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826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826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的事情以后有机会再说吧,这次把你们弄到这里,主要还是为了了解一下你们那边的情况,还有就是通知你们援军的消息。”

    毕竟单凭一封数月前的情报很难了解倭国眼下到底发生了什么,李佑等人又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所以李承乾虽然很不想再找崔钰但也不得不调动他。

    现在两边终于对上了话,远征军团在倭国是什么样的处境李承乾多少也算是有了些了解,这才让他稍稍放下心来。

    至于说大唐长安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李承乾并没有对李佑他们说明,一是没有必要,二是怕说了让他们分心。反正左右他们也是在那边打仗,知不知道长安的情况也无所谓,索性李承乾也就没有提及。

    而李佑等人此时在知道有援军之后,每一个人都很兴奋,哪里还会管长安发生过什么事情,反正只要有援兵到来,就说明李承乾依旧可以掌握形势,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自己的后院是否会起火。

    ……

    长安,因为卡皮尔第一批种子的试种成功,很快第二批种子就种了下去,归此时正好到了收获的季节,李二陛下带着老婆、小三、小四等再一次来到了田间。

    只不过由于第二次的培育种子的面积已经大大的增加,所以这一次收获的地点已经不是在秦王府,而是改在了城外的那座农场。

    正午时分,李二先是宣告了祭天的文书,然后又是一场庆祝的歌舞,等到一切完毕之后,已经到了未时初刻。

    随着‘大祭司’李淳风的一声:“吉时已至”,李二陛下亲自拿着铁锨来到了地头,铲下了第一锹土。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嘴的时,伟大的李二陛下自从上次收获了无数土豆之后就喜欢上了这种农作物,可以说自从前几天定下来秋收计划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在盼着收获的一天。

    所以当李淳风宣布吉时已至的时候,老李已经是急不可耐,原本应该只是做个样子便算完毕的工作被他执行的十分彻底。一锹土铲过之后,立刻把铁锨丢到了一边,然后就像土拨鼠一样在地上刨了起来,时间不大便有十来个土豆被他给刨了出来。

    “哈哈哈……,几位爱妃,来来来,都来看看,这便是土豆,一亩地可以产上万斤的土豆。”抱着一颗大概有二斤左右重的大土豆,李二陛下乐的合不拢嘴,对着长孙皇后还有杨妃、阴妃、徐惠等一众老婆招呼道。

    而那些跟着老李一起来到地头的老家伙们也都有些傻眼,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李二如此失态,也是第一次听说可以亩产万斤的农作物。

    所以在李二陛下献宝一样给老婆们介绍土豆的时候,一群或紫袍或绯袍的老货们也像野猪进了玉米地一般冲进了地里,有些不信邪的亲自刨土,打算看看事情到底是否像李二陛下说的那样。

    但最后事实证明,老李说的并没有错,土豆这东西的确是高产的东西,整整三亩地的种田,刨出来的土豆几乎堆成了小山,看的众人眼都有些发晕,一个个不断的揉着自己的眼睛,直到把眼皮揉的又红又肿才算罢休。

第一六六七章 倭人的选择() 
    李承乾一直站在人群之后,看着一群老家伙在那里发羊癫疯苦笑摇头。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倭国一战几乎让他有种焦头烂额的感觉,即便是看到地里粮食丰收,也有些乐不起来。

    而远在倭国的李佑此时也有这样的想法,曾经在国内的时候感觉大唐有先进的装备,有百战余生的勇士,战场之上自然可以百战百胜。

    可到实际到了倭国打了几仗他才知道,打仗终究是要死人的,尤其是在面对一群没有理智,凶残到了极点的敌人时,曾经幻想的一切都变的那么缥缈而不真实。

    战场之上的人是没有理智的,胜利的背后往往代表着无数父亲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子失去了父亲。

    这些都是他以前所没有想过的,他只看到了大唐凯旋时朵朵鲜花掷马前的荣耀,只看到了大唐上铁骑纵横驰骋时的威武,但却没有看到这荣耀与威武的背后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没有上过战场的男的不是一个成熟的男人,李佑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也许是他自己总结的也说不定,反正莫名的脑子里就闪过了这样一句话。

    随后又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在长安城中跨马游街,耀武扬威时的样子。

    想着想着,李佑竟笑了起来,此时的他突然发现,原来当时的自己是那么的幼稚,那么的可笑,也难怪家里老头子总是看上自己,原来……。

    意识到这一点的李佑仿佛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也变的沉默了许多,他不再要求强攻平城京,因为他知道那不现实,他也开始习惯于倾听,听松赞干布的意见,听李震的意见,听杨天的意见,最后把他们的意见综合起来慢慢的思考。

    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过去,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倭人的进攻开始趋于缓和,毕竟他们也需要过冬,也需要过冬的储备,所以战事便不知不觉中停了下来。

    而此时的倭国,其实也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苏我氏,物部氏等几大家族之间已经停战,面对大唐的进攻,他们也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

    可是虽然他们之间已经停战了,但彼此之间的仇恨却依旧存在,数支队伍之间互不统属各自为战,开始的时候因为需要打破唐军对平城京的包围态势,所以他们不计一切代价的发动过进攻。

    可是现在,平城京之围基本上已经解了,舒明天皇也已经离开了平城京,再继续与唐军恶斗下去已经没有了意义。

    因为对于那些氏族来说,未来控制住天皇,为家族取得更大的利益才是正道,至于什么时候将唐军赶出去,不好意思,那不是还有其他家族么!

    舒明倭皇对几大家族这样的势力根本没有任何办法,他的手下眼下基本都在平城京组织防御,根本就没有跟着他一起撤出来,所以他此时发愁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皇位,毕竟在倭国还有很多人对皇位有继承权,并不是少了他就不行。

    所以对于几大家族保存实力的做法他虽然心中有怒气,但却根本不敢提出来,最后为了大家的面子,索性找了一个囤积物资,以待来年开春一举将唐军赶下大海的理由来缓解几波援军之间尴尬的气氛。

    大阪,山背大兄王的亲王宫殿,也可以说成是舒明天皇的临时行宫。

    这次参与救援行动的几大世家这主齐聚一堂,讨论着未来的与唐军作战的具体方案。

    只听得苏我虾夷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回荡着:“我苏我一族在码头一战中损失颇大,已经无力再向唐军发起正面进攻,这件事情就交给物部氏好了。”

    物部氏的家主只等苏我虾夷话音一落便立刻接口说道:“胡说八道,区区不到两万人的损失就颇大了?你苏我一脉真的有这么弱?”

    “物部家主,请你不要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好歹苏我一族还曾经在码头那些消灭了一支守军,可是你们呢?你们这么长时间干了什么?可有什么特别的建树?”

    “你……”物部氏族长被气的吹胡子瞪眼却没有什么办法。

    他面对的可是大唐最精锐的海上雄师‘海狼’,别看人数只有五千,但战力可不是码头上那三午多人能比拟的。

    连续数月大战下来,他们对‘海狼’固守的碍口进攻了不下五十次,可每一次都是还没有接近到交战距离就被打了回去,损失惨重不说,还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好了,几位将军不要吵了,我们这一次是准备制定来年的作战计划,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舒明倭皇见苏我氏与物部氏吵闹不休,连忙打圆场和稀泥。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传了过来:“来年的作战计划?陛下是不是想的有些多了?”

    “山背大兄王有何见解?不如说来听听?”面对当年自己最有力的竞争者,舒明倭皇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的笑容。

    正所谓成王败寇,当年他舒明得了皇位,这位本应该成为倭皇的亲王便被他打发到了大阪,可是眼下形势逆转,他这个倭皇却需要向以前的竞争者求援,这怎么能让舒明高兴的起来。

    山背大兄王此时正坐在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听到舒明倭皇的话之后也不客气,站起身走到议事厅的中央,朗声说道:“我们其实都知道,大唐的实力绝对不止外面那五万多人,在大海的另一侧,他们还有近两百万的大军,你们是凭什么肯定大唐没有援兵至此?你们又是凭什么认为下一次的战斗会是在明天的春天?”

    不得不说,山背大兄王的话几乎如一让重锤,狠狠的砸到了众人的心口之上,让这些抱着一份侥幸心理的倭族栋梁们为之变色。

    是的,他们谁都无法肯定大唐是否会有援兵,也无法肯定下一次的大战一定会是在春天,这些只不过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仅此而已。

第一六六八章 赎‘罪’() 
    “亲王殿下,您的意思是大唐那边还有援军?”物部氏族长平日里与山背大兄王走近些,静静听他说完之后,立刻便附和着问道。

    “不但是有援兵,而且依我看他们的援兵已经在路上了。”山背大兄王不动声色的看了物部氏族长一眼,颇有些傲气的说道。

    “这不可能,如果唐军还有援兵,他们绝对不可能收缩防线。”苏我虾夷突然站起来,对山背大兄王发出质疑。

    眼下倭国的政权正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阶段,倭皇失势身边几乎没有可用之兵,而他手下的一些大家族却在互相攻奸。这个时候无疑是山背大兄王的机会,如果操作得当,或者在某一次的判断上机缘巧合的赢得先机,那么很有可能代替舒明的位置。

    要知道,当初倭皇舒明上位可是苏我虾夷力挺的结果,也真是因为他的参与,才导致山背大兄王与皇位失之交臂。

    所以若是山背大兄王取代了舒明的位置,下一步很可能就是针对苏我氏发动攻击,这是苏我虾夷十分不想见到的。

    “苏我虾夷,你凭什么如此肯定那不是唐军的诱敌之计呢?或许他们正在施展他们历史上著名的空城计也说不定。”物部氏与苏我氏之间仇深似海,自然是苏我虾夷反对的,物部氏族长就要支持,可是他却并不知道自己用错了典故。

    要知道,空城计是明明自己手中无兵,但却摆出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以此来吓唬敌人。

    而唐军现在却是明明有实力,但却在不断收缩防线,这样的战术充其量算是诱敌深入,跟空城计完全没有任何一点关系。

    可怜的物部氏族长自以为学贯古今,对大唐的一切都十分了解,结果却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不过好在倭人似乎都没有怎么学明白中原文化,也就没人发现物部氏族长话中的漏洞。

    毕竟自打贞观初李承乾就把倭人的遣唐使例为了最不受欢迎的人,所以倭人在大唐几乎是寸步难行,自然也就学不到什么太过高深的东西。

    不过虽然找不到物部氏族长的语病,但苏我虾夷却并没有就此放弃,嘿嘿冷笑一声说道:“那好啊,如果物部族长真的想信山背大兄亲王的话,那就带上你族中的勇士,去进攻大唐的防线好了,我们一定会在后方为物部族长打气加油!”

    “你……”物部族长岂会听不出苏我虾夷在说风凉话,顿时气的脸色通红,大声叫道:“苏我虾夷,你休要以为老子怕你,有种把你族中的士兵拉出来,我们战过一场。”

    “够了,都闭嘴吧!”眼见下面已经吵的不可开交,主位上的舒明倭皇坐不住了,狠狠一拍面前的桌子:“今天的事情就到这里,大家回去都好好想想,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议!”

    再议的意思就是再研究研究,再考虑考虑,再讨论讨论,再合计合计,再琢磨琢磨……,总之近两个月的时间,就是在不断的再议中度过的。

    大家都知道山背大兄王担心的事情很可能会成为现实,但又谁都不想去当这个出头鸟,毕竟名声再好也不如有兵权在手,万一手底下的兵死光了,为他人做了嫁衣,到最后岂不是得不偿失。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倭人这样无休止的讨论,给了李佑等人整军的机会,两月之期已过,拥有深水不冻港的平城京外海上,遮天蔽日的驶来无数飘扬着大唐龙旗与军旗的战船……候君集率领的十万左、右威卫到了。

    整个港口在一瞬间沸腾起来,无数‘海狼’水军冲上甲板,跳着,叫着,欢呼着。

    而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