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902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902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在上面自然看到了这一切,不过心情不错的他很不地道的装作没有看到长孙冲被踹出来的一幕,反而一本正经的问道:“咦?表兄可是有什么话要讲?”

    我有个屁话要讲!长孙冲回头愤怒的看了一眼,结果入眼所见个个都是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任何一人露出特殊的表情。

    无奈,真是太无奈的,这帮老人渣为什么不早点退休呢,长孙冲心中无数草泥马在横冲直撞,最后把心一横:丫的,出卖老子,那老子就破罐子破摔,看你们怎么办!

    想到这里,长孙冲梗着脖子,一脸真诚的说道:“臣以为陛下所言甚是,臣举双手赞成。”

    而随着长孙冲话音刚落,立刻有老货跳出来:“长孙冲,你敢蛊惑圣上?!”

    但长孙冲也不是什么善茬,闻言立刻还击:“陛下高瞻远瞩,深谋远略,岂是某能蛊惑的?”

    “明知君上有错而不谏,这便是欺君!”

    “是非对错又非你一家之言,陛下只是要亲民,这怎么就错了?莫非亲民也有错?”

    “胡说八道,亲民之举千千万万,何必非要开放皇宫。”

    “千千万万?那你怎么不举个例子,为何这么多年不见你谏言?知而不报你又该当何罪!”

    一言不合就扣帽子,这样的行为李承乾已经不知道见过多少次,自然不会当真,不过任由这帮家伙吵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所以在事情还没有演变到不可收拾的时候,李承乾用专门打造出来的小木锤在桌子上‘哐哐’凿了几下:“都安静,吵什么!当朕的朝堂是菜市场么!”

    “陛下,非是臣等要吵,实在是皇宫不能开放啊,若是因此而发生什么意外……”刚刚与长孙冲吵的正欢的乃中书令褚遂良,这老头儿字写的极好,也有学问,不过就是有些古板,很多时候不知道变通。

    李承乾知道他的脾性是什么样的,索性不等他说完便打断他道:“会发生什么意外呢?刺杀?不至于吧?如果朕沦落到会有人刺杀的程度,这大唐怕是也要毁了吧?”

    “陛下,臣的意思并非如此,臣……”。

    不等褚遂良说完,李承乾再次打断了他道:“你们是什么意思朕很清楚,现在朕身负重任,身系天下,是吧?可是你们这样把朕围起来,朕怎么事知道你们天天给朕说的那些东西是真是假?你们是想要变相的软禁朕么?”

    “臣等不敢!”一看李承乾似乎真的急了,满朝文武立刻集体请罪。

    “朕量你们也不敢,不过这件事情你们不用劝朕了,朕意已决,皇宫每旬最后一日对民间开放,人数限为五百!退朝!”讲不通道理那就硬来,反正也不是什么原则上的问题,李承乾相信惹不出什么大乱子。

    “陛下!”眼看着李承乾玩起混不吝,一群老人渣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叫了两声见他头也不回的走了,这才有些不甘的闭上了嘴。

    “不行,这事儿不能就这么定了,怎么也要跟陛下好好说说,让陛下收回成命才是。”倔驴这种生物任何时候都不会缺,比如褚遂良便是如此,虽然李承乾已经离开了,但这老家伙还是不依不饶,喋喋不休的唠叨,同时大步向殿外走去,看样子好像真的要去找李承乾理论。

    其他几个老家伙见他如此,一个个大叫一声等等,也都纷纷跟上。

    不过这些老头子并没有见到李承乾,一路追到老李以前在两仪殿的书房时才被人告知,皇帝陛下溜腿儿去了,至于去了哪里,则谁也不知道。

    这下老头儿们没招了,只能唉声叹气的垂头离开。

    而在他们走了之后,李承乾这才鬼鬼祟祟的从书房的屏风后面走出来,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骂了句‘老不死的’之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您何必如此呢,这皇宫本就是高贵机密的地方,如何能让百姓进来。”小白见到李慕云无奈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因为在她看来李承乾这样做完全就是自找麻烦,那些古板的老头儿如果能答应才是怪事。

    本章完

第1825章 玄奘的任务(上)() 
“我大唐的百姓其实是最容易被愚弄的一个群体,尽管现在正在普及蒙学之类的初级教育,可他们还是太过懵懂,容易被人欺骗。”李承乾站在书房门口极目远眺,声音显的很是空洞。

    “可这与开放皇宫有什么关系么?”小白继续问道。

    “任何东西,你越是遮遮掩掩就越是会让人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是想要探究。”李承乾转过头,看着白月宁说道:“你在进皇宫之前是不是也对这时充满好奇?是不是也在猜测皇帝每天会吃几个馒头?”

    白月宁有些尴尬的低下头,事实上她的确这样猜测过,而且她甚至还想过是不是皇帝都不用拉屎。

    好在李承乾并没有让她回答这个问题,短暂的停顿之后便接着说道:“开放皇宫并不是指百姓就可以随处的去走,朕只是想让百姓了解一下皇城里的样子,各大机构是如何办公的,想让他们知道,其实皇帝与他们也没有什么区别。”

    “大唐很大,别有用心之人也不少,与其让他们在外面说朕如何如何,不如朕就敞开胸怀,让全世界都看一看,朕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承乾的身后传来马周的声音,这家伙刚刚从外面进来便听到了某人的心声,当场送上一记马屁。

    “行了,起来吧,别装成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朕知道你不是那种人。”李承乾再次回头,看着杵在门外的马周说道:“一个个的就不会好好说话。”

    马周讪讪一笑,随后上前说道:“陛下,您这件事做的太过草率了,提前也没跟大家打个招呼。”

    “这皇宫是朕自己的家,每旬开放一天怎么了?”李承乾翻了个白眼,回身走向房间里面,同时没好气的说道:“别跟朕说什么天家无私事啊,你要是敢说朕就打你板子。”

    “陛下,臣想说的不是这个。”马周苦笑着摇头说道:“臣的意思是好歹您提前说一下,卫尉卿他们也好有个心理准备,提前安排宫中守卫什么的。还有就是那些老大人其实是怕开了宫禁之后会有一些人出去乱嚼舌头,故意夸大其词,若是那样的话岂不是坏了陛下的大计。”

    “朕有个屁的大计,你们这帮家伙一天到晚就知道瞎琢磨……,算了,朕跟你说不通这个!”李承乾口出恶言,回身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又放弃了。

    李承乾其实并不在乎有人在外面说他坏话,这种事情其实每一天都会发生,毕竟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块人人都会喜欢的金子。所以他根本就没有指望大唐所有人都能说自己好,只要他们能够一心为大唐着想,不要总想着从国家身上占便宜李承乾就已经很知足了。

    他之所以想要开放皇宫,也不过是跟那些歪果仁学来的招术,向外界表达一个广开言论,不自我封闭的态度。

    但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可以做而不可以说的,如果掰扯明白了,免不了会得到一个沽名钓誉的评价,所以李承乾憋了一肚子火没地方发,只好拿马周出气。

    马周被李承乾一顿数落吓了缩了缩脖子,躬身说道:“陛下,臣罪该万死。”

    要知道,李承乾刚刚虽然说的随意,但话里的却有妄测君意的含义,单凭这一点把马周拉出去砍了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李承乾看到马周诚惶诚恐的样子,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抬手指了指书房的大门:“万死就算了,朕不相信你可以死一万次,如果有心就去把这件事情操办了,记住,除夕夜,朕要与民同乐!”

    马周舔了舔嘴唇,硬着头皮应道:“是!”

    “嗯,去吧!”李承乾摆了摆手。

    看着马周离开的背影,李承乾觉得这皇帝当的挺累的。

    以前不知道名声的重要性,总觉得老头子有些过于吹毛求疵,现在自己当了皇帝终于知道,有些时候名声这东西其实还是挺重要的,不能说不要就不要。

    ……

    天竺道,大唐新成立的一道,也是最大的一道,李承乾其实一直想改叫省来着,不过一群老家伙都不同意,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玄奘在坐了半个月的火车之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曲女城。

    刚一下火车,老和尚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那是数不清的木头箱子,每一个都有一米见方,上面贴着封条,封条上大大的‘佛经’二字,而一个身穿制服的家伙正指挥着天竺人往车上搬着:“快点,你们这帮懒家伙,快点过来装车,马上就要发车了,耽误了事情回头扣你们半年的工钱。”

    “这位施主,劳烦问下一,这里面装的都是佛经?”看着堆在一起的像小山一样高的箱子,玄奘头皮隐隐有些发麻,快步上前对那个穿着车站站长制服的家伙唱了一声佛号后问道。

    指挥着工人搬箱子的站长看了一眼玄奘老和尚,见他是大唐人脸色好看了些,笑着答道:“可不就是佛经么,尉迟大将军差不多已经把天竺的佛经都搬空了,这应该是最后一批。”

    “这么多佛经都送回大唐?”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玄奘问道。

    “可不是么,我听说咱大唐有一位大德高僧,为了这些佛经不惜步行数万里来到天竺,可惜啊,如果那位高僧再多等几年,何必再走那么远的路,只要坐上火车半个月功夫也就到了,还没有任何风险。”

    那站长也是个能白话的,见有人有他搭话立刻没完没了的唠叨起来,丝毫没有注意到,玄奘的脸色已经比猪肝好不了多少。

    回想当初历经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好几次差点被强盗杀死的数万里旅程,玄奘也觉得有些不值。

    可是这又能怪谁呢,老和尚当初可是执意要自己走的,又没有人逼着他。

    好在最后总算是老命保住了,没有倒在西行的路上,甚至现在还能自由往来于长安和曲女城之间,这对玄奘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至少他需要的一切东西都已经得到了,过程是什么样子的何必去计较呢。

    本章完

第1826章 玄奘的任务(下)() 
离开车站,外面便是原来天竺的国都曲女城,只不过现在已经是天竺道的大都督府。

    一队由尉迟宝琪派出来的卫兵正等在车站的外面,见到玄奘立刻有一个身着礼服的校尉军官走了上来,十分客气的问道:“请问你是玄奘大师吧?”

    “阿弥陀佛,正是贫僧。”玄奘口喧佛号,点头应是。

    “我们是天竺大都督府的,奉大都督之命前来接您。”校尉见人接到了,立刻一摆手,身后有人将马车牵了上来。

    玄奘的事情现在已经传的满世界都知道了,这些大头兵也都十分佩服这个年近五旬的老和尚,一个个的全都十分客气。

    玄奘不管是在当初的天竺还是在现在的长安,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接待,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道了声“善哉”之后便登上了马车。

    ……

    马车缓缓起行,离开车站向曲女城的大都督府而去,一路上三百护卫尽心尽力,将马车团团围住力争不让玄奘受到任何一点打扰。

    不过尽管如此,玄奘还是发现了些许不同,曲女城的人口好像一下子少了许多,平时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很是干净,几乎没有了行人的存在。

    玄奘透过车窗看到如此景象不由开始担心,总觉得有些不对,这完全不是一个都城应该有的情况。

    但随着马车离大都督府越来越近,一些天竺人的身影开始出现,不过让玄奘意外的就,这些人竟然全都盘坐于地,头顶烈日,神情肃穆,看上去就好像是在朝拜什么一样。

    “这位小将军,不知这曲女城发生什么事情了?这些人都在做什么?”迷惑不解的玄奘透过车窗对随行在马车边上的校尉问道。

    “哦,他们是在请愿!”校尉和声答道。

    “请愿?请什么愿?”玄奘更加迷惑,实在想不出这些天竺人为什么要请愿。

    校尉的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表情,咂咂嘴说道:“他们觉得我们给那些修铁路的工人发的工钱太多,希望我们不要修铁路。”

    这叫什么条件?!玄奘睁大的眼睛看着校尉,似乎有些不敢相信。

    修铁路发工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唐想要好好的统治天竺,自然不会克扣这笔钱。

    但是为什么这些人会觉得钱给的多了呢?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要修铁路和工钱的多少有关系么?如果觉得工钱给的多大不了建议少发一点也就是了,为什么会要求停修铁路呢?

    带着对天竺人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