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青衿问道 >

第84部分

青衿问道-第84部分

小说: 青衿问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阳一现身就哈哈大笑道:“小友多年不见,一身武功越发高明,当真令曲某刮目相看。”

    青衿笑道:“曲前辈见笑了,不知前辈缘何到此。”

    曲洋笑道:“自是因为小友,说来小友与曲某有恩,该受我一拜才是。”

    青衿知他是说刘正风一事,不禁摇头道:“这倒不必,我助刘师叔只是因为嵩山派行事太过狠辣,倒不是为了什么交情和义气,当不得曲前辈之礼。”

    曲洋哈哈笑道:“你这人说话当真爽快,颇有我神教的行事风格,怎么?怕和我这个大魔头结交,坏了自家名声?”

    青衿轻笑道:“曲前辈可是着相了,若真是如此,我现在岂会和你好好说话,说不得先打上一场,拿下你这个大魔头,再与你仔细分说?”

    曲洋抚掌笑道:“好!小友直爽,浑不似那些正道中的口是心非、假仁假义之辈,老夫若年轻时遇上小友,定要和你一起闯荡江湖,仗剑天下,可惜如今老了,再没有当初的雄心壮志。”

    青衿笑道:“曲前辈太客气了,我看你如今也是豪情万丈,丝毫不逊江湖上的热血汉子。”

    曲洋朗声笑道:“小友此话老夫爱听,只是惭愧惭愧……如今却是不比当年了。”

    青衿话音一转问道:“那曲前辈为何来到此地,还隐藏在侧?莫不是对小弟有什么想法。”

    曲洋笑道:“怎敢对小友有什么想法,只是好奇你这位李大人的身份罢了,当时嵩山派咄咄逼人,抓了刘贤弟的家眷,曲某就隐在暗处,本欲出手相救,但又怕漏了身份。反而对刘贤弟不利。便暗中打算若事不可为之时,大不了与刘贤弟同生共死便是。岂料情况危急时分,却见你这位李大人突然出手相助,让老夫怎不感激万分……”

    青衿笑道:“此事份属应当。曲前辈不必客气,你这般屡屡提及,到显得婆婆妈妈,不够爽快。”

    曲洋苦笑道:“是是,小友说的对。是曲某着相了。说来惭愧,老夫当年身居神教长老之位,因职务之故,与江湖上众人打交道甚少,反而对朝廷之事关注十分密切。小友刚挺身而出之时,我尚未怀疑你的身份,只是见你竟能拿下托塔手丁勉,大吃一惊之余,也让我对你生出几分疑虑。”

    “据我所知,朝廷中有这般凛然正气的官员到是不少。但能有如此武功的却是一个也无,老夫当时便怀疑是有人假冒朝廷官员,甚至以为是我神教中的哪位同道暗中相助,只是到最后也没能看出你的跟脚。后来见你出了刘府,便与刘贤弟暗中打了个招呼,跟了上来,只是如今知道了结果,却当真令老夫大吃一惊。”

    青衿笑道:“为何吃惊?难道你以为凡是我正道中人,办事都得按着规矩来,不能使些手段?”

    曲洋摆手道:“不敢。不敢,些许手段自是不值一提,老夫是惊讶你如今武功之高,曲某一生识人多矣。当年见你一身内外功俱是火候非浅,便觉你武功不凡,不想你如今武功竟然如此不凡,依我看,假以时日,左冷禅的五岳盟主之位就该让贤了。老夫当真是走眼了……走眼了。”

    青衿呵呵笑道:“曲前辈客气了!”

    正在这时,远处忽然有一道人影闪现,顷刻间便到了近前,正是刘正风。

    青衿心中疑惑之极,自己故意寻得这一处偏僻之地,本是为了掩人耳目,不想接二连三的有人出现,如今竟连刘正风都知道了,当真令人汗颜。

    这时曲洋回过神来,见青衿尚是不解,不禁说道:“小友忽怪,老夫来时,一路上都留下了暗号,是以刘贤弟能寻到此地。”

    青衿这才恍然大悟。

    几人相见,刘正风得知真相,免不了又是一阵感恩戴德,寒酸一阵,青衿正想告辞离去,却忽见刘正风从背上取下随身的包裹,竟是一张七弦琴和一枝洞箫。

    青衿见如此关头,刘正风尚带着乐器,不禁感叹他果真是个痴人。

    刘正风忽然叹道:“师侄可还记得‘笑傲江湖’之曲?”

    青衿回道:“自是记得,当年师叔和曲前辈琴箫相合,一首笑傲江湖之曲,当真听的人如痴如醉,难道如今此曲已成?”

    刘正风点了点头道:“正是,当年我和曲大哥创下此曲,颇不完整,如今又历时三年之功,终于完成此曲,本想见识一番这位李大人的庐山真貌,请他品鉴一番,如今就要劳烦师侄了!”

    青衿呵呵笑道:“那师侄我可有耳福了。”

    几人寻了一处幽僻之地,各自寻块山石坐下,曲阳取过七弦古琴,铮铮调试几声,与刘正风相视一笑,惺惺相惜之意毫不掩饰!

    琴音一起,七弦琴甚是清雅,夹着清幽的洞箫,继而只听琴音渐渐高亢,箫声却慢慢低沉下去,但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增回肠荡气之意!

    一个抚琴,一个吹箫,琴箫悠扬,甚是和谐。忽听瑶琴中突然发出锵锵之音,似有杀伐之意,但箫声仍是温雅婉转。

    过了一会,两音忽高忽低,蓦地里琴韵箫声陡变,便如有七八具瑶琴、七八支洞箫同时在奏乐一般。琴箫之声虽然极尽繁复变幻,每个声音却又抑扬顿挫,悦耳动心。

    忽而琴箫之声又是一变,箫声变了主调,那七弦琴只是玎玎珰珰的伴奏,但箫声却愈来愈高。

    琴箫合鸣,弄弦抚箫间二人相视而笑。琴箫之音渐渐柔和,配合的愈发默契,起伏叠荡,形影相随,渐渐曲声渐隐,终至微不可闻。

    霎时间四下里一片寂静,唯有几人沉浸其中,犹有余音袅袅入耳,久久不曾醒来!(。)

第四十三章隐悟() 
良久几人方渐渐醒悟过来,刘正风目露笑意,对青衿问道:“师侄以为此曲如何,比之当年可有改变?”

    青衿本是微眯的双眼缓缓睁开,仰天叹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让人难以尽述其妙,弟子这段时日,耳中怕是再听不得别的音律了。先前曲前辈说此曲若成,可堪比千古绝唱“广陵散”,果非虚言,弟子虽没听过广陵散,但想来此曲绝不比之稍让。”

    刘正风闻言抚须笑道:“如此就好!”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本订好书册。

    青衿好奇道:“这就是‘笑傲江湖’的曲谱么?”

    刘正风点头道:“正是,刘某身受贤侄大恩,无以为报,贤侄也是喜爱音律之人,这本曲谱便送于贤侄,聊表谢意……”

    青衿呵呵笑道:“刘师叔严重了,同为五岳门下,出手相助也是应有之意。这曲谱本是你二人心血所成,弟子可不便夺人所爱!”

    刘正风闻言叹道:“贤侄切勿推辞,今日后,师叔便归隐山林,再不赴江湖,不知以后还有无再见之日,这曲子皆在刘某心中,有无曲谱无甚大碍,若是哪日兴致一来,再谱写几本也是有的,贤侄便收下吧……”

    青衿见刘正风语气诚恳,加上他对这“笑傲江湖”曲也极是喜爱,便笑道:“好,那晚辈就不推辞了!”

    曲洋哈哈大笑道:“这样才够爽快嘛!”

    几人闲谈片刻,青衿便告辞离去。

    ……

    他并不急着回去,而是沿着山间小径,缓缓前行,这衡山处处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景色极美,

    青衿一路缓行,脑中却仍在回味着那曲笑傲江湖。不得不感叹它意境之玄妙,果真是滋味无穷,余音袅袅,萦绕不去。

    此时夕阳西下。残阳似血,天边霞光晚照,沐浴群山,已是日落时分。正行走间,忽觉一阵微风袭来。夹杂着淡淡的花木清香,使人心旷神怡,陶醉其间。

    青衿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冲动,想要爬上那山顶,观赏那落日的余晖,青衿心性洒脱,想到就做,他蓦然脚步一顿,下一刻便足尖点地,飞身而起。

    他身姿清灵。踏步精准,迎着陡峭山峰,或以足点地,或以手攀藤,攀高纵跃,姿态飘逸,状貌若仙。

    到最后离山顶还有四五丈距离,只见青衿脚尖在山壁上轻轻一点,霍然飘身而起,势尽之时。他大袖一拂,半空一连凌空踏出五步,好像脚下有一条天梯一般,施施然飘过山顶。又是一步踏出,如一片叶子轻飘飘落下,无声无息,正是华山“上天梯”。

    峰顶视野开阔,一眼望去,郁郁葱葱。方圆千里,尽收眼前。

    但见北面洞庭湖烟波渺渺,若隐若现,南面群峰罗列,如障如屏,东面湘江逶迤,宛如玉带,西面雪峰山顶,银涛翻腾,万千景象,在夕阳下,有一种异样的美。

    青衿掸了掸衣袖,静默片刻,看天边柔和的余晖一层层洒下,云霞映着落日,天边酡红如醉,随着霞光照射,群林尽染,一阵微风吹过,片片落叶随风飘舞,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在青衿心中油然而生。

    他隐然心有所悟,只听的一声剑鸣,霍然拔出长剑,把华山入门剑法一一演练开来,这入门剑法共一百零八招,乃是华山各门剑法之基,看似浅显易懂,实则博大精深,自青衿习得独孤九剑以来,对此套剑法越发重视。

    只见他一招招,一式式,使得不急不慢,圆融通透,近退趋避之间,剑意绵绵,缕缕不绝。

    一套入门剑法使完,青衿毫不停歇,剑招一变,又是一套“铁线剑式”施展开来,只见他手腕一抖,猛得一剑刺出,长剑嗡的一声清鸣,划了一道寒光,等剑招用老,手腕一拖,剑便顺着一个半弧旋了回来,而后依然是一剑刺出,长剑在空中划过一道长弧,又旋了回来。

    如此一剑连着一剑,一把长剑使得恍如绕指柔一般,每一剑均是以弧形刺出,以弧形收,他出剑也越来越快,霎时间嗡嗡破空之声不绝于耳,长剑在空中留片片下残迹,恍如一道道铁线,剑招随意曲直,变化无端,精妙非凡。这铁线剑式能位列华山五剑,果然也是名不虚传。

    青衿一套剑法使完,他静默片刻,忽然深吸一口气,看着远山如黛,水流叮咚,一条溪流顺着山涧流下,远处的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树叶也发出飒飒的响声,不时有几片落叶被风吹起,肆意的飘荡盘旋,落下山崖。

    他的心神沉迷其中,隐隐感觉紫霞功竟有几分松动,青衿心中一喜,自三年多前,他修至紫霞功第四层后,便算迈入了此功的高深境界,想要突破愈发艰难,一味苦修已是不可取之法,唯有“悟”。

    何为“悟”,紫霞功即有紫霞二字,可见修炼此功离不开一个“霞”字,朝有朝霞,晚有晚霞,都是阴阳互变、天地交泰之际所生,若能领悟其中一丝半缕的意蕴,对紫霞功修炼有极大补益。

    青衿今日隐然有感,也是他近几年来每日观日出日落,领悟其中奥妙,又****勤修不缀,底子打得极为坚固。

    自上次经过九死一生突破后,他在华山蛰伏三年多之久,每日又有风清扬亲自指点迷津,内外功俱是进展飞速,积累已是足够,只是没有契机出现。

    此次下山,他恍如鸟入天空,龙入大海,心中也不免为之一畅。

    再加上他来自后世,早已知道福威镖局灭门和刘正风金盆洗手这两件惨案,他虽没有什么普度众生、救民于水火之意,他毕竟这两件事如鲠在喉,让他难以忘怀,此次机缘巧合,竟能把两件事一同解决,也让他整个人不免为之一松,好似脱下一层枷锁,没有了这些琐事萦绕心头,加上此刻观赏晚霞隐然有悟,能有此突破契机出现到也不甚稀奇。(。)

第四十四章神意() 
只是契机毕竟只是契机,能不能借此突破还要看自身的努力和机缘,如果此次不能,不知下一次的契机又会落在何时。

    青衿想到此,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缓缓放松心神,体悟自身,渐渐他只觉一股热气在胸内缓缓升起,体内气机勃发,最早领悟剑意的养吾剑法渐渐在心头浮现。

    青衿心随意动,顺着心中所想,施施然把养吾剑法施展开来,只见长剑一出,一股浩然之势荡漾开来。

    初时还尚如谦谦君子,以不争为要旨,长剑不离身前三尺之地,看上去平淡无奇,但每招每式却都堂堂正正,蕴含着浩然之气,剑势绵绵延延,缕缕不绝。

    到得后来剑势节节攀升,终于杀机尽显,锋芒毕露,一剑既出,百邪皆避。

    一套养吾剑刚施展完,青衿剑势一变,又是一套华山五剑之一的“清风十三式”使出。

    这“清风十三式”在剑气之争后,华山派内便只剩下半本剑谱,说来令人叹息不已,但青衿遇到风清扬后,便把这一套剑法给学全了。

    如今使来,只见青衿衣带飘飘,一把长剑使得清清淡淡,似有似无、似虚似实、似变未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