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西游说 >

第14部分

西游说-第14部分

小说: 西游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四章 施黯与九鼎() 
施黯?施黯是谁?可能极少人知道施黯这个名字,就连孙悟空也不知道。实际上知道施黯这个名字的人,现在已经极少极少了,而猪八戒,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施黯到底是谁?说到施黯就不得不提大禹铸九鼎镇九州的事。世人都知道九鼎乃是大禹收集天下之铜,铸造九鼎。可是世人不知道的是,大禹只不过是下令铸鼎。

    可是这九鼎铸成什么模样,放在那里,这全都是施黯来完成的,实际上这九鼎,乃是施黯一手完成的。就连九鼎之上刻画的鸟兽鱼虫山川湖海,那都是施黯决定的,因此准确来说是大禹下令,施黯铸鼎。

    有史为证:夏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鼎成仙去,现在何妨将这许多金来铸鼎呢?后来一想:“不好,果然如此,又要引起诸侯之责备了。”后来又一想:“我可以变通办法,何必一定要学前人呢?我铸鼎不一定为自己表功,而是为百姓所用,有何不好?”于是决定主意道:“寡人的意思,拿来铸九个鼎吧。哪一州所贡之金,就拿来铸哪一州的鼎,将哪一州内的山川形势都铸在上面。”

    “还有寡人从前治水时所遇到的各种奇禽异兽、神仙魔怪等,也一一刻出。至于形象,寡人和伯益都有草图画出,现在一并铸它在鼎上。将来鼎成之后,设法将图像拓出,昭示给九州百姓,使他们知道哪一种动物有益,那一种动物有害。免得他们跑到山林、川泽里去劳作,遇到不好的东西,自己也不知道,受了魑魅魍魉的害,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懵里懵懂,不知利害。这样,岂不也是为百姓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吗?”

    施黯道:“那么,这九个鼎重大非凡了。”夏禹道:“是要它重大,愈重大则愈不可迁移,这样才可以留存久远。”施黯道:“这样大的工程,在何处鼓铸呢?是在都城之内呢?还是在都城之外呢?”夏禹道:“都城之外吧,选择那山川形势秀美、黎民有铸造技术的地方。具体在何处,汝自己选择适宜之地罢了。”

    黯领命,到伯益处取了《山海经图》,便去择地经营,悉心摹铸。

    又过了几个月,已是夏禹在位的第五个年头,夏禹承帝舜之制,亦定为五岁一巡守。这岁是巡守之期,正月下旬动身。夏禹想起施黯铸鼎,选定的地方是在荆山之下,因此特地绕道前往视察。

    这个荆山,据说就是今天禹西花石乡的荆山岭,当地群众从古至今擅长冶铁铸造。夏禹一行离荆山岭还有好远,就看见许多工匠师傅正在那里忙碌,绘图的绘图,造胚的造胚,锤炼的锤炼,设计的设计,非常紧张繁忙。

    夏禹向施黯道:“我听说这种金属类亦有雌雄之分,你最好选择雄金,铸成五个阳鼎;选择雌金,铸成四个阴鼎。五应阳法,四象阴数,这样方才完美。至于九州之中何州属阳,何州属阴,由你们自己去悉心研究、合理分配,寡人不再遥度。”

    施黯听了,唯唯受命。

    过了两年,天上忽然发现一种怪象:一连九日,大白天都能看见太白星在天空闪耀。满朝大臣纷纷议论,都猜不出它是福是祸,忽然施黯来报:“九鼎铸成功了。”夏禹大喜,知道太白昼见是为这个原故,便吩咐将那九个鼎都迁到夏邑来。人们这才明白,太白昼现,原来是九鼎铸成的征兆。

    这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

    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大禹把九鼎称为镇国之宝,各方诸侯来朝见时,都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

    但是那九鼎非常重大,从荆山搬到国都夏邑实在不易,几十万人夫,足足费了三四个月光阴方才迁到。

    夏禹一看,阳鼎六个,阴鼎三个,上面的图书都非常精妙,遂对施黯及他手下的工匠师傅,一一优加慰劳、赏赐。后来夏都几经搬迁,九鼎也随之搬来搬去。

    这就好比一把名剑,大禹不过是使用者,而施黯才是铸造者。不过当猪八戒看到这个人竟然是施黯时那么震惊,最大的原因是当年大禹以九鼎证道破碎虚空之后,施黯就失踪了,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很多人都以为他隐居了起来,可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当年九鼎铸成,天下震动,可是由于大禹的存在,没有人敢有非分之想,可是在大禹证道之后,人们的心思便活络了起来。有的人觊觎九鼎,而有的人,则把目标放在了能铸成九鼎的施黯身上。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施黯便失踪了。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于是人们就猜测,可能施黯有所察觉所以自己隐遁了起来。

    现在看来,施黯竟然是被佛门的人给抓了起来,也难怪,一个可以铸造证道神器的人,那绝对会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现在,无当圣母通过血祭的形式,竟然召唤出了施黯,有他操控九鼎,就算九鼎是假的,那也绝对是一种灾难。

    而且孙悟空还不清楚,猪八戒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无当圣母在嘴里吐出的那颗珠子,就算施黯的命珠。有这个命珠在,再加上佛血化身,施黯可以说是真的活了过来。这种手法很残忍但是很方便,不需要的时候,收回佛血,施黯又会变成命珠。

    “猴哥,小心点,这个人叫施黯,九鼎,就是他铸造的。”猪八奇看到孙悟空并没有认出那个人,忍不住出声提醒道。孙悟空闻言心中一震,可是还没等他说些什么,那无当圣母轻轻喝了一声:“施黯,杀了他们。”

    现在的无当圣母,也和之前的番天印一样,成为了一个空壳,只有灵识存在,而他的肉身由于佛血化作了施黯的身体,现在只不过是幻想而已。随着无当圣母的声音,那施黯猛然睁开了双眼,顿时一股似乎是来自于远古的气息传出,苍凉无比,而且在这股气息中,孙悟空还有一丝熟悉的感觉。

    下一刻,那施黯怒喝一声,围绕在他周围的九尊大鼎,其中的一尊忽然升起,随后一道青光便罩向了孙悟空。孙悟空还不知道这九鼎的威能,哪里肯让那光芒笼罩,迅速后退。那青光瞬间落在了孙悟空原本站里的地方,地面被光芒碰触瞬间消融了。就像是冰雪遇到烧红的烙铁,毫无抵抗般的消融。

    湮灭,这青光竟然是湮灭之光,孙悟空心中大惊。那大鼎在半空旋转,青光瞬间再次向孙悟空划了过去。这湮灭,是比毁灭还要高级的力量,万物皆灭,说的我就是这种湮灭之光。只要被碰触,没有任何抵挡,全都会随之湮灭成虚无。

    不过幸好这湮灭之光只有一束,辗转腾挪之际,孙悟空全部躲避了下来。可是这对于施黯来说,似乎只是热身而已。

    随着他右手点指,又是两尊大鼎飞起,这是两尊四足方鼎,一个鼎足高些,一个矮一些。这两尊大鼎刚刚飞起,便一左一右向孙悟空撞了过去。

    前有湮灭之光,左右有两尊大鼎夹击,孙悟空的形式,非常不秒。

    就在这时,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忽然光芒大放,随后,一个威严的声音,忽然出现了。

    “施黯,如今的你,已经沦落至此了么?”

第二十五章 圣人() 
对于这个声音,所有人都觉得很陌生,但是那声音之中的无上威严,却让所有人心中震惊,就连无当圣母也不例外。只有施黯,那刚刚睁开的双眼中,顿时放射出激动的神色,而且就连身体都因为激动而开始颤抖。可以看到施黯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可是嘴巴动了几下,并没有什么声音发出。

    那声音又是一声悠悠的叹息,随着金箍棒的光芒再度大盛,所有的光芒逐渐在孙悟空的身前,形成了一个人影。由于那人影是背对着孙悟空几人的,孙悟空看不清面容,但是从身影来看,那是一个高达的男子,一头长发肆意的飘散在背后。

    “哎,施黯,是我害了你,当年,我不该独自离去。”说着,那人影确是慢慢的转过身,由于这个人事由金光化成,所以看上去有些模糊,但是那双眼睛确实异常的明亮。孙悟空看到这个人转身看着自己,四目相对。顿时,孙悟空的心头出现了一种极度熟悉的感觉,似乎眼前这个人,和他有着莫大的联系。

    但是看着这个人的样貌,孙悟空可以确定自己并不认识。这时,那人影再次开口了:“你很不错,希望你不要忘记自己的心,坚持己心,继续走下去。”说了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那人影便转回了身,这次这时看着那无当圣母,缓缓开口道:“杀吾臣子,还拘其魂魄,该死。”此话一出,那金光化成的人影,浑身气势暴涨,那是一种来自于远古洪荒的气息,异常的古老和强大。

    无当圣母不知道是因为这气息还是那人影的话,似乎是认出了这人的身份,满眼的震惊和不可思议,结结巴巴的道:“你,你,怎么会是你?你不是,不是以身补道了么?”孙悟空可以感受到无当圣母心中的震惊还有恐惧,似乎眼前这人影,极其恐怖。

    那人影冷哼道:“吾证道成圣,虽以身合道,但并未陨落,佛门道家皆有证道之人,他们可曾陨落?”这人影的话中,不仅语气冰冷,而且暗含奴怒意,孙悟空几乎是立刻便听了出来。但是他却不知道为何。

    “可是,传说……”无当圣母说到这里,便闭嘴不言了。的确,传说就是传说,有些可以当真,但是更多的却当不得真。想到这里,无当圣母又道:“大禹神君,您已是证道圣人,难道今天,要为难我这个晚辈么?”无当圣母此话一出,所有人尽皆震惊。

    大禹?这个人影竟然是大禹?那个传说中以九鼎证道的大禹?

    说到大禹,恐怕没有人不知道。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称帝之后,大禹命施黯收天下之铜,铸九鼎,并且以功德炼化九鼎,成就至尊神器,大禹也因此得窥天道,证之,遂成圣。

    这是世人都知道的历史,都明白的故事,可是,这却并不是事实。真正的历史是,人族王者大禹铸九鼎的消息刚一传遍三界,西方佛门与东方道家的圣人便暗中出手,大禹刚刚证道成圣,便被陷害,从而不得不以身合道。

    就像是当年的妖族圣人,女娲。以身合道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陨落,身形俱灭,所以以身合道就代表着死亡。这也是杀死圣人的唯一方法,圣人乃是不死不灭的存在,且拥有无限的寿命,寻常的方法根本杀不死圣人。

    以天道强制融合,这就是佛门圣人和道家圣人想出来的,可以确是杀死圣人的方法。于是,传说便出现了,大禹以九鼎证道,可是却选择了以身合道。这些事情,本来以无当圣母的资格是没办法知道的,但当多宝如来成为佛门佛祖之后,这些事情对如来来说,就不是什么隐秘了,因此,无当圣母是知道这一段历史的。

    所以现在竟然见到了大禹,而且听到了大禹的这番话,无当圣母才会心神巨震。无当圣母话刚说完,大禹确是不屑的道:“人多欺负人少,强者欺负弱者,不正是你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么?当年你们杀我臣子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说完,大禹伸手点指,一道鸿蒙之光顺着大禹的之间,缓缓地飘向了施黯。

    当那鸿蒙之光降落在施黯的身上,就看到施黯浑身剧震,随后一个巴掌大的佛家“卍”字图形在施黯的额头慢慢的飘出。大禹伸手虚空一抓,那“卍”字图形瞬间破碎,化作了一片金光散落。随机施黯猛然下跪,以头磕地恭敬的道:“臣施黯叩见吾王。”随后,施黯就那么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大禹神色复杂的叹了口气道:“起来吧,施黯,这么多年,苦了你了。”施黯立即站起身,神色虽然激动,可以忍却极为恭敬,站直了身体,躬身道:“臣心甘情愿,只是不知,吾王现在身在何处?臣愿追随。”大禹道:“当年证道之后,却被人陷害,现在的我,只有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