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纣王寻道 >

第25部分

重生纣王寻道-第25部分

小说: 重生纣王寻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章 八年四月,诸侯朝歌觐见() 
**三位妃子,见我每日里饮酒作乐,不复半点清明,便也知道情况,却是更加积极的修炼去了。

    黄飞虎心知已然到了关键时刻,心中焦虑,又无人可以诉说,每日里便是研读兵书。居然身上凝聚起了煞气,武艺更见不凡。这一天,却有下人来报,长子黄天化在后花园中玩耍时,消失不见了。家人多番查找,也是不见踪影。夫人贾氏,这才让下人来报与飞虎知晓。黄飞虎听我之前所说,当然知道天化是被阐教金仙——清虚道德真君带去山门,心想陛下所说之事果然是真。天化步入仙道,那夫人之劫又该如何过,是不是该让夫人回去避过?而陛下既知此事,仍自神志不清,夫人又如何避劫?

    黄飞虎一时间心烦意乱,哪还记得下人,在旁边等待。那下人见黄飞虎面色急躁,面色泛青,甚是骇人。而黄飞虎却只在房中来回踱步,下人受此惊吓,慌忙去请夫人去了。

    黄飞虎正在房中焦虑莫名,隐有入魔之兆。却听得一声哭喊,受此一激,有如一盆冷水迎头而下,却是清醒过来。

    原来,夫人贾氏听得下人禀报,顿时一阵哭喊,往黄飞虎所在书房跑来。那次子——黄天禄才一岁,之前却是陪母亲一起哭得累了,由一下人抱着,正在那下人怀中抽泣。

    夫人一路哭喊到黄飞虎书房,推开门,直接扑入黄飞虎怀中,就是一声哀嚎:“君侯,天化已然不见,你若是再有闪失,叫妾何如是好啊!”

    黄飞虎虽是理解夫人伤心,却也听的有些莫名,想必是之前自己模样吓着吓人了。又见夫人哀痛莫名,也就不再想其他,专心安慰夫人去了。

    “天化机缘已到,此事我尽知,夫人不必忧心,十多年后自有再见之日。”黄飞虎说到“再见之日”心中也是一痛,不知道夫人能不能活到那时候了。但是经过夫人一番哭喊,黄飞虎心中却是更见坚定:身为大商之臣,理应尽忠王事,若是夫人不幸身死,便是命数如此,是我黄飞虎命薄了。

    黄飞虎心思既定,便也就不去理会朝堂之事,只在家中陪伴**、孩子,精研兵书,练习武艺。

    那费仲、尤浑倚仗被我宠信,又见我愈加昏聩,贪婪本性渐露。而商容日渐老迈,朝政之上却是费仲、尤浑更加活跃。

    八年四月,四镇诸侯帅天下八百路诸侯,到朝歌觐见,却是受西岐西伯侯姬昌所邀。姬昌这些年却是传出不菲名声,大商各地百姓都知道西伯侯姬昌贤明,是大商有名的贤侯。而姬昌在各地诸侯中的威望也是不小,否则东、南、北三地诸侯数百,也不会俱都响应,都到朝歌觐见。

    而姬昌之所以邀请各地诸侯觐见,却是受了二子——姬发所请。姬昌早知道那阐教仙人时常出入二儿子府上,而且之前姬昌与那仙人也有接触,一来二去,那阐教剑仙到是常去姬发府上了。姬昌也不甚在意。此阐教金仙不是旁人,正是南极仙翁。

    南极仙翁奉元始天尊法旨,谋划封神之事,却是早就在接触西岐一方。此前,凤鸣岐山等诸多异象,以及姬昌贤侯名声,也是由他运作、散播洪荒的。

    姬发见阐教仙人说他有人皇之命,又愿意辅佐他等上人皇宝座,早就对南极仙翁言听计从。此次南极仙翁请姬发代言邀诸侯朝拜纣王,说是让诸侯亲见纣王昏庸之象,以待来时讨伐,姬发自然高兴的去向姬昌谏言。

    姬昌见是姬发请求,便已然明了究竟。

    要知道姬昌祖上后稷,承继姬姓,也是轩辕后裔。姬昌与我殷商同属轩辕后裔,而为我大商之臣,姬昌三代都是奋发图强,等待时机以推翻大商,占据人皇之位。是以姬昌之父——季历亦有贤名出,而此时正值封神之时,姬昌贤名却是被南极仙翁传的更甚。而姬昌已然年岁不小,见阐教选定姬发也是没有意见,毕竟,西岐姬氏一脉还是在他子孙手中发扬光大。而姬昌得传先天卦数,虽是有限,却也有大神奇之处。却是被他占卜出此去朝歌于西岐大事有利。于是,姬昌便应了姬发所请,邀天下诸侯朝歌觐见。

    刚到朝歌,便有费仲、尤浑二人接见。却是二人是那奸猾之人,已然尽得我信任,便委他二人负责接待。

    那西伯侯见他二人双眼神采,有如鼠目张望;再有面相尖耳猴腮,显然是两个贪心、奸猾之人,心中已然想好对策。于是乎,费仲、尤浑二人却是一番接待满载而归,却是被各处诸侯送了大礼。

    那各地诸侯本也没想到送礼,却是见西伯侯送了大礼,于是纷纷效仿,俱都有礼物奉送给了费仲、尤浑二人。当中却有一人出了纰漏,便是那冀州侯——苏护。那苏护本就准备不足,所携带礼物都是觐见我时用的。苏护性子又有些耿直,用后世的话说,这人就是一二愣子,傻咧咧的。苏护见自己本就没带什么东西;而各路诸侯都送过了礼了,心想费仲、尤浑两人也就不会在意自己送没送礼了。于是一想,苏护就果断的当做没有这回事了,径自与相熟的诸侯说笑去了。

    费仲、尤浑收了大礼,便也慷我纣王之慨,与各路诸侯一场酒宴接风。数百诸侯与费仲、尤浑俱都尽欢不提。

    那费仲、尤浑一场酒宴过后,却是回去“分赃”去了,自有门人将礼物明细记录送上。这倒是与后世习俗一样,我送了你礼物、东西,总是要记下的;不是送礼的这方有个礼品单子,便是收礼的有个收礼登记。而此次二人,收的东西众多,自然是由各路诸侯附上礼物清单的。这二人开开心心一番对照,心情好一阵舒泰,心想各路诸侯果然富有,要是再多送几次多好啊。

    这费仲、尤浑又是一番对照,却是财上心头,心痒难耐,只觉得再数无数次也不过瘾。二人欢欢喜喜,嘴都咧歪了,却在这时,费仲发现少了一路诸侯的礼物。与尤浑一说,二人又拿诸侯清单对照,发现确实少了一路诸侯的礼物没有送到。

    二人互相对望一眼,皆是面色难看,有如吃了苍蝇,哽了喉咙一般,心中异常难受。

第六章 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费仲、尤浑见少了一路诸侯礼物未送,心中难受,只觉得一口恶气难平。再一查看,却是那冀州侯、苏护没有礼物送到。

    二人好一阵子缓过劲来,却是费仲开口说道:“许是这冀州侯礼物还在准备,是以晚些。”

    二人互相宽慰一番,不提。

    朝歌城中,费仲、尤浑二人等了几天,不见苏护礼物送来。二人心中难受,遣了门人打听,却听说苏护根本就没有准备送二人礼物。这二人心想天下诸侯都来送礼,苏护如此不给颜面,却是要寻他好看。

    这天早朝,设聚两班文武,众官拜贺毕。黄门官启奏陛下:“今年及朝驾之年,天下诸侯皆在午门外朝贺,听候玉音发落。”

    我便问首相商容,商容说道:“陛下止可宣四镇首领臣面君,采问民风土俗,淳庞浇兢,国治邦安;其余诸侯俱在午门外朝贺。”

    我闻言却是不用接见那数百人,心中欢喜,“卿言极善。”随命黄门官传旨:“宣四镇诸侯见驾,其余午门朝贺。”

    四镇诸侯觐见诉说不提。

    我退朝至便殿,便宣费仲、尤浑二人,问道:“前卿奏朕,欲令天下四镇大诸侯进美女,朕欲颁旨,又被商容谏止;今四镇诸侯在此,明早召入,当面颁行,俟四人回国,以便拣选进献,且免使臣往返。二卿意下若何?”

    费仲心想机会来了,却是他与尤浑二人早有准备。费仲俯伏说道:“首相谏止采选美女,陛下当日容纳,即行停旨,此美德也。臣下共知,众庶共知,天下景仰。今一旦复行,是陛下不足以取信于臣民,切为不可。臣近访得冀州侯苏护有一女,艳色天姿,幽闲淑性,若选进宫帏,随侍左右,堪任役使。况选一人之女,又不惊扰天下百姓,自不动人耳目。”

    我听费仲所说,不觉大悦,“卿言极善!”即命随侍官传旨:“宣苏护。”

    那官员来至馆驿传旨:“宣冀州侯苏护商议国政。”

    苏护来到龙德殿朝见,礼毕,等候我旨意。

    我便说道:“朕闻卿有一女,德性幽闲,举止中度。朕欲选侍**。卿为国戚,食其天禄,受其显位,永镇冀州,坐享安康,名扬四海,天下莫不欣羡。卿意下如何?”

    苏护听言,正色而奏曰:“陛下宫中,上有后妃,下至嫔御,不啻数千。妖冶妩媚,何不足以悦王之耳目?乃听左右谄谀之言,陷陛下于不义。况臣女蒲柳陋质,素不谙礼度,德色俱无足取。乞陛下留心邦本,速斩此进谗言之小人,使天下后世知陛下正心修身,纳言听谏,非**之君,岂不美哉!”

    苏护只有一女,自然不愿。

    我大笑:“卿言甚不谙大体。自古至今,谁不愿女作门楣。况女为后妃,卿为皇亲国戚,赫奕显荣,孰过于此!卿毋迷惑,当自裁审。”

    苏护闻言,不觉厉声道:“臣闻人君修德勤政,则万民悦服,四海景从,天禄永终。昔日有夏失政,淫荒酒色;惟我祖宗不迩声色,不殖货财,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克宽克仁,方能割正有夏,彰信兆民,邦乃其昌,永保天命。今陛下不取法祖宗,而效彼夏王,是取败之道也。况人君爱色,必颠覆社稷;卿大夫爱色,必绝灭宗庙;士庶人爱色,必戕贼其身。且君为臣之标率,君不向道,臣下将化之,而朋比作奸,天下事尚忍言哉!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

    却是苏护二愣子性子又犯了,哪还顾忌言语。

    我听苏护之言,顿时勃然大怒:“君命召,不俟驾;君赐死,不敢违;况选汝一女为后妃乎!敢以戆言忤旨,面折朕躬,以亡国之君匹朕,大不敬孰过于此!着随侍官,拿出午门,送法司勘问正法!”

    左右将苏护拿下。转出费仲、尤浑二人,上殿说道:“苏护忤旨,本该勘问;但陛下因选侍其女,以致得罪;使天下闻之,道陛下轻贤重色,阻塞言路。不若赦之归国,彼感皇上不杀之恩,自然将此女进贡宫闱,以侍皇上。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纳谏容流,而保护有功之臣。是一举两得之意。愿陛下准臣施行。”

    我听的二人言语,心情稍好:“依卿所奏。即降赦,令彼还国,不得久羁朝歌。”

    话说圣旨一下,迅如烽火,即催逼苏护出城,不容停止。

    那苏护辞朝回至驿亭,众家将接见慰问:“圣上召将军进朝,有何商议?”

    苏护大怒,骂道:“无道昏君,不思量祖宗德业,宠信谗臣谄媚之言,欲选吾女进宫为妃。此必是费仲、尤恽以酒色迷惑君心,欲专朝政。我听旨不觉直言谏诤;昏君道我忤旨,拿送法司。二贼子又奏昏君,赦我归国,谅我感昏君不杀之恩,必将吾女送进朝歌,以遂二贼奸计。我想闻太师远征,二贼弄权,眼见昏君必荒淫酒色,紊乱朝政,天下荒荒,黎民倒悬,可怜成汤社稷化为乌有。我自思:若不将此女进贡,昏君必兴问罪之师;若要送此女进宫,以后昏君失德,使天下人耻笑我不智。诸将必有良策教我。”

    众将闻言,又有人出言说道:“吾闻‘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今主上轻贤重色,眼见昏乱,不若反出朝歌,自守一国,上可以保宗社,下可保一家。”

    一时间,众将俱都附和。

    此时苏护正在盛怒之下,一闻此言,不觉性起,竟不思维,便说道:“大丈夫不可做不明白事。”却是在墙上题了首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苏护题了诗,领家将迳出朝歌,奔本国冀州而去。

第七章 玉虚宫,姜子牙出山() 
却说那南极仙翁说动姬发请姬昌召集天下诸侯朝商之后,却是回了玉虚宫向元始天尊交了法旨。

    元始天尊却又问道:“姜尚如今如何了?”

    南极仙翁笑道:“子牙如今善可,前些日子已然娶妻。”

    元始天尊又是一叹:“可惜姜尚因果在身,此生仙道难成。到时你再渡他回山门,亦不枉与他师徒一场。”

    二人一时间皆是默然。

    话说封神将起,道祖有言:封神之人身俱飞熊之象,封神之人拜入哪教,封神榜便由哪教执掌。数十年前元始天尊同时收得姜子牙与申公豹为徒,却是二人都是与封神有缘之人,同俱飞熊之象。元始天尊虽不喜申公豹亦是收下为徒。多年思索,也是参悟出个中缘由。

    那姜子牙相貌端正,外表老实,为阐教众人所喜;申公豹一脸奸猾,虽是修为精进迅速,却是与阐教众仙交情平平,倒是与截教之中多有结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