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96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96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人前几日才到开封府,并且持有郡王信符,董都尉,请!”刘府君被老董顶的差点没背过气去,索性说了李承乾的身份,站在一边看董建森的笑话。

    “切,郡王又如何?”董建林到底是个武人,而且和刘府君不同,丫是属于军方的,除了有数的李孝恭、李道宗等有数的几个有军方背景的郡王,其他的还真没被他放在心上。

    唐初重武勋,文官一系想要动军方的人,的确会费力不少,甚至很多时候会无功而返。

    不屑的撇了刘府君一眼,冷冷的哼了一声,董建森大步进了院子,琢磨着就算是郡王,自己问两句话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很快,老董就知道自己错的有多么的离谱。

    一个光头汉子手中拿着一张白纸,就那么直挺挺的站在院子中间的路上,挡住老董的去路。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回头瞥了一眼身后的亲兵,老董沉声问道。

    “你可识得此物?”光头答非所问,只是将白纸托在左掌,右手拿着一个什么东西在上面按了一下,然后递到老董的面前。

    白纸还是白纸,只是上面多了一个印记,借着周围火把的亮度,老董接过白纸仔细看了一眼。

    然后,老董的脸色就变了,不敢置信的看着手里那张纸,狠狠的揉了揉眼睛。

    “太,太……”

    “闭嘴,知道就好,跟某过来。”简单粗暴的打断老董的话,王成虎一把抓过他手里的那张白纸,对着身后以绝对二逼的姿势甩了下头,比了个方向。

    不过王成虎认为这个姿势很帅,自从上次看李承乾作过一回这个动所,丫就学会了。

    (可怜的憨愣二人组,跟着李承乾就没学一点好东西。)

    董建森犹豫着回头向身后的大门看了一眼,发现那个该死的刘府君依旧站在外面,一点进来的意思都没有,不由苦逼的叹了口气。深深的领悟到:斗心眼这种事情,玩刀的总是干不过玩笔的。

    “臣董建森,见过太子殿下。”大厅中,扭捏磨蹭的老董苦着脸给李承乾见礼。

    “这大半夜的吵到你们了吧?”李承乾虚头巴脑的说道。

    “没,没有,臣还没睡呢。”老董说的十分违心。

    “本宫问你,城外可有什么奇怪的队伍存在?”李承乾可不管老董违心不违心,为了他自己的小命,哪怕老董挂了,也要从棺材里爬出来,打事情办完再死。

    “城外?”董建森不知李承乾到底是何用意,沉声说道:“近处没有,五十里外有一府骑兵驻扎,末臣已经验看过了,的确是大唐府军,只是目的就不知道了。”

    “五十里外?”李承乾皱了下眉头,接着问道:“领军之人是谁?”

    “好像是叫薛什么贵的一员小将,因为只是过境之军。所以末将没有细问。”老董回忆了一下说道。

    “可是叫薛仁贵?”吴辰眼睛一亮,上前一步说道。

    “对,对,薛仁贵就是这名子。”董建森连连点头。

    “殿下……”吴辰得了准备的消息,扭头望着李承乾。

    “你去吧,路上小心。”李承乾对吴辰嘱咐道。

    得到老董准确消息的李承乾可谓是信心满满,有了薛仁贵,有了一府骑兵,再加上身边的二货席君买,小李同志信心已经开始暴棚,甚至有冲击突厥王庭的打算。

    家里老头子到底是亲爹,不会真的拿自己儿子去冒险。

    这一路的风餐露宿,在李承乾现在看来,应该是老头子对自己的一种锻炼,不过没招,谁让自己当初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念叨的有些多呢。

    而且50里距离对于骑也来说,大概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如果遇到危险,只要能坚持半个小时,想必一定会有大队人马赶上来。

    心情放松的李承乾自然没有开始时候那么严肃,淡笑着拍拍老董的肩膀问道:“董都尉,你那里可以住的地方啊?”

    可怜的老董已经快要哭了,进的时候可是听说了,眼前这位昨天才住进这个院子的。

    还在还没到十二个时辰,院子就被雷劈了。

    如果住到自己那里……后果难料啊。

    给小伙伴们推荐一本书:南山依旧大大的《一等家奴》,喜欢历史架空类的‘书虫’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哦。

    (本章完)

第193章 任务继续() 
一阵急骤的马蹄声在天色将明的时候,再一次打破了开封府的宁静,再一次将人们从睡梦中惊醒,纷纷趴在自己的门窗缝隙处向外观察着。

    刚刚经历过战乱没几年的人都是敏感的,虽然这一次马蹄的声音有些奇怪,隐约中带着金铁之音,但人们还是很容易的分辨出这是战马在城中驰骋。

    最终马蹄声在折冲府前停止,一行数十人自马上一跃而下,无视站口站立警戒的军卒,急匆匆的闯了进去。

    折冲府中,李承乾、董都尉以及刘府君尽皆在坐,时不时的讨论一些什么,只是看董建森时不时欲言又止的样子,分明是想问李承乾是怎么搞出那么大动静的。

    “殿下,仁贵来迟了。”明光铠甲叶碰撞声中,薛仁贵一身戎装,身披白袍,快步进来之后,单膝点地抱拳说道。

    “仁贵,快点起来,莫要惹人笑话。”李承乾将老薛扶起来,敲了敲他的甲叶子,笑着说道:“你丫竟然又长个子了。”

    “军营之中吃的好,自然长的快些。”老薛憨厚的笑笑。

    接着李承乾又给老薛和董都尉和刘府君引介了一下,大致聊了几句之后,李承乾便向董、刘二人辞行。

    因为相较于董、刘两人,李承乾始终认为老薛更靠谱一些,而且住在军营也远比开封府要安全。

    “高明哥哥,你真是太子啊?”离开了开封城,一直没有说话的的武照终于是忍不住了,坐在李承乾腿上忽闪忽闪的眨着大眼睛,认真的问道。

    “嗯,照儿怕不怕?”李承乾故意装出凶狠的样子,吓唬着小武照。

    “照儿才不怕,高明哥哥是大好人。”武照学着李承乾的样子,捏住他的鼻子说道。

    得,又一张好人卡。

    “照儿真乖!”李承乾笑着拿额头顶了武照的小脑袋一下,随手掀开车帘,向外看了看。

    “殿下,快要出城了。”老薛在军营待的时间长了,身上多了些沉稳,少了些浮躁,最大的改变是无论如何都不肯再用‘高明’来称呼李承乾了。

    “警觉着点,莫要着了道。”虽然李承乾觉得闹出这么大动静,那些莫名其妙的人应该已经退走,但还是认真的交代了一句。

    “殿下放心,某带这五十健卒尽是精锐。”老薛信心满满的说道。

    “得了吧,刚刚还不是被我放到了六个。”骑马跟在老薛身边的吴辰撇嘴说道。

    “如果不服,弄个军阵试试可好?”薛仁贵没有什么争论的心思,只是感觉这个师兄好像越来越不着调了。

    “行了,别闹腾了,都警觉着点。”李承乾又叮嘱一句之后缩回了车里,这年头可是有弩箭这种东西,谁知道会不会突然间被来一发。

    马队很快就到了城门口,顺着打开的城门,不用费力就可以看到城外整齐的一个骑兵方阵静静伫立在外面。

    一些早起准备出城或者进城的百姓远远的站着,对着这一支军队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似乎在研究这支骑军隶属于那一卫。

    因为李承乾明显听到一个家伙声音洪亮,誓言旦旦的说,这是陛下身边三千玄甲军的一部分,他见过的。

    不过当汉子看到同样装扮的五十余骑护送着李承乾的马车经过之后,瞬间闭上了嘴吧,玄甲军只会在李二身边出现的道理整个大唐都知道,如果外面真是玄甲军,那车里也必定是当今圣上。

    如果被皇帝老子听到自己大放厥词会有什么后果?汉子不敢想,最好的办法是赶紧闪人。

    马车出城,时间不大就抵达军阵之前,薛仁贵简单的比了几个手势之后,列阵于前的骑军军阵瞬间一分为二,一前一后护住马车,整个过程除了马蹄声响,竟无一丝人声。

    不得不说,任何人跟李承乾在一起待的时间长了,总会染上各式各样的毛病,席二愣学会了骂人,王成虎学会了一身的痞气,吴辰学会了不着调,老薛现在的情况,分明是学会了低调的装逼。

    看着远去的骑军,老董羡慕的直流口水,眼睛都快要绿了。

    这支骑军的战力怎样先不说,单单是这份默契,就足以让这支军队傲视天下。

    况且,能有如此默契的军队,战斗力怎么可能会弱!

    扭头看看身边同样流着口水,站一乱七八糟的一群兵痞,老董决定,特么不干这个折冲都尉了。

    明天就去长安找自己的老长官去,说啥也要让老长官把自己调进那支骑军里面去,哪怕是当个火长都行。

    且不说董建森如果考虑自己的前途,单说在一千二百骑军护卫下的李承乾等人。

    “师弟,你这犊子装的有些过了吧?”大概行了有五里左右,吴辰终于是憋不住,忍不住开始吐槽。

    “哼,难道一盘散沙,形如兵痞就好了?”老薛反唇相讥道。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吴辰涎着脸摆摆手,前后打量着沉默中行军的骑兵,舔着嘴唇对薛仁贵说道:“你说师兄到你手下干干怎么样?官不用太大,给个校尉就成。”

    “不要。”薛仁贵一晃头,直接拒绝。

    吴辰这货就是根搅屎棍,放到那里那里乱,前夜进军营报信,军卒让他在外面等会儿原本就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丫竟然在报完信之后,离开军营之前,硬是把那六个军卒全都揍了一遍,理由是耽误救人。

    “不是,薛礼,你师兄我当初哪点对不起你,没吃的给你吃的,没喝的给你喝的,现在就这么点事儿,你就不同意?”吴辰这货在道理上说不过老薛,就开始翻旧帐。

    老薛在这一点上确实也有些理亏,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他肚肠太大,能吃呢,而且还经常把吴辰的那一份吃光。

    “吴辰,你丫又折腾什么,不想在老子身边待就直说,另整那些歪门斜道。”薛仁贵的救星李承乾终于是开口了,拿出太子身份,如泰山压顶般,直接将吴辰这个兴奋的有些过头的搅屎棍镇压了。

    (本章完)

第194章 天赋() 
李承乾在开封府遇到的事情,或许在长安那些老油条看来并不算什么,但放在一众大唐新生代身上,却几乎如同绝地逃生一般。

    所以一路上这一群青年或者少年表现的多多少少有些癫狂,经常会不着四六的调侃一番,用来释放这段时间压抑的心情。

    想想接下来的路将在近两千骑兵保护之下前行,就连不苟言笑的包龙图都会不自觉的轻轻扯动嘴角,表示一下自己的喜悦。

    原本行进速度很快的骑兵在李承乾马车的拖累下,一直等到中午才赶回营地,再等薛仁贵安排好军士回营、警戒一系列事务之后,众人这才算是真正有了交流的时间。

    “仁贵,你们这保护的任务完成的真不怎么样,竟然还有我来通知才知道我们遇到危险。”中军帐里,吴辰大咧咧的打趣着老薛,末了还跟他挤了下眼睛。

    “你认为我们为什么那么快就做好出发的准备?如果真靠你,天亮我们都走不出去。”鄙夷的看了吴辰一眼,老薛慢慢解释道:“我们每天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会分早午晚三次接收到你们的情报。”

    “像今天这样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而且情到送到的时间,只比师兄站到一刻而以。”

    “那就是说这批人不光是欺骗了我们,甚至连父皇派来的探子也瞒过去了。”李承乾面色有些凝重,准备重新评估对方的实力。

    “大朗,我觉得你想得有些多了,那个叫萧易的家伙一身的铠甲,外面的探子很可能会当成是折冲府的人,所以某以为只是探子大意的关系。”王玄策适时的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心理压力不大的王玄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分析出来的情况还是很合理的。

    中国古代的探子和现代的间谍是不一样的,他们只会记录自己看到的东西,很少会去分析。

    另外就是能做探子的,多数都没读过什么书,他们做出来的分析也确实没有人敢用。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操蛋的局面,就是说如果不打起来,跟在李承乾他们身后的探子很难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情况,尤其是探子还要对李承乾等人隐瞒身份。

    不过李承乾对这些一点并不感兴趣,目前来说他并不想折腾间谍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