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纣王寻道 >

第38部分

重生纣王寻道-第38部分

小说: 重生纣王寻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纣王气冲牛斗,押了赵启到龙德殿,长朝殿中众人也被叫到大殿。等众人到了龙德殿,两边侍从早将炮烙烧红,把赵启剥去冠冕,将铁索裹身,只烙的筋断皮焦,骨化烟飞,大殿中烟飞人臭,众官员看得心惊胆战,哪个敢言。纣王看此惨刑,其心方遂,传旨驾回。此时,云鹏等人已到了山谷中,却是使得赵启惨死,未能救下。

    话说纣王诏书传到西岐,西伯侯领众臣迎:“诏曰:北海猖獗,大肆凶顽,生民涂炭,文武莫知所措,朕甚忧心。内无辅弼,外欠协同,特诏尔四大诸侯至朝,共襄国政,戡定祸乱。诏书到日,尔西伯侯姬昌速赴都城,以慰朕绻怀,毋得羁迟,致朕伫望。俟功成之日,进爵加封,广开茅土。谨钦来命,朕不食言。汝其钦哉!特诏。”

    西伯侯领了旨意,将西岐一应诸事交托帐下文武,其中散宜生南宫适、辛甲等人俱都点到,长子姬伯邑考镇守西岐。姬昌又对伯邑考吩咐:“昨日天使宣召,我起一易课,此去多凶少吉,纵不致损身,该有七年大难。你在西岐,须是守法,不可改于国政,一循旧章;弟兄和睦,君臣相安,毋得任一己之私,便一身之好。凡有作为,惟老成是谋。西岐之民,无妻者给与金钱而娶;贫而愆期未嫁者,给与金银而嫁;孤寒无依者,当月给口粮,毋使欠缺。待孤七载之后灾满,自然荣归。你切不可差人来接我。此是至嘱至嘱,不可有忘!”

    伯邑考听父此言,当下大惊,跪地求道:“父王既有七载之难,子当代往,父王不可亲去。”

    姬昌淡然一笑:“我儿,君子见难,岂不知回避?但天数已定,断不可逃,徒自多事。你等专心守父嘱诸言,即是大孝,何必乃尔。”

    姬昌退至**,来见母亲太姜,与母话别,自不细表。要说此时天机紊乱,姬昌虽得先天卦数,也难算的分明,不过是有南极仙翁言语,才是姬昌最大倚仗。

    姬昌次日打点往朝歌,匆匆行色,带领从人五十名。只见合朝文武与姬昌九十九子都来相送,这九十九子姓名缺失,有:姬伯邑考、姬发、姬旦便是周公旦了、姬叔乾、姬叔德、姬叔明、姬叔升等,大多是封神榜上有名。

    西岐君臣话别不提,那一日行至燕山,姬昌查看天气:“叫左右看前面可有村舍茂林,可以避雨,咫尺间必有大雨来了。”跟随人正议论:“青天朗朗,云翳俱无,赤日流光,雨从何来?……”说话未了,只见云雾齐生。姬昌打马,叫速进茂林避雨。

    姬昌在茂林避雨,只见滂沱大雨,一似瓢泼盆倾,下有半个时辰。一声响亮,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大地,崩倒华岳高山。众人大惊失色,都挤紧在一处。须臾云散雨收,日色当空,众人方出得林子来。

    姬昌在马上浑身雨湿,叹道:“雷过生光,将星出现。左右的,与我把将星寻来!”

    众人冷笑不止:“将星是谁?那里去找寻?”然而不敢违命,只得四下里寻觅。众人正寻之间,只听得古墓旁边,像一孩子哭泣声响。众人向前一看,果是个孩子。众人便将这孩儿抱来,递与姬昌。

    姬昌看见好个孩子,面如桃蕊,眼有光华。姬昌大喜,想:“我该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命左右:“将此儿送往前村权养,待孤七载回来,带往西岐;久后此子福分不浅。”

    姬昌纵马前行,登山过岭,赶过燕山。往前正走,不过一二十里,只见一道人,丰姿清秀,相貌稀奇,道家风味异常,宽袍大袖,那道人有飘然出世之表,向马前打稽首曰:“君侯,贫道稽首了。”

    姬昌见过南极仙翁风采,慌忙下马答礼:“不才姬昌失礼了。请问道者为何到此?那座名山?甚么洞府?今见不才有何见谕?愿闻其详。”

    那道人答道:“贫道是终南山玉柱洞炼气士云中子是也。方才雨过雷鸣,将星出现。贫道不辞千里而来,寻访将星。今睹尊颜,贫道幸甚。”姬昌听罢,命左右抱过此子付与道人。道人接过一看:“将星,你这时候才出现!”

    云中子对姬昌说道:“贤侯,贫道今将此儿带上终南,以为徒弟;俟贤侯回日,奉与贤侯。不知贤侯意下如何?”

    姬昌不好拒绝,毕竟南极仙翁也未跟他讲阐教有哪些人:“道者带去不妨,只是久后相会,以何名为证?”

    云中子显然成竹在胸,当即回道:“雷过现身,后会时以‘雷震’为名便了。”

    姬昌只好点头答应下来:“不才领教,请了。”

    云中子抱雷震子回终南而去,此后姬昌一路无事,过五关等地直入朝歌,到了驿馆便见到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已经先到,只有东伯侯姜桓楚未到了。

    却说东鲁姜文焕刚收到消息,姐姐撞柱而死,这边纣王招姜桓楚进朝歌的诏书便到了。至于此次消息为何如此迅速,却是事关王后惨死,东鲁细作恨不得多生两条腿的,哪里还敢怠慢,紧赶慢赶却是与后出发的诏书一起到了东鲁。

    姜桓楚正要召见儿子商议进朝歌之事,陡然听闻王后惨死中宫,却是惊出病来。姜桓楚躺在病榻,心中忧虑:“吾儿,如今玉儿惨死,大王又要吾朝歌面圣,恐怕祸事不小!”

    姜文焕却是说道:“父王,安心养病便是了。我已写了一封奏疏让传诏官带去朝歌。父王病危,那官员也是见过,并不会有是非。”

    姜桓楚听了心下稍安,沉沉睡去。

    这边姜文焕的奏疏却是较三位诸侯先到的朝歌,纣王闻知姜桓楚性命垂危,也就不在意这一路诸侯了,只等另三路诸侯到来。至于姜桓楚何以成了性命垂危,却是姜文焕多备财货给了那传诏官,才有传诏官如此答话的。

    费仲见三镇诸侯已到,当即进宫面见纣王说知此事。费仲当即出谋道:“明日升殿,三侯必有奏章,上言阻谏。臣启陛下,明日但四侯上本,陛下不必看本,不分皁白,传旨拿出午门枭首,此为上策。”

    纣王听了大喜:“卿言甚善。”

    费仲辞王归宅,一宿晚景已过。

第三十章 一死一囚一劳碌() 
那三位诸侯见面自在驿馆中对饮,便听到下人在一边闲话。三人刚来不久,便招来相问,朝歌中趣事。哪知趣事没有,倒是祸事不少:商容归隐、杜元铣枭首、梅伯贬黜、姜王后撞柱身死、二殿下不知所踪。这一幢幢一件件哪件不是大事,却在这几年间发生。三位听完一阵唏嘘。

    西伯侯姬昌心中一动,摆手便让几个下人离去,待下人走远,姬昌对二人说道:“不想数年未至朝歌,大王竟做下这许多错事,如今王后屈死,殿下无踪,我等重臣当具本劝谏,以正朝纲。”

    崇侯虎与鄂崇禹却是说道:“东伯未至,我等却是不好行事。”

    姬昌闻言,说道:“二位贤侯,此言甚善,等东伯至此,再做计较。”

    三人便抛开朝歌之事,继续饮宴。不过三巡,费仲却是来了,费仲此来却是提醒三人明日早朝之事。

    那崇侯虎听了,当即问道:“东伯未至,我等怎好先觐见。”

    费仲当即回道:“东伯侯病危,怕是活不过冬天了。明日三位贤侯上朝觐见便好,告辞。”

    三人听了又是一阵嗟叹,约定奏本不提。

    第二日,早朝,三镇诸侯觐见。纣王欲妲己高坐,接受群臣拜见。三位诸侯具本上奏,纣王却是不看,放置案上,只言道:“四镇诸侯不臣,是以姜桓楚病危难救,皆是大商历代先王惩治。”又着人拿下三位殿上诸侯枭首示众,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三人见纣王连本章都不看,就要诛杀,心中惊恐,当即跪在殿上求饶。姬昌悔不当初,知道一个不好,就是身死之局,高声说道:“陛下不看臣等本章,即杀大臣,是谓虐臣。文武如何肯服,君臣之道绝矣。乞陛下垂听。”

    殿上众人大多附和,纣王只得看本:“具疏臣鄂崇禹、姬昌、崇侯虎等奏:为正国正法,退佞除奸,洗明沉冤,以匡不替,复立三纲,内剿狐媚事:臣等闻圣王治天下,务勤实政,不事台榭陂池;亲贤远奸,不驰务于游畋,不沉湎于酒,淫荒于色;惟敬修天命,所以天府三事允治,以故尧舜不下阶,垂拱而天下太平,万民乐业。今陛下承嗣大统以来,未闻美政,日事怠荒,信谗远贤,沉湎酒色。姜后贤而有礼,并无失德,竟遭惨刑;妲己秽污宫中,反宠以重位。屈斩太史,有失司天之内监;轻醢大臣,而废国家之股肱;造砲烙,阻忠谏之口;听谗言,杀子无慈。臣等愿陛下贬费仲、尤浑,惟君子是亲;斩妲己整肃宫闱,庶几天心可回,天下可安。不然,臣等不知所终矣。臣等不避斧钺,冒死上言,恳乞天颜,纳臣直谏,速赐施行。天下幸甚,万民幸甚!臣不胜战栗待命之至!谨具疏以闻。”

    纣王看罢大怒,扯碎表章,拍案大呼:“将此等逆臣枭首回旨!”

    武士一齐动手,把三位大臣绑出午门。纣王命鲁雄监斩,速发行刑旨。只见费仲、尤浑出班,俯伏奏道:“臣有短章,冒渎天听。”

    纣王见是费仲、尤浑二人,当即语气缓和道:“二卿有何奏章?”

    “臣启陛下:三臣有罪,触犯天颜,罪在不赦。但崇侯虎素怀忠直,出力报国,造摘星楼,沥胆披肝,起寿仙宫,夙夜尽瘁,曾竭力公家,分毫无过。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若是不分皁白,玉石俱焚,是有功而与无功同也,人心未必肯服。愿陛下赦侯虎毫末之生,以后将功赎今日之罪。”

    那边妲己听得心头一动,说道:“大王,前时与大王游玩摘星楼,甚是小气,有负摘星之名。崇侯虎既主建过摘星楼,二卿又在求情,不若使他主持扩建之事,以赎其罪。”

    纣王见费仲、尤浑与妲己出言,当即赦免崇侯虎,让他主持扩建摘星楼,自有奉御官传旨。

    费仲二人谢恩归班。要说费仲二人为何要救崇侯虎,却是念在崇侯虎来时所赠的财物上了。崇侯虎虽是鲁莽,但也知道此来朝歌,甚是凶险。要知道此前讨伐冀州他可是主力,又带走了冀州许多人口;而如今妲己进宫为妃,要是还记着当年怨恨,那他不死也要脱层皮的,是以崇侯虎便想到了贿赂费仲、尤浑二人了。也幸好这二人是拿钱办事的,不像后世有些人钱照收事不办。

    纣王本以为无事了,谁知殿上诸殷商王孙力谏要保姬昌,却是姬昌贤名太重,一众王孙不忍姬昌就此惨死。本欲等朝臣劝谏,哪知只有费仲、尤浑去救崇侯虎,却无人敢出言救那二人,却是这些王孙无有职位在身,平素不曾上朝,此次诸侯觐见才得以上朝。

    朝臣本是怕了砲烙酷刑,见有诸王求情,纷纷出言求情。纣王一时间敌不过,败下阵来又赦免了姬昌。

    众人再要求情,赦免鄂崇禹,哪还能够。纣王本要诛除四镇诸侯,到如今一个没杀,当即令鲁雄枭首鄂崇禹。众臣见纣王动怒,不敢再言。

    姬昌等三人被押至午门,不一时,来人传旨赦免了崇侯虎,责其扩建摘星楼。心中暗悔不迭,不想把自己搭进去了。幸好在姬昌煎熬之中,旨意传来,只枭首鄂崇禹,姬昌哪还敢再说许多,眼看着鄂崇禹被枭首。

    第二天,姬昌便奏本请归。奏本送来,旁边费仲谏纣王道:“姬昌外若忠诚,内怀奸诈,以利口而惑众臣。面是心非,终非良善。恐放姬昌归国,反构东鲁姜文焕、南都鄂顺兴兵扰敌天下,军有持戈之苦,将有披甲之艰,百姓惊慌,都城扰攘,诚所谓纵龙入海,放虎归山,必生后悔。”

    纣王听了费仲的话,也在后悔:“诏赦已出,众臣皆知,岂有出乎反乎之理。”

    费仲阴阴一笑,说道:“臣有一计,可除姬昌。”

    纣王听了,忙问道:“计将何出?”

    “姬昌死罪虽赦,然毁谤君上,不可不罚。今鄂崇禹枭首,崇侯虎扩建摘星楼,只姬昌无事,大王何不囚姬昌,以赎其罪。亦不负陛下赏罚分明。”

    纣王闻听此言,大喜:“卿所言甚善!”当即传旨:“姬昌妄言诋毁,死罪虽赦,然不赦归国,囚姬昌于羑里,以赎其罪。”

    纣王旨意既下,不一时便到姬昌所居驿馆,姬昌知是囚自己于羑里,也不惊慌。遣了一众随从自回西岐,姬昌便由人押往羑里去了。

    而此时,朝臣无人领头也不敢多言,那黄飞虎虽是声望不小,却是悠闲自在,不管不顾。众人无法只得眼看姬昌被押去羑里,心中庆幸姬昌只是囚禁,不是斩首治罪。

    崇侯虎领了旨意主持摘星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