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行行 >

第148部分

行行-第148部分

小说: 行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对面那个女孩儿知道的。

    这也许是个把柄——前提是,这道士还能容自己有机会反过来威胁他。

    那一边刺刺就算被君黎有意挡住了杀意交锋,却也看见了他面色忽然变沉了。

    她最有些怕这样的他——她有时候也拿捏不住自己是不是真的无论什么情形都说服得了他——至少现在这种脸色,她觉得自己也许最好还是听他的,回去睡觉去。

    幸好君黎听宋公子没再敢说话,面色还是缓了下来。“你听我的话么?”他对刺刺重复了一遍,声音却温柔了许多。

    “……嗯。”刺刺轻轻道,“那……你……你也早点休息。我先去睡了。”

    “对了,明日没有船。”君黎想起此事,加了一句,“所以——你晚点起来也没事,我明日再来寻你,我们去习剑。”

    刺刺点点头,转身上去了。

    君黎才回过身来。宋公子的面色还没有全然恢复过来,见他走回,一时神色有些惊疑不定。

    君黎哼了一声,扫了扫他面前的酒菜。“你不吃了?”

    “……怕了你了。”宋公子没计较地闪烁着眼神。“我说完你能放我走了吧?”

    “那要看你说得怎么样了。”君黎坐下。

    ---------------

    其实就连这宋公子,大概也未必了解这次黑竹会忽然再次欺上青龙谷,其背后的全貌。

    ---------------

    青龙谷在一段时日的草木皆兵之后,松弛下来一些,可没过多久,单疾泉却听说一个消息。

    他听说,左使程方愈家里,来了两个客人。

    说是客人,可确切说是亲戚;更确切说,是程方愈老丈人关老大夫的侄子与侄孙,一个叫关默,一个叫关代语。

    他并不认得这两个人,也尚没听说过江湖上有关默这号人物,可听说此事,他还是感到了一丝可疑。

    若非程方愈这层关系,关老大夫并不算江湖中人,他的亲戚寻常想来应也不是。普通人家,哪里会喜欢与青龙教打上交道?偏偏这两人却来了。单疾泉已听说这两人似乎是惹了什么麻烦,为人追杀,避到徽州找关老大夫,可老大夫治得了伤却也挡不了灾,没奈何求助于程方愈,请他容两人进青龙谷暂避。

    程方愈受了丈人之托,可青龙谷毕竟还是拓跋孤说了算,只能回来向拓跋孤请示。拓跋孤自然要问些详情,程方愈却也只知个大概,无奈,最后只得叫关老大夫自来谷中细说。

    单疾泉便是在此时被知会也要一同去听听,才得知了此事。他与关老大夫倒也相熟,对于他想带进谷的人,原并没有太大异议——唯一让他觉得蹊跷的是从未听关老大夫提起过有这样的亲戚。果然落座之后,拓跋孤第一句话也问起他何来兄弟侄子。

    “老朽正为解释此事而来。”关老大夫便答道,“我昔年的确有个兄长,可他少时离家,其实已失去消息数十年,我当年和父亲曾多次寻他,并无结果,我并不知他是否还在人世,所以也从未提过。”

    “你若几十年没见你哥哥,怎知如今来的真是他的后人?”

    “……我们关家是四十几年前从北面迁来这徽州的,还有个哥哥的事,只在老家大概还有人知道,在这徽州却是没人晓得了。此次前来的是我哥哥的长子关默,和他次子的孩子关代语,亦是他的长孙。他们对我这大哥的事情言之凿凿,神情里并没半点犹豫,想来也只有是我大哥告诉他们的,他们才会如此肯定。据他们所说,其实大哥人是走了,暗里对关家的情形一直甚为关心,我们几次去寻他、后来不得已迁到了徽州这些事情,他都十分清楚,甚至也能说出我父母故去的时间。”

    “如果有人想接近你,花点心思,调查清楚这些往事,并不是太难。”拓跋孤言语间泼了盆冷水,“否则,他若真这般关心,怎么几十年不曾联络,明知父母故去,也不来相见?”

    “当年大哥离家也是事出有因,我想他亦是怕见到故人会引了伤心往事,如今既然有后嗣来了,老朽唯有欣喜若狂,难道却要拒于门外?若真如教主所说他们另有目的——老朽一把年纪了,接近我有什么好处?”

    拓跋孤哼了一声。“接近你是没什么好处,但接近青龙教却是另一回事了。”

    关老大夫沉默了一下。“我相信他们的身份,自然也不止因此,还因为——我那侄子给我看了一件信物。那件信物,我记得是当年大哥离开之前还随身带着,说是要赠予他的未婚妻,将来留给子孙的。他的长子给我看这个,我又有什么理由不信?”

    拓跋孤微微沉吟。“你这个哥哥,如今是什么身份?”

    “这个……”关老大夫这一下沉默得久了点,“他昔年离开家,投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门派,如今——是这一派的掌门人。”

    “呵,他都是掌门人了,难道庇护不了自己的子孙,还要靠我青龙教?”

    “话不是这么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关默说了,他已传信回了家里,料想不日即有人来接应,可现在却暂时要避一避,等接应之人到了,他们自然离去。”

    拓跋孤不置可否,目光转向单疾泉,似要等他的说法。

    单疾泉会意,便向老大夫道:“关神医的心思我明白,不过——方才的话里,有一些语焉不详之处,最好是不要隐瞒,否则,有些事我们也无从判断。”

    “你指的是……?”

    “那我便不客气问了。令兄昔年是因为什么原因离家出走?他后来加入的是什么门派?如今关默和关代语二人因为什么缘故为人追杀?追杀他们的是什么人?”

    关老大夫露出些无可奈何的笑。“单先锋是愈发不留情面了,非要将我关家昔年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往事挖出来。”

    “我无意逼迫神医,若觉得不便说,也便不说,只是我多少认为知道得多些,我们判断他两人来意便更明白些。”

    关大夫看了看拓跋孤。“往事说来话长,只不知教主有没有时间听老朽慢慢说来呢?”

    拓跋孤往椅背中一靠。“你但说便是。”

    关老大夫见连同女儿女婿的目光都已看着自己,只得一叹道:“好,那我便说了。——老朽这个大哥比我长了两岁,少年时名叫关翘,一表人才,又聪明能悟。关家世代从医,父亲是对他寄予厚望的。那时我们住的地方气候恶劣,所以人户也不多,隔家有个年纪与大哥相仿的少女,姓杜名若云,与他自小青梅竹马玩到大,又懂音律、善琴歌,大哥心里是对她极为欢喜,亦表达过爱慕之意,说时候差不多了便要娶她为妻。

    “那杜若云与大哥固然要好,可大哥提出婚嫁之事,她却摇头不应。大哥知道杜若云也没认得什么旁的男子,便追问她何故,才问出原来她的家里,其实有些特殊。

    “这杜若云不是寻常人家女儿,他们一家乃是一个偏门僻派的门徒,那门派在江湖中殊无名气,人丁也不旺,名叫‘泠音门’,在外是无名,可似乎自有一个圈子,而若要婚配嫁娶,自是以圈子中人为佳,我们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外人。

一九九 不速之客(六)() 
“大哥得知此事后便极为着急,当即便回来与我们说,要设法投入那个‘圈子’里去。他也不顾我们反对,就去找杜若云的父母商议此事了。对方感念于他的痴情,答应想想办法,只是大哥那一年已经十八岁,对音律所知一直甚少,这般年纪若投入泠音门中,怕是难以有成,恰好他学有些医术,所以杜若云的父亲便提到,正好他们‘圈子’中十年一次的聚会在即,到时可将他举荐到另一个门派‘幻生界’去,那里所学或许与医家关系还稍大些。只要他成了圈子中人,与杜若云的婚事应该也便不会有什么阻碍了。

    “家里人听了‘幻生界’这名字,便觉不好,父亲只要他好好学医,不要心有旁骛,一再保证杜若云那边会再想办法。可他却是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说不动,最后还是跟着杜家一行人走了,我们没办法,只能嘱咐他到了什么聚会之地,给我们来个信。

    “大哥倒也真的来了信,据说那会上是高手云集,原来那神秘的门派共有三支,是为‘泠音门’、‘幻生界’还有‘阑珊派’。十年一见,几派的后辈都已崭露头角,就连杜若云,原来手底下会的也不只是琴,武功也是出众,大哥当时见了,就觉有些自卑起来;而这批后辈中又以阑珊派大弟子,名叫叶之昙的,最为佼佼。这叶之昙比大哥长了有七八岁的样子,大哥便暗下决心,在七八年后,能超过这众派所仰。

    “他这日便被推荐给了幻生界,收作了门徒,可万万没料到傍晚休会他信步而走时,却撞见叶之昙与杜若云在后山相谈。两人自然也不至于有什么逾矩之举,可天色已晚,孤男寡女这般私会——他是将杜若云看作了自己未婚妻子的,如何容得?无奈他知叶之昙武功高强,未敢便出声,只躲着直到见两人确实道别了各自归去方休。

    “次日聚会之间,杜若云受邀弹奏琴曲。那琴曲技惊四座,其实极妙,可大哥心有芥蒂,怎么听怎么只觉得那琴曲似乎便是专奏给叶之昙的,常偷眼去看叶之昙,见他面带微笑,愈发愤恨。当日散席他便忍不住去找了杜若云,要她不要与叶之昙往来,可杜若云不以为然,只说叶之昙是己辈翘楚,多多请教原是应该。大哥生气与她争执了几句,杜若云也并非逆来顺受的性子,说了一句‘等你武功比他高了时再来教训我’,便自回去了。

    “大哥赌气,那后几日都没与杜若云相见,只留在他们幻生界的住所。这之后散会,他没有回家,跟着幻生界的人走了,留了一封信给杜若云,说半年之后再回家来见她——他要在半年之内让她看见自己定有所不同。

    “不知杜若云有没有当一回事,可大哥却当一回事了。他偶写信给家里,也写信给杜若云,不过杜若云回得很少,他有时不放心,便托我们打听下杜若云有没有与旁的男子要好,但杜若云每日都在家习琴,我们这里也没什么旁人来,便也回信告诉他实情。大哥心里放心,练武很勤,半年多一些,他便回来了。

    “他回来的时候,没告诉杜若云,便去找她,却哪知杜若云忽然见他,竟是面色有些惊慌。大哥觉得不对,夺了杜若云正拿在手里的信,只见那信赫然是叶之昙寄来。原来这半年之中她与叶之昙始终有书信往来,内里已是互寄情思之语。念及她给自己的回信既少且短,原来是在与叶之昙暧昧不清,大哥自然怒火中烧,当即摔门而出。

    “杜若云并未追出来。大哥径直回到家里,告诉我们他立刻便要回幻生界去,再也不要回来这里。我们大惊问他出了什么事,他便将这些事情说了。我与父母亲苦劝半晌,他总算平静下来一些,说再去找杜若云说个明白,可到了杜家,那边却说不愿见他了。

    “此事我也始终觉得杜若云做得不妥,可她对大哥或许本就并无男女之爱,也勉强不得,只能罢了。大哥几次去求都说不见,他心灰意冷,说在此触景生情,独自匆匆回了幻生界去了。我们以为他不过去一段时日平复心情,哪料他一去,便再无讯息。

    “他走后大概一月,来了个陌生人寻杜若云——我听说那便是大哥言语中提到的叶之昙。可奇怪的是,那杜若云也拒绝见叶之昙的面。叶之昙在我们那小村落里留了半个月想见她,都被她所拒,最后无奈也只能走了。最叫我们想不通的是,他离开后没多久,杜家整个搬走,杜若云一家人,我自此再无见过一面。

    “那叶之昙像是不死心,后来还回来过,可是见人搬走,也是无计可施。我见他表情也怅然若失,便着实不懂得那杜若云究竟在想些什么了。

    “我因为久未得到大哥的消息,见到叶之昙,便去问他是否还记得关翘这么个人。叶之昙只说他不认得,我料想大哥那时去时不过是新人,他是阑珊派首席大弟子,自然不会记得的,但为求确切,还是向他描述了大哥是如此这般一个身份,如此这般一个形貌,问他可有印象,后来又可有见过。这样一问,他倒是说有这样一个人,据他说此人在幻生界窜得很快,可他记得他名字不叫关翘,而叫‘关非故’。

    “‘关非故’——这便是他自那场变故之后,始终用着的名字了。他或许是想将这一切故人、一切事情都忘了,所以给自己起了‘非故’这个名字。我那侄子自也根本不知他曾叫‘关翘’。如今看来,他自然还是娶了妻生了子,并无因为杜若云便一蹶不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