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君子岳大掌门 >

第149部分

君子岳大掌门-第149部分

小说: 君子岳大掌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山道狭小,更是不易四散躲避。

    没有藤盾的防护,众魔教教众便是大群的活靶子。

    在二十人的快射击之下,不过七八个呼吸,便射出了足足有四百支箭,一个箭筒基本上都抛射光了。

    魔教的教众大军中央,立时为之一空,倒地了五、六十人,还有二、三十余人虽未倒地,身上却或多或少插了两、三支长箭。

    只是一顿箭雨,魔教教众顿时惨呼声震天响起,身无盔甲的他们中上数箭便是死亡。

    魔教教众大恨,藤盾手慌忙后退。位列阵后的七、八十猎弓手,则朝两面爬山,准备与广宁气宗的弟子们来一场对射箭战。

    只可惜这些猎弓手虽然箭术不差,可使的弓却软了些,更没有岳不群的关系,得不到好的强弓。

    只是些能射七、八十步的猎弓,比不上广宁气宗弟子手上可射一百二十步的硬弓,这四十步的距离便是一条死亡之路。

    广宁气宗的弟子胜在武功更高,射箭更准,虽然人少,却能阻杀对手,而对手却杀不了他们。

    魔教教众见势不妙,借猎弓手拖住山上两侧的广宁气宗弟子后,立刻再度下令向前。

    不想当道而立的那十名广宁气宗弟子十分阴险,眼见魔教教众有藤盾护身,难以射中。

    立时由几名射术高的弟子,改射持盾手的小腿。

    藤盾再大,也是只能护头护面护不住腿,只要有人中箭倒地,立时就有几箭朝空隙中射去,中箭者愈多。

    只行进了二十步,就有三十几名持盾手倒地,让魔教教众心寒胆丧。

    此队魔教教众不过四百来人,一下就死去了近百人,受伤三十余人,损伤率已过了四分之一。

    而对方却是一人无伤,怎能不让魔教教众气沮胆丧。

    此时军列尚整,只是魔教教规严酷之故,若是无法压制广宁气宗的射手,军阵说不定下一刻便是溃散之时。

    这队魔教教众只得藤盾柱地,停止不前,苦等前面那十数名高手的支援。

    话说郑大浩二十人最初也是取弓射箭,不想那十数名魔教高手左腾右跳,加上手中的刀箭拨打,箭矢纷纷射空。

    眼见敌人已然逼近,手中更射出无数的暗器来,只得弃弓拨刀护身,格开漫天的暗器,准备步战。

    广宁气宗外门弟子基本上是出身龙门镖局,所以多习容易撑握的刀术,稍习拳掌,辅之以剑术。

    到了内门之后,才由自己选择,是继续习刀,还是转习剑术,或是拳掌指法,算是广宁气宗中的旁门。

    旁门弟子因年纪老大,没有时间打基础,只得多习进境快的功法。其后继不足,能到一流之境,便算是人才了得。

    而少华山庄中的少年弟子们,在岳不群的心中,才是广宁气宗正宗的后继弟子。

    与梁等弟子一样,都是幼年入门,光是磨练基础武学就要学上十年左右。

    不过岳不群一视同仁,只要旁门出了人才,照样与正宗一般的重视,不分轻重,所以众弟子倒也和睦。

    二十名弟子组成一个八卦阵,三个四象阵,以八卦阵守护,四象阵主攻的方式,与魔教硬拼起来。

    此队魔教教徒并无战阵之法凭借,只一接触,就落入了下风。

    袁老山的铁烟杆擅长打穴,敲击碎骨,属于钝奇兵器,单打独斗尚可。与阵道之法而战,却是有些不便。

    铁烟杆只击出一下,就有三四柄长刀砍来,逼得袁老山只得回防守护。

    嘴里怒骂道:“好不要脸的广宁气宗小子,一上来就使阵法之斗,有本事咱俩单个较量较量。”

    郑大浩攻几刀,笑道:“你老人家一上来就是前后两堵,五百人围攻咱们区区五十人,这却是要脸了?”

    袁老山老脸一红,心中却更是不岔。

    说道:“你们这些个名门正派,单打独斗如何是我神教高手的对手。却常常布阵与我神教高手相斗,每每以众弱敌一强,简直就是无耻,让人气愤不已。我神教只不过是以牙还牙罢了。”

    郑大浩又斩出几刀,将将围住了袁老山,这才笑道:“我正道名门,习武只为自身的强健,每日所习的其他文课多不胜数。而你魔教之人却专以杀人为乐,所习武功多是如何方便快捷的杀人为主。我等又岂能与你们魔教中人相比。”

    袁老山大怒,一个鹞子翻身,架开了斩来的长刀。双脚飞踢,顿时脱离了四象阵的围攻。

    一转头又一烟杆狠狠的击向一名广宁气宗弟子的持刀之手,欲要一击断骨。

    口中还喝骂道:“放屁,放屁,武功本就是用来杀人的,千百年来无不如此,我神教之人就是杀人也是杀的光明正大。哪像你们这些名门正派这般假惺惺的,明明就是为杀人习武,却偏偏说什么强身健体,善养武德的鬼话。”

    郑大浩一式横刀上挑,以刀背格开了那铁烟杆。袁老山人老油滑,武功颇高,一个四象阵却是杀不了他。

    郑大浩与三位师弟只得以拖住他为目地,等其他师弟先灭杀了其他的魔教教徒,再来围杀袁老山。

    郑大浩口里再次说道:“吾师曾言:‘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可报天。世人犹怨天不仁,逆天而行应天谴。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你我可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又何必多说。看刀。”

    袁老山接过这一刀后,心内大震,口中喃喃自语道:“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可报天。世人犹怨天不仁,逆天而行应天谴。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老山又斗了几招后,突然向后一个纵身,退去了数丈开外。

    郑大浩四人正欲追去,袁老山摆摆手道:“且住,那句警语是哪位古贤人所言?”(。)

第二百八十四章 会合() 
郑大浩驻步擎刀,说道:“这句警语是吾师教授弟子们时所言,出处未知,可能是吾师自己所悟……亦有可能是西域五德教圣人所悟。”

    袁老山冷哼道:“五德教么……五德教在大明的总坛似乎在蓟镇。哼,说的倒是简单,却不知你五德教是如何做的,比之我日月神教又如何。广宁气宗的小子,今日我老人家有事,就不与你斗了,后会有期。点子扎手,风紧扯乎。”

    说完袁老山当先逃走,而十数位魔教好手已死伤了数位。此时领头的袁老山又逃走了,见势不妙,也立即转身逃走。

    郑大浩等人一时不防,加上不敢扩大战果,生怕引起魔教大规模的反击,只得任由他们逃了。

    身后的魔教教众,在不久之后,似乎也接到了命令,随及退却,不过却留下了近百条人命。

    此番却是广宁气宗大胜了。郑大浩一清点人数,一人不少,不由大大松了口气。

    岳不群离开洛阳,乘船总共行了一个半月,一行人终究是来到了徽州的黄山地界。

    与岳不群一行的顺风顺水不同,郑大浩一行却十分的凄惨,个个挂彩,人人带伤。

    所幸有岳不群所赐的灵药在身,并无一人的死亡。

    问及原因,原来嵩山派虽然没有再度拦劫广宁气宗弟子,但华山派易主,原掌门岳不群另立为广宁气宗,并脱离五岳剑派,要在黄山重新立派的消息,早已传遍江湖。

    黄山正属魔教安徽青风堂的地盘,岂会允许广宁气宗的人进入立派,于是令人四下拦截。

    岳不群一行或因武功高强之故,又有任盈盈的安排,一直没有受到太大的磨难。

    但郑大浩一行的南下之路,则一直磕磕碰碰,直到石台县郊的那一战后,更如捅了马蜂窝似的。

    之后的路程,不过才区区百余里的距离,大战小战不下二十,处处遇伏,几乎时刻在战。

    幸好郑大浩一行的声名不响,以前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镖头和镖师,并未受到魔教安徽青风堂的重视。

    所以在高手未出手之时,一路虽然坚难,却也还算顺利。

    等到郑大浩一行顺利来到黄山,准备寻找风水宝地和山头时,魔教这才派出堂中的高手前来镇压,决不许黄山派就在两堂的交接腹心之地立派。

    于是拼斗升级了,二十日之间,几乎每日一战。郑大浩等人不敌,只得借助马匹之力游击而战,四处躲藏,苦苦的等待岳不群的到来。

    岳不群问道:“魔教来了哪些高手?有多少人?”

    郑大浩禀道:“全是安徽青风堂下属,南方红旗分坛宣城的人马,和西方白旗分坛安庆城的人马,由两坛旗主刘安真、黄光涛亲自率领,其麾下有二流高手四人,三流好手八十人,打下手的教众不下八百人。”

    “所以弟子们力拼不过,只得借助马力四处游击和躲藏了。今日是因为师父师娘亲至救援,那刘安真,黄光涛心有顾忌,所以才领人退去。弟子们方能与师父师娘接上头,汇合在一起。”

    岳不群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退了,那此事就不急。此番你们算是立了大功,为师会记在心里的。你们先去养养伤,等为师明日派出其他的师兄们,为你们讨回这个场子来。现在么,先去看看你们所选的风水宝地,是否能够开山立派。”

    说完,岳不群、宁中则、宁灵珊和几个大弟子,就在一名轻伤的外门弟子引领下,四处察看郑大浩等人所选择立派的风水宝地。

    黄山南北长八十余里,东西宽六十余里。共有七十二峰,其中三**峰,三十六小峰。

    主峰有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多球状风化;后山岩体节理稠密,多柱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有四绝,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有三大名瀑:“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岳不群一行主看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一千八百多米。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

    沿途风光奇绝,洞穴陡立,有飞龙松、倒挂松等黄山名松及黄山杜鹃。

    绝顶处方圆丈余,名曰“石船”,中有一池一称“香沙池”。登上峰顶,如置身云霄,江河一线,云天一色,俱在远眺之中。

    雨后初晴,四面八方的云海尽收眼底,无比壮观。

    黄山之上最为有名的当属光明顶。光明顶在宋时,是明教最初的总坛所在,而明教也就是日月神教的前身了。

    在北宋徽宗时期,明教教主方腊于江南起义,后被朝庭大军与受招安的梁山宋江大军击败。

    从此受到北宋与南宋朝庭的通缉,打击,行事愈加隐秘,轻易不让人知。

    只可惜,在之后的展中,已经远远不如北宋时的那般严谨,只要是愿意入教的,不问好坏,一率收纳。

    却也使得明教教徒良莠不齐,人心大乱。更引起洪七公时代的丐帮注意,遭受到严重的打压。

    到了大侠郭靖、黄蓉时代,郭靖欲要在襄阳一带为国为民,护佑众生而守卫城池。

    自然不许明教在后搞所谓的起事与破坏,从而影响了当时整个正道江湖,于国家、民族层面的抗蒙大计。

    因此明教悲催的被黄蓉所算,在与丐帮的斗争中一败再败。一直东躲西藏的,好不狼狈。

    最后,就连明教的圣物圣火令,都被丐帮所夺,为黄蓉所用,帮助自家儿女练制倚天剑、屠龙刀去了。

    明教上下迫不得已,才远赴西域昆仑之域,于西域重新立教。

    最终在元之一朝,吸纳了不少不愿在元境内做顺民的江湖高手。又休养了数十年,终于顺利回复了元气,更胜往昔。

    可说,丐帮自南宋建成后,就一直是明教两百余年来的生死大敌。比之现在的日月神教与五岳剑派之仇更烈、更深。(。)

第二百八十五章 定址() 
直到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以推翻元庭的暴政而起事举义。>

    可是以明教为主的韩山童、刘福通,和以丐帮为主的徐寿辉两部,却还一直在为各自的教派仇怨斗个不休。最后又沿袭到陈友谅与朱元璋两家身上。

    只可惜朱元璋雄才大略,可不管你们的什么江湖恩怨,一率打倒。所以丐帮因陈友谅的牵连,衰落了。明教也亡了。

    只是明教衰落了数百年,一直死而不僵,对于重建教派十分的有经验。所以不过才数十年,便改名换姓的又雄起了。

    光明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是黄山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

    阳光一照,云海宛如紫霞东来之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