好的是少林派,少林派各地分寺不少,但莆田少林寺下院最为特殊,可与嵩山少林寺并立于世。莆田少林寺并不听命于嵩山少林寺,同时不听从嵩山少林寺之命的还有西域少林寺。为免南北两少林寺之间有所争斗,因此在宋时就分成了南北两个少林派;各自入世百年遁世百年,在不同时期,把持着武林正道之牛耳。北少林现正是遁世之时,还要再过数年左右才会入世。之前入世还是九十余年前的事了,彼时正是元朝统治时期,也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时候。而南少林现正是入世之时,已持武林正道牛耳九十余年。与魔教一南一北,冲突倒也不大。与魔教对抗的江湖主力,一直都是五岳剑派,而岳不群怀疑华山和魔教的战事,其实是南少林挑拔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华山派实力本不弱,算是武林中的第三大派,一流宗师高手足有二十多名。自剑气二祖去了南少林一趟后,就因《葵花宝典》一事与魔教大战起来。要知当时南少林才有正本,魔教要找也是找南少林才对,却因红叶禅师烧毁正本而打消魔教的念头。而知晓华山有《葵花宝典》副本的人,也只有四人,剑气二祖属偷盗性质,自然不会泄秘;渡元禅师自己都偷学了,就更不会泄秘了;那就只有满面慈悲的红叶禅师有泄秘的可能。当时剑气二祖偷看宝典时,未必不是红叶禅师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计,只是时间已经久远,无法证实罢了。想想天龙世界的丐帮,两雕世界的全真教、丐帮,笑傲世界的华山、嵩山各教派,衰落无不是与少林佛门有关。特别是元时的佛道之争,少林派更是赤膊而战。借蒙哥、忽必烈两蒙帝之助,大败全真教。于是少林又重新成为正道武林的第一大派。就倚天世界的武当好点,有个百多岁的张三丰老神仙才幸免于难,却也被少林派好一番折腾;不过到了笑傲世界后,在几十年前也遭到魔教突袭,并夺去了真武剑和《太极拳经》。近年来除了玉清道长,冲虚道长也渐渐无人才,开始衰落了。就不明白魔教为什么从没攻过少林,笑傲中唯一的一次也不过是个笑话。直到清朝,因清朝皇帝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又因属中原佛教的白莲教,弥勒教,无生老母频繁造反,天地会,红花会与少林关系也较密切之故,才遭统治者满人的清庭打压,中原佛教和少林派才开始衰落。(有人说佛门弟子慈悲为怀,不会做恶事。可现实中的世界三大教派,有谁不是进攻性极强的教派,以建立本教派为最高统治的国家为最高目标,先施以经书,迷惑人心,不听的就以刀剑说话,敢反抗者就是异端。如中世纪的欧洲,西亚中亚北非印度,解放前的西藏,蒙古,东南诸国。在中国,史书上也有和尚唆使大臣王子叛乱的事迹,如果中国不是出了几个灭佛的君王,而道家、儒家对佛门限制极大,搞不好中国也变成地上佛国了。而那灭佛的几个君王,在灭佛后不久就离奇死去或亡国,明着是报应,暗着怕是佛门的阴谋,由此可见佛门阴谋的厉害了。)

    岳不群想得越多,就越觉得害怕,不寒而栗,还是向西走好,向西方安全些。看看方向,岳不群决定先去终南山,去看看活死人墓的神雕后人,现如今怎样了。又慢慢悠悠的一路游山玩水,向终南山进发,做个为自己而活的浪子倒也自在。先至骊山,华清池,翠华山,南五台游玩了一番,才来到户县。重阳宫就在户县,现实世界是有重阳宫的,笑傲世界恐怕没有重阳宫了。经过一番询问当地百姓,果然没有,只有些零散的小道观,还有些小寺庙,都不成规模,也没见到什么豪富神仙般的人物。岳不群问明原重阳宫的地址后,又买了些干粮,才向山中走去。初夏时节的山林,草木有些茂密,那有些古旧的石板小路也有些不见踪迹了,岳不群只好以剑开路,好半天才找到原重阳宫遗址。那遗址上现有一座小道观,方圆不过数亩地,岳不群也不去管他,径直向道观后山而去。后山占地极广,来来回回怎么也找不到进入古墓的小溪秘道。盘腿坐下细细回想脑中的记忆,似乎那小溪秘道不在这后山,而是在终南山山脚下。这般大的地方不知要找多久。岳不群也不泄气,找到了古墓就有绝世武功,现在不过是花些时间罢了。想罢后提气一越而起,半空中忽地想起一事来,气息顿泄,不由得惊慌失措,身子向下扑倒在地。岳不群趴在地上苦苦一笑,两世人的水性都是奇差,华山气功中的“神凝丹田,息游紫府,身若凌虚而超华岳,气如冲霄而撼北辰”闭气之法也不甚高明,如何能进那需要小半个时辰以上的地下水道。

    岳不群失望之下站起向山外走去,不多时,又见到那座小道观。心思一动,何不以此为据点,练习游泳和找寻小溪秘道,于是转身向道观行去。岳不群缓步走入道观,正欲呼唤,却见此时道观中正进行晚课,大殿中十来个老小道士盘腿背对大门坐着,口中诵读着《全真功课经》,低沉的念经声让人耳目一新,心中少了许多的烦恼。大殿正中坐着一个须发眉毛皆白的老道长,两尺长须飘飘若仙,也不知有多大寿数,着半旧黑白道袍,慈眉善目,瘦削脸颊,手握拂尘,望之让人敬慕不以,好一个得道的全真。岳不群不由盘腿坐在门口,学着众道士的声调,也念起经来。半个时辰后,众道士才做完晚课,有个十六七岁的小道童发现岳不群,忙上前来问询。岳不群称自己是全真教郝大通真人一脉的后代弟子,因华山道学不盛,特来重阳宫原址寻道。小道童回去禀报后,请岳不群上大殿面见师祖玄贞子真人,岳不群随后进殿,向玄贞子真人施了个道礼,表达敬意。玄贞子真人说道:“尝闻华山郝广宁太古真人一脉已转为武林一道,修道之士已愈发稀少,难得你出生其中,还能保持本心,来全真祖庭寻道。只是吾得全真之道不多,怕指点不了你多少。”

    岳不群听后老脸通红,欺骗老人本就不对,更何况是一位得道真人,口中如实说道:“弟子来全真寻道,也是本着提高自身武学之心,非如老道长所想那般高洁。”玄贞子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