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领主时代 >

第253部分

重生之领主时代-第253部分

小说: 重生之领主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倭国两大巨头先后开口,其余人你看我、我看你,目光都汇聚到了那份议和文书上。

    沈惟敬也瞄了一眼自己带来的议和书,随后眯着眼睛说道:“此议和条约,正是我大明的底线,若你们愿意议和,那就只能签署。若不愿意,请在三日内将倭国的回复以文书形式交付与我,我会回朝鲜呈交提督,届时我们战场上再见。”

    “本使臣言尽于此,太阁好自为之。”

    沈惟敬没有任何在朝议上打嘴炮的想法,说完便转身离开。丰臣秀吉也没阻拦,依旧眼神阴沉的望着门外的天空。

    天空虽蓝,但他内心却已无色彩。

    “议和第一步已经迈出,现在是不是该进行第二步了?”当沈惟敬从太阁府出来回到馆驿,屁股刚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向刘晔询问下一步计划。

    这可是忽悠倭国掌权之人呐,太刺激了!

    “就在你出门的时候,第二步已经同步开始。”刘晔低声说着,右手把玩着手里的茶杯:“这两日,我们只需要等着看热闹便是。”

    “好,好,我最爱瞧这些热闹了。”沈惟敬并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但他能感觉到,这位刘大人出手,必定能有大效。

    就在两人说话的空档,一间聚集了浪人、商旅的酒肆内,有人正压低着声音说道:“我听说,北边战事很不顺呐。”

    “怎么会不顺?不是早就已经打到平壤,要不了多久整个朝鲜就都是大倭国的了。”

    “那都是去年的旧事了,你们还不知道吧?自从大明军队入朝,咱们那些个大名,都被揍的跟猪头似得,年关的时候还有好几个大将已经被杀了。”

    “我也听说了这事,我有兄弟在馆驿干活,他知道些事情。大明这次来,就是来要咱们倭国赔钱赔地,不赔就把那些去朝鲜的人全都杀了,还有可能打到咱们京都府来。”

    “啊?又要打仗?”

    “可不是,在朝鲜就打不赢,我看这次京都府又要遭难。”

    同一时间,不同的地点。

    整个京都府,可谓是流言四起。

    这些都是最先来到倭国的锦衣卫、黑衣卫的功劳,扎根数月时间,不论刺探还是散布谣言,都做的十分顺手。

    包括朝鲜战况,和这次议和条约内容,全都被曝光出来。

    一时间整个京都府人心惶惶,百年前的战火焚毁,很多老一辈的人,可都听以前的老人说过的。

    而这种留言,很快也传入了伏见城。

    “混账,那些狡猾的大明人!”丰臣秀吉很清楚,流言的背后一定有大明人在捣鬼。

    这是在向自己施压!

    “去馆驿把大明使臣带来,我要见他。”

    丰臣秀吉没有下令去抓那些散布谣言的人,因为抓了一个肯定还有第二个,与其在流言上浪费力气,不如从源头解决事端。

    议和,是肯定要进行的。

    但他不能在朝议上深交,他需要先与大明私下协商清楚。

    传令侍者离开的很快,回到的速度更快,一来是他不敢耽误丰臣秀吉的事,二来沈惟敬其实就等着秀吉找上门。

    步入丰臣秀吉私宅,沈惟敬大大咧咧的坐下:“太阁大人急匆匆找我,不知有什么指教?”

    丰臣秀吉没有回答,反而开口问道:“沈大人,你真的能代表大明与我议和吗?”

    “我乃尚书钦定使臣,自然有这个权利。”丰臣秀吉闻言点头,拍了拍手,随后有人抬上了一个需要两人合力抬运的大木箱。

    箱盖一掀开,一个个银锭很快就吸引了沈惟敬的目光。

第五百一十三章 为了和平(求订阅)() 
    “好大的手笔。”沈惟敬盯着满满一箱银锭,良久吐气道:“太阁大人,你这是要贿赂本官?”

    “沈大人是聪明人,我愿意与沈大人结交。”丰臣秀吉故作爽朗,右手一摆:“沈大人若愿意与本太阁交好,不妨收下。”

    “交好吗?”

    沈惟敬眼底闪过了一抹贪婪,作为一个穷困潦倒的市井小民,他的确很动心,当下索性点头:“太阁大人爽快,我也不是扭捏的性子,我们当然可以成为朋友。”

    “很好。”

    丰臣秀吉也露出了笑容,然而没等他继续说话,沈惟敬却开口:“但是,太阁若想要我在议和条约上给予帮助,我或许帮不了太多。”

    “你先别着急,听我把眼下局势分析一遍。上个月我第一次出使的时候,汉城还在你们倭人手里,你们是有筹码的,但现在你们真的没有筹码了,釜山已是四面楚歌,对马岛更是被我大明握入掌中。”

    “战事如此糟糕,你或许会暗恨宇喜多秀家他们,居然不把战报传回?如果你真这么想,就很可能误解那位宇喜多大将了。”

    “我听说这次出征的都是太阁心腹,换而言之被你留在国内的,其实都是一些不安分的人。你应该仔细想想,如果宇喜多秀家和九鬼嘉隆不联手封锁战况向本国传递,这些不安分的人是不是会和你一起得知这个消息,甚至比你更早得知?”

    “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为了大人在国内的安定,你派出去的大将希望自己能够安全撤退,希望能在国内局势不稳前回来,而不是急急忙忙将消息告诉你。因为哪怕你知道了糟糕战况,呵呵,恕我直言,你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沈惟敬笑呵呵的说着,丰臣秀吉却是在认真听,不时还跟着点头。

    自家事自家知,只要有朝鲜战报传回,他想保密是很难的,别的不说,德川家康那老鬼一定会通过各种办法获悉。

    一旦让德川家康洞察到了远征军的败绩,甚至即将全军覆没,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德川会不会借此机会做点什么?

    丰臣秀吉从不敢小看这个暂时臣服于自己的老朋友,德川是只老狐狸,暂时臣服也只是因为他缺少一点自己所拥有的狼性。

    可如果自己要死了,狐狸是绝对不会送块肉给郎续命的。

    他送来的只能是致命毒药!

    “所以,宇喜多和九鬼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也为了保存这份实力,才会答应派出秀胜,与你们一起来见我?”

    “大人所说,八九不离十了。”

    沈惟敬笑着点头,给了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你派出的大将不可谓不英勇,但他们不是我大明提督的对手,哪怕所有人加一块,都比不上,所以大人只能答应议和。”

    “当然,作为朋友,我可以适当的给予一些帮助。因为我清楚我们提督的秉性,他对实际的收益最感兴趣,对那些像什么称臣之类的条件并不看重。提督大人不看重,尚书大人也迫切希望和平,至于我们的天子,数十年都未出过京师,甚至比提督还好应付。”

    说道最后,沈惟敬又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神色。

    “那你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很简单,称臣一事好糊弄,撤兵我也能保证把剩余八万倭兵都撤回来,但赔偿我只能想办法帮你减免三成左右。”

    沈惟敬右手摸着银锭木箱,停顿了一会才说道:“唯独割地,这一点提督最为看重,哪怕是我也无法动什么手脚,而且大明水师如今就在朝鲜,想糊弄都没可能。”

    “沈大人真的办不到吗?”

    丰臣秀吉目光落在沈惟敬的右手上,很快便笑了:“我想大人能出任议和使,必定有过人之处,怎么会一点办法也没有?”

    说罢,又拍了拍手掌。

    紧接着,第二个木箱摆在了沈惟敬面前。

    两箱银子加一块,不下万两了!

    沈惟敬还是摇头,丰臣秀吉也干脆,直接让人又提了三个箱子出来。

    这下,沈惟敬可真是被银子环绕了。

    “如此诚意,如何?”

    “大人,真是强人所难啊。”

    沈惟敬摇头叹气,但右手依旧没离开木箱:“此事很难成功,只能姑且一试,但我有句话要说在前面,想不割地是不可能的,我能减一些是一些。而且你的老对手不会闲着,这次出使我虽为正使,但依旧有两名副使臣,他们会不会与德川交涉,大人得多加注意。”

    “总之议和一事,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大人明白吗?”

    就在沈惟敬和丰臣秀吉商议之时,刘晔也被请进了伏见城的另一座大宅。

    德川宅邸!

    面见刘晔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家主德川家康。

    望着面前气定神闲的男子,德川家康很有一种名为‘贵族子弟’的惺惺相惜:“你们大明军队,真的已经完全控制住了远征军所剩兵马?”

    “事已至此,我们还需要用欺骗这种手段?”

    刘晔不屑的笑了一声,说道:“但凡宇喜多秀家有能力撤退,何至于将那位太阁与他的势力,置于如何危险境地?”

    “就因为这样,你们大明才敢来要挟我们倭国。”

    “不能说的如此肤浅,何谓要挟?我大明派出使臣的目的,是为了和平。”

    和平?

    德川家康心道这话只能拿去骗鬼,但他内心却隐隐有着另一个念头。

    自己当年假意臣服,只因为时机不算恰当。

    而现在,机会是不是已经来了?

    德川家康内心充满了挣扎,刘晔却轻飘飘开口:“事实上,我们天子与提督,对你们的太阁大人很不满意,因为他喜欢挑起事端,让我们大明把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战争当中。现在他又拒绝议和,势必会让提督对他更为恼怒。”

    “使臣与我说这番话,是何意?”

    “我说这番话,实则是为自己的前途,我不想就这么失败而归,若我能一力促成和谈,大人应该清楚,我必将得到天子的赏识,对我来说这是难得良机。”

    刘晔的言辞,让德川心脏猛跳。

    虽然没有说开,但对方话中含义,简直不要太明显。

    放弃丰臣秀吉那个冥顽不灵的老东西,你德川家康上位来谈吧!

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以内(为盟主贺)() 
    心动!

    数年前,德川家康曾经心动过,但他放弃了。

    现在,他再次心动。

    并且不愿放弃!

    “兵权,哪怕远征军无法南归,伏见城和京都府,依旧能集结两万兵马。”

    德川家康沉声开口,但话音却不再平静:“为了防备我做出什么,太阁在开战前,就让我把兵马都调去清扫北条余孽,我要调兵一定会惊动他。”

    刘晔听罢,却讽笑道:“不要告诉我,德川家主在京都、大阪两地没有经营任何势力,如果是这样,那家主还是老老实实龟缩在这,给丰臣秀吉鞍前马后吧。”

    “我的确有一些暗子,但其实也只是寥寥三四千浪人、忍者而已。”

    “那就够了。”

    刘晔闻言点头,随即道:“你只需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及时控制丰臣秀吉,别让他轻易逃脱。至于如何对付京都府两万兵马,自有我大明将士来办。”

    “大明兵马?”

    “对,大人不妨猜猜,现在我大明提督在哪。”

    大明提督?

    德川家康本能想说釜山,但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当即问道:“对马岛?”

    “呵,你太小看我们大明了啊。”

    刘晔伸出右手在案桌上一点,随后往侧面一划:“在这,距离京都府不过八十里远的佐渡。”

    如同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差点没让德川家康打翻面前的茶盏。

    这位刚过五十的老头,终于露出了惊骇表情:“大明提督,已经到了佐渡?”

    “不仅仅是提督,还包括我们大明的兵马。”

    刘晔笑着点头,继续道:“只要大人有意,提督将亲自挥兵南下,与大人缔结这份京都条约。”

    大明兵马,已经到了佐渡!

    佐渡在哪?

    就在京都府西北边上!

    大明水师都到了家门口,自己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接到?

    哪怕佐渡的确没有什么防御兵力,也不至于被全灭,连一个传信的人都没有啊。

    是大明将士太厉害了吗?

    昔日戚继光的大名,德川是知道的,但他多少有些不以为意,毕竟那时倭国真正的强者并非沦落到成为海盗的那些蠢货。

    可现在看来,戚继光虽然死了,但大明兵锋却依旧强盛。

    但是即便如此,德川家康依旧有他的顾虑:“我若主动挑起事端和战火,定会成为倭国的罪人。”

    作为一名倭国贵族子弟,他和丰臣秀吉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他做事从不会那么赤裸裸,需要一层光鲜的外衣。

    但这点对于刘晔来说,其实也是早就在考虑之内。当下微微摇头,笑道:“不,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