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君子岳大掌门 >

第188部分

君子岳大掌门-第188部分

小说: 君子岳大掌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戴子裂嘴笑了笑,说道“多谢师父救了弟子。不过弟子把师父交待的事儿给办砸了,还差点见不到师父,实在当不得师父的赞扬。”

    岳不群笑道“为师看中的就是你这老实忠诚的性子,不过此事也不算砸,你看大伙不是都没事了么?”

    岳不群劝了好几句,施戴子这才平复了下来。又劝说了哭哭啼啼的谢幼娘好一阵,才让收声的谢幼娘驾着马车先行一步。

    岳不群再次戴上铁面具,当道而立,遥遥的望着远远跟来的鲍大楚一伙人。

    不想鲍大楚见到岳不群停下,他们也停了下来,更多的人顺势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不等岳不群上前驱逐,更远的地方两道黄土烟尘滚滚的飞扬而起,只见两骑快马如离弦之箭,直奔而来。

    岳不群心有所悟,恐怕是任我行与向问天来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顿悟() 
不多时,两骑便已经临近,只听得蹄声如雷,两匹乘马疾风般的卷了过来。这两匹马倒是不比岳不群之前所骑的那匹大宛良马稍差。

    岳不群定眼望去,想看看任我行与向问天这两个江湖中威名赫赫,也可说是凶神霸道,称霸了江湖数十载的绝世枭雄是何模样。

    无论是在后世,还是在今世,这两人的名声在自已耳中都是一个字,牛。

    即使是自已刻意的避开他们,可是他们横行江湖毫无顾忌,纵横天下毫无敌手的风范,也非自已所能比拟的。

    自已的武功虽不差他们,可是气度、志向、才华就远远不如他们了。

    只见马上乘客一色都是黑色薄毡大氅,里面也是黑色布衣,但见人似虎,马如龙,从气势上看,倒也十分的强旺。

    奔到近处,岳不群眼前一亮,金光闪闪的,却是每匹马的马蹬马鞍皆是黄金打就,而且上面镶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光彩夺目,十分好看。

    只是在岳不群眼里,怎么都觉得有些后世大土豪,有钱没内涵的样子。

    岳不群不竟暗道说来岳某也算是有钱人了,怎么从来就没他们这般的豪奢,低俗过。

    当先一人,身材高大,一头黑发,迎风而舞,长长的脸孔,脸色雪白,更无半点血色,眉目清秀。

    与任盈盈的相貌有些相似,并不如岳不群所想象的那般霸道模样,只是脸色实在白得怕人,这却是被困西湖底下,十数年没有见过阳光的原故吧。

    另一个稍稍靠后的是向问天,只见他容貌清癯,短发如猬,颏下疏疏朗朗的一丛短花白胡子,乱糟糟的,也不像是想象中的那个豪气冲天的“天王老子”。

    这两个人,单从外表上来看,都有些像是教书先生的样子,并没有横行江湖的豪雄形态。

    岳不群忽然有些明悟了,一个人豪不豪气,骄不骄傲,不是看外表,而是看先天的脾性与后天思想的养成,可不能光从面相上来看。

    而是看其神态举止,听其言语动态,观其为人行径方能辨别他是何种样人。

    自已是吊丝出生,志向保守,志气低弱,眼光见识虽是来自后世,说来也算远大,可是并无成熟的规划与目标。

    虽然当了许多年的一教之主与江湖门派大掌门,时时以仁人君子的形象要求着自已。

    可是内里不是就不是,无论怎么装都是装不来的。

    骨子里始终还是那个小家子气、没品味、没大志向的小吊丝一枚。

    岳不群暗自里摇头,自家的两个媳妇,一个向来有大志向,另一个向来是天生豪气,倒是自已恐怕就连她们两个女人都有所不如。

    唉,穿越者,也不一定就比土著居民来的伟大,相对于他们,自已这穿越者倒更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自已的志向是什么?成为天下第一?自己现在离天下第一有多大距离?就算成为天下第一又如何?真的会开心一世么?还是想要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自己现在过得很惨么?况且追求极至的自由,那也不是自已的个性。那自已倒底想要什么?

    岳不群又隐隐有些明悟了,其实自己一直以来所要追求的东西,只有一样,那便是“道”。“道”是什么,“道”它包涵了许多东西,有武学,有文化知识,有生活处事的态度,有宇宙万物之中的至理,以及修练仙。

    回思起自已一生的经历,在穿越前后,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即乏味,又有趣。对于人生的见解,经过了这许多年的生活阅历,又多出了一些看法来。

    古人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是庸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是俗人。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才是真正的圣人。山山水水纠缠到最后究竟孰是孰非并没有定论。

    佛家又有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中有佛法何必有佛珠?这就像是辩证法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会前进一个境界。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他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令狐冲现在就在这个境界上徘徊不断。

    进入这个阶段,他的心思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他到了这时,就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

    人到了人生第二重境界时,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

    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终究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虚假,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使人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

    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不受迷惑的人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

    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任我行与向问天现在不正是这个境界么。

    特别是任我行,西湖被困十二年,一心想要击败东方不败,夺回教主之位。可是五人围攻,也敌不过东方不败一人。最后还要靠女儿的险招,才杀得东方不败。想要灭亡魔教的百年大敌五岳剑派,可是往日强大的五岳剑派,竟然莫名奇妙的自已群灭了,心中巨大的失落感,可想而知了。想要消灭少林派、武当派,可是只刚刚想了个开头,就在华山朝阳峰的五指仙掌上倒毙了。

    他若泉下有灵,不知会不会有抱恨终生之念?想必还是会的。

    古时的先贤大哲们,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这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一个境界。需要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里了。

    岳不群细细的想着,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害怕的是什么?要放弃的又是什么?

    终于,岳不群感到茅塞顿开,若有所悟,心中全身心的豁然贯通。

    穿越之初,不想做岳不群,于是刻意的想成为令狐冲。只是与本性不合,终于被原来的岳不群的灵魂、思想所干扰,成了另一个君子剑岳不群。君子剑像是像了,可惜骨子里终究不是。

    在碌碌中追寻了一生,此时也不禁的想要问上一问,“未生我时谁是我?生我之后又是谁?”那么自已到底又是谁呢?岳不群笑了,自已终究还是自已,不是其他的任何一个人。还是那个懵懂、单纯的小吊丝。

    从今往后,自已当回归自已自然的本性。专心致志的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青芜丛生的世俗之事,能一笑了之,还是一笑了之,了了又有何不了。

    岳不群这个时候,感觉自已的心境又向前了一步。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何必刻意去做他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管他天意又如何,我自横刀傲天笑。顺也罢,逆也罢,我只做好我自己。。

第三百五十九章 戏耍() 
岳不群豁然顿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体内的真气激荡,消融了最后一点“悲喜一线丹”的残毒,真气与内力回复到绝世中品的,震古烁今之至境。

    当先一骑已然奔近,有拉扯缰绳之意,可是稍后的一骑却不管不顾的直冲过来。想是不满岳不群竟敢在他们两位向来嚣张的高人面前,还如此张狂的大笑着。

    这不单单是对他们两位本性狂傲之人的挑战,而是明显的瞧不起他们两位了。

    马上的那个短发如猬、相貌清癯的向问天一声暴喝,“贼子好胆,吃我天王老子一掌。”

    言毕,在十丈外就从马上飞身而起,大氅烈烈的扬起,直如一只飞天捕食的大黑雕。

    只见向问天右手一划,呼的拍出一掌,便向岳不群击来。

    向问天自掌力生成之际,两人相距已不过五六丈的距离,那股绝强的掌力便如怒潮狂涌,势不可挡。

    又如同一堵无形的巨石,向着岳不群身前疾冲而来。

    岳不群不禁大奇,若是在两宋年间,向问天这般的使掌,倒也正常。毕竟那时的江湖武学比起现在更加的重视对内力与掌力的运用,不太喜欢使用兵刃,与精研武功招式的运用来以弱克强。

    两宋年间的江湖高手更喜欢以强敌强,以强破强。

    那时的武功掌力,多是外放式的,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内的比比皆是,就是五丈以外的亦有不少,而且劲力还不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逐渐的减弱。

    想少林派的须弥山掌,便是距离相距越远,威力反而越强。

    自家的天罡剑气,便做不到无视距离的消耗。只能在三丈内称雄,三丈以外,便越来越弱,六七丈后便彻底的无威力了。

    只是须弥山掌已有将近两百年时间无人练成了,江湖中也因为两宋之末与元末的数次动乱,失传了许多的法门,现在更没法见识到这般神功的样子。

    使得岳不群空有一身绝强的内力,却找不到强大的输出功法来匹配使出。平白的深藏在体内,有些形成浪费了。

    紫霞神功虽强,却需要主动的运使,方能显现出它的威力来。远不如宋时的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火焰刀法、白虹掌力等武功,攻击力不亚于紫霞神功,却是想使就使,完全无须特别的长时间运使。

    今日见到向问天这般运使掌法,想必他手里定有内力外放式武功的用法。

    岳不群自问武功高强,世上难寻敌手。可是面对他这般攻击力有数倍加成的掌力,亦决无半点小觑之心。

    只见向问天一掌既出,身子已扑到离岳不群三四丈处,左掌接着又是一掌,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的压将过来。

    临近两丈时,前招掌力未消,次招掌力又至,向问天右掌再使了一掌。

    三道劲力如三叠浪潮一般的涌来,只一瞬之间,岳不群只觉得气息都窒滞了。

    不过,岳不群钉在当场一动不动,任凭掌风呼啸,眼见向问天掌力将近,岳不群右掌斜斜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