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青衿问道 >

第27部分

青衿问道-第27部分

小说: 青衿问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午间都要稍歇,青衿无人比剑,便在恒山四处游览,说来这恒山景色当真极美,号称一百零八峰。

    恒山中苍松翠柏、庙观楼阁、奇花异草、怪石幽洞,构成了著名的恒山有十八景:“磁峡烟雨、云阁虹桥、云路春晓、虎口悬松、果老仙迹、危峰夕照、断崖啼鸟、幽窟飞石、龙泉甘苦、茅窟烟火、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紫峪云花、石洞流云、脂图文锦、仙府醉月、奕台鸣琴、岳顶松风”。

    来此一番,若不见识,当真让人遗憾,青衿身形飘逸,在山间起落纵横,不多时,便到了天峰岭下。“上天梯”使出,盏茶功夫便登上峰顶,只见极目不知千里远,举头唯见万山低,烟岚缥缈,松涛贯耳,北国风光,气象万千,恒山十八景尽收眼底,令青衿暗自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青衿回来之时,恒山弟子正在练剑,定逸师太不见踪影。

    忽而,一道清脆的声音传来:“师弟,咱俩比试一番!”

    青衿回过头,只见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尼正向他走来,身着灰缁衣,瓜子型的脸庞,白嫩如玉,颊间微微泛起一对梨涡,不施胭脂,两腮润色得彷如一朵琼花,白中透红。簇黑弯长的眉毛,非画似画,一双流盼生光的眸子,黑白分明,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青衿心中哀叹,恒山莫非真的看长相收人!

    两人互通姓名,青衿听她自称仪清,心中微微有些吃惊,中午在膳堂,他与仪和闲聊时便知,仪清乃是恒山大弟子,武功也是恒山弟子之最,心中也期望与之比斗一番,不想这位师姐倒是自己寻来了!

    两人互相施礼,青衿知仪清身为恒山大弟子,必不会先行出招,便一招华山入门剑法的起手式“白云出岫”使出,飘飘渺渺,疾如闪电。

    仪清身形一动,恍如灵燕,一式“如花似锦”使出,剑光飘飞,绚丽夺目,如诗如画,接下青衿一剑。

    恒山剑法不愧为武林一绝,当真美妙之极。

    青衿脚尖用力,腾空而起,一招“天河倒悬”,剑势彷如滚滚水浪涌来,声势浩大,攻势源源不绝!

    只见仪清足尖轻轻一点,身形忽而旋起,衣袖在虚空中浅浅的一抹,就像是要拨开青衿绵绵延延的剑势,手腕翻动,剑随身转,渐渐的,越转越快,衣袂飘飘,恍如凌波仙子,把地上的落叶都卷了起来,青衿势大力沉的一招剑法被破的干干净净!

    青衿眼中异彩连连,这一招当真绝妙之极,上午仪云和仪和没有使出,显然不是她们藏私,估计尚不能使出此招。便是仪清刚才使出也有些滞涩,不知将这一招练至大成,又是何等的绝妙!

    青衿停手问道:“仪清师姐,此招如此精绝奥妙,不知何名!”

    仪清淡淡一笑道:“乃是万花剑法中的绝招“天女散花”!师姐我尚无法掌握,此刻不得已用出,到让师弟见笑了!”

    青衿道声不敢!赞道:“此剑精妙绝伦,当真天下少见,师弟我也开了眼界!”

    两人呵呵一笑,便接着切磋!

    青衿身形一动,飘身飞起,长剑斜指,漫天剑影挥洒,如云蒸霞照,煌煌大气,气势若仙。正是“朝阳一气剑”中的一招“紫气东来”!

    仪清见这一招奥妙绝伦,不敢怠慢,一声娇喝,脚踏奇步,身形变换,姿态轻盈,每走一步剑光便化成一朵莲花,如此连踏七步,接连变幻七朵莲花,方才勉力抵住青衿这一剑。使得正是万花剑法中的绝招“步步生莲”,当真绝妙非常!

    青衿身形不停,如游龙穿梭,行走四方,一招“行云布气”,当真如苍龙驾云,猛虎御风。剑势变幻不定,凛然生威,若是胆小之人,这一下便气势无存,一身功夫用不出八层!

    只见仪清果是不凡,丝毫不为所动,脚踏奇步,手中长剑轻飘飘的往上斜指,手腕一弯,仿佛要折下一根树枝,长剑变幻无端,两剑瞬间相击数次,又无声无息的分开,仪清接下这招虽微微有些喘息,但可见万花剑法中的这招“蟾宫折桂”的不凡之处!

    如此两人绝招迭出,打个不停,都说恒山剑法善守,其时亲身领受,果不虚传。华山派的养吾剑也是善守之剑,但讲究以意为先,善养胸中一口浩然正气!相比之下,意境过之,变化却没有恒山剑法来的精妙!

    恒山派剑法讲究以圆转为形,绵密见长,每一招剑法中都隐含阴柔之力,与人对敌之时,往往十招中有九招都是守势,只有一招才乘虚突袭。而往往在最令人出其不意之处突出杀着,招招成圆,余意不尽。

    加之恒山派本是佛门,这武功要诀,本源便出于佛家因果报应、业缘自作、善恶由心之意。便如是暗藏钢针的一团棉絮。旁人倘若不加触犯,棉絮轻柔温软,于人无忤,但若以手力捏,棉絮中所藏钢针便刺入手掌;刺入的深浅,并非决于钢针,而决于手掌上使力的大小。使力小则受伤轻,使力大则受伤重。由此可窥出恒山武功之要旨!

    整整一个下午,两人打打停停,直到夕阳余晖洒下,青衿才收剑告辞!

    他心中兴奋,也不走山路,认准方向,直接从山岩石壁飘身而下,行至果老岭,见石径上陷有行行小圆坑,形似驴蹄印,据说这是张果老在恒山修仙时倒跨驴留下的蹄印。青衿仔细观看,到让人无法分辨真假!

    再往前行,是一段插入云天的万仞绝壁,面西峭立,但见夕阳西下,残阳如血,余辉反照千山色,满峪参差入画中,霞光变幻无方,奇光异景,令人神住,正是恒山十八景之一的“危岩夕照”!

    青衿轻功高明,不多时便行至虎风口,踏在步云路的石阶上,此处已有人迹,行走在此,但感清风飕飕,松涛阵阵,犹如虎啸龙呤,临风屹立着一株参天古松,根茎盘露,紧抱岩石,遮日留阴。青衿知道这便是著名的“虎口悬松”,相传松根外悬是张果老拴在树上的神驴受惊而拔起的!

    不过半个时辰,青衿便赶至山下古镇,此时街上人流如织,街上叫卖声不断,青衿也不回恒山别院,随意寻了一家清雅别致的酒楼,叫上几个拿手好菜,点了一壶酒,边吃边饮,好不自在!

    此后青衿日日上山比剑,自是不提!

    ;

第四十章剑阵() 
时光匆匆,如水流逝,转眼间,青衿已来恒山已半月有余,他每日与众人切磋。加之曾经修炼过恒山入门剑法,对恒山剑法了解颇深,与众人这么长时间的打斗之下,倒是领会了恒山剑法中的不少精妙之处!

    今日一早,青衿又早早的赶到见性峰,过了竹林,恒山二十多名弟子正在练功!

    青衿这半月来,过半时间都是在与仪清切磋,是以来了后,便直奔仪清,仪清也是颇有兴致。恒山弟子武功都不如她,平时比试点到为止,都不能尽兴,自从青衿来了,他才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半月下来,见识了诸多华山精妙招式,于自身剑法也获益匪浅。

    两人又是一番打斗近半个时辰,青衿忽而看到不远处有七人在合练一套剑阵,不禁眼睛一亮,想起恒山剑阵玄奥莫测,闻名江湖,既然来得一趟,不见识一番,岂不遗憾!

    不由向仪清问道:“仪清师姐,不知那七位师姐是否在合练恒山剑阵?”

    仪清看青衿眼睛发亮,知道他心中颇为好奇,微微一笑道:“师弟眼力不差,正是我恒山剑阵!”

    青衿心中越发痒痒,语气斟酌道:“不知我能否有幸一试剑阵玄妙!”

    仪清自是看出青衿想法,这套恒山剑阵精妙绝伦,威力极大,恒山上下,由七位师妹连手使出,除三位师太外,唯有她能在剑阵下坚持半炷香的功夫。也正因如此,众位师妹与这套剑阵上实战经验不多,三位师太勤修佛法,很少与众人喂招,仪清自身事务不少,加之这套剑法威力甚大,她也不敢经常以身试剑。青衿若是有意一试,也能帮众位师妹喂招,自是极好!

    只见仪清轻轻笑道:“师弟若是有意,自可一试!”

    青衿听得这话,喜不自禁,呵呵笑道:“如此劳烦师姐帮我引荐!”

    仪清失笑道:“师弟不必客气,自去便是,众师妹必不会让师弟失望!”

    青衿听罢,拱了拱手,便大步行去,到得地方与七位师姐说明来意,七人这些天经常看他与众人比试,自知他武功与大师姐仪清难分高下,由他来给众人喂招,自是无有不允!

    青衿拔剑而立,只见七人脚步轻移,瞬间围成一圈,身形不停,绕着青衿转了起来,越来越快。青衿手中长剑一横,但觉眼前人影变幻,让人目不暇接,若是年老气衰之人,恐怕还没进招,便被晃得头昏眼花,败下阵来,幸而青衿心智清明,并不为其所动!

    青衿持剑挺立,全身看似松松垮垮,实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中警觉之极,忽听得一声娇喝,七把长剑仿佛灵蛇吐信,刺向青衿头、喉、胸、腹、腰、背、胁七处要害。

    青衿身形一动,长剑挥洒,一招云霞漫天,密密绵绵,荡起漫天剑影。一阵“乒乒乓乓”的兵器交击声响过,七剑俱被青衿接下。

    七人脚下莲步轻移,七把长剑再此刺出,快如闪电,仍是刺向青衿七大要害!

    青衿身形不停,手中长剑划出,便是一招铁树开花,挡住众人长剑!七人丝毫不为所动,每柄长剑剑尖斜指青衿一处要害。青衿一声清啸,不等众人攻来,一招“旭日初升”使出,长剑挥洒,仿佛阳光普照大地,朝七人攻去,只见七人丝毫不乱,手腕飞旋,剑招俱是一变,七把长剑便织成一道密密麻麻的剑网,把青衿剑势尽数破去,而后手中不停,长剑一转,仍向青衿七处要害刺去。

    青衿身子一旋,一招“古木森森”使出,接下众人长剑。七人身形不停,长剑又疾刺而出,剑尖所指,剑影纷飞,每人皆指一处要害,竟丝毫不乱,更无重叠之处,显然七人在这套剑阵上侵淫日久,造诣尤深!

    渐渐七人旋转越来越快,手中长剑刺得越来越疾,青衿手上绝招迭出,剑影纷飞,勉力挡下众人长剑。到逼不得已时,便把内力催到极致,化解来剑,趁机再反攻几招!

    只是七人毫不见慌乱,剑阵凝而不动,七柄剑既攻敌,复自守,七剑连环,少有破绽可寻。让青衿无法可施,只好勉力支撑,把自身剑法发挥到极致!

    忽而剑阵又是一变,七人气势大增,长剑刺出无声无息,更显诡异,青衿只好把功力运到极限,剑势突增三分,勉强坚持下去。

    只见剑阵又是一变,七人轮番错位,上下进击,左右有序,剑招威力顷刻间又暴涨几分。

    青衿眼看落败在即,忽而心中一动,渐渐心神平复,水波不兴,他此时心中无悲无喜,无惊无怒,渐渐神清气凝,气概渐生,体内气机勃发,一套养吾剑法忽而施施然施展开来,如同谦谦君子,以不争为要旨,长剑不离身前三尺之地,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先前勉力接下的攻势,竟轻松接下,丝毫没有刚才的倾力维持之意!

    渐渐青衿剑意勃发,一股浩然之气在胸内渐渐升起,五内鼓荡,忍不住一声清啸发出,其声清越若雏凤长鸣,穿云裂石,在山间叠岩起荡,不绝于耳!

    定闲师太正在参悟佛法,忽听此声,脸上讶色一闪而过,自言道:“谁人长啸?我恒山门下弟子尚无人有此内力,听声音乃是男子所发,只是我恒山最近没有江湖高手来访,难道是那华山弟子。”想到这,定闲师太苦笑这摇了摇头,暗想:“那少年如此年幼,听师妹定逸说剑法颇为高明,但内力不同招式,不可能一蹴而就,那少年才练武多少年,怎能有如此内力!”

    定逸师太正在白云庵打坐,忽然听到啸声,分辨声音传来的方位,脸上惊色一闪而过,似有疑惑,又似不信,暗道:“难到是那少年”!闭目半刻,却难以入静,心中实在好奇,她性子本就直率,那还能坐得住,忽而起身,匆匆向竹林方向行去!

    青衿一声长啸发出,竟用上了“无相音罡”的法门。他一时领悟“养吾剑意”,心中实是畅快,疏忽之下,便也没在意,却不知无意之下,竟把自己的功力给露了底,索性两位师太慈悲为怀,便是知道也无甚妨碍!

    剑意即来,青衿养吾剑法使出,剑势绵绵延延,缕缕不绝,招式圆融自如,衔接间竟无一丝斧凿痕迹,竟让人难以窥出半分破绽!

    七人心中一惊,只见青衿养吾剑法先是锋芒不显,以不争为要旨,却是又处处暗藏杀机,一时抵住了几人攻势。

    到得后来剑势节节攀升,终于杀机尽显,锋芒毕露,一时竟与众人斗个平分秋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