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领主时代 >

第245部分

重生之领主时代-第245部分

小说: 重生之领主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对马换佐渡?

    一个是地理位置极佳,另一个岛上出产价值极高。看似二者并不对等,但再加上十几万倭国远征军,这么一笔交易的价值,就有点意思了。

    “这次丰臣秀吉几乎把他八成以上的心腹都派来攻打朝鲜,现在小西行长已死,加藤清正的第二集团军我也不打算放过。要是剩下那些倭人全都死在朝鲜,丰臣秀吉就不可能再安然坐在关白位置上。”

    莫小白一边低语,眼底也逐渐泛起异色:“可以借此机会与丰臣秀吉谈判,当然前提是我们能活捉包括远征军主帅宇喜多秀家在内的剩余大将。”

    “嗯。”

    一缕晨曦笑着点头,同样有些兴奋:“听说丰臣秀吉进入暮年后,脑子一直都不太好使,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同时与德川家康联系,他同样是野心勃勃的家伙。如果他愿意签订这份条约,我们就帮德川推翻丰臣秀吉,反正此刻日本名义上的领袖还是天皇,不动天皇的话,阻力是很小的。”

    “有道理。”

    莫小白默默点头,他之前只想过要打赢,然后接着大胜的气势,逼迫倭国割让佐渡岛,但具体实施其实还是走一步算一步。

    此刻一缕晨曦说完,让莫小白对目标更为明确。

    将倭国远征军击败,是一定要完成的目标。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将他们悉数擒获,这是一个足以要挟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两人的筹码。

    再加上作为添头的对马岛,换佐渡也就不再是不可能了。

    “我已经派人去了佐渡和倭国本土,相信不久就会有确切情报传达。在此期间,我只需要继续对汉城施压。”

    摸了摸下巴,莫小白思路变得更为清晰,当下举起酒杯:“一起喝一杯?就当提前庆祝。”

    “呵可别竹篮打水一场空。”一缕晨曦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还是举起了杯子。

    “相信我,不会的。”

    “那就拭目以待。”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当莫小白的捷报从平壤传回义州,整个义州城内上至朝鲜王李昖,下至那些贵族臣民,无人不欢欣鼓舞。

    平壤啊!

    虽不是国都,但地位却与汉城一般无二。

    平壤一经收复,朝鲜总算是复国在望。

    同样听闻捷报的还有李如松,知道莫小白在南边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全灭小西行长部两万人,同时夺下平壤城,这份武功就连他都有些嫉妒。

    虽然李如松这些年大大小小战场去了不知多少回,但他还从没机会在大明国外扬威。

    这等战功在他眼里,不比开疆扩土差多少了。

    “我也要立功。”

    “我不能被那黄口小儿比下去!”

    带着这种念头,李如松在义州城内已经呆的有些不耐烦了,就在他做好了打算,准备自己先回辽东去见宋应昌的时候,努尔哈赤匆匆走进城内驻地。

    “大郎,提督有新命令了,他准备调我们上前线。”

    “阿奴你说什么?”

    李如松闻言,脸上很快露出了狂喜神色:“那个人要把我们调去前线?终于肯让我参战了?”

    “刚刚来的调令,你看。”

    努尔哈赤将手中的提督调令递过去,李如松越看脸上笑容越多:“好,好,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区区一个小白脸也能拿下平壤,我去了当然也能获得战功。”

    “大郎,上面还有写,在我们大军调动之前,要先稳住城内的朝鲜人,不能让他们起哄南下。”

    “这是自然,我大明天兵作战,要他们朝鲜人凑什么热闹?”

    李如松对这一道军令完全不以为意,冷笑道:“随我去见那个朝鲜王,我看他敢不敢在我面前蹦跶。在我没拿到军功之前,决不可让这些朝鲜人跟着坏事。”

    李如松说完,便大步走出房门。

    他知道朝鲜王此刻应该也是收到了消息,说不定都准备商量着回平壤了。

    但我李如松岂能让你们这群废物跟着搅局?

    朝鲜人当然是乖乖呆在义州便好。

    暂且不提李如松要如何将朝鲜上下折腾一遍,当整个义州已经被捷报的喜庆所笼罩,鸭绿江上却有人牵着一匹瘦马迎着风雪往大明辽东而行。

    等他上岸后,也不去镇江堡,而是直接绕过九连城,赶急赶忙向西而去。

    沿途一周,只在几间隐秘的驿站歇脚。最终赶在了腊月与新年交接之际,将自己随携带的那封特殊的‘捷报’送抵京师皇城。

    当这封只有锦衣卫转手的捷报送到天子朱翊钧面前,这位未来会被称为‘神宗’的天子,拿着战报反反复复看了三四遍之后,双手都没有松开。

    十指紧扣,朱翊钧心底并不平静。

    没人知道想要管大明的江山,究竟有多困难,他继承天子之位也有好几十年了,但想做些什么却是异常困难。

    有心增商税,下面却是沆瀣一气。

    派出内臣监管矿收,还经常被糊弄、反对。

    朱翊钧其实很想说,朕若有钱,还需要用这种玷污自己天子名声的手段?

    奈何他身为天子,连倾诉的地方都没有!

    “此子懂我。”

    “满朝文武,竟只此一人懂我!”

    朱翊钧右手抓着战报,眼睛依旧盯着上面‘割地’、‘黄金’、‘战争财富’等几个字眼。

    从整个战报的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自己亲定的东征提督是支持他的!

    是支持他‘捞钱’的!

    “内库还有钱,朕还动的了海军!”

    朱翊钧现在很兴奋,任谁知道了自己面前放着一座金山,都会像他一样兴奋。何况莫小白已经用战功,以及具体分析,说明了占据金山的可行性。

    这座金山他朱翊钧拿定了!

    “不过先不着急捅破,还要再物色一下海军统兵之人,万事俱备后再拿去朝议。”

    朱翊钧在自己的书房内走了好几圈,随后抬眼看到洛思恭仍旧守在一侧,当下问道:“如今大军远征朝鲜,沿海协防之处,可有什么消息?”

    “陛下是问海军动静?”

    “嗯,捡要紧的说。”

    洛思恭眉目微转,笑道:“要紧的事,那倒没有,只是有件趣事,或能逗陛下一乐。”

    “何事?”

    “此番海军虽未参战,但按照惯例,为了在战事能与朝鲜远征兵马及时呼应,海军也需要再擢选一名佥事。”

    洛思恭一边说着,一边笑道:“神机七营有个小参将,为了此事正上蹿下跳呢。”

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字一号大忽悠(求订阅)() 
    神机营参将?

    虽说大明在各地设立的神机营,差不多都是各军的主力部队。

    但小小参将,说实话真入不了天子的眼睑。

    没有洛思恭提及,朱翊钧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去关注一个小参将,至于这个参将能不能混到让天子注意的地步,那就全靠他自己的运气了。

    “那参将是谁?有何战功?”

    “臣说的是老将陈璘,早在嘉靖年间便以平乱立功,二十年前揭阳叛乱也是由他平定,这么些下来,着实打了不少硬仗。”

    陈璘?

    听到这个名字,万历皇帝感觉有些耳熟了。

    想了片刻,恍然道:“就是那个既有将才,又好钻营敛财之人?朕记得他还让人给他建了什么庙宇?这事当初也是闹到了朝议上。”

    “可不就是他嘛。”

    洛思恭跟着点头,附和笑道:“此人领兵自有一套本事,但闯祸也是一把好手,这番得人保举,才又有入神机营的机会,不想刚老实一个月,屁股又坐不住了。”

    “呵他想出任都督佥事?花了多少钱,都找了哪些人?”朱翊钧带着几分兴趣,笑问道。

    天子问话,洛思恭哪能不答。

    当下便把自己知道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说完了才补充道:“以臣观之,此人非但想要佥事之位,怕是陛下愿给,他连总兵之位都敢想一想的。”

    “倒也是个妙人。”

    身为天子,朱翊钧其实并不反感手下文武有一些小毛病,琢磨了一会点头道:“你派人去接触他,让他继续活动,另外可暗中给予一些旁敲侧击。”

    “陛下,要用他?”

    “既然能征善战,朕当然要用,但不可暴露我的意图,更不能让朝堂那些人明白,我有意提携陈璘,一切都要看起来像是陈璘自己破财争取来的。”

    “臣明白。”

    洛思恭闻言重重点头,心底却是泛起苦笑。

    面前之人可是大明天子啊!

    什么时候开始,天子想要提拔一个人,也要如此考虑?

    “先让他在佥事之位上呆段日子,我也要看看这老家伙的真本事,究竟有没有他敛财那么厉害。”

    朱翊钧嘴角一勾,目光随即望向东方:“若他能在短时间坐稳佥事之位,说不得就能提拔副总兵,将山东周边海军尽数调配与他。”

    听到天子这么说,洛思恭就明白了。

    陈璘官职不算太高,但在天子心底肯定是挂了号的,否则不会自己刚说,就马上给出这样的反应。

    既然天子有意提拔,身为天子头号心腹外加锦衣卫头头的洛思恭,当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陈璘啊陈璘,这回恐怕真要一飞而起了。

    正当朱翊钧、洛思恭这对主臣想出一系列套路对付即将到来的朝堂纠纷时,‘安抚’好朝鲜王臣的李如松,终于带着八千骑兵南下进驻平壤。

    刚到平壤的当天,李如松就要努尔哈赤去向莫小白讨要出兵将令。莫小白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把准备好的任务交给了努尔哈赤。

    “那小子要我们肃清黄海道、江原道,把平壤至汉城之间的城池,全都夺至手中?”当努尔哈赤带着军令回到骑兵营,李如松也是把军令内容仔仔细细都看了个遍。

    虽然很想立功压莫小白一头,但他也怕莫小白给他弄些送死的任务。

    现在看到军令,李如松心底却是松了口气。

    肃清平壤以南、汉城以北的倭人,这应该就是那位提督的作战策略了。

    虽然这种步步为营的战略和他李如松的战斗方式完全不一样,但现在李如松却很高兴,因为这个任务实在算不上有多难。

    那个白脸提督,就靠着一些步卒也能强攻拿下平壤,他手里有最精锐的骑兵,还不能肃清山野中的倭人部队?

    至于那些需要占领的城池,朝鲜除了平壤、汉城、釜山等少数几座坚城,其余城池也能叫城?

    小镇还差不多!

    “大郎,我等麾下俱是不适合攻城的骑兵,军令中却没写增配步卒为援,这分明是要你出丑啊。”

    看着李如松大喜过望的神色,努尔哈赤却高兴不起来。

    终究还是要出战,出战就意味着要死人。

    以军令内容来看,一个月内肃清这么大的区域,要死的人肯定少不了。

    这些可都是建州卫的核心精锐,哪怕死一个他都心疼!

    努尔哈赤能感觉的出来,提督这么安排绝对没安好心。

    可他却无力改变什么,因为他的少主子此刻正满脸不耐:“出丑?哼哼,我李如松纵横沙场数十载,岂是黄口竖子能预料?都说骑兵不善攻城,我就攻给他看,等我把汉城以北的那些城池尽数拿下,他还有何理由不让我出战汉城?”

    “等汉城告破,我定要让他明白,我李如松才是最好的提督人选!”

    带着这种念头,李如松兴致勃勃的出去检查营地战马,旁边则跟着有苦说不说的努尔哈赤。

    然而李如松根本就不清楚,莫小白压根没想将平壤一战复制到汉城,甚至就连攻打汉城的计划也暂时搁置,转而祭出了另一样战争利器。

    谈判外交!

    “你就是沈惟敬?”

    提督府内议事厅,莫小白饶有兴致的望着面前这个其貌不扬的高瘦中年。

    这可是个胆大包天的主!

    因为精通倭语,被兵部尚书石星看重。可正史中这家伙竟然敢在出使期间,撺掇大明兵部尚书石星、倭国远征军主帅宇喜多秀家,在停战谈判中隐瞒协议真实内容,分别忽悠朱翊钧和丰臣秀吉,让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停战协议被对方所接受。

    一个商人子弟,戏弄天子而且还成功了。

    可见嘴皮子功夫究竟有多了得!

    “回禀提督大人,小人正是沈惟敬。”

    此时的沈惟敬,其实已经被石星授以参将之职,而且也跟着大军混了好一段时间,但面见莫小白,依旧是把自己身份压的极低,丝毫没有一朝当官的得色。

    “会倭语?”

    “会一点。”

    “我还听说,你认识小西行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