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清宫之为敬嫔(清穿) >

第219部分

重生清宫之为敬嫔(清穿)-第219部分

小说: 重生清宫之为敬嫔(清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等到富察氏到来,去慈宁宫请安的三阿哥倒是先回来了。

    红珊抱着三阿哥到殿门口将他放下,三阿哥小跑着进来。其他宫女赶紧伺候着给他解了小斗篷。

    “外头冷,没冻着吧。”

    “不冷,儿子暖和呢,不信额娘您摸摸。”

    蕴纯摸摸三阿哥的小手,三阿哥带着包手指的带帽手套,解了小帽子胖乎乎的小手果然暖乎乎呢。

    “额娘,郭罗妈妈还没来吗?”

    三阿哥抱被坐到炕上,伸手摸了一下靠蕴纯吃点心的七阿哥。

    “还没呢,快到了。”

    三阿哥回来这么一打岔,蕴纯倒是没那么急了。

    低头见大儿子逗小儿子,抢了小儿子手中的糕点吃了,小儿子正瞪着小眼睛瞪他哥哥,见蕴纯看他瘪着小嘴告状。

    “额娘,三哥坏。”

    “别逗你弟弟,桌有着呢。”

    蕴纯指着炕桌上搁着的糕心。不过刚从慈宁宫回来,想来是不饿。太皇太后虽不喜她们这些嫔妃,便却对阿哥们很是疼爱。

    “小告状精,喏,给你块大的,快说哥哥好……”

    三阿哥拿了块糕点塞在七阿哥手中,又逗七阿哥。蕴纯见哥俩玩也没管他们。

    又过去了几刻钟,富察氏总算是到了。绿珠搀扶着富察氏进来,富察氏进殿立即行礼。

    “奴才给懿嫔娘娘请安,娘娘万安。给两位阿哥请安,阿哥万福。”

    “额娘快请起。您这是做什么,他们还小您给他们行礼岂不是折了他们的福气……”

    没等富察氏蹲下蕴纯已经亲自搀扶起她。

    “礼数规矩可不能废,娘娘可莫任性。”

    富察氏拍了拍蕴纯扶着她手相劝。

    “我知道我记着呢,额娘您别担心。”

    蕴纯扶着富察氏坐下。

    “胤祾,胤祦还不快见过你们的郭罗妈妈。”

    “外孙给郭罗妈妈请安。”

    “郭郭安。”

    兄弟俩给富察氏请安,富察氏激动又惶恐,赶忙起身避让。

    “当不得当不得,阿哥们当不得。”

    “额娘您坐,这是七阿哥,额娘您抱抱。”

    蕴纯抱起小儿子塞到富察氏怀里。

    “好好好……”

    抱着皇外孙,富察氏依旧是激动得不能语。虽说能进宫请安,但富察氏能抱孙外的机会并不多,每次抱她都如此激动。

    “真是个乖孩子……”

    富察氏抱着七阿哥摸着七阿哥要小手称赞着。

    “郭罗妈妈,我也乖。”

    胤祾向来嘴甜凑到富察氏身边撒娇,蕴纯也不阻拦,任他哄着富察氏。

    诰命在宫中呆的时间不长,等富察氏看了一会外孙之后,蕴纯便让人将两个阿哥带了出去,留母女俩说话。

    “额娘您之前递牌子被人给拦了,我之前不知道也是因为一直不见您进宫让人去查才知道的。一直没见您进宫,我担心不已。”

    “额娘递了好几次牌子都被退了回来,额娘也担心,可是你阿玛吩咐不让额娘打听宫中的事。”

    说起这事母女心中都有怨,知道是佟贵妃搞的鬼,对佟贵妃是怨怼不已。

    “额娘,家里可好?阿玛和大哥他们可好,可有遇上什么事?”

第275章()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即公历1679年9月2日),北京及周围地区发生8级强烈地震;这是该地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在各种自然灾害当中;地震以其灾前征兆不明显、来势迅猛、破坏性强等特征,给人类带来过无数深重灾难。即使在“康乾盛世”的年代里,人们同样难逃突来莫测的地震厄运;这充分显示出地震灾害的非主观转移性和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本文拟就此次地震进行概述,主要包括震情、震后的影响以及政府的赈灾举措等方面;以使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地震的巨大破坏性得以管窥;从而提高地震预测和防灾能力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同时从救灾行为中获得历史借鉴,便于总结规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2004年12月底印度洋大地震引发东南亚海啸,演变为世界范围的重大灾难。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2月;这场海啸已经殃及15个国家,其中将近30万人口不幸罹难;同时经济损失惨重;仅主要受灾国的直接渔业损失就达5亿多美元。因此,思古鉴今就愈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地震及余震造成的惨烈情形

    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的震级为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地震发生在北纬40度、东经117度;震中在今北京平谷、河北三河一带;“东至辽宁之沈阳,西至河南之安阳,

    '1'(p105)

    地震所及范围至河北、凡数千里,而三河、平谷最惨”。

    带来深重劫难。蓟州“地内声响如奔车,如急雷,天昏地暗,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地裂深沟,缝涌黑水甚臭,日夜之间频震,人不敢家居”。'5'(p178)宛平县“一响摧塌五城门,城中裂碎万间屋。万七千人屋下死,骨肉泥糊知是谁?……西门向北有劈面酸风乱滚之黄沙,东门至南有扑鼻膻水泛滥之黑沟”。'6'(p184…185)震中之一的三河县县令对此次地震及其造成的骇人听闻的惨状留有详细记录:“四远有声,俨如数十万军马飒沓而至”,“有骑驴道中者,随裂而堕,了无形影”,“扶伤出抚循,茫然不得街巷故道,但见土砾成丘,尸骸枕籍,……号哭□□,耳不忍闻,目不忍睹。”'7'(p192)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使得北京地区顿时陷入生存危机的严重深渊。

    地震强烈的破坏力使地表建筑遭到极大损毁,“城垣坍毁无数,自宫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七、八”。'8'(p176)据统计,仅仅京城即倒房一万二千七百九十二间,坏房一万八千二十二间,死人民四百八十五名。'9'(p211)京城的各宫殿、城楼、寺院、庙宇、会馆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宫殿类如养心殿、永寿宫、乾清宫、慈宁宫、武英殿、保和殿等;寺院、庙宇、塔阁类如长椿寺、文昌阁、善果庙、广济寺、白塔等;会馆类如京师芜湖会馆、都门南陵会馆、都门云龙会馆、襄陵会馆、中州会馆、华州会馆等。'2'(p187…213)京城之外各州县的城堞、墙垣、城门楼、公私庐舍亦多损毁。除国家的公共设施损失惨重之外,而且广大劳动人民多年辛勤积累的微薄的个人财产如私家房屋宅院也在剧烈地震中毁于一旦。

    更具破坏性的是,令人措手不及的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积尸如山,莫可能辩”。'4'(p183)一名外国人这样记载当年惨烈的地震情形:“1679年9月2日,在北京发生可怕的地震,……当时埋葬在废墟内的有四百多人,邻县通州有三

    山西、陕西、辽宁、山东、河南等省,共计200多个县市,最远记录达700百多公里'2'(p244)。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庚申巳时,地动有声,从东方艮方起”。'3'(p171)片刻之间“飞沙扬尘,黑气瘴空,不见天日。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未几,四野声如霹雳,鸟

    '4'(p182)

    这场爆发力极强的地震给京师及周围的州县兽惊窜”。

    ──────────

    收稿日期:2005…03…20作者简介:王娟(1974…),女,河南洛阳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读博士生。…70…

    王娟,鲁戈: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

    万多人压死。”'10'(p201)在这次地震中有部分清朝官员丧失,包括内阁学士王敷政、大学士勒得宏、掌春坊右庶子翰林侍读庄炯生、原任总理河道工部尚书王光裕(包括其一家四十二口)。当然,“其他文武职官、命妇死者甚众,士民不可胜

    '8'(p176)

    防灾和抗灾能力极其低下的普通百姓则是这次地计”,

    力的损失,在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农业耕织作为基本劳作方式的清代社会生活中,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非常规死亡与实际有效的劳动力数量的锐减,必然会对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直接的障碍。

    下面就此次地震发生与波及的区域、地震烈度及遭受破坏的大致情形进行简要列表:'1'

    震中不幸遇难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员的伤亡意味着劳动

    表1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情况

    区域北京(含大兴和宛平)通县三河平谷香河

    9度9度弱9度弱至少8度以上

    武清永清宝坻蓟县固安良乡房山顺义密云怀柔东安文安霸县涿县延庆

    8度强7度7…8度8度7…8度7度7度8度左右7度左右7…8度7度左右7度7度7度7度强地震烈度8度

    破坏简况

    倒坏垣堞衙门署军民房寺庙等,石碑白塔倒仆和颓坏,宫殿房屋普遍损伤和破坏。平地坼开数丈,水如泉涌。雉堞城楼仓廒儒学官廨民房楼阁寺院无一存者,周城四面地裂,黑水涌出丈许,压死人民一万有余。

    倾毁房屋无数,县衙儒学庙宇监狱等具无存,铁塔石桥震碎,石碑转向,压死二千六百七十七人。

    城乡房屋庙塔荡然一空,黑沙兼水涌出,压死者无算,生者只存十之三四。

    共坏瓦房楼房土房二千多间,死六人及牛畜几十头。山墙马槽煮料锅损坏者以百计。

    公署庙宇毁者十之八,居民墙屋倾倒,县丞衙典吏衙教谕衙等都震毁,压死甚众。

    受影响八县,塌瓦房土房227间,压死男女共三人。瓦房毁104间、坏53间,土房毁265间,死3人。城垣官署破坏,房屋倒塌无数,压死人畜甚多。坏庐舍伤人民,城池坍塌,涌黑水,溢地数亩。倒塌瓦房十余间,土房四十余间,损伤土房瓦房近百间,街道震裂,水涌高达三四尺。

    毁瓦房土房分别21、37间,坏瓦房土房分别78、15间。68页民居尽毁,县署旧制大堂倾倒片瓦不存,只留二堂三间。87页塌坏瓦房无数。

    瓦房土房分别塌31、21间,坏64、4间。塌瓦房二千余间,死人百余。城垛房屋俱坏。塌坏瓦房土房65间。

    城楼垣坍塌,悬钟坠地,房屋倾倒,死人民无算。摇倒女墙四百余丈。

    83…84页57页51页35页97页82页56页60页39页67…68页96页68页55页72页41页80页31页材料出处38…39页

    据李善邦主编:《中国地震目录》(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60年。地震还通常伴随着连绵、频繁的余震。这次北京大地震“自被灾以来九阅月矣,或一月数震,或间日一震,或微有摇杌,或势摧崩,迄今尚未镇静”。'7'(p192)而且余震的强度与危害有时并不逊于初震。据载,七月二十八日初震后,“二

    十九日、三十日复大震,通州、良乡等城俱陷,裂地成渠,流出黄黑水及黑气蔽天。有总兵官眷经通州,宿于公馆,眷属八十七口压死,止存三口”。'15'(p176)八月初一、十三日、二十五日又大震动;九月初八、十二、十三复大震如初,近

    …71…

    第27卷第4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京三百里内,压死人民无算。“环绕帝都连震一月,举朝震

    惊。”'4'(p183)可见,北京及周围地区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

    及其余震给该地区的人们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损失,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并且人们的心理受到严重摧残,整个社会处于水火煎熬的痛苦境地,亟须政府迅速展开灾赈工作。

    二、震后政府与社会进行的救灾活动

    地震使整个震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震中伴随的地裂地陷现象与灾后引发及此后接连发生的火灾、雨灾等交相缠织;加之临近深秋和严冬,人们被溺、被冻、被饿及染疫者无以计数,贫困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面对这场地震灾难,清政府采取了传统的救灾与赈济模式,开展了一系列赈灾活动,如蠲除和减免钱赋、发放粮食和银两、开设粥厂、掩埋尸体等等。

第276章() 
目送着瑾嫔匆匆离去,蕴纯转身回屋。

    “娘娘,六阿哥如今病着;娘娘您不去看看吗?”

    白璃搀扶着蕴纯问出心中不解。

    “若是以往也就罢了,如今却轻易去不得。”

    蕴纯说了一句;可这没头没尾的白璃不像绿珠聪明也没太多经历所以一时也不明白。

    “让安嬷嬷告诉你。”

    蕴纯坐到炕上继续看账册;白璃却缠着让安嬷嬷告诉她,既然蕴纯发话安嬷嬷自然不会拒绝。

    “嬷嬷;你快说呀,娘娘是什么意思?”

    “娘娘不是说了吗?今日不同往时。”安嬷嬷是宫中老人;在宫里呆了二十来年的老人自然明白蕴纯的顾虑。

    “怎么就不同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