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大国重器 >

第139部分

重生之大国重器-第139部分

小说: 重生之大国重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作为建设者,需要尽心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面对困难不要怕,不止你们解决,你们可以提交到建指,建指解决不了可以上报汉武铁路局和部里,我们铁路行业,有不少老院士,都密切关注这条线路的建设工作!”刘峰道。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刘峰掷地有声道。

    开幕式圆满落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方都非常满意。

    因为孙鑫林受伤暂时无法正常上班,秦舒淮便留在一分部,主持大局。

    早班会,除了原一工区书记徐子平,现在是一分部的书记,其他领导班子,秦舒淮都比较陌生。

    子公司从成立至今,已经近十个月,恍惚间,不少中层干部,已经走上了领导班子的岗位。

    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秦舒淮心中不由得自豪,如果有生之年,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项目经理,不失为一大乐事,值得他自豪。

    但他明白,自己的目的,远远不止这些。

    看着一道道年轻身影,望向自己的目光,充满了敬佩和畏惧,秦舒淮内心,顿时豪情万丈。

    这些领导班子,在子公司成立之初,有些是部门负责人,另外一些不过是普通员工,不到一年时间,见证了子公司爆发性发展!

    他们跟着子公司发展、进步,对秦舒淮,早已形成了敬畏。

    在座的员工心里都清楚,子公司要不是秦舒淮,绝不可能发展的如此之快。

    因此,当秦舒淮第一次参加一分部早交班会时,众人难免有些紧张。

    “孙经理这段时间要修养,就由我来主持现场生产工作,早班会之前怎么开,现在就怎么开,大家必要拘束。”秦舒淮落座后,开口道。

    对于孙鑫林一事,在场的众人都清楚,甚至连整个子公司员工都听说了。

    众人佩服孙鑫林勇气的同时,也觉得孙鑫林很幸运。

    秦舒淮如今所做的一切,足以说明他的不凡,未来成就多高,在场的人无人知晓,随着秦舒淮的提拔,下面定然有一群人跟随提拔,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孙鑫林为秦舒淮挡了一刀,以命相交,秦舒淮提拔了,怎么可能忘掉孙鑫林?

    秦舒淮平步青云,孙鑫林定然也不会差!因此,孙鑫林是幸运的。

    然而,在场的众人扣心自问,在秦舒淮遇到危险时,自己是否有这个勇气,用身体为秦舒淮挡刀?不少人恐怕会退缩。

    秦舒淮说完,早班会开始,先由综合部点名,随后各部门汇报昨天安排完成情况和今天的计划。

    整个过程中,秦舒淮都没有发言,静静地听着各部门汇报完,两位副经理和总工程师汇报各自管段内的事宜,最后便是徐子平汇报征拆事宜,最后才轮到秦舒淮。

    “一分部的事情我基本上了解一些,为了不占用大家的时间,我问几个关键问题。”秦舒淮咳嗽一声,开口道。

    “刚才听马总说先清表进机械,然后填筑便道?”秦舒淮问道。

    马总名叫马晓杰,是一分部的总工程师,子公司组建初期,马晓杰是子公司的技术主管,为人聪明,刚毕业两年,技术工作较为扎实。

    此次汉沙高速铁路设立两个项目部,一分部总工程师一职,是孙鑫林选的,之所以选择马晓杰,主要还是以为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

    “是的,秦总,先清表,然后进机械,最后填筑便道,因为便道材料最近还没落实,如果要等便道修好后再进机械,可能会耽误现场施工!”马晓杰道。

    “这事我不完全赞同。”秦舒淮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开口道。

    秦舒淮说完,众人神情一愣,万万没想到,秦舒淮居然当场否定了马晓杰的想法。

    “征地拆迁完成后,先进地清表这一点我赞同,关键是先进机械还是修筑便道一事。”秦舒淮解释道:“我们现在进场的干点,一是桥梁,二是路基,不管是桥梁还是路基,便道没修筑完,都不适合进机械。”

    众人望着秦舒淮,认真的听着,即便是马晓杰,被秦舒淮否定,也只是一开始脸红,感到尴尬,随后便望着秦舒淮,拿起笔准备记笔记。

    在马晓杰看来,被秦舒淮否定,并不丢人。

    别看秦舒淮级别最高,年纪却不大,但他提出的方案,绝大部分都最为合适,不要说马晓杰,孙鑫林和马宁海此前干技术时,很多方案都被秦舒淮否了。

    “首先,桥梁进场机械肯定是钻机,要么是旋挖钻要么是冲击钻,这种机械进场施工,场地不结实肯定不行,另外,便道没修筑好,就算成孔了,混凝土怎么进?”秦舒淮反问道。

    “再说路基,路基初期是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机械不在乎泥土是不是松散,但水泥的运输需要走便道,没有便道水泥压根没法进场,所以不管是桥梁还是路基施工,在没有修筑完便道时,不适合进机械!”秦舒淮总结道。

    这种事情,基本上是常识性问题,秦舒淮不清楚马晓杰的方案此前有没有提出,或者说孙鑫林知道不知道,也许众人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是有可能的。

    如今,被秦舒淮一点醒,众人像是恍然大悟,马晓杰更是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填筑便道的材料,最近我去落实,徐书记抓紧联系落实征地事宜,现场副经理抓紧安排机械清表,随着工程的开启,现场机械用的频繁,物资部先根据现场需要,租赁一台挖掘机,用作现场清表和开挖施工。”秦舒淮安排道。

    一直以来,机械费在项目费用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很多项目部亏损都亏损在这方面。

    采用包月机械,至少能有些的控制机械费支出。

    “还有搅拌站一事,我和黄可臣经理也沟通好了,在两个项目部中部建设,由一分部建设运营,分别供应两个项目部的混凝土。”秦舒淮道。

    自从赵东强被捕后,又有几个混混找上秦舒淮,不过这次没这么嚣张,也没提免费帮项目部建搅拌站。

    只是想给项目部提供砂石料,对于这些事情,秦舒淮暂时都没答应。

    秦舒淮又安排了一些其他事情,便散会了,回到办公室,发现黄可臣居然坐在里面。

    “秦总,开完会了。”黄可臣起身道。

    “这么早,没开交班会?”秦舒淮看了看表,不到八点。

    “嗯,这次专门过来找秦总你,谈谈建搅拌站的事情。”黄可臣道。

    “你说。”

    “秦总,搅拌站能不能让我们二分部来建设,罐车和砂石料方面,我已经联系好了,他们最近说要来找秦总你谈谈。”黄可臣开口道。

    秦舒淮神情微微一愣,他深深地望了黄可臣一眼,随后甩给黄可臣一支烟,道:“这事不是定好了,让一分部建吗?”

    对于建设搅拌站一事,秦舒淮考虑了好几天,到底让哪个项目部来建。

    不管是一分部还是二分部,谁负责建设运营,往后浇筑混凝土时,定然会先一步安排自己项目部的混凝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混凝土供应及时与否,对工期有很大影响。

    黄可臣之所以争着建搅拌站,的确有这方面的想法。

    可是,再往深层次去想,其中牵扯的利益关系,却没有这么简单。

    相比于孙鑫林,黄可臣担任过项目经理一职,对于其中的道道,肯定比孙鑫林更加清楚。

第一九四章 习惯、害死人!() 
相比于孙鑫林,黄可臣在项目经理这个岗位,干了多年时间,对于项目经理这个职位上各种经验,非常熟悉。

    工程还未开始,他便能预料到开工后的事情走向,因此,在秦舒淮确认搅拌站建在一分部时,黄可臣定然要来找找秦舒淮,力争把搅拌站弄到二分部去。

    搅拌站建在哪个分部,混凝土的供应,最有利的肯定是这个项目分部,就像两个分部同时干桩基,同时报验,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只能一个个桩基搅拌发混凝土,那么分管搅拌站的分部,肯定是先给自己项目部的桩基发料,最后才给另外一个分部的发料。

    这种事情,不要说搅拌站在其中一个项目部,即便搅拌站是物资设备公司建的,也会有个先来后到,唯一不同的是,物资设备公司管理的搅拌站,很可能会根据两个分部上报计划和要混凝土的先后顺序来发混凝土。

    除了要混凝土方便之外,另外牵扯的东西,便是涉及到两个项目部领导之间的利益,甚至可能牵扯秦舒淮以及更高层的领导利益。

    建设搅拌站生产混凝土,首先要进的便是砂石料和水泥、外加剂等一系列原材料,没有这些原材料,是不可能加工出混凝土的。

    原材料的价格,涨跌不一,里面存在很多水份,沙子一方六十和五十,这中间的差价相差可不少,加上汉沙高速铁路桥梁占据大多数,需要的砂石料可谓是海量,哪怕是每方抽两块钱,这笔钱也不少小数目。

    分管搅拌站的项目部,完全可以在中间操作,最后享受这部分利润,也难怪黄可臣挡不住诱惑来找秦舒淮。

    一旦拿下了搅拌站供应混凝土的资格,抽走了利润,黄可臣便能往上走关系,以项目部的资金为他个人铺就通往上层的道路,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而且资金来路很难查询,不容易出事,这和从工程量中走资金,完全是不一样的。

    “秦总,其实建在一分部还是二分部,不都一样的嘛,孙总现在受伤了,一分部也忙,我正好帮忙承担一部分,毕竟搅拌站我两个项目部都用。”黄可臣微笑道。

    黄可臣内心怎么想的,秦舒淮心里是知道的,无利不起早,没有利益,黄可臣怎么可能抢着做?

    见秦舒淮不说话,黄可臣到也不急,继续道“秦总,砂石料那边联系好的厂家,你要不要抽空去看看,离新建搅拌站不远,砂石料质量都不错,我已经让试验室去检验了,用来搅拌混凝土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从黄可臣说的一套套来看,为了拿下搅拌站,显然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这准备工作做的还蛮充足。

    “恩,砂石料这一块的确要先看看,具体我也不懂,到时候让试验室去做试验,只要砂石料质量没问题,用谁的都可以。”秦舒淮到不是防备黄可臣,主要是他对搅拌站有自己的安排。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亏损,为项目部争取利润,交给孙新林分管的一分部要比交给黄可臣好一些,至少秦舒淮是这样认为。

    可能建设和使用初期,一分部不如二分部麻利,会出现一些问题,但长久来说,交给一分部应该要好一些。

    “秦总,其实砂石料价钱都差不多,如果把搅拌站放到二分部,再用那家砂石料厂商,厂商可以返七个点,到时候秦总你拿五个点。”黄可臣望了望门口,见办公室门紧闭,低声道。

    见秦舒淮一直没有反应之后,黄可臣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返点、提成!

    黄可臣之所以大费周章,最终还是因为钱,要不是因为钱,谁愿意去接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一共七个点返点,给秦舒淮五个点,黄可臣可谓是下了血本,不过即便剩下两个点,这利润也是不少,一方几毛,几十万上百万方的话,这也相当客观了。

    “秦总你放心,这提点数,不是在原价的基础上加上七个点,对方的价钱和市场价是一样的,这点数相当于降价了。”黄可臣见秦舒淮一脸感兴趣的模样,嘴角露出微笑,继续解释道。

    显然,黄可臣怕秦舒淮以为这七个点最终还是要项目部出,所以开口解释,让秦舒淮放心。

    对于砂石料供应提点问题,在秦舒淮看来,的确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减少从中提点,用集体利益换取工人利益。

    黄可臣说的好听,砂石料厂以市场价卖出返点,可真正做到却很困难,要知道砂石料厂是商人,他们的本质是逐利,为了钱什么事都干的出来。

    他从黄可臣那提点流出的钱,定然要从其他地方赚回来,比如缺斤少两,一大车砂石料,原本是20吨,过磅的时候写成21吨,这种事情都可能发生,甚至和黄可臣这边沟通好,一切都能抹掉痕迹。

    干了这么多年工程,秦舒淮对这方面还是比较在意,一些项目之所以亏损,都是这种隐形的亏损太多,一些表面上完全符合流程的事情,内部却藏着很多外人不知道的事情。

    孙鑫林对这一切了解较少,对这方面的操作暂时来说,没有黄可臣大胆,至少能控制一些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