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874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874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都给你说了,我来这里是为了找吃的,族中有人病了,需要黑鱼炖汤补身体。”玉儿说到这里,脸色又难看了起来,像是想起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你可以在河里摸到鱼?”钦陵继续问道。

    “我们黑水部的人就是靠着这条河活着,摸鱼算什么。”玉儿说着,走向一边的河岸,只见她拨开一丛河边的水草,随手在里面一抓,便拿出了一个鱼篓,赌气一样丢回到钦陵的面前:“这下你满意了吧?”

    “满意,只不过我觉得只有这两条鱼似乎并不够治病的,你应该还需要医生。”

    钦陵往鱼篓里看了一眼,发现里面的确有两条还在挣扎的大鱼,不过他是吐蕃人,不吃这东西,所以也不知道这鱼叫什么。

    “我现在可以走了么?”玉儿并没有理会钦陵的话,那完全就是废话。

    因为靺鞨部落根本就没有医生,他们只有萨满,治病也主要是以跳神为主,另外辅以草药。可是眼下族里要与大唐作战,所有的萨满全都跟着军队去了所谓的辽东,族里已经没了可以治病的人。

    钦陵今天也不知是怎么了,可能就是看那玉儿投缘吧,见她要走竟鬼使神差的说道:“如果你相信我,我的军中有医生,可以安排他过去给你的族人看看,说不定能够治好。”

    “为什么你要帮我?”玉儿的脚步顿了顿,有些奇怪的看着钦陵。

    “你可以理解为缘分!”

    ……

    玉儿最后还是没有拗过钦陵,带着他和他找来的医生以及一支十人组成的卫队回到了族里。

    她并不怕钦陵会对族人不利,因为那五千大唐骑兵他们也看到了,如果真的想要剿灭他们黑水部根本不用这么费力,只要大军压过来,黑水部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不过就算是这样,依旧把那些黑水部的族人吓的够呛,男人们都已经出去打仗了,部落里面只有老人、女人和孩子,看到如此威武的队伍又如何能不怕。

    ……

    “原来生病的是你母亲,难怪你会冒这么大的险,跑到军事禁区里面。”黑水部里面,看着医生进了最大的一座院落,钦陵叹了口气说道。

    “就算是其他族人病了,我也依旧会去!”玉儿扭过头。

    “呵呵,好吧,我们不谈这个问题。”钦陵有些好笑的摇摇头,随后叹了口气说道:“你以后打算怎么办?据我所知你们的骑兵已经战败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再回来解救你们。”

    这个钦陵并不怎么在意的消息对于玉儿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只见这丫头瞬间脸色就变的一片惨白,双手突然死死抓住钦陵的胳膊:“你,你说什么?这,这怎么可能!”

    “没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你们的大首领大祚荣本身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现在只不过是自偿恶果。”

    “不,我不相信,你一定是骗我的。”玉儿好像并没有听钦陵在说什么,抓着他的手依旧没有松开,喃喃念叨了半晌之后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那,那我爹呢?我爹怎么样?”

    “如果你爹是黑水部族长的话,他应该是受了重伤……”钦陵并没有瞒着玉儿,把他知道的消息说了一下。

    “你,你是说,你是说我爹为了给,给大首领断后,带着黑水部力抗唐军一万骑兵,最后重伤被俘?!那,那我哥哥呢?我哥哥怎么样?”

    钦陵能够知道黑水部族长的事情已经算是他多打听了,怎么可能知道玉儿口中那个所谓的哥哥,无奈的耸耸肩膀看了一眼从院子里出来的军医,叹了口气对玉儿说道:“以后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到军营来找我。”说罢,也不管玉儿是什么反应,带着人便离开了。

    ……

    靺鞨投降的消息很快便传回长安,让李承乾十分惊讶的同时,又觉得有些理所当然。

    毕竟这次对付靺鞨虽然没有尽全力,但摆在正面的李绩和黑齿常之再加上一个深入敌后的钦陵,已经足够了。

    甚至可以说这三个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有独立剿灭黑水部的能力,三人合力完全就是杀鸡用牛刀,

    “殿下,接下来辽东,不,东北的事情要如何安排?”马周,一个久未出现的人物,此时的他已经是正四品上的太子少詹士,主要的工作就是类似于现在政府机构的副秘书长。

    “继续按计划处理吧,虽然靺鞨人多了些,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影响。”

    “那……钢铁厂,煤矿都要同时开工建设么?”马周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建吧,抓紧时间。”李承乾点点头,接着又说道:“听说那边还有不少的铜矿,这个要抓紧时间查清楚矿山的位置,如果有可能也要立即开采。”

    “是,臣知道了,回头就安排人处理。”马周拿着一个小本子,把李承乾说的一切都记下来,虽然他也觉得李承乾这段时间处理事情有些急躁,但却没像小唐一样挑明了直说。

    毕竟人有亲疏,有些话作为朋友可以说,但作为下属却不好说的过分直接,像魏黑子那样的人到底还是少数,而且马周显然并不属于老魏那个类型。

    本章完

第1767章 时代的无奈() 
转眼间,半年时间已过,整个辽东,不或者说整个东北已经起了另外的变化。

    弄的大祚荣也不知道应该说好呢,还是应该说不好。

    总之上京述职的大祚荣觉得,以前想要打进辽东的行为挺特么二的。

    “怎么样,从东北赶到长安,这一路累坏了吧?”书房中,李承乾命人给大祚荣送上茶水,露出一抹制式化的笑容问道。

    没办法,习惯养成了,改都改不回来,每天接待大量进京述职的官员让太子殿下笑的脸有点抽筋,想严肃起来都有些费劲。

    “回殿下,累倒是不累,现在铁路已经快要修到沈城了,臣这一路都是坐着火车过来的。”大祚荣接过茶水,谦卑的说道。

    “嗯,这个事情本宫也知道,好事,这是好事儿,而且你在这其中功不可没啊!”李承乾点点头,看着大祚荣说道。

    “殿下谬赞了,一切都是大祚荣该作的。”大祚荣赔着笑,端着茶水继续说道:“当初是臣无知,竟然还想着能够窃取辽东,现在回首往事,惭愧啊!”

    “算了,旧事不要提了,人生在世,谁还没冲动过几次,只要以后做事情多过过脑子,考虑好前因后果便是了!”

    “是,臣尊令!”大祚荣一边答应,一边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上半年的时候,在他辽东那边没少折腾,给辽东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次上京他甚至有被砍头的心理准备。

    可是没想到竟然如此轻松的就过关了,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大祚荣,说说你对东北建设的看法吧,你觉得你们那边最缺少的是什么?”前面的套话说完了,李承乾将话题拉回到正轨。

    再怎么说他这个太子也是远离东北,前一世也没有在东北待过,对那边的情况并不怎么熟悉,很多事情对他来说都是臆想的成份居多。

    现在有大祚荣这个东北‘地主’在,他自然要问问清楚,否则坐在上面拍脑门儿想事情,一但搞错了怕是会贻笑大方。

    “殿下,臣的确有些想法,说的不对还请殿下指教。”大祚荣这次来之前有过一些准备,想了想便说道:“殿下,臣觉得东北最应该发展的应该是旅游业。”

    “噗,旅游?”李承乾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家伙竟然这么有想法,而且思想竟然如此超前,竟然在这个时候就想到旅游业了?

    不过大祚荣却好像是早有考虑,整理了一个思路便继续说道:“殿下,现在的火车已经通到沈城了,臣在来的时候,在车站看到了好多从中原过来的富商之类,他们对辽东,对东北的那片白山黑水很是好奇,都想过去看看。”

    “可是当他们到了那边之后却发现根本不知道应该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应该看什么。所以臣觉得我们应该在一些特殊的地方,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搞一些可以让人观看的东西。”

    “比如说大安城,比如说当年埋葬百万阵亡将士遗骨的地方,再比如一些名山大川,像长白山之类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试着开发一下,供前去东北的百姓参观。”

    李承乾不得不承认,眼前这家伙思想真的是太超前了,竟然提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本来李承乾还打算再过上十几二十年,再搞这些事情,必竟那个时候大唐的百姓生活也都富裕了,手里都有了闲钱,在火车这种便利的交通工具下,出门旅行才会成为他们休闲时的主要目标。

    可是,这个大祚荣竟然因为在车站看到了一些富商立刻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不得不说,这货也特么可以算得上一个标准的人材。

    不过想归想,李承乾最后还是没有答应大祚荣的要求,毕竟现在搞旅游业有些早了,投资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与其把钱投入到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不如用来干点正事。

    于是李承乾对大祚荣提出的想法只是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那么你那里的矿山怎么样了?有什么进展没有?”

    “矿山还在建设,两座铁矿,一座铜矿,另外就是一座煤矿。现在只是初期,一边建设一边开采,产量并不大。”大祚荣平静的回答道。

    “也好,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们这样做是对的,记住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本宫不希望隔三岔五就听到塌方死人的消息。”李承乾想到后世的一些矿山塌方的案例,忍不住提醒道。

    对于大唐的一些贵族或者官员来说,人命其是是最不值钱的,没有几个人会在乎,报喜不报忧也是他们的正常习惯。

    每年汇报采了多少煤,采了多少铜,可是死了多少人却被隐瞒了下来。

    这是李承乾不想见到的,到了他现在的位置终于可以体会实事求是是多么重要。

    那些报喜不报忧的官员或许是出于不想让上头烦心的目的,也有可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但这对太唐百姓是不公平的,对大唐的未来同样是不公平的。

    以前的一切皇朝之所以会覆灭,还不就是因为下面的人报喜不报忧,上面的人也只是喜欢听一些顺耳的东西,而讨厌一些不利的消息。

    正是因为这样,百姓中积蓄的不满情绪才会一点点的酝酿发酵,最后导致叛乱的爆发。

    大祚荣其实心中对李承乾的叮嘱是有些不以为意的。

    在他看来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就是为上层的人服务的,他们的死活其实并不重要。

    当然,这里有一些历史和见识上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想法正是大唐大多数人的想法。

    而这个大多数,便是指除了李承乾之外的所有人。

    甚至就连经常把水能载舟挂在嘴边的老李,其实骨子里也并没有真的把这个天下所有穷苦人放在心上,他也同样是抱着利用的心思在喊口号而已。

    本章完

第1768章 炸鱼() 
而此时的东北,正处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黑水河边,军营已经移走,黑水部的族人也再次恢复了以前的生活,不过,因为半年前的战争,族中的人少了许多。

    不过,对于黑水部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恨那些穿着黑衣黑甲的大唐战士。

    因为每一个靺鞨人都有杀人和被杀的觉悟,他们出去抢东西的那一刻起,便已经知道,很有可能自己会再也无法回到家乡。

    可是没有办法,当人穷到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生命就开始变的不在重要,不得不说这就是人性的悲哀。

    ……

    “玉儿,你好了没有,再不出来,我们可要出发了。”黑水部落中,钦陵带着十来个亲卫,等在黑水部族长家的院子外面。

    黑水部族长在浑河边一战受了重伤,但好在命大,被黑齿常之他们给救了。

    后来大祚荣投降,黑水部族长在伤养的差不多之后,便被送回了族中,现在正在家中静养。

    “来了,来了,你嚷嚷什么啊,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来了是不是!”玉儿的声音从院子里传出来,尽显东北姑娘的彪悍。

    “爹,我跟钦陵出去了啊,你在家里好好养伤,晚上我们就回来了。”对着院子外的钦陵喊过一嗓子之后,玉子又转头对自家老头子说道。

    “去吧,路上小心些。”黑水部族长身上盖着一张毯子,那是行军毯,来自于钦陵的军营。

    “嗯,那我走啦。”玉儿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再次叮嘱了家中的仆役要记得按时给老爹煎药便出了院子。

    “怎么样?你爹没再教训你吧?”等在外面的钦陵见玉儿出来了,迎上去小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