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君子岳大掌门 >

第24部分

君子岳大掌门-第24部分

小说: 君子岳大掌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一些古代的纺织知识,对那著名的珍妮纺纱机和清代出现的多锭纺纱车有一点点的印象。此在后世原本是无用的印象,在此时却是超级有用的东西。以岳不群那逆天的记忆力,能让这些知识重新清晰起来。珍妮纺纱机可纺织八锭细纱,比现在华夏流行的黄道婆三锭脚纺车多出五锭,至于清代的多锭纺纱车就更不得了了。不过岳不群现在的根基不稳,只敢弄出珍妮纺纱机来,以珍妮纺纱机威力,绝对可在短时间内,就能一统西域的织纺业市场,让五德教拥有大量的收入来源,能让五德教快速的扩张开来。

    第二日,到了五德教教会学院正式开学之时,一众贵族富豪子弟进观入住。同时还有这段时间里,五德教招收的九百名左右少年贫民子弟;已成为五德教之准教徒,做为教中的储备人才,不但包食宿,每人每月还给三百文的补帖家用助学金。加上养老抚幼院、残疾无业人工厂和存贷投资业务的五行银行,这三个建筑的开建后,岳不群的神仙教主声望达到新高,凡五德教中人皆受到下到百姓上到富豪的敬重。岳不群又设五色带做为信教信徒的标志,也不禁其他教派信徒跨教信教;一时之间信徒大增,共有近两万人成为信徒,其中有两千多人的纯信徒。再从纯信徒中招收三百最忠诚信徒成为首批教徒,每日识字念经,培养其为日后的速成传教士。至此,五德教基本稳定了下来,不再有大的动作了。

    早已习惯慢节奏生活传教的各教派,此时悲伤的发现,自家信徒已然少了大半;吐鲁番城基本上成了五德教的天下了,只剩下城外的农奴还未被五德教蛊惑住。不是蛊惑不了,而是因各村分散太开,岳不群一时没有精力之故。其他小教派倒还无碍,特别是波斯新教的阿甸们就无比的悲愤了,通过上百年时间与西藏喇嘛教的争夺,终于到了完美胜利摘取果实之时,却突然杀出了个五德教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将吐鲁番城的百姓给蛊惑走了,真真让人欲哭无泪。虽然佩服岳不群的大智慧、大慈悲、大德行,可必竟是两个不同的教派,波斯新教也决不愿甘于五德教之下。甚至一些顽固激进的阿甸们准备发动一场浩大的,保卫信徒驱逐五德教的圣战。圣战的主力就是城外五万之众的农奴,因为城内的信徒已不足用了。就在阿甸们上下奔走之际,一个消息传来,让阿甸们大喜过望,圣战的准备一时也停止了下来。因为,阿黑麻汗就要回来了。

第二十七章 忐忑() 
岳不群正在一座唐式风格的武馆中,教授贵族富豪子弟练武,练得正是最近推演出来的空手道、柔道、泰拳、剑道。岳不群将学院学生分为三批,以满速儿为主的富豪贵族子弟、以贫民子弟为主的学生和成年的忠诚教徒。富豪贵族子弟主学教经,次学武功,再次学中国的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等各种陶冶情操的东西,成立独立武学院,以岳不群为主,九大教经编写传教使为辅。贫民子弟主学教经,次学武功,再次分科学习兵书算术、工艺技术、农业养殖、经商管理、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等各项专业技能,成立专业文武教士学院。以琴奴为主,岳不群、九大教经编写传教使为辅;成年的忠诚教徒只识字学教经,成立半年制速成教士学院,每三年返院校进修三月,以十八名传教使者为主,又聘来不少在吐鲁番城的人才和汉人读书人为辅。还有护教军,已扩大为三百人的风骑军和两百人的武卫军,以莫花尔彻为主,修练岳不群所传的《鹰爪功》《通背拳》《乾坤枪法》《狂风刀法》《回旋刀法》。因师资力量远远不够,岳不群已经去信给陆镖头,让其帮忙多多招收一些大明的读书人、工匠、老农和大夫前来,当然还有给琴奴准备的帐房和掌柜。

    莫花尔彻来到了岳不群的身旁,岳不群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莫花尔彻一般情况是不会来这的,莫花尔彻认真行礼拜见道:“启禀师父,今日合不勒来过了。”岳不群知道合不勒每日一早就要来道观一个时辰,找莫花尔彻苦练《狂沙刀法》和《回旋刀法》,岳不群问道:“是他说了什么吗?”莫花尔彻答道:“阿黑麻汗明日就要回来了。”岳不群让弟子们自已练习,与莫花尔彻走到馆外去,看着光秃秃的道观,还要等上几月才到春天,方能植树种花,给道观装点一些绿意。岳不群问道:“阿黑麻汗回来可有什么妨碍之处?”莫花尔彻答道:“阿黑麻汗回来倒是没什么妨碍,师父与阿黑麻汗并无什么厉害争端。只是阿黑麻汗的军师他只丁与师父有些妨碍和争端,或说是仇怨。”“仇怨?他只丁?”岳不群就更奇怪了,这名字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包括未来。莫花尔彻解释道:“他只丁不过只有三十二岁,却是西域有名的智者,全名其实应该叫大毛拉和卓他只丁。大毛拉、和卓乃是教中领袖之意,他只丁就是察合台汗国的波斯新教领袖,而且是世袭的大毛拉和卓。无论是羽奴思汗,马合木汗,阿黑麻汗,还是埃米尔阿巴拜克苏丹,都对他言听计从,尊敬非常,可说是他们的精神导师,也就是国师。只是他只丁家族一向是狂热的波斯新教传道者,凡是不信仰波斯新教的人们,不是被强迫相信,就是被驱逐,对抗者则是全部杀死……师父想要改正或剃除可兰经中的不良经义,这对他只丁来说,是对神圣可兰经的亵渎,定会为此和师父结上仇怨的。”

    莫花尔彻接着将察合台汗国的历史,和波斯新教的传教历史一一道出,让岳不群听得头昏脑涨,大至还算是明白了。原来这个察合台国,是从原察合台国分裂出来的,可称之为东察合台国,而西察合台国在百余年前亡于帖木尔大帝之手。在东察合台国第一代汗秃黑鲁帖木儿时,秃黑鲁帖木儿汗强迫所有王公、大臣皈依波斯新教,并下令其臣民改宗,如有违抗,即处死刑。约十六万户蒙古人集体宣誓改宗波斯新教。而让秃黑鲁帖木儿汗下此命令的,就是他只丁的先祖札马鲁丁、额什丁父子的功劳,此后他只丁家族成为东察合台国的世袭大毛拉和卓。初时的波斯新教尚有总坛位于昆仑光明顶的明教与之相争,后明教因衰落而灭亡,波斯新教便渐渐成为西域最强之教。加上有各代可汗的扶持和帮助,他只丁家族强迫领内人们皈依波斯新教,并焚烧其他各派的经典、寺院,杀死驱逐他教教士,渐成为西域唯一的教派。在羽奴思汗时,吐鲁番城正式被波斯新教从佛教手中夺过,整个西域也成为波斯新教的地盘。数年前羽奴思汗强迫所有蒙古人定居生活,而使得东察合台国内乱,分成定居与游牧两派。干不离城主本属中间派,对于羽奴思汗的不智,使得国家大乱十分不满,同时也对波斯新教强迫他人信教有所厌恶。于是从西藏请回不少的喇嘛,支持他们与波斯新教对抗,从而让喇嘛教等教派在吐鲁番城有所反复。岳不群之所以顺利在吐鲁番立足,正是因为波斯新教在吐鲁番城不能一家独大,而信仰波斯新教的阿黑麻汗初得吐鲁番城,又远离征战之故。

    莫花尔彻最后说道:“他只丁放弃马合木汗,跟随阿黑麻汗来到吐鲁番城,大约有三种意思。一是:阿黑麻汗有雄主之相,日后定有大能为;二则是:为了将吐鲁番地区彻底抓入波斯新教手中,不使其他教派反复;三则是:将波斯新教继续扩张,或东或南或北,将大明、蒙古和西藏的人们也皈依到波斯新教名下。”岳不群听后真想抽自已几下,这波斯新教可不比在中原已经汉化的波斯老教,波斯新教的传教一向充满血腥和攻击性,面对愚昧凶狠的古人,自已没事改人家教义作甚。口里却叹道:“放弃阿力麻里的优渥生活,而来到尚不明确的吐鲁番,他只丁确实是个狂热的传教士啊。这他只丁的手段如何?是否一上来就以大军强迫信教,不从则杀?”莫花尔彻答道:“这……这倒不会,他只丁是大毛拉和卓,西域有名的智者贤者,该有的气度还是会有的,不会一开始就如普通阿訇那般只懂用蛮。只是他只丁这等智者,会耍些手段也是应有之意,弟子与其不甚熟悉,不知他只丁会使些什么计谋。”岳不群有些头大,刚经历剑气之争不过才两年时间,为避开中原的正邪之争而远走西域,却又卷入了西域的教派之争。这真是天下无处不纷争啊,不知何处才是安乐家乡?回想起来,在终南山当道士的那段时间里,日子过得最是平静了。岳不群长叹一口气,尽量吧,实在不行,就回终南山去,或者回长安当个小富家翁也成。只是不知琴奴有没有古代女人的传统美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不用逼迫自家的男人上进。

第二十八章 宴会() 
阿黑麻汗在四天之后归来了,同时归来的还有四千大军,其麾下的另两万多大军分散于各城游牧而居,并未同聚于吐鲁番城。进城后不久,得知了岳不群和五德教的存在,命人送来请柬,请岳不群参加明日的王宫午宴,岳不群硬着头皮应下。护教军的探子同时也回报说,他只丁刚回府邸,就接待了不少阿訇的拜见,等阿訇出来后,个个喜笑颜开。不久,他只丁也出门入王宫去了,王宫这才命人送来请柬。岳不群暗道:是福是祸,明日一见便知,实在不行先放弃五德教,保全传武一道。如果武之一道都不能保全,西域也就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第二日,岳不群内着棉衣,罩大白长袍,系五色带,头带魏晋高士冠,手拿一大部手抄五德教教经,看上去确有几分神仙的风采。岳不群恐王宫是鸿门宴,不宜太多人前往,决定只有自已和八名护教军前去,琴奴和莫花尔彻留守五德五行宫。如此一来,凭岳不群的武功,突围是没有问题的。岳不群对古人的心态是越来越不敢轻忽,他们可不会如后世人那般平和,不管好人恶人,对杀人一事都是司空见惯,随意的很。

    岳不群来到王宫前,自有王宫卫士前来迎住,邀请岳不群入宫,又将八名护教军带至一侧的房屋内安坐。岳不群跟随着一名卫士向王宫正殿而去,看卫士的身形,确是一名铁血勇士,满身的肃杀之气。应该是阿黑麻汗的直属亲卫,不是合不勒的下属。王宫岳不群曾经来过,正殿就从未进入了。王宫本是之前的城主干不离的城主府,干不离本有在此养老之意,加上又有吐鲁番的巨额财源,在建筑和布置上倒也奢华。王宫正殿是城主议事大厅所改,并不是很大,十分简约。进殿一看,数十名身着波斯式衣袍的蒙古大汉,分两边数排前后盘腿而坐,每人面前的小几上,都有不少的食物水果,却没有酒,岳不群记得波斯新教是不准喝酒的。刚进殿门,上百只眼睛就齐刷刷的扫来,让岳不群一阵发慌。对于可随意杀人的古代王权,岳不群报有最大的敬意,即使心中再厌恶不过。岳不群目不斜视,上前几步后,行了一个道礼,以蒙语说道:“福生无量天尊,不可思议功德。贫道无尘,见过国主。贫道观中杂事丛生,所以来迟,还请国主见谅。”正中一个低沉男中音的说道:“无尘教主来得还不算晚,宴会还未正式开始,请入座。”“谢国主。”岳不群行礼后,将五德教教经作为礼物献上,阿黑麻汗随意的让一旁的宫人收下。岳不群这才看了阿黑麻汗一眼,三十四五岁的年纪,身材中等,着深蓝颜色长袍,头上带着头巾,上镶红色宝石,倒八字的小翘胡,人还算英俊,有睿智之相。面上带笑,对岳不群并无敌意,反有些好奇,敬佩之意。岳不群心里松了口气,座位在右手第二位,走过去后再次行了一礼,才盘腿坐在波斯地毯上的棉团上。岳不群打量了一番左右,右手首位上,是一个五旬有余的绿袍老者,正埋头大吃,也看不清面容。看他无礼,而阿黑麻汗不怪,可知这名老者的份量不低。左手却是熟人合不勒,一脸目不斜视的正坐,看清况在阿黑麻汗心中地位也不低。对面首位,还未有人入座,第二位第三位是两名同样黄色僧衣四旬上下的头陀,带大檀木佛珠,却无半点释家人的慈悲心肠,满面阴狠之相,此时正狠狠的盯着岳不群。岳不群心中倒也奇怪,自已并未见过此二人,怎地这样看着自已,似有什么大仇怨似的。

    阿黑麻汗说道:“本汗刚回吐鲁番城,就听闻王妃说起城里来了一个中原的神仙大士;今日一见,果真如传说中的神仙一般,飘然若仙,仙气盎然。不知无尘教主的五德教教义如何?”岳不群还未答话,就听到有脚步声传来,阿黑麻汗突然闭口不言。一位三旬左右的瘦削白面长须人,步入大殿,着蓝色旧长袍,全身朴素,并无饰物,淡绿色的眼睛,充满是智慧的神彩。岳不群暗道,这定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