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大国重器 >

第32部分

重生之大国重器-第3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三四类桩,就是废桩,必须进行补桩处理。

    “林工,张工,承台钢筋会绑扎吗?”秦舒淮问道。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秦舒淮对这两个带班的还是不太放心,前面两个承台,哪怕干的慢点,当成练手,秦舒淮也要把现场标准下到位。

    “知道,不就按照图纸绑扎嘛。”林强道。

    “横平竖直,间距给我卡控准确,是十公分就十公分,十五公分就十五公分,不要给我打马虎眼,这件事你们要盯紧,每一个区域的钢筋谁负责绑扎,桩头钢筋哪些人负责弯曲和绑扎盘条,都定点到个人,到时候哪个出了问题,我找哪个,如果找不出负责人,就拿你们是问。”秦舒淮郑重道。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真枪实弹上场的时候,秦舒淮不会给他一丝的客气。

    “放心吧,肯定会弄好的。”张军拍拍胸口道。

    “那你们先干活,明天我来看你们干的情况。”秦舒淮道。

    第二天一早,秦舒淮处理完事情后,便来到承台现场,看到现场情况,顿时有些火了。

    承台底部钢筋,可以说是最容易绑扎的一层钢筋,两边一定位,每十公分用石笔画一根钢筋的位置,方方正正的,绑扎出来应该非常好看。

    可现场不是这么干,底层钢筋是绑扎完了,关键间距参差不齐,间距小的六七公分,大的十五六公分,钢筋数量的确不少,看上去却不行。

    “全给我拆了,老林、老张,这就是你们绑扎的钢筋?”秦舒淮压住心中的怒火,瞪着眼找到帐篷内的二人道。

    “拆,拆了?”林强顿时懵逼了。

    张军也是一脸不解,不知道秦舒淮发什么脾气。

    “你们自己去看看承台的底层钢筋,到底怎么回事,看的下去不。”秦舒淮怒道。

    林强和张军对视一眼,走出帐篷,在看见承台底层钢筋的时候,脸顿时不好看了。

    连他们自己都看不下去!

    “拆了重新绑,给我用石笔画好间距,一根根给我摆放整齐,老林老张,我可跟你们说好了,以后不按照标准绑扎钢筋,我就让你们拆,墩身钢筋按照规范可能比较困难,多少有些差距,可承台就这么点钢筋都绑扎不好,你们还干什么活。”秦舒淮训斥道。

    “拆了!”林强也道,的确他自己也看不下去了。

    第一个承台,如果这样干下去,不丢脸才怪。

    “还有,四周的钢筋和顶板钢筋,也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来绑扎,钢筋保护层要均匀,这两个承台干的慢点无所谓,必须要做出一个标准来。”秦舒淮道。

    只要养成了这种习惯,以后干起来才能顺手,要不是秦舒淮想把这批人培养成自己的嫡系部队,他才不会花费这么多是心思。

    同样是绑扎钢筋,所谓用点心,多花费不了几个时间。

    “秦工你放心,我肯定安排做好。”张军道。

    “你俩把绑扎这承台底层钢筋的钢筋工给我找来,我自己教他们一遍。”秦舒淮还是不放心,对二人道。

    随后,两人把绑扎钢筋的钢筋工叫来,秦舒淮有条不絮的给他们讲解,这钢筋如何划线如何绑扎。

    秦舒淮说的通俗易懂,加上都是年轻人,很快便学会了,并承诺一定会做好。

    还别说,第二天来现场之后,承台钢筋整改的确不错,误差居然在五毫之内,横平竖直,非常养眼。

    就连秦舒淮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秦舒淮才放心,只要有进步,第一次范错还是可以原谅。

    “秦工,这承台模板怎么加固啊?”随着承台钢筋绑扎完成,林强找上秦舒淮,询问模板加固问题。

第四十三章 宣传一下() 
承台模板,通常分为木模和定型钢模,所谓定型钢模,就是尺寸固定。

    比如承台尺寸是4。8*10。4米,在模板制作的时候,便会把钢模做成这个大小,只要拼装起来,然后适当加固,便可以浇筑混凝土。

    加上钢模变形较小,使用起来方便,唯独笨重一些,移动不太方便,再者就是成本较高。

    木模和钢模不同,因为木模买来的尺寸是一定的,后期需要对其进行加工成承台的尺寸。

    有些时候,甚至要两块木模拼接在几块,才能满足要求。

    而木模的加固,显得很重要,因为木模不像钢模变形小,木模很容易变形,同时不好加固。

    通常情况下,木模的加固,除了模板四侧采用钢管支撑外,对立面两侧的模板,需要采用拉筋加固。

    在拉筋方面,也很很大的讲究,是采用通长拉筋,还是直接将拉筋焊接到承台钢筋上下层网片上,效果都不一样。

    通长拉筋,比如承台长是10。4米,从两侧木模中相对位置钻孔,然后采用通长拉筋穿过这两个孔,在模板外侧固定好。

    这种加固的办法比较牢靠,模板不容易变形,弊端就是花费的拉筋比较多,成本较高。

    这些拉筋,不是设计内的数量,用的越多,最后工班亏损越多,因此,工班对拉筋的数量,有一定的控制。

    除了通长拉筋,剩下一种便是将拉筋穿过模板之后,焊接在上下层的钢筋网片上,固定模板。

    这种加固方式能大大的节省拉筋用量,却没有通长拉筋牢固。

    两种加固木模的办法,各自有利有弊,完全是看工班如此下交底。

    “秦工,我们市政和房建很少用钢筋做拉筋,都是采用拉杆,中间埋设pvc管,这样拉杆可以重复利用,还有些地方根本就不用拉筋。”林强道。

    “我之前在铁路上用的是通长拉筋。”张军也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施工经验。

    “一个承台通长拉筋要多少?”既然张军用过通长拉筋,秦舒淮便询问一个承台所需的数量。

    “一般是五十公分一道,上中下三道设置。”张军道。

    听到张军的话,秦舒淮沉默片刻,道:“这样不行,拉筋数量太多,超规定了。”

    五十公分一道,如此算下来,一个承台就耗费数吨钢筋,这纯粹的浪费。

    “没有这个数量,我加固不了模板。”张军道。

    “不行用短的拉筋,穿过模板后,和上下层钢筋网片焊接在一起,就中间这一道,适当加几道通长拉筋。”秦舒淮道。

    站在工班的角度,秦舒淮必须为项目部节省材料,减少投入成本。

    说着,秦舒淮当场拿着钢筋,到承台上演示了一番。

    张军和林强很快便懂了,表示这种办法也可行。

    如此一来,模板加固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这样监理同意吗?”林强问道。

    “怎么不同意了,两侧拉筋要对称,拉在同一根横向或纵向主筋上,以防错开拉坏承台钢筋网片,同时,你们必须嘱咐现场焊接工,在拉筋和主筋焊接的时候,不能烧坏了承台钢筋网片。”

    焊接过程中,把钢筋网片或主筋烧出缺口,在规范里面是不允许的,连质检站都很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不可小视。

    “好的。”林强二人点头。

    “对了秦工,钢筋加工厂加工的墩身预埋钢筋,和设计长度相比,长了半米,这个怎么预埋?还有这量我们可不能认。”张军道。

    墩身预埋筋,是在承台钢筋绑扎完成后,根据墩身位置,预留墩身四侧保护层后,预埋好墩身钢筋。

    墩身钢筋需要深入承台,与承台连接在一起,如此一来,承台和墩身才能连在一起。

    对于墩身深入承台的钢筋长度,在图纸上是有设计的,严格按照深入承台的长度,墩身预埋筋才不会长,毕竟这两个墩身高度才四米多,墩身预埋筋不用搭接,一次性便能到墩顶。

    “长多少?”秦舒淮问道。

    “原本是深入承台一米五,预留五十公分,现在除了墩身外露钢筋外,还多一米九。”张军道。

    “那就预埋一米九,不过你可给我算好来,别到时候多预埋了,墩身钢筋不够,等施工墩身的时候,就麻烦了。”秦舒淮道。

    有些施工人员看不懂图纸,这种情况又不是没出现过。

    “秦工这个你放心,我干了这么多年的施工,钢筋图纸还是能看懂的。”张军保证道。

    “既然预埋筋的确不对,那就多预埋四十公分,确保墩身钢筋不会过高。”秦舒淮最后给出解决办法道。

    在秦舒淮的指导下,原本三天搞定一个承台,林强等人硬是花费了五天时间才完成所有工序,不过做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非常漂亮。

    第二天九点左右,秦舒淮便找到监理张志成。

    “张工,今天两个承台要报一下验。”秦舒淮道。

    “行,这第一次报验承台,要卡控严格,让施工队养成习惯,以后就好管了。”张志成道。

    正如张志成所说,进场的施工队伍,开始就对他严格,一旦养成习惯,便好管了,现场的也不用操心。

    一旦前期没管理好,后期再想管,或者整改,不止活干不好,还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秦舒淮发现,张志成和其他监理还真不同,几次送他土特产,一点都没收,就连吃饭也很少去。

    但是对工程卡控重点,丝毫没有放过,报验时验的都很认真,从不含糊。

    张志成在施工中,真正起到了一个现场监理应有的责任,也执行了一个现场监理履行的义务。

    监督现场的同时,还服务现场,这是相当罕见的。

    后来秦舒淮才知道,张志成不止在施工单位干过,年长时期还进过设计院,很多大桥图纸的设计,都有参与。

    用秦舒淮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老干家,值得让人尊敬。

    “张工你放心,这两个承台,我亲自安排,到现场你看看便知道了,现场干的怎样。”秦舒淮道。

    两人坐着林强开的车,驶向工地。

    半路上,张军给秦舒淮打来了电话,说现场有领导检查。

    秦舒淮询问是谁,张军也不知道,只知道对方带着绿帽子,这么一说,秦舒淮便清楚了,是监理站相关人员到现场检查了。

    “张工,监理站的好像过来了,正在现场检查工地。”挂完电话,秦舒淮对张志成道。

    “监理站的来了,你现场整的怎样,没问题吧?”张志成因为没看过现场,心里没底,询问道。

    “张工你放心,到现场你就知道了。”秦舒淮很自信道。

    很快,两人便到了现场,一下车,秦舒淮便发现,三个带着绿色安全帽的男子,正在查看承台,其中一个还在拍照。

    对于这三人,秦舒淮只认识一个,他是监理站的副总监,曾经有过一次交流。

    秦舒淮没有在意,张志成心里却是嘎达一下,尤其看见监理站成员拿着照相机在拍照,张志成潜意识认为,这承台干的太差了,监理站留映象资料,到时候好下通知单。

    一旦下通知单,因为这块区域是张志成分管的区段,作为现场监理工程师,是有责任的。

    “马总监好。”张志成和秦舒淮二人,上前马骁副总监打招呼。

    同时,张志成还不忘撇向那个监理站拍照人员,发现承台钢筋绑扎之类的,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差劲,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气。

    “张工,你辛苦了,我今天巡视了好几个工地,就你分管的工地,现场标准化整理的最好。”马骁夸道。

    听马骁这么一说,张志cd感觉有些受宠若惊。

    再查看四周,基坑放坡开挖,非常整齐,挖出的土方堆积在两个基坑之间,打方成梯形,运到现场的钢筋还垫起来了,好多还盖住了,现场有条不絮。

    同时,承台模板线性非常直顺,钢筋绑扎和墩身钢筋预埋,看上去都很好,不用尺子量,都感觉这间距非常合适。

    就连喜欢挑问题的张志成,看到现场这种情况,一时间都找不到什么大毛病。

    也难怪马骁副总监夸奖自己,还安排人拍照,搞不好是想给自己宣传。

    “马总监,张工分管的工地,在现场管理上面,可没少帮我忙,很多方面都是他提出的建议,不然我也干不到这么好!”秦舒淮这时开口,捧张志成道。

    即便知道这不是张志成的功劳,在张志成领导面前,还是要把这些功劳推到他身上,给足他面子。

    还别说,张志成其他爱好没有,听秦舒淮这么一说,脸上顿时笑的一朵花似的,很是高兴,像是被人把住了命脉。

    “秦工你这哪的话,这还是你们现场干的好。”张志成连忙道,嘴角却溢出笑容。

    “这次不管是现场监理还是工班分管人员,的确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