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异界穿越之懒人成神 >

第110部分

异界穿越之懒人成神-第110部分

小说: 异界穿越之懒人成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主公!”

    “另外,为了提高拓荒的效率,你二人走之前向曼才多讨教讨教‘渔牧之术’。”

    “是,末将遵命!”

    “唔…”吩咐完毕,王毅凡松了口气,走回座位端茶饮道:“差不多了吧,诸位还有何谏,畅所欲言即可。”

    看了看左右,卢植出声道:“主公,‘人才府’一事…”

    “哦!”王毅凡点了点头,一副你不说我差点忘了的样子,放下茶杯道:“诸位,我有意在各郡设立‘人才府’,加强交州的‘人才提拔’效率,详细的过程是这样的…”

    洋洋洒洒地解释了半天,简单概括就是类似后世“选拔”、“选秀”的形式,或者说“科举制度”。试想,在仍旧采用“举孝廉”的汉末,这样的改革将引起各地多大的反响。别说其他州郡,就连在座的“自己人”,都有不少迷迷糊糊搞不清楚的。

    被问得烦了,王毅凡索性不遮不掩,直接引用书上的原话:“哎呀,就是分科取士,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结果,这么一说反而更容易被理解,让王毅凡极受打击,“感情,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退化到这样的地步了吗…”

    率先反应的是贾诩,他出身寒门,从学有所成到被举孝廉,经历得实在太多。因此,对其中的弯弯绕绕认识地更加透彻。在这个时代,“举孝廉”往往是世家、公卿走后门的利器。只要你出手阔绰,足够让名士手软。那么,就算你对经世治国一窍不通,被“举孝廉”也是十分轻松之事。而若是你出身寒门,手中没点本钱或者说所拜的老师不够出名,那么不好意思。你只能等那些“大户”全部当上了官,才能混个小吏慢慢往上爬。

第两百一十章 年终议事(四)人才府() 
也正因为早年的经历,让贾诩更容易地触摸到“科举制”的精髓。别的不说,就说这“允许投牒自荐”的一点,就足以让天下士子纷涌而至了。往深了说,也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士族的垄断。就是这“考试”的内容,多少有些局限。不过比之“举孝廉”,那也好上了不知多少。

    想着,贾诩笑应道:“主公所言之‘人才府’一事,诩附议!”

    “我们两个老头子,也一样!”卢植、蔡邕道。

    他二人,人老成精。当初一听到“人才府”的构想,就已经为之震惊。如今再提,自然不会阻止,更何况现在的他们不属于世家,只是在交州当职的两个老货。只想安安稳稳地看着王小子扫清天下,哪有闲工夫理会世家的利益。

    而有了“天下第一谋臣”和“交州二老”的带头,这赞同的声音自然是一片接着一片地响起。就连鲁肃、顾雍,都苦笑地应承下来。

    待见众人无有异议,王毅凡抚掌道:“好!那么‘人才府’一事,就由各郡郡守着手实施,初试就定在明年的六月,复试定在九月,终试定在十二月。呵呵…一年时间选拔三甲,文武加起来便有六人。说不定,‘人才’一事都不用各位担心,光靠这‘人才府’便能解决了。”

    “那这‘考官’由谁担任?”严畯问道。

    王毅凡眨了眨眼,“自然由各郡郡守担任。”

    卢植提示道:“主公,曼才之意多半指‘武试’的考官。”

    “哦,我知道了!那就这样…”王毅凡眼珠一转,应付道:“‘人才府’先设两处,一处设在交趾,专考‘文士’,由蔡大家、贾先生和元叹为考官。另一处设在南海,专考‘武将’,由幼平、兴霸、文长为考官…”

    话没说完,门外响起嗤笑,“噗哧…”

    见及来人,厅中众将纷纷行礼,唯有没见过唐韵初的法正、张松、甘宁愣了半刻。

    “末将见过夫人。”这是周、蒋、贺、魏等年轻武将所说。

    “卑职见过夫人。”是鲁、顾、虞、严等文士所说。

    至于年纪稍大的贾诩、钟繇,都只是拱手称了句“夫人”,而年纪更大的四位老者则干脆只是拱手。

    唐韵初盈盈一礼,穿越将近8年,这汉代的礼仪,她早已熟记于心,“打扰诸位了。”

    “不敢。”

    “韵初,你怎么来了?”王毅凡走下座位,一边向众人摆手示坐,一边道。

    唐韵初抿了抿嘴,从身后缩手缩脚的蔡琰手中接过饭盒,掷地有声道:“送饭!”

    看到饭盒,王毅凡顿时明白了。昨天晚上,自己曾信誓旦旦地和爱妻保证,说:会用一早上处理公务,然后赶在午时前,回家陪她吃饭的。

    抬头一看,好嘛,这都超过午时了!

    随着心中一道暖意,王毅凡小声笑道,“我这马上就好,要不你到侧厅等我一会儿。大丈夫说到做到,让你送饭算什么…”

    唐韵初戳了戳他胸口,欠身一礼,“妾身遵命!”

    小插曲一过,重新坐上主位的王毅凡一下子忘了要说什么。愣神间,他忽然回想起唐韵初的笑声,忍不住转首问道:“方才我言:让幼平、兴霸、文长当考官。夫人为何发笑?”

    唐韵初坐在侧厅,虽然和主厅中的众人有些距离,但亦能听得清楚,“你们议事,我一个妇道人家…”

    “不然…”出声的不是别人,正是蔡邕。在他的观念里,可并不看轻女子,要不然他也不会将女儿培养成三国第一才女了。他笑眯眯道:“文长尚未及冠,且已是‘龙军’统领、破倭将军。而夫人成名已久,又掌交州工事,岂有‘不能言’之说?”

    是啊,在座的这位,可不是简单的妇人,她可是发明了诸多农、商道具的奇女子,最重要的是,她的夫君非同一般啊。

    “这…”王毅凡扫了厅中一眼,见众人皆是嘴角含笑,遂直爽道:“既然蔡大家都这么说了,夫人不妨直言。”

    哼,瞧你那一板一眼的腔调,回家了再掐你!

    唐韵初平静道:“幼平、兴霸、文长,虽说武力不俗,但毕竟年轻。让他们当考官,是不是欠缺一些说服力。”

    闻言,卢植、蔡邕相视大笑,“是极,是极!夫人所言甚是,依我看呐,这考官除了主公,也没人能够担任了。”

    “这…”王毅凡沉吟了片刻,最终点头应道:“也罢,那这‘南海人才府’的武科考官,就由我和幼平担任。除此之外,诸位可还有疑议?”

    等了一会儿不见反应,王毅凡起身逐客道:“既然无有疑议,那今后一年就按此次商议的来吧。”说着,他取出一叠木牌,放在案上,“这些木牌,是你们今后一年进入‘须弥空间’的安排。切记,到时务必安排好各自的郡中事宜再来南海,可不要你们前脚刚离开,后脚郡中就乱成一团。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没必要来了。喏,一人一块,自己来拿吧。”言毕,王毅凡冲侧厅挥了挥手,带着唐韵初、蔡琰悠悠离了州牧府。

    待其走后,魏延连咽三口口水,悄声唤道:“公奕哥,主公他走了没?”

    蒋钦坐得离门最近,他心里和魏延一样着急,偷偷摸摸地探首往外一瞥,正好看见王毅凡以及两女消失的背影,撒开腿道:“嘿嘿…主公走了!”此话一出,魏延、周泰同迈大步,几乎是用“抢”地,将刻有自己的木牌扯到手里。

    唯有四位老者,以及几位文士,摇头苦笑:“这‘须弥空间’的进入机会,既然是主公亲定,难道抢得越快,机会还会越多不成。反正都是定好的,尽管淡定些便是。”

    “理是这个理,但文长他们的心态,也可以理解嘛。哈哈哈…”

    耳听堂中几位先生的调侃,法正、张松以及甘宁三人,疑惑地凑了上去,“几位先生,这‘须弥空间’?”

    …

第两百一十一章 蒋琬、潘濬(一)()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农历壬申年。

    是王毅凡、唐韵初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八年,亦是真正意义上在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这个时代的人,称新年为“岁首”、“正旦”。当然,口头上还是过新年、过年。

    遵照两汉的历年历制,过新年首先要做的是祭天、祭祖,其次才是官方举办的农业庆典。庆典会因地方差异有所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祈求今后一整年的五谷丰登。除此之外,各州官员也要在这时进京朝贺天子,由天子点燃第一根爆竹,然后再由官员们传回民间。其后,才是真正的新年。

    而今年,同样如此。

    从体制内的规矩来说,身为华夏十三州,哈…算上最近新加的“海州”(倭国),十四州。身为华夏十四州的总管人物之一,又是掌管郡县最多的州牧,王毅凡再怎么说,哪怕是做做样子,也应该进京面见天子一回。一来,汇报汇报自己州郡内的工作,最起码将倭国缴获的‘汉倭奴国王金印’上交一下。二来,也找孤独的王允老头叙叙旧。

    但他没有…

    他甚至没有派出任何文武,仅是安排了两个小小县吏作为交州使臣。

    不过话说回来,交州所列的朝贺贡礼,足够让在朝的任何一人闭嘴。再加上王允老头的从中斡旋,倒也不用真的担心有人使坏。就是王允本人稍稍有些上火,对着交州的三名县吏一无好脸色,甚至嚷嚷着要去交州亲自询问。他心想:自己怎么说也是伯父级别的,你让三个喽啰来,就想随便打发我,这算怎么回事?

    万幸,这老头并非蛮不讲理之人。生气归生气,上了朝堂一样为王毅凡开脱。

    那么,此刻的王毅凡究竟在做什么呢?

    呵呵,恰是处理着他年前因疏忽而积留的招募工作。

    试想一下,年味渐浓的交州,官员们都各自回家陪伴家人或者相约叙聚了。却留王毅凡一个州牧,苦兮兮地撑着下巴,一页一页地翻看资料。

    用后世的金句来形容:“还有王法吗?”

    好在这选人也不是什么难事,看一眼名字,查一下系统,看看有没有哪项能力超过75,有就收,没有就过。最多再看一眼魅力(人格魅力),毕竟魅力越高,与人交流的问题就不会太大。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因为一言不合而暗自较劲,甚至争斗。

    要知道,历史上有多少能人,就是因为魅力不够,白白浪费了青春。像虞翻、像法正、像张松…

    说到魅力,此时的王毅凡正巧看到一人,他抽出那张‘人物表’,暗念道:孟达孟子敬,统率、武力、智力都超过75,智力70,唯有魅力是48。如果光说数值,这48比之当初的虞翻还要高上一点,但历史上的此人好像名声并不太好啊,先背叛蜀汉,后又想背叛曹魏。若非司马懿杀得及时,恐怕又要被他蒙混过去。这…

    忖了片刻,王毅凡将他的资料一合,摇头道:“算了罢!这人既反又复,虽说有点本事,但招之为将的风险太大,一个弄不好会让交州的秘辛统统曝光,还是留给刘焉、刘备头疼去吧。”

    忙活了一个上午,只有潘濬一人合格。

    而且,从系统的资料上显示,此人二十一岁时师事于汉末大儒宋忠,受“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方才得名。而他现在才18岁,政治一项距离巅峰还相差甚远。此时招他,前途如何尚未可知。

    不过未知就未知吧,总也算是将招募工作完成了。王毅凡敲了敲桌案,只手抓着“潘濬”的人物表,出了州牧府。向着南海东区遛马而去…

    一路打着招呼,抵达蒋府时,正好午时刚过。是的,蒋府。据信息所示,潘濬目前只是寄住在叔父家里。自己并没有搬迁至交州,其户籍也仍在武陵汉寿。

    “就是这儿?”王毅凡侧首看了一眼门牌,细细打量。

    门户不高不矮,不显富贵亦不失气度,反而因为朴实无华看起来颇具韵味。

    正自打量,门口忽有一小童嘻嘻哈哈跑跳出来。他手拿一只锦红色拨浪鼓,本应欢声笑语的,然一看到门口之人,当即吓了一跳。瞪着水汪汪地大眼睛,怯生生问道:“您是交州牧吗?”

    王毅凡听得一乐,这小娃娃看起来不过四、五岁,居然也认识自己。便下马走到其跟前,蹲着笑道:“小童儿,你认识我?”

    那小童点了点头,奶声道:“琬曾随父亲远远见过大人几面,故而…故而识得。”

    “琬…”王毅凡乐呵呵地抚了抚他的脑袋,见他年纪虽小但精神面貌俱佳,不由联想到一人,和声问他:“童儿,你叫甚名?”

    蒋府,坐落在东区以北,周围住着的都是一些工坊的匠人,因此在这个时间段来往的百姓颇多。而州牧大人,谁不知晓,这不…围观的群众也就慢慢多了起来。

    那小童看了看四周,眉头微微一皱,“我是父亲的儿子,自然姓蒋…”说完,还莫名其妙地看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