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大国重器 >

第73部分

重生之大国重器-第7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集团公司党政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都是经过一轮轮角逐留下的,路局上报铁道部之后,经铁道部审批,才会进行谈话。

    这种级别的领导,一旦被上级约谈,改动的概率极小。

    “那我提前恭喜姚总高升!”秦舒淮笑道。

    “恭喜什么,我今天来,是解决你的问题。”姚北斗一瞪眼道。

    “我知道啊。”秦舒淮嘿嘿一笑道。

    姚北斗约自己见面时,秦舒淮便知道,自己那事有眉目了。

    “在第一工程有些公司下面建子公司,到也不是什么难事,集团公司里面我也询问过,没有问题。”姚北斗道。

    秦舒淮认真的听着,他就是觉得有把握,才提这件事的。

    “但是其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最后可能给你惹一大堆麻烦,你得有心里准备。”姚北斗想了想,还是开口和秦舒淮说。

    “我知道,问题肯定有的,子公司的路,比分公司更加难走。”秦舒淮点头道。

    在想着建子公司的时候,秦舒淮便经过一番思考。

    剩下就是项目问题,建子公司成为一家之主,秦舒淮带着一班弟兄干活,吃喝拉撒,这些都要他负责,这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如果活不好,不赚钱,不要说发工资,连吃饭都成问题,这对秦舒淮来说,是最大的一个考验。

    长期下去,子公司能不能保住,还是另外一回事。

    加上亏损没业绩,秦舒淮提拔受阻,一个个难题,到那个时候,都会体现出来。

    毕竟,在姚北斗看来,子公司的工程,是要分公司给的,分公司会把好活给秦舒淮分管的子公司吗?

    除非秦舒淮和分公司领导的关系不错,不然非常难。

    而且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姚北斗已经得到消息,对方不是汉武铁路局的,就算建立了子公司,对方买不买账,还是一回事。

    到时候给秦舒淮一个亏损项目,秦舒淮绝对玩完。

    因此,秦舒淮建子公司,存在很大的风险,姚北斗自始至终认为,秦舒淮没必要这样做。

    就算拿到好活,能不能干好,又是一个问题,工程单位以业绩轮英雄,业绩都没有,提拔等一切东西,都是虚幻的。

    当然秦舒淮可以依靠自己关系接工程,但是短时间内想要拿下工程,非常难,长期接不到活,接不到好活,想要靠着子公司发展起来,对秦舒淮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那你为什么还要走这条路,其实你完全可以走其他捷径,如果你想下项目,可以去干指挥长。”姚北斗道。

    “不一样的,姚总,有些话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想知道,建子公司后,我能以公司资质去投标吗?”秦舒淮道。

    “可以,这个我已经确认了。”姚北斗说着,望了秦舒淮一眼,眼中带着一丝疑惑,道:“舒淮,你不会是想自己拿工程吧?虽然你在京城和穗市都开拓了市场,可是这东西可没这么简单。”

    “自己拿工程肯定会考虑,现在不止拿工程这么简单,如果中标的项目亏损,我也很难干下去,毕竟我没有后盾,分公司肯定不会管我死活。”秦舒淮道。

    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是姚北斗从秦舒淮眼中,看不到一丝的惊慌,反而出奇的平静,这让姚北斗很是惊讶。

    这种镇定,不应该出现在秦舒淮这个年纪了。

    “既然都知道这些事情,为什么不选择退而求其次呢!”姚北斗叹道。

    在姚北斗看来,秦舒淮这条路是不对的,他希望秦舒淮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办,去分公司担任副总。

    就在这时,服务员推门而入,给二人上菜,同时带了一瓶白酒。

第一零三章 历史年轮() 
一杯白酒下肚,两人面色都有些泛红,姚北斗看上去有些醉意。

    在穗市这段时间,秦舒淮的酒量提高了很多,基本上能保证一斤不倒,一斤半不断片,超过一斤半,基本上就不省人事了。

    今天的低度酒,两人喝的到是很高兴。

    “舒淮,其实我是想把你留在身边。”喝到一半,姚北斗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不得不说,京城中标也好,穗市中标也罢,给姚北斗的业绩,添加了不少筹码,姚北斗从心里面,还是很感激秦舒淮。

    秦舒淮笑笑,如果到了集团公司,让他继续搞开发的话,也许很快,铁路三十一局的活,便会全国开花,但是这不是秦舒淮想要的。

    铁路三十一局作为各大路局合并的工程局,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内部改革,不像其他一些新局一样,能很快的推动下来,落到实处。

    作为一个老局,体制落后,想要改革,必然会动某些人的奶酪,这个阻力不小。

    “姚总你放心,以后有的是机会。”秦舒淮道。

    “如果子公司实在有困难,到时候你可以找我,我也只能帮你到这了。”姚北斗叹道。

    一直以来,姚北斗都记秦舒淮的恩,帮他开辟两大市场,如今所做的一切,也算是补偿秦舒淮罢了。

    “姚总,我有最后一个要求,希望姚总你能帮帮忙。”秦舒淮道。

    “什么事?”

    “子公司我需要三十六人,这三十六人,我自己选!”秦舒淮道。

    其实这相当于工班,不过成立工程局后,工班便改名为项目部。

    “你想选哪些人?”姚北斗没立即答应。

    “我要的人,都是各大工班的员工,其中一些是副工班长,还有一些原公司员工,反正这次大调整,我觉得要三十六人,不过分。”秦舒淮道。

    “你先把名单给我吧,我去给你协调。”姚北斗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三十六人,在庞大的穗市铁路局工程总公司里面,不算多,如今一个工班的人数,都远超这些。

    平时要集齐这些人也许有困难,但是借着路局改革调动,一切都显得正常,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当晚,两人都喝了一斤,秦舒淮自始至终都没有答应姚北斗的话,听从对方的安排。

    直到十点,两人才付钱离去,各自回家。

    第二天,秦舒淮调出了公司的名单,按照自己的记忆,在白纸上写下一个个名单。

    这些名单,要么是前世的记忆,要么是重生后记忆中的人,这些人中,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长。

    这些人,往后就是自己子公司的第一批班底。

    转眼间,春节到来,腊月二十七,秦舒淮回到京城老家过年。

    这个年,过的极为充实,秦家老少在一起吃了年夜饭,大年初一,小辈们给秦老爷子拜年,气氛极为融洽。

    秦老爷子身体虚弱许多,不过还是把部分二三代子弟聚集到一块,上了一堂政治课。

    同时,秦国庆那边也在运作,准备外调地方锻炼,具体去哪还在协商,一切都如常进行。

    初七刚过,秦家老少,开始返回工作岗位。

    正月十六,阳历二月二十,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天,正式揭开序幕。

    铁道部在这一天,发布一号文件,全国铁路局在这一天,与原工程总公司或工程科进行分离,同时组建相应的工程局。

    铁路局从这一天开始,不在分管铁路建设,只负责铁路的维护和运营。

    组建的两大工程局分别是铁路和铁建工程局,主要是负责工程建设,不止是铁路施工,标志着铁路建设,正式进入市场化。

    与此同时,铁道部对各个新组建的工程局,下发一份份文件,大量的人事任免文件,对于各集团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公示在铁道部。

    同一时间,在接到铁道部文件的那一刻起,路局和新组建的集团公司,开始有条不絮的开会安排工作。

    因为事情非常繁杂,其中牵扯东西太多,铁道部只是公布了各工程局集团公司的情况,至于下属分公司多少个,各分公司机关建在哪,都要一步步的去落实。

    虽然路局改革已经开启,但真正的落实,还要一定时间,等集团公司真正稳定后,便轮到下面分公司的人事调动等工作,最后才轮到各项目部的人事调动。

    其实年前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在筹备各种事情,但是,到了真正改革时刻,众人还是有些措手不及,整体来说,还没到乱的地步。

    路局改革,高层运作,中层执行,底层职工,只能随波逐流,其中不乏存在恐慌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有些担心被辞,有些担心职位变动,有些担心自己一些事情败露,各持心思,看着局势变动。

    绝大部分人,还是束手无策。

    真正掌控这一切运转的人,从不露面,但改革依然在进行。

    在局势稳定之前,更多的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于是乎,有关系的不断奔走,希望谋一个好位置,没关系找关系,实在没办法,就只能等局势稳定,听从安排。

    这中间有多少利益牵连,就不得而知了。

    任何重大改革,从来都是一小部分人获得红利,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

    秦舒淮这些天也没闲着,每天参加不同的会议,做好分内事情。

    秦舒淮所在的工程局为铁路三十一局,总部位于汉武市,总经理是原徐州工程总公司的总经理赵天铭,原汉武铁路局工程总公司总经理杨宇权为集团公司书记,也算占据了一个位置。

    对于各分公司建在哪,暂时还没定,改革号角吹起的那一刻,主要是集团公司内部的整合,其他范围内,虽然有所变动,但没有集团公司这么剧烈。

    等集团公司稳定之后,便是下一步的资源整合,然后便是分公司的人员调整,以及机关建设问题。

    短时间内,铁路三十一局还很多工作需要处理。

    为了维护项目的稳定,集团公司在铁道部发布文件的当天,给各项目部(原工班)下了文件。

    为了保证公司改革的如期完成,项目部的全体成员,在机关未稳定之前,不得外调。

    同时,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原工班长)和项目书记,必须管理好项目部,维护项目部员工情绪稳定。

    对于在改革期间不作为,乱作为,不进行项目建设的成员,将加大处罚力度。

    如此一来,大大增加了项目部的稳定性,防止了项目部成员因改革而导致的混乱。

    对于一些特殊项目部的领导,比如有升迁的成员,或者某些已经定下调往机关的人员,在这一刻也必须待在项目部,在没有正式传令之前,不得私自回机关。

    在人员不外调的情况下,必须加快施工进度,如果发现谁因为公司改革期间整出事,或故意推延工期,集团公司将给予追究清算。

    二月二十五,李逸风突然给秦舒淮打来电话,说他晚上到汉武市,有工程要介绍给秦舒淮,问秦舒淮有没有时间。

    当秦舒淮问起什么工程时,李逸风却吊着秦舒淮胃口,没有回答。

    下午六点,当秦舒淮走到公司门口的时候,李逸风那辆闷骚的奔驰,停在路边。

    “你说你一个大老板,也不请个司机。”秦舒淮坐进副驾驶,有些埋怨道。

    近期虽然没有关注李逸风在干什么,但是肯定赚了不少钱,还喜欢自己开车,让秦舒淮想不通。

    “我喜欢自己开车的那种感觉,舒淮,今晚介绍个朋友你认识,是我的一个叔叔,和我爸关系不错。”李逸风道。

    秦舒淮一愣神,李逸风的父亲,级别可不低,如今是副部级别,作为他的朋友,等级定然也不会低,怎么说也应该是局级领导。

    秦舒淮原本以为,李逸风给自己介绍工程是他要在汉武市搞房地产,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

    “什么工程,项目大么?”秦舒淮递给李逸风一支烟道。

    其实这段时间,秦舒淮也在找门路,希望能中个好标,可中标哪有这么容易,更何况刚过完年,绝大部分铁路的招投标事宜,都还没开始。

    因为秦舒淮想自立门户,如果自己接不到好工程,那么自己带着这么一群弟兄们,很可能饿肚子。

    “多大我不太清楚,你知道我对工程不懂。”李逸风撇撇嘴,发动车向前开去。

    “对方是哪个公司的,你应该知道吧。”秦舒淮道。

    “汉城煤运集团。”李逸风道。

    秦舒淮一听,便知道是哪个公司了。

    汉城煤运公司,是一家大型私人企业,专门负责一定区域的煤矿开采工作,李逸风这么一说,秦舒淮大概知道,对方是什么项目了。

    搞不好就是要建设一条煤专线,或者新增二线。

    如今铁路工程比较赚钱,但是相对于煤专线来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