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纣王寻道 >

第63部分

重生纣王寻道-第63部分

小说: 重生纣王寻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德,进退有据,却是强吾百倍。西伯之位,若是吾弟继之,不负父王所托,祖宗基业亦可保全。”

    伯邑考一身白衣飘飘,更显斌斌;一番言语,众臣心中对他却是又认可几分。姬发不想伯邑考会如此说了,虽是心下高兴,可他毕竟如伯邑考所说自幼聪慧,慌忙起身推辞。

    如此一来,姬旦自然也是推拒一番。众人互相推让起来,好一副兄友弟恭。却是不知其中几分真意。人选却是未经选出,便各自回府不提。

    不想隔了三日,便传出伯邑考染了风寒,一病不起。姬氏兄弟由年长几人代劳来看望伯邑考,散宜生等人也来探望;到了伯邑考卧室,就见伯邑考眼窝深陷。嘴唇泛紫,两颊消瘦,形容枯槁,哪里还有此前翩翩佳公子的样子。众人一番慰问,见伯邑考精神不济,便告辞而去。伯邑考却是留了姬发谈话。

    姬发被伯邑考留下,心中忐忑,怕伯邑考看出破绽,闭口不言。伯邑考却是眼神迷离。对二弟说道:“贤弟,为兄知你所想,自是不会负你。祖母年迈,日夜问安,不得怠慢。父亲已去,母亲却是苦楚,汝亦要时时动问,不可轻忽。诸弟年幼。汝为兄长,当要多多教导。便是有错处,也要担待。只此三件,汝若应下,为兄此去,也是安心。”

    姬发听了却好似晴天霹雳在耳旁,毕竟亲生兄弟。虽是为了王位加害,听了伯邑考这般言语,也是泪如雨下,泣声道:“兄长,小弟不是!兄长稍待。吾这便请仙长来救兄长。”

    虽未明言,却也默认了伯邑考是他暗害的。姬发说完便要转身离去,伯邑考使命拉住,哑声说道:“贤弟,勿要悲伤。论治国安民,汝不及我。开疆拓土,攻伐天下,吾不及你。此时,正是我姬氏一脉奋起之时,兄长怎能拦路。姬旦才智高觉,更甚为兄,可堪大任,二弟可依为臂膀。众位弟弟或留或用,二弟莫要加害了。去请祖母、母亲并众位亲长来,速去。”

    却说姬发听了伯邑考的话,跑回自家密室来见南极仙翁;此前姬昌送葬那股怪风便是南极施法,要坏去伯邑考性命的。姬发来见南极仙翁自是要救兄长性命,南极仙翁如何能应,却是说道:“此时伯邑考性命不保,自是说的此言,要让位与世子;若是性命得救,彼再反覆,如之奈何!”

    一句话却是把姬发问住了,姬发做了多年的大王梦,如何愿意出现差池。姬发心中一会儿是兄长性命,一时又是大王梦想,却是天人交战。到底大王之位重要,姬发脸色发狠,向南极仙翁行礼说道:“还请仙长教我。”

    当下把伯邑考吩咐去请太任、太姒等人的事说与南极仙翁知晓,仙翁一听,回道:“伯邑考有托付之意,世子速去,吾暗中护住伯邑考性命。西伯之位,便在今日。”

    姬发听说,不敢怠慢,去了西伯侯府请了众位长辈,往伯邑考府邸而去,只言伯邑考重病。当日,伯邑考与太任等人一番长谈,旁人却是无从得知内容。却是随即太任首肯,散宜生主持,姬发继承了西伯侯之位,统领西方二百镇诸侯。

    却是第二天,伯邑考重病不治而死。西岐又经历了一场丧事。

    如此一月之后,姬发召见群臣,自立武王,追姬昌为文王;虽是还未明言反商,却是自立为王,反意已现。西岐众臣亦是没有劝阻,纣王枭首姬昌,西岐众臣心中自有一股怨恨。姬发见群臣支持,心中快慰,来见南极仙翁。

    到了密室,南极仙翁正在打坐,见姬发来了,这老翁展颜一笑,说道:“却是见过大王。”

    姬发听了意气风发,哈哈大笑,说道:“仙长见笑了。本王此来,却是要问仙长,如今可是伐商之时?”

    南极仙翁也是笑得一脸褶子,说道:“大王是天命之君,自有天命之人来助。那雷震子是将星,却是还有位伐纣丞相要大王去寻;若是得了此人相助,大王霸业可期。”

    姬发听了却是急问道:“既有此人,仙长何不与孤王寻来?”

    南极仙翁却是摇头道:“此人还须大王去寻,方显诚意。”

    姬发见南极仙翁如此说,也没奈何,知道这些人说话就爱云里来雾里去,不说个分明。如此过了数日,姬发却是做了一梦,却是梦见东南有一只白额猛虎,胁生双翼,望帐中扑来,姬发一时惊醒。

    姬发来问南极仙翁此梦是何征兆,仙翁却是回道算不出,叫姬发去问群臣,或有知晓。姬发又召集群臣来问,刚一说完梦境,散宜生躬身贺道:“此梦乃大王之大吉兆,主大王得栋梁之臣,大贤之客,真不让风后、伊尹之右。”

    姬发听了心中欢喜,却又问道:“卿何以见得如此?”

    散宜生躬身答道:“昔商武丁曾有飞熊入梦,得傅说于版筑之间;今主公梦虎生双翼者,乃熊也;又见台后火光,乃火煅物之象。今西方属金,金见火必煅;煅炼寒金,必成大器。此乃兴周之大兆。故此臣特欣贺。”

    众官听罢,齐声称贺。姬发心中亦是欢喜,心想若是寻得此人,怕就是仙长口中说的天命丞相了吧;却是又来寻南极仙翁,问道:“仙长,散宜生已说了此梦征兆,却是贤臣将出,还请仙长指点。”

    南极仙翁却是正色道:“非是贫道不与大王说知,那人便是吾师弟: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若是吾告知大王,姜尚来此,必为大王、众臣所轻,却是与伐商不利。吾要大王去寻姜尚,非是有意刁难,大王贤明,还望莫怪。”

    姬发听南极仙翁如此说了,却是不好发作,只得笑道:“仙长言重!姜尚既是仙长师弟,吾与众臣已知贤良在野,仙长何不与寡人招来,共襄盛举。”

    南极仙翁却是说道:“耳传不如亲见。大王勿忧,不出三五日,姜尚自然出现。”

    姬发却是急了,说道:“仙长既是不愿招姜尚前来,可否告知住处,寡人亲自去请。”

    南极仙翁这才一道神光看向姬发,淡淡说道:“大王何必焦急,伐商之事,岂是一朝。”

    姬发被南极仙翁眼神镇住,这才想起对方不是自己臣属,是那仙道大能之人;却是不得以,失望而归。(。。)

    ps:  三章已毕。。。。

第四章 姜子牙西岐出山,崇应彪失手被擒() 
姬发闷闷不乐的离开密室,不想果然如南极仙翁所言;到的三日,散宜生前来求见,言渭水河畔,磻溪有贤人,要请姬发去求。散宜生一番描述,姬发听了知道是姜子牙了,率了随从便往磻溪去见姜子牙。

    话说姜子牙自逃出朝歌,便在渭水河畔隐居。山林间有一条溪流直通渭水,姜尚便居于此处,常年无人来见他,只一樵夫常年进山伐木劈柴,见过数次。

    姜子牙独自隐居,日子自然过得疾苦。也幸好姜尚虽是仙道无成,可到底学了法术在身,却也没有饿死荒野。姜尚虽做了贤者在野的样子,却也难免长吁短叹,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幸好,前时南极仙翁前来,与姜尚将西岐姬昌死、姬发继位的事说了;姜子牙此时一心待周伐纣、扶保明君,要留名于世,听了南极仙翁言语自然明白自己出山之时不远。与南极仙翁一场长谈,尽扫之前颓势。

    姜子牙颓势尽去,那樵夫又来山中劈柴,姜尚早间便觉这樵夫孔武有力是个将才,此时自己出山在即,正好度化。心念一转,姜尚便计上心头,做歌而唱曰:“自别昆仑地,俄然三四年;商都累半载,直谏在君前。弃却归西土,磻溪执钓先;何日逢真主,披云再见天。”

    姜尚一首歌作罢,那樵夫果然循声而来,真个是一旦机缘至,半点逃不得;武吉本是来把姜尚嘲笑,却不想要在杀劫走一遭。武吉到姜尚跟前,放下担子,问子牙道:“老丈,我时常见你在此垂钓,不知贵姓尊名。仙乡何处,缘何到此?”

    姜子牙巍然不动,回道:“吾乃东海许洲人也,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又问道:“你姓甚名谁?”

    武吉答道:“我唤武吉。祖籍西岐人氏”

    武吉又拿起姜子牙溪边钓竿一看却是直钩,如何钓的了鱼,又把姜子牙一通嘲笑。

    姜子牙钓的樵夫过来,哪会让他逃了,一番言语之后却是不欢而散。

    武吉担柴进城,却不想果如姜尚所言,今日犯了人命,一担子打死了守门卒子。恰好散宜生路过城门见到此事,一番询问却是不想问出了姜子牙的道号。正应了姬发梦境,扣住武吉便来见姬发了。

    话说姬发到了磻溪,见了姜尚;都是你情我愿,姜尚便随姬发出山了。姜尚到了西岐,自是不会不顾武吉;武吉受些皮肉之苦,便被救出,自是对姜子牙感恩戴德,入了姜子牙门下。

    话说姬发自得了姜子牙。便是意气风发,要一展宏图霸业。待得次日。便向群臣介绍姜子牙,欲以丞相之位授之。

    姜子牙却是躬身向姬发行了一礼,又向西岐众臣团团一礼,说道:“贤侯,姜尚本是昆仑山上修道。只因凤鸣岐山,明主当出;吾奉师命出山。扶保明主,成就一番功业。此时,尚尺寸之功未立,却是不当此位。”

    那边厢姬发还未回话,转出了雷震子向姜尚行了跪拜之礼。叫道:“雷震子见过师叔!”

    姜子牙自是从南极仙翁那知道了雷震子,见在座众人中只他一人生的异样,早就心中了然,却是问道:“汝何人门下,如何叫我师叔?”

    雷震子回道:“小徒拜得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为师。”

    姜尚这才扶起雷震子,口中说道:“却是云中子师兄门下高徒,吾险些不识。”

    散宜生却又说道:“雷震子是先主百子,武王之弟。道长既出山门,要扶助大王成事,还请不吝。”

    姜子牙气派十足,向散宜生拱手道:“纣王无道,天下四百路诸侯俱反;西伯侯姬昌贤名传天下,反被杀害。大王欲行伐纣大业,不与朝商,自立武王,心意吾自然明了,敢不竭力相助。”

    姜子牙顿了顿,又向姬发施礼说道:“依姜尚之意,大王既是有意反商,另立新朝,可做一国号传于天下。然此时西岐却是与大商稍弱,大王初登大位,却是无有威德行于天下,恐难服众。”

    姬发等人闻言俱是点头不已,心想这姜子牙果然懂得时局。姬发自己清楚自家事,他初继位,不说天下便是在西岐,也是威望不足,要不然也不会害了伯邑考的性命。姜子牙一番话却是说到姬发心坎里了,姬发早想立威,然而散宜生等大臣,既是听命,无有半点违逆,叫姬发却是无处下手;自家兄弟却也是不好动手,毕竟太任、太姒俱在,由不得他放肆。

    听了姜尚所言,姬发有如找到一盏明灯,慌忙问道:“丞相所言正是,不知何以教孤?”却是想坐实姜子牙西岐丞相之职。

    姜子牙也不卖关子,回道:“纣王虽无道,大商数百年威望仍在;北伯侯崇侯虎与费仲、尤浑二人为伍,建鹿台,朝歌百姓愤恨;残暴百姓,贪酷无厌,北地亦是暴虐传名。大王欲行大义于天下,正可讨伐之。”

    散宜生却是说道:“崇侯虽恶,可毕竟兵多将广,怕是一时难下。纣王若是再有援助,祸福难料。”

    姜子牙摇头笑道:“大夫多虑!崇城兵马虽众,却是难敌西岐。西岐民生富庶,兵马强壮;他崇城虽人马众多,不过乌合之众,此其一。其二,南伯侯鄂顺连年攻打三山关,东伯侯亦是起兵攻打游魂关,纣王昏聩,朝歌只黄飞虎坐镇。黄飞虎自顾不暇,哪敢轻援!”

    姬发听了姜子牙所说只觉气血沸腾,大好局势就在眼前,高声道:“丞相果真大才!便依丞相所言,整备兵马,攻打崇城!”

    散宜生、南宫适等臣子自然应诺遵命。

    姜子牙回道:“既是大王看重,委以丞相之职,此番讨伐崇侯虎请以姜尚挂帅,立次头功,方不负大王所托。”

    姬发果然大喜,说道:“如此便依丞相所言,一应将佐悉听遵命,不得违逆。”

    如此过了严冬,商纣王二十年冬一月末,西岐大军齐备,姜子牙挂帅出征,武吉随侍左右。又有南宫适、辛甲等西岐众将领兵,雷震子充当先锋将领。大军十万,浩浩荡荡往东北崇城而去,一路之上,但有不服之国,像是虞、芮等小国,尽皆为姜尚所灭。

    费时两月,西岐兵马到了崇城之外。姜子牙领兵在城外叫阵,守城大将黄元济闻听,使人去报信,自逞骁勇,领兵出战。这黄元济也是封神榜上有名,自来上榜,与西岐南宫适战不几合,便被斩了。

    崇城折损一部兵马,崇侯虎长子崇应彪闻听奏报,率兵来战。双方一场好杀,崇应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