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君子岳大掌门 >

第104部分

君子岳大掌门-第104部分

小说: 君子岳大掌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得长白山,岳不群定了定神,想想接下来的去向。十二年前,曾说过要收正一教下一代张天师为徒,那张彦宇比宁灵珊小半岁,现在还不到九岁。虽然当时主要是为了骗人,当了一回神棍。但现在有了条件,还是要继续守诺下去,当即转道南下,向龙虎山行去。

    在江阴渡江,岳不群遥遥望向东南,在京时,听唐寅说起过谢幼娘。谢幼娘于三年前,不知何故而带发修道去了,在东海一小岛之畔,建一石室,自称东海女冠。只有一贴身丫环相伴。岳不群心中明白谢幼娘是为何,对时人的死脑筋,只在一棵树上吊死的精神即佩服又反感,虽有得了便宜卖乖之嫌,但还是不禁有这样的想法。(。)

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境() 
岳不群在应天南京徘徊数日,最后于客栈客房中提笔写书,花了两月时间,共改编写了三本后世半白话言情。︽主要是让时人如何正确的认知,何为亲情、友情和爱情?何为情人、朋友和知已?何为虐恋、孽恋和爱恋?何为尊敬、敬慕和爱慕?如何挑选自已的另一半?分手后又如何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成书之时,起名为《三世情缘》,送到在南京西岳学府任山长的文壁处,让其转送给谢幼娘。

    在西学学府的文壁住处,恰好碰到被降为南京御用监少监的梁芳。梁芳一见岳不群,立即拉着老泪纵横,哭道:“岳先生啊,岳先生,您究竟家住何方啊?老哥我派人在陕西一地四处寻访,找了数年时间也没找到。就是您自称华阴人氏的华阴县,和西岳华山也曾去找过。可是那华阴县中绝无大才,也并无您的半丝声息。而那西岳华山上除了一个自称名门正派的华山派刁民团伙外,也无其他人居住在华山上了。老哥无法,只得困坐西岳学府,希望能守株待兔,坐守岳先生的到来。天见可怜,岳先生您终于还是来了。”

    岳不群听了不禁面色一黑,但心中亦明了,就是少林派和武当派两派,如不是释、道两家在江湖上的领头人身份,恐怕也入不了朝庭大员的眼。华山派么,从前是道家的一个门派,后改成儒家的一个门派。可是以儒家的高傲,又岂会认你这个不服管教的任侠刁民为一家。

    虽然你是江湖上的名门正派,可官府也没打击你不是。只要你不造反,并帮助地方打击盗贼,我这地方官府还是认你这名门正派的称谓,想要尊重嘛,就免了。你看朝庭中那么多武将都得不到儒家的尊重,你们这群草莽匹夫也配要尊重?

    岳不群不答反问道:“不知老哥哥找小弟何事?竟一找就是数年时间?”

    梁芳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道:“大前年蔚悼王早夭后,去年太康公主亦夭折了。岳贤弟在成化二十三年的预言一一实现,皇后娘娘大为伤心懊悔。现在已是弘治十二年,离弘治十八年只有六年的时间,万岁爷也十分的不安。这几年责令老哥四处找寻岳贤弟,欲召岳贤弟入京为万岁爷皇后娘娘祈福测算呢。”

    岳不群摇头说道:“小弟并非是术士方士,祈福测算非小弟擅长,老哥还是让万爷岁找正一教的天师吧。”

    梁芳泣道:“正一教的天师都欲拜岳贤弟为师,您无此能,谁还有此能啊?对了,皇后娘娘曾私下对老哥说,只要贤弟肯入京,万岁爷就立即赐封岳贤弟为当朝太子少师,詹士府少詹士兼翰林学士,专门负责教导太子一事。不知贤弟意下如何?可否随老哥进京一趟,拜见万岁爷和皇后娘娘?”

    岳不群不由一惊,弘治和张皇后这可是大手笔啊,太子少师属正二品的无权荣职,是专门用来加封给三品以上的朝庭大臣的。詹士府少詹士更是辅助太子的正四品属官,只在正三品的詹士之下。而翰林学士可说是未来新皇的内阁大臣中的重要后备人选之一。就是成为新皇的内阁首辅,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一个在野的隐士类人员,弘治帝这样做可算是花大力气了。这可不是在明初无序,皇权大炽之时,而是文官集团升职程序渐渐完善的明代中期了。弘治帝在其中与文官集团不知讨价还价了多久,才能得到了文官集团的首肯。

    岳不群心中既感动又踌躇,一时也下不定决心。俗话说凡事不过三,自已当初不应张皇后之命跑了,其心中未必没有怨恨之念,今次又不应,恐怕就不是请,而是要大索天下了。

    又想起穿越之初,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武侠的世界,可多年来的经历却知晓,这是一个与后世世界一模一样的大千世界。至于是不是虚幻的世界,岳不群直到此时都不能完全肯定。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书中那些冷冰冰的名字。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思想,比岳不群的能力思想更强的人比比皆是。自已来到这个世界要做些什么?难道就只为等待那宿命的到来?只为破除那该死的宿命?不,自已的一生不该就这么的索然无味,已经过了好些年的平淡生活,自已也到了四十余岁的年纪。即使是身处虚幻的世界中,也不能就这么碌碌无为的活着。接下来的七八年时间里,或许该继续做些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另外,当今之世,武学衰微,算来武学上能够与自已放心平等交流的高手,就只有东方不败一人。江湖寂寞,唯有自娱自乐。武功练到了此等境界,接下来就需要极高的心境与思想了。

    思想先抛在一边,不去说它。只说心境,心境一说共有四个层次,一是自然境界,当年于终南山修道,便是师法自然了。二是功利境界,岳不群西行传教,光大华山派,便是如此。三是道德境界,行事要考虑到世事的需要,不但要为世事做出贡献,还要为后人着想。尽人伦,完成人的使命与责任;尽人性,把握世事的事物规律,而顾全大局。对自己物质上的要求不多,心灵可以平和宁静。岳不群现已将修练圆满,最后便是天地境界了。心胸可容天地宇宙,人事早已看破,所以红尘不惑其心,是谓静心、一心。又因几于天道,所以天地万物皆可以为之所用。这便是岳不群接下来要修行的。

    而隐世修心亦有三种,像风清扬隐于华山后山,明了一切,看破一切,过着隐居的生活,与世无争。如此修心,不过是小修。像东方不败隐于黑木崖上,处于喧闹、阿谀奉承的教众之中,视他人与权势于不见,甘心躲在闺房中刺绣,以求得到心境的宁静,可谓是中修。如在朝中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钩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的生活。这方才是修心的最高境界。

    岳不群暗暗思道:如此必定可让自已的武功修为提升到绝世上品之境,看来,去京城的官场中走一遭,也不是一件坏事。(。)

第一百九十四章 流逝() 
在岳不群沉吟时,梁芳掏出几张丝绢说道:“这是当年老哥答应给贤弟看的几套在宫里流传的武功,不过可能有些遗漏,毕竟是口耳相传的,传来传去有些失误也再所难免。贤弟看看是否有用?”

    岳不群接过一看,总共有六套功法,两套剑法,两套拳法,两套内功心法。剑法拳法都是一流中上品的功法,威力不弱。内功心法竟是绝世级别的,细细一品,岳不群惊讶的发现,一套与传说中的峨嵋派心法类似,又有九阳真经中的语句,这似乎是传说中的峨嵋九阳功了。另一套更加有名,开头便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馀”竟是九阴真经中的内功总纲。

    岳不群惊喜之下细细观看,里面所记载的内功心法博大精深之极,所有上乘的内功心法原理,几乎都不脱离其中。就是一直难以完善的紫霞神功,也隐隐能在其中找到补救之法。只是其中有不少断句瑕疵之处,让岳不群如吞苍蝇,难受之极,岳不群不由拍腿大叹生不逢时,不能见到完本的九阴。不过今生能见到这么多的武学宝典,也算是不愧此生了。

    当岳不群回过神来,看着在一旁躬身干巴巴等候的梁芳,不由莞尔一笑。这梁芳已年近六旬,还在不断的为皇室上下奔走,却是那股极强的权力**在作祟。当下劝道:“梁老哥,这官场皇宫深险似海,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你早已躲开了那险恶的旋涡,何必又再次想跳进去呢?”

    梁芳一愣,又摇头苦笑道:“十年前的话,老哥或者是为权力之故,现在么,只是想回家了。”

    岳不群一愣,道:“回家?”

    梁芳点了点头,长叹道:“老哥我六岁入宫,四十六岁出宫,在宫里生活了四十年时光,对广东新会老家无半点的印象。不管宫中如何的险恶,那终归是我的家啊。我现在已经五十有七,离死不远了,俗话说落叶归根,老哥我现在只想回到宫中,静静的老死在宫里。即使不幸因他事被诛,我亦无悔无怨。”

    岳不群听后感慨良深,时人因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眼光终生停在那一小块圈子里。离的远了,就会有思念,年纪大了,就会有落叶归根之想。总想回到印象中最深沉的地方,静静的看着,静静的回忆着。即使是在后世,国人的落叶归根之想法,也是深深的埋在心间的。只要到达一定的年纪,念头就会涌上心头。

    岳不群长叹一声,说道:“好吧,老哥你先回京复命去吧,小弟下月就进京,去拜见万岁爷和皇后娘娘。”

    梁芳闻言大喜,当下甚至要跪下叩头以示感激,岳不群慌忙将其扶住,好声的安慰住。在梁芳离去后,岳不群又在西岳学府住了几日,发现西岳学府中的学子们,就天资学识方面十分的优秀。对于自已当年点到为止的学说,又推陈出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虽有不少在历史中证明是错误的,但在此时也算是进步的了。只是在大的范围上,终究不免有向夸夸其谈的方向发展。最后,岳不群只得帮文壁订下几条制度,几条必须要做到的身体力行的制度,来避免将来学子们的空谈思想。

    不久后,岳不群再度向南,先至江西龙虎山收正一教九岁的嗣子张彦宇为徒,让其进京等候。自已帮他认识大明的太子,未来的正德帝,以便偿还正一教对自已的信任。再至广东,云南,后又转去吐鲁番,华山,安排之后数年的事物,最终来到京城拜见弘治帝。

    转眼五年时间又过去了,岳不群在京的五年多时间里,发生了许多事情,改变了许多事物,也得到了许多感悟。弘治帝终不免因为操劳过度,得了肝硬化,在坚持了五年时间后,又引发了其他的病症,于弘治十七年十月份身体彻底衰落下去了,明年就将是弘治的大限之期。

    将继位的正德帝是岳不群见过的天资根骨最好的苗子,资质足足有九十以上,比令狐冲更优更加的全面,几乎没有弱点。十八般武功一学就会,一点百通,内功心法主修被岳不群补全的,刚阳水绵密功法峨嵋九阳功。因为岳不群的教学水平日渐提高,只是五年半的时间,才十三岁的实际年纪,正德帝就修到了二流上品之境。

    学识方面,正德帝不喜传统的儒家学问,极喜欢岳不群所教授的西岳学说,领悟能力极高,基本能够明了其中的深意。岳不群着重教授正德帝的却是为帝的责任,原来的正德帝虽然聪明,仁善,但是贪玩好耍,没有责任心。所以国家被他弄得是一团糟,在位期间,各地的大小反叛年年不断。

    此世有了岳不群的教授,从十二岁起,就经常帮助弘治帝处理政务,为弘治帝分担了不少的重担,让弘治帝十分的欣慰。弘治帝多次感谢岳不群的教导,若非朝中大臣的阻止,岳不群早就要升官了。岳不群本想在明年正德帝登基之后,自已这太子少师就将功成身退,飘然而去,不想事情生变

    在五年前,吐鲁番的阿黑麻汗应马合木汗之请,为了支援被乌兹别克斯汗国的昔班尼汗,所侵攻的东察合台国。令大王子满速儿监国,并赐与“汗”的称号,自已率领五万大军入主东察合台国,主持国政。阿黑麻汗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因多年的糜烂生活,早没了当年的武勇与智慧。于两年前,在一场举国大战中被昔班尼汗一举击败,更被其生擒了。

    同时被擒的还有马合木汗和阿黑麻汗的三王子赛义德。后来昔班尼汗念及当年马合木汗对其的恩情,放过了马合木汗、阿黑麻汗和赛义德三人。阿黑麻汗愤而成疾,无颜回吐鲁番汗国和东察合台国,于是停留在东察合台国的边境阿克苏不走,并于今年病没。

    而对岳不群,对五德教不利的事情就在此后生变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变故() 
满速儿汗在五年前主掌吐鲁番汗国后,前一年与五德教相安无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