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行行 >

第278部分

行行-第278部分

小说: 行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风水说不上绝好,不过黑竹会原有杀伐之性,自带三分凶戾,也当不起太吉秀的所在。这地方傍山靠水,原属佳处,偏生地势斜挂不平,尤其后山陡峭,又带了些别样的变数,很有种‘祸福相倚’的微妙。”

    净慧已道:“这厚土庵本也非属贫尼所有,贫尼不过暂时忝为代管,如今庵堂荒芜,正是心中惭愧,倘若道长能予致用——纵然非是以其原本的方式,贫尼亦是不胜感激,岂还会有半分不愿。只是……庵堂到了今日,只余正殿完好,贫尼终不忍亲手将它也送至佛堂崩塌、圣像倾覆之境,若道长真能不计佛道之隙,对观音殿不予损毁,贫尼也便无有他求了。”

    “这个容易,师太不必担心。”沈凤鸣连忙道,“他方才不是说了么,形面之事,他不放在心上——他看着那正殿观音,心里定只当见的是他们道家慈航真人——我替他应了,不拆,决计不拆。”

    君黎看了他一眼,笑笑道:“我此番所求是为黑竹会,非是为了玄门,故此无有信仰之别,师太尽可放心。不过既是为了黑竹会——黑竹会是个谈金论价的所在,接了生意要收好处,拿师太的地方,也不能一毛不拔。”便向沈凤鸣道:“旧日账目我也没有,只有这次‘酬金’里,不是会里拿了三成么,我看不如让给师太和庵里诸位。反正是为了黑竹会,总也合乎情理?”

    “随你。”沈凤鸣露出无谓之色来。他见净慧犹待推拒,便道:“师太不必跟他客气,收下也便收下,便当是他向厚土庵舍了笔香油钱。只不过——嘿嘿,这怕也是头一遭有道士来做佛门的‘施主’、‘檀越’吧?”

    净慧不免一笑,便也不再推辞,敛衽道谢。

    天光过午,日照不盛,但在这南坡之上还是颇有暖意。因知厚土庵里食材已是贫薄,几人自是婉谢过留食之意,告辞出来,原路下岭,至山脚处才小憩了片刻。

    沈凤鸣将几个带出来的肉饼分给两人,道:“早知这个厚土庵如此短缺不济,便该带点素食米面来。”

    “也不必担心。”君黎道,“厚土庵虽荒,可泥人岭却林木茂盛,即使入了秋也不见露出枯萎之态。我方才见庵中有一小块菜地,加上山间鲜蘑果实,单论饱暖总是足够了。”

    “你方才说庵里阴阳平谐,”秋葵道,“可照你那说法,你们黑竹会都是男子,搬了过来,岂不是又要阳盛阴衰?”

    君黎笑起来。“你最是不信我这一套,这一回怎么这么当真?”

    “先前说得那么玄乎——原来是胡说?”沈凤鸣忍不住接话,“枉我还在担心黑竹会能把这地方镇住不能!”

    “也不算是胡说,只不过风水之类,若顺宜自是最好,纵然有不足,只要不是太过凶恶,总也有办法变改。”君黎道,“这里又不是什么穷山恶水的,哪里谈得上‘镇’不‘镇’了,当然还是以合缘为上——你不觉得厚土庵一周都种满了黑竹,很是有缘么?”

    “扯了半天,你喜欢这地方,就是因为它种了一圈竹子。”

    “临安山间多的是江南竹——似这样成长近百年的紫黑竹却很少见。若舍了此地,再叫我到哪里去寻这般共济而生的缘分。”君黎笑道。“如今北有‘金牌之墙’,我们在此地再建一处‘厚土之堂’,也算是个呼应了。待迁来之后,我想着,就借鉴‘金牌之墙’以八卦为阵的外壳,将此地的外墙也作些修整,里面的格局大体不去动它,正殿固然不去拆倒,却也可改建为整个厚土堂的枢纽所在;后殿空着,恰好成为主厅——只是那殿堂有些腐朽,须得换入一些铜石立柱,不可尽数采用木质。”

    “你想得还真快——不过还是待改日丈量之后再行具划吧。”沈凤鸣将手里食粮吃了,抬头看天。日色愈发淡了些,仿佛是要起风,整座山的树影哗啦啦连成了摇动着的一片,来回地伏过倒去。

    “要不早点回去吧,怕是要变天。”他开口说道。

    君黎却向北面望了望——此间往北去,距离凌厉的竹林所居还有些脚程。他想了想,便道:“你们先回一醉阁,我既出了城,干脆去一趟凌大侠那里。”

    秋葵大是惊讶,“你……你怎么就顾自走了?我一个人回去的话,朱雀要是问起来……”

    “你若不嫌辛苦,要不要与我同去?”

    秋葵正要答应,不防边上沈凤鸣重重咳了两声。她愣了一愣,向他一瞥,果见他正挤眉弄眼地摇头,俨然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她眉心微蹙,便是这一顿之间,心里突然省起件事,一时竟答不出话来。

    她自是决不想留下来的——倘与沈凤鸣独处,这下午只怕逃不掉了纠缠。可是——方才沈凤鸣说过君黎要为了刺刺去逢云道长的坟上叩头——凌厉也是君黎的师父吧?至少是个“半师”——他此去是不是也要向凌厉禀明与刺刺之事?那时,自己在一旁,又像个什么呢?沈凤鸣该是在提醒她莫要自找尴尬,可这样的所谓善意此时却偏偏更充满羞辱与讥嘲的恶意吧——像一切落井下石之辈应有的阴暗本心。

    “怎么了?”君黎见她发愣。

    “我……我就不去了吧。”她用力挤出一句回应,“凌公子避居城外,想必也不喜太多人知道他的住处。”

    君黎笑道:“这个倒不必担心,凌大侠和……”

    “我难得能在临安外城这么久,下午我自己四处走走好了。”秋葵口气冷冷,竟顾自起身走了。

    君黎不知她为何突然不快,只得顿了话头,也起身道:“……那好,傍晚一醉阁里会合。”

    沈凤鸣也道了辞,紧了好几步才追上了秋葵,喊道:“湘夫人,你走这么快做什么?”

    秋葵没有接话,低头走得越发快了。

    “一会儿去哪里走走?”沈凤鸣便笑道,“难得湘夫人有空,却恨是要变天,待我想想有什么所在得以消磨消……”

    话语未竟,突然停住,只因他一闪间好像瞧见,秋葵的脸颊竟湿了。

    他有些惊异。在他记忆里,秋葵从不肯在人前落泪——尤其是在他面前。“出什么事了?”他忍不住伸手将她一拉。秋葵站住了,垂着头,只泥塑般一动不动。

    “怎么了?”沈凤鸣迟疑着道,“……我也……也没说什么吧?”

    他听见秋葵低低冷笑了声。“你是没说什么。你不过就是……在心里嘲笑我吧?”

    她忽然抬起头来。风一下吹散了她游走覆面的散乱发丝,那面上的泪痕犹自未干,令她整个人都透出一种陌生的孤寂苍白。“你为何要提醒我——你就由得我自去,由得我尴尬、落魄、难堪,不是更好!”

    沈凤鸣一时有些未懂,愣了半晌,才道:“你以为——我方才是在提醒你这个?”

    “难道不是?”

    “我想叫你别跟着他去,因为我想你这下午能与我一起——你看不出来?”

    秋葵一时有些迟疑。她回想起沈凤鸣方才的挤眉弄眼,一时竟不能确定一切是否真的是自己多心——他难道真的只不过是自私地想要留下她,而不是出于那个让她难过的“善意”?

    只幸运风在此时稍许平静,长发虚虚掩掩地遮去了她面上的一些表情。但沈凤鸣的心还是沉落下去了——他的意思何其简单浅显,可她却只记得在另一个人面前的尴尬、落魄、难堪,以至于将所有人的一言一行都会错了意——就连他的邀约都镀上了他人的颜色。

    他面色有些惨淡。“看来是我高兴得太早了些——我以为难得你今天愿意出来见我,以为你还肯为我留了下来,却原来——一切事情本与我无关。你出来是因了他,若跟他去是因了他,现在留下来也还是因了他——你宁愿去猜他那些子虚乌有的可能,也没半点把我放在心上。”

    秋葵不想否认。“是啊,”她回答得很快,甚至没有去看沈凤鸣的表情。“所以你往后也别……也别再跟着我了!”

    她挣脱出手臂来,又一次走得飞快,快到,她甚至觉得身体轻飘飘的。整个路途都阴了下来——昏沉的阳光比阴天更阴鸷,直照得她心头一片空白,照得她浑身发冷。

    她在转过山边时停了下来。她不屑也不敢回头看,她只是听着。

    没有声音——沈凤鸣没有跟上来。草木横生的小径,只有风声和自己的呼吸。

三七二 叶落梧桐() 
离开泥人岭远了,路径平坦,行人才渐多。沿途商贩趁着大风刮起前的最后辰光叫卖着自家担里的商货。

    那岔路口有棵颇为高大的梧桐,树叶已落了大半,大概这一段路只有这一棵大树能作个标识的缘故,树干上刻满了各种符号。不知道是谁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叫“梧桐叙”,也不知——已有多少人曾将这棵大树作过约见的地点,静静等待故人的到来。

    秋葵却没有人可等。

    围绕着树干有几个不太整齐的石墩供附近的村民或路人休憩聊天,大概这也是“叙”字的由来之一。石墩此时正好还空了一个,她便走过去,和旁人一样背对着大树坐了下来。她从来不喜热闹的所在,也厌恶与人打交道,可是现在,她只觉得这里总算还有别的人在,不是她孤身一人。

    只可惜今天起风。还远不到黄昏,人已经渐渐地少下去了,最后离去的卖货郎在她身边绕了几绕,恋恋不舍地看了她好几眼,可是这年轻女子仿佛始终在闭目养神,面色是种令人生畏的清冷如霜。他到底一个字也未敢说,挑起担子回城去了。

    秋葵才睁开眼睛,伸手拂落身上几片碎叶。即使没有人,她的姿态也依旧一如往日的淡定沉然,一丝慌乱也没有。

    ——“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寂寞。

    风却偏偏将一枚狭长的叶片刮了起来,又沾上了她的裙摆。她将它拈起。这是片新鲜的紫竹叶,也不知道为何会出现在此,在这枯黄梧桐的落叶间显得有些过于柔嫩孤独,甚至不适合这个季节。她默默怔了一会儿,将叶片移至唇间,轻轻吹了一吹。

    音色断续,似她纷乱不定的心。

    曲调方起,从树后却忽然传来一声叹息。她吃了一惊。这人不知是何时来的,不知何时也坐在一处石墩上,隔着这株两人合抱的梧桐,听着她的吹奏。她本该立时惊起的,可不知为何,只有手指抖了一抖。风“呼”地一声将那叶片连同未完的曲子都毫不留情地从她指间唇畔刮走。

    可是叶音并没有断。树后的那个人好像也拾起了一片狭长而翠绿的叶子,他也把叶片放在了唇间。他吹出的乐音甚至比她的还要清越锐意,竟就从风吹叶落的簌簌声中穿透出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曲子一共就只有四句,他替她接完了。秋葵记得——这四句本是她在那个徽州的小客栈里一时心意涌动,随感而作的——原本或许是要继续下去的,可那天那个人也是这样忽然便出现在身后,不由得她不大惊停下。

    四句虽短,可这世上听过这四句的,也只有那一个人。

    “你一点都没变。”她听见树后的人用一种陌生而平静的语气说,“这么久了,你还在做同样的事。”

    她沉默地坐了良久。“不是的。”她说。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回应他的话——她从来不回应他的话。

    “不是么?”那个人的语气没有变化。

    秋葵握紧了双手。“不是。”

    “那么……你又吹出这段曲子来,是为了谁?”那人嗤笑。“我知道不是为了我。”

    秋葵又沉默了良久。“不错,是为了他,但与那时……早就不一样了。”

    “有什么不一样。”树后的人道。“无论他是什么样,你却一直没变过。”

    “……你以为我真的放不下他?”

    树后的人没有说话,想来他觉得这个问题不必要回答。

    “我只是有一件事情得不到答案,”秋葵看着自己握紧的双手,“我……不甘心。”

    “什么事情?”

    秋葵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久到足以令她的眼眶渐渐湿润。她应是回想起了许许多多的往事——她在寻找着该从哪里说起。

    树后的人若有所觉。“你哭吧,我不看你。”他好像也低着头,或许也正看着自己的手。

    秋葵却反而鼓足了勇气。她抬起头来,直视着空旷旷的前方。

    “我只想知道,如果……那时我……没有退缩,”她将双手握得更紧,“如果我能一早勇敢些面对了他,将我的心意清楚明白地告诉了他,后来的一切是不是就……就都会不同了?”

    轮到树后的人沉默。他也沉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