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大国重器 >

第18部分

重生之大国重器-第1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他去不去,别人也不敢说他怎么样,毕竟这晚上不是他值班,他只是出于责任,前去处理这颗桩基而已。

    很明显,他的处理办法,工班内部,有人不同意,对他有误解,加上某些人,闲言闲语,越传越不利秦舒淮。

第二十四章 变更() 
三天后,秦舒淮终于下了病床,可以开始上班。

    期间,朱琳一直陪同照顾他,甚至连饭都给他端到跟前,平时没事秦舒淮便看看报纸和书籍,不少还是从朱琳那拿来的。

    两人的关系,明显亲近一些。

    当秦舒淮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明显感觉气氛不对。

    众人原本在讨论什么事情,当秦舒淮进屋后,瞬间便不讨论了,不过马超不在办公室内,不知道去哪了。

    当众人看见是秦舒淮时,魏成军起身关切的问道:“舒淮,身体好了吗?”

    “基本全愈了,魏哥。”秦舒淮微笑道。

    “你不在这几天,工班发生了不少事情呢。”魏成军道。

    “是啊,事情都不小。”叶萌春这时也道。

    秦舒淮神情疑惑,他原本以为,他们讨论的是自己值班这件事,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不像。

    “发生什么大事了?”秦舒淮好奇的问道。

    “马部长可能要被调走了!”叶萌春冒出一句道。

    整个工程部,部长级别的也就马超一人,虽然他是副部长,但称呼的时候,一般都称呼他为马部长。

    秦舒淮不明白,自己生病才几天,怎么马超就要调走了呢?

    “难道马部长要高升了?”秦舒淮好奇的问道。

    “高升?”叶萌春冷笑,连连摇头道:“我觉得能保住副部长职位就不错了。”

    听叶萌春这么一说,秦舒淮心里便有底了,马超肯定范了什么大错,不然不可能调走甚至连副部长职务都保不住。

    “叶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秦舒淮继续问道。

    这几天在医务室,对于这件事,朱琳一句都没提过。

    “连续三天,每天整出一件事,刚刚被郭总叫去谈话了。”叶萌春道。

    “这么严重?”秦舒淮心中一惊,没想到自己不在三天,居然发生了这么多事。

    “你说呢,前两天浇筑两颗桩基,每一颗都采用二次封底,带声测管的桩基,二次封底合格率太低了,搞不好以后要加桩。”叶萌春为秦舒淮解释道。

    在九八年,工程单位的质量意识相当强,虽然工程单位的潜规则开始有扩展的趋势。

    但总体来说,主体工程的检查,还是很严格的,尤其是桩基工程。

    在天路铁路桥梁桩基设计这一块,大于四十米的桩基,都采用声测管检测,小于四十米的采用小芯片检测。

    所谓声测管,就是一根直径约4公分的铁管,分布安装在桩基的三个位置,成三角形,三根声测管底部封闭,一节节拼装起来,深入孔底,上口封住,保证声测管内部密封不透水。

    等桩基开挖之后,使用相应的仪器,将探头下入预埋好的声测管中,可以检测这根桩的长度、完整性等情况。

    对于声测管检测,想要二次封底成功,基本上很难,多少会出一些问题,甚至可能差出断桩。

    一旦断桩,在铁路上称之为三、四类桩,相当于废桩,必须在这颗桩的周围,再补上数颗同设计的桩基,花费的代价,是这颗桩基的几倍。

    不过秦舒淮以为,如果只是这两颗桩基二次封底,还不至于调走马超。

    毕竟谁也不想二次封底,这其中肯定有问题。

    连续两天出现这种情况,已经不正常了,更何况,马成涛这个桩基队伍灌桩,在秦舒淮看来,技术很熟练,根本没什么问题,混凝土没问题的话,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桩基都没检测,也许没事呢。”秦舒淮装着不以为意道。

    “当时,这两颗桩基不可能让马部长调离工班,但是,把桩位放错,就没法原谅了。”叶萌春又道。

    “放错桩位,这怎么可能,马部长会算坐标啊。”秦舒淮皱眉。

    此前,二工区放线都是秦舒淮去放,每次放线,坐标也是他算,马超最多晚上值个班,剩下的事情,都是秦舒淮干。

    这几天秦舒淮因为生病,一直没上班,那么马超分管的区段桩基施工,肯定要马超自己去放线。

    不过马超此前也学会了算坐标,放线虽然不熟悉,但至少会一点,不至于放错才对。

    “坐标的确会算,但是图纸看错了!”魏成军这时道。

    “对,原本两个墩之间是二十四米梁,他应该没看清图纸,放成了三十二米梁。”叶萌春道。

    铁路桥梁里面,标准梁有三十二米、二十四米、二十米、十六米!

    不是这几种型号的梁,称之为非标梁,就是不是标准梁。

    如果跨度超过了三十二米,可能就要设计连续梁梁了。

    比如32+48+32m连续梁,50+72+50m连续梁,60+100+60m连续梁,表示这座连续梁的跨度,主跨多少米,边跨多少米。

    通常情况下,跨越高速公路,铁路和河流,都会采用连续梁,因为三十二米标准梁,根本没法满足跨度要求,只能采用连续梁跨越。

    国内很多高速公路上方,有很多大跨度的连续梁,上面还写着某某工程局的字样。

    马超将二十四米的跨度放成了三十二米,显然是没看清图纸。

    放完线的桩基浇筑完了,不管浇筑了几颗,相当于全部废了,全部浪费了。

    真要是放错了线,马超还真没有理由再待下去,黄可臣肯定会调走马超。

    “应该是没看清楚图纸吧。”秦舒淮叹道。

    虽然马超对自己不管不问,什么事都安排自己干,自己什么都不管,但是,秦舒淮还是不想他出这种事。

    这种事一旦发生,马超这辈子,差不多就到头了。

    提拔是不可能的,除非遇到好领导。

    两颗桩基,给项目部带来至少二十万以上的损失,这比损失可不小。

    就算马超有后台,可能还是要换工班,在这个工班很难待下去。

    “什么叫应该,肯定是没看清楚图纸,不然怎么可能连跨度都放错。”魏成军道。

    上午,秦舒淮去了工地干活,回来的时候,便听说马超已经离开了工班,调回汉武去了。

    速度之快,令秦舒淮都咋舌。

    顿时,二工区变成了秦舒淮一个人。

    下午吃完饭,吴愧把秦舒淮叫了过去。

    “舒淮,前几天晚上你值班,施工队说那颗桩基是你让他们这样处理的?”吴愧开门见山道。

    很明显,有人说秦舒淮坏话,认为秦舒淮这样做不合适。

    “是的,吴哥,我把那天的情况说一下吧。”秦舒淮道。

    吴愧点头,秦舒淮便开始述说,从头到尾都实事求是,甚至连当天晚上原本是马超值班都说了。

    “真不能二次封底?”吴愧质疑道。

    吴愧也是实干家,他很清楚,二次封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导管都堵了,不拔出导管来二次封底,这颗桩更是废了。

    “真不能,下去不到一方混凝土,底部混凝土应该不多,怎么封,而且底部混凝土肯定不好。”秦舒淮摇头道。

    “这事我知道了,我会去给郭总解释,这段时间,二工区就你一个技术人员,要多多上上心。”吴愧吩咐道。

    “知道了吴哥。”秦舒淮道。

    马超这一调走,二工区便只有一个技术员,而且还是刚转正的技术员。

    不过经吴愧这段时间的观察,秦舒淮干的非常不错,现场没出现什么乱子。

    到是马超盯控的这几天,老是出现问题,要知道,马超可是副部长。

    “吴哥,要搞变更?”正当秦舒淮准备出去干活的时候,发现在吴愧桌上,放着一本变更方案。

    是关于马家河的一份变更,马家河宽达八十米,雨季有水,旱季干枯,按照设计,在马家河河内,有两个桥墩。

    不过暂时还没干到那个地方,便道还没通畅。

    “嗯,黄工班长想把马家河内的两个桥墩取消,看看设计院能不能设计一座大型的连续梁。”吴愧随口道。

    如果把这两个桥墩取消了,变成了连续梁,对业主来说,可是要增加投入啊,对工班来说,也有好处,至少利润可以更多。

    但是,这种变更很难走下来,在设计行业,也有各种潜规则,就拿连续梁施工来说吧,把挂篮施工变更成满堂脚手架施工,费用二十万。

    越大的变更,设计院回扣便越多,关键还要业主同意。

    再者,设计院通常也不愿意帮你搞变更,因为内部的程序太复杂了。

    “变更完了?”秦舒淮问道。

    如果秦舒淮没记错,马家河最终并没有变更成连续梁,还是保持水中两个墩。

    “没呢,设计院不批,已经跑了三次设计院了,都没有通过,听说是分管的副院长不给通过,要求按照原事件施工。”吴愧道。

    秦舒淮想了想,道:“吴哥,能把这份变更设计方案给我看看吗,我想学习学习。”

    “行,我这正好有两份,你拿一份去看吧,看完记得还给我,下个月郭总还要去趟京城找设计总院,看能不能批下来。”吴愧道。

    “我知道了,吴哥。”秦舒淮点头,拿着变更方案走了出去,脑海里不断翻滚,想着如何把这事给办了。

第二十五章 差距啊() 
变更设计,在两千年前后,相当普遍,有些工班在接手的时候,预算可能是亏损的,但他们毅然接了这个工程。

    在建筑施工时,工班通过不断的变更设计,很有可能让工班扭亏为盈,这种办法,很常见。

    尤其施工单位和业主很熟的工程,哪怕是亏损项目,最后也可能盈利。

    除此之外,让工班扭亏为盈的另外一种办法,便是清算索赔。

    清算索赔,一般都是在工程接近完工事情,眼看工程亏损较大,工班在工班长领导下,总工程师组织下,对一些可以清算索赔的项目,进行清算。

    比如承台设计的时候,没有垫层这个设计,但后期每一个墩的垫层都施工了。

    这就相当于活已经干了,业主还没给钱,工班必须把这部分钱清算回来,毕竟这是明摆着的亏损。

    这个时候,可以通过现场施工照片,做出清算索赔材料,上报建设指挥部。

    当然,并非亏损项目才能进行清算索赔,盈利项目照样可以,只要你能拿出事实依据。

    一些工班,甚至把压根没干的活,都搞成了清算索赔,最后搅乱了市场,这也是为什么,到了二零一几年,清算索赔变得越来越困难,人家业主不管你是不是真干了这活,压根就不给这个量的钱。

    拿着变更方案,秦舒淮趁着工地不忙,仔细的研究了一番。

    首先,处在马家河中的两个墩,设计桩长非常长,颗数虽然还是八颗,但长度超出普通桩基的三分之一。

    即便如此,根据设计图纸的内容,秦舒淮发现,桩基底部,并没有真正到岩石层,只是普通的持力层。

    这种地质,在长年累月动荷载的作用下,桩基很可能缓慢的沉降,最终导致桥梁下沉。

    这种事情,作为前世干了大半辈子工程的秦舒淮来说,不得不预防。

    也就是说,在马家河上,设计一座连续梁,是有依据的。

    除此之外,秦舒淮还发现,如果施工河中的两个墩,势必要大开挖,如此一来,就涉及到很多问题,甚至还关系到环保。

    天路铁路专门设立了环保部门,将环保看的和工程同等重要的地位。

    最后,马家河汛期水位比较高,对墩身的冲刷作用,不可忽视。

    即便采用防渗、防冲刷等多种措施,也不得不防,毕竟这是百年工程。

    这三个问题,就足以说明,在马家河上变更一座大跨度的连续梁,很有必要。

    设计变更一事,是设计总院的事情,对于天路铁路,铁道部专门成立了设计小组,桥梁设计小组,有专门的负责人。

    但是,天路铁路的设计变更,关设计总院分管人员同意,并没有用,必须上报设计总院的副院长,再由副院长审批。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的时候,郭磊一直没跑下来这个变更,主要还是因为设计总院的副院长那边,很难搞定,加上下面的负责人也不愿意倒腾这些事,最后没办成。

    郭磊很难搞定,并不代表秦舒淮没办法!

    秦舒淮只是想如何把这事上报后,又不想惊动黄可臣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

    如果自己一个电话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