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大国重器 >

第141部分

重生之大国重器-第141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秦舒淮不一样,他和李国胜原本就熟,年前亲自拜访,实属正常。

    “李指挥,这不快过年了嘛,逸风去了趟南方,带了一些特产回来,我给你带来,给你尝尝。”秦舒淮笑着道。

    “你看你,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李国胜让秦舒淮进屋,有些埋怨道,反手将门关上。

    “也没带多少,马上要过年了,李指挥你也是回老家过年吧。”秦舒淮道。

    李国胜住的房子不大,九十来平,是汉武铁路局分配的,李国胜不是本地人,媳妇和孩子都在老家,平时就他一人在这住。

    大厅摆设比较简单,显得很空旷。

    “是啊,还一周左右放假,我去趟京城就回老家。”李国胜示意秦舒淮坐,自己拿起柜上的水壶,给秦舒淮倒了杯白开水道。

    去京城显然也是走动,过年过节互相间走动,基本上成了一种习惯。

    就像秦舒淮下面的员工,这段时间,给秦舒淮送礼的人不少,他们送的礼物虽然不算贵重,但至少表示一种心意。

    这个时候,谁要是没送,秦舒淮第一时间便会知道,毕竟领导班子就这么些人。

    秦舒淮接受底下员工的送礼,同样的,秦舒淮也要给上层领导送礼,比如李国胜、姚北斗等人。

    这些关系,都要秦舒淮去处,去保存联系。

    与此同时,姚北斗、李国胜等人,又要向国高层的领导送礼,至于最后送到什么级别,连秦舒淮都不清楚。

    “舒淮你呢,准备什么时候回京城?”李国胜问道。

    “得大年二十七八,子公司事比较多,得安排好。”秦舒淮道。

    “也对,干了一把手很多时间都不是自己的,很多事真可谓身不由己。”李国胜感叹道。

    说实话,李国胜干这个建指指挥长位置,压力还是蛮大的,主要是因为没有经验,加上秦国庆对他很看重,不能让秦国庆失望。

    “年前也就这样吧,再怎么抢也抢不动了,李指挥,年后你有什么打算吗?”秦舒淮问道。

    汉沙高速铁路,不止关系李国胜,还关系到秦国庆,甚至国内的未来的高速铁路发展,秦舒淮对此非常重视。

    李国胜没有回话,他喝了一口茶,显得很犹豫,随后抬眼望了秦舒淮一眼,道!“舒淮,你干工程比较多,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听李国胜这么一问,连秦舒淮都愣住了。

    他想了想,道:“李指挥,说实话,作为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我觉得要和其他铁路,干出点不一样来,搞出点动静!”

    “搞出动静?”李国胜皱眉,不明白秦舒淮的意思,道:“你具体说说怎么个搞法。”

    显然,对于秦舒淮说的话,李国胜还是感兴趣的,他也想搞出点动静,把这个工程干好。

    “如今,国内高速铁路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现阶段对高速铁路的理解,绝大多数民众了解甚少,最多在铁路系统流传较多,上次开幕式虽然比较隆重,但影响的也只是铁路系统,这样一个小范围。”秦舒淮慢悠悠道。

    不得不说,秦舒淮说的是实话,对于一个还没建成的东西,很难吸引民众的眼球,毕竟还没有给民众带来实惠和便利。

    “这个的确是这样。”李国胜点头道。

    “年后,汉沙铁路要进入全面建设,我觉得要加强宣传工作,把高速铁路宣传出去,广告打多了,人潜意识的就会记住这件事,如此一来,出现在高层眼球的概率,便大了。”秦舒淮道。

    然后事情,都是需要宣传的,就像十几年后的高铁,连国家总理都为之宣传,加上一系列实例,加上国家正面的宣传,让高铁一词,深入人心。

    汉沙高速铁路没有这种优势,因为如今只是在建设初期,运行时速是否能真正满足250km/h,连铁路系统专家,都没有十足把握。

    因此,如今宣传汉沙高速铁路的运输时速,明显为时过早。

    但并不意味着,汉沙高速铁路就没地方可以宣传了。

    “关键我们宣传什么,这才是重点!”李国胜皱眉道。

    他也想把汉沙高速铁路宣传出去,名气越大,对他对秦国庆,都有好处。

    找不到可宣传的亮点,这是李国胜发愁的地方,总不能每次都说全国首条高速铁路吧,如此一来,能写的东西也太少了。

    “宣传标准化施工!”秦舒淮道。

    “标准化施工?”李国胜满脸疑惑,很是不解。

    对于标准版施工,不管的铁道部还是路局,都提了很多次,但真正落实的铁路大线却极少。

    甚至各条铁路大线的标准还参差不齐。

    “对,就宣传标准化施工,只要汉沙高速铁路的标准版施工和其他铁路大线不一样,做的独特,不就可以宣传了?”秦舒淮提醒道:“毕竟是第一条高速铁路,标准化施工肯定要提高,如果这条施工完,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高速铁路施工的标准化要求,绝对可以宣传!”

    “这标准化施工,还能做成花不成?”李国胜疑惑道。

    “还别说,李指挥,这标准版施工,还真能做出花来,不过需要一些代价!”秦舒淮道。

    “代价?”

    “对,为了做好全线的标准化施工,建指这边肯定要出部分资金,不能全部由施工单位承担。”秦舒淮道。

    “舒淮,你确定能做好,具体如何实施,你有办法?”李国胜想了想,带着疑惑道。

    “很简单,我分管的项目部,先做出样板,然后邀请李指挥和建指其他领导去参观,参观完后,你这边稍微推广,让全线到我项目部来学习,将这种标准加以推广,建指定期检查,这事不就解决了。”秦舒淮道。

    这个办法秦舒淮想了很久,也是最容易的办法。

    对于高速铁路标准版施工,在秦舒淮脑海里,早已有样板,那是十几年高速铁路发展凝结的结晶。

    一旦执行十几年后的标准化施工,汉沙高速铁路建设,定然会显得不一般,到时候李国胜这边定期做宣传,把标准化施工的照片发表出去,一次不行,发表的多了,汉沙高速铁路不火都不行。

    作为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连标准化施工,定然也要做的不一样。

    “舒淮,这事你有多大把握?”李国胜想了想,还是有些犹豫不决。

    “八成!我可以先做一段样板段,到时候李指挥你带着建指领导来验收便是了。”秦舒淮道。

    “也只能先这样了。”李国胜微微点头,道:“费用方面,你这边也做个预算,我看看达到你说的这种标准化要求,需要增加多少投入!”

    真正要搞好标准化施工,主要还是钱的原因,钱给足了,就算李国胜要求便道上全部铺上金子,施工单位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随后,秦舒淮就标准化一些细节,大体的和李国胜讲解了一番,李国胜听的很认真,最终,从持怀疑态度变为信任。

    

第一九六章 两个条件() 
腊月二十八,秦舒淮和父亲秦国庆一道坐上了回京的火车,前半月,秦舒淮基本上在拜访和被拜访中渡过,也许是因为员工收入高了,此次拜访秦舒淮的人数极具增加,好在秦舒淮规定了送礼规定,到没有出现特别昂贵的礼物,基本上都是烟酒和茶叶之类的。

    除此之外,有些员工还送了些家里的特产,秦舒淮多少收一些,意思一下。

    与此同时,秦舒淮前去拜访的领导也不少,从主要是一些单位高层,如监理站总监、建指副指挥长以上级别,汉武铁路局各处处长和一些副局领导,都是秦舒淮亲自出马拜访。

    “舒淮,过完年回来,搞不好是一场硬战。”在一个特殊的卧铺包厢,秦舒淮和父亲秦国庆对着小桌子坐着,秦国庆道。

    “爸,有什么最新消息吗?”秦舒淮问道。

    “昨天部里给我打电话,说汉沙高速铁路由刘锋副部长管辖,后来刘部长亲自给我打来了电话,他的意思是,今年年底全部竣工,十二月底初步满足行车要求。”秦国庆道。

    汉沙高速铁路原本完工日期是明年,也就是二零零二年十月竣工并满足行车要求,那么至少在零二年三月左右,便要满足联调联试的要求,如此看来,足足把工期提前了近一年。

    更何况,如今已是一月底,过完年二月中旬上班,真正留给施工单位的时间,不多了。

    好在年前建指拨付了不少征拆款,绝大多数标段的征拆工作已经进行了一部分,年后回来便可以开始进入大干。

    但是,要十个来月全部干完,相当的困难,更何况这还是第一条高速铁路。

    如果是现任铁道部长下令,秦舒淮还不怎么相信,因为对方比较保守,不可能把工期缩短这么多。

    可刘锋不一样,在后世,刘锋主管铁路的那一段时间,都是以短平快出名,一条铁路大线,计划工期三年,他要求一年半干完,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有赶鸭子上架嫌疑。

    好在设计院设计的图纸安全系数非常高,即便这样,高速铁路出事概率也很低,反而一些磨洋工的大线施工,不但施工周期长,连施工质量也出现问题。

    “爸,这是好事啊,汉沙铁路越早完成,你的业绩越明显。”

    对于缩短工期,秦舒淮并没有反对。

    一旦铁道部下令缩短工期,定然会有政府出面搞定征拆事宜,征拆力度大了,施工单位便好干活。

    两年多的工期改成一年多,模板方面的费用可能会增加,但项目部的管理费却大大降低了。铁路施工,干的越快,往往赚的越多,如果一条铁路干个十年八年,即便有利润,最后被项目部人员的吃喝拉撒拖死,这都有可能的。

    “好是好,关键施工质量是否能保证,毕竟这是国家工程,我总感觉,刘部长的想法太冒进了!”秦国庆道。

    “我看未必,现在三院设计的图纸我研究了一番,绝大多数安全系数都是按25倍来考虑的,也就是说,哪怕少一半的钢筋量,质量也能保证,更何况现在的施工单位,哪个敢偷工减料,这一点爸你可以放心。”秦舒淮道。

    “实体质量我不担心,关键在于,线下工程和铺轨完成后,机车一事,是否能解决?”秦国庆透过车窗,望向窗外一排排后退的树木道。

    对于此事,秦舒淮也了解,汉沙高速铁路之所以能建设,主要还是秦国庆的原因,秦国庆的想法是,高速铁路线下工程先建设,至于列车方面,一边建设一边考虑,到底是自己研发还是购买。

    这事秦国庆做不了主,都是铁道部领导定夺,原本以为,解决列车方案还有近两年时间,如今被刘锋一缩短工期,直接变成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总感觉这一切太过急迫。

    铁路运营,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线下工程的稳定性,到四电牵引,再到列车的稳定性,这是一整套的东西,线下工程的稳定性,早就解决了,四电牵引技术,去年刚解决,如今唯一要解决的,便是列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均速250k/h的速度下行驶,如何让列车保持稳定,显得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

    如今,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国家,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

    德国西门子高速的高速列车车厢,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有名气,技术较为成熟,靠其强大的工业,奠定了其基础。

    至于日本,主要还是因为新干线等一系列高速铁路,有了一定基础。

    “部里还没确定,到底采用哪一家生产商的?”秦舒淮问道。

    如今,自主研发很困难,前世时,铁道部也是采用购买的方式,购买列车的同时,包括全部技术的转让。

    “具体还没定,现在部里争论很激烈,有些认为只需买列车,有些认为必须技术全部转让。”秦国庆道。

    “刘部长的意思是?”

    “刘部长想竞标时转让全部技术的办法,这样以来,价格便高了。”秦国庆道。

    正如秦舒淮印象中的一样,刘锋最终采取的办法,和秦国庆说的一模一样,不过这个时间,有所提前。

    如果秦舒淮没记错,高速铁路动车组招标一事,应该零四年发生的,那是刘锋上台,在他的引导下,进行了一场最漂亮的翻身战,成功引进了时速250k/h的动车组。

    一旦汉沙高速铁路的工期缩短,那么高铁动车组招标一事,很可能就要提前,甚至今年下半年,就要开始,真正留给刘锋的时间不多了。

    “价格高是一方面,只要掌握了技术,高铁就不会被外国人掐住脖子,我觉得值。”秦舒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