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714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714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给老头子解释了一下之后,便看向郑郝,示意他快点把话题接过去。

    “这位先生,我们这里主要包括有油坊,玻璃作坊,毛毡作坊,羽绒服作坊,还有两家养殖场,一家养豕,一家养家禽,另外就是您看到的这一大片试验田。”

    “这里主要种植的作物是豆类,这样可以方便为油坊提供原料;另外养殖场可以为作物提供肥料,家禽养殖也可以为羽绒服作坊提供原料。”

    郑郝陪在李二的身边,小心的介绍着这片区域里所有的东西,大热的天冷汗却在不停的往下滴着。

    曾经的太子都没有说话的权力,这大人物已经大到没边了,在郑郝看来除了当今皇上根本不可能有人会将李承乾压制到如此程度。

    当今皇上,那可是皇上,虽然郑郝也曾经想过自己会不会有机会与皇上见上一面,但那也只是想想罢了,与古时的叶公好龙差不了多少,现在见到活的,若说不怕那才是有鬼了。

    “这里以前是个村子吧?”李二一行人此时已经穿过整个村子,来到了另一头,看着高耸的烟囱以及无边无际的田地,老李的兴致很高。

    “是的,以前就是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多亏以前太子殿下照顾,这才让村子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郑郝回答道。

    “嗯,现在这里只怕不下有几百户人家了吧?可是为什么没有看到人呢?村子里的人都哪里去了?”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村子,李二陛下继续问道。

    “一共五百三十二户,几乎都是农场的人,眼下正是农忙,青壮都去地里干活了,妇人原本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可是现在因为有了一些机器,工坊里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体力劳动,那些妇人也能胜任,所以村里的妇人也全都到工坊里务工去了。”郑郝说到这里,脸上有了一丝神彩。

    整个大唐,人人都有事情做的村子不多,偏生他们村就是其中的一个。

    油坊以前是男人主事,现在全都换成了女人,有了蒸汽机提供动力榨油变的简单了许多,体力活儿也少了,根本用不到男人。

    养猪养鸡这些事情妇人们同样在行,过去各家都在养自己的,现在成了一个产业,若大的养殖场只要十来个人便能照看过来,省下了大量的劳动力。

    至于玻璃坊这个则是由男人来做的,必毕玻璃那东西过于笨重,妇人们力量小做不来。

    最重要的是有了那些玻璃暧棚,冬天也可以种菜,这样一来等于村民们一年四季都有事情做,也等于村民们一年四季都会有收入,这在以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李二陛下漫无目的的四处走动着,长孙皇后、杨妃、徐惠则是跟在后面好奇的四处打量着。

    “村里的收入如何?日子可还过得下去?”又转了一段时间,李二陛下突然问道。

    “收入?呵呵,不瞒先生,现在村里的日子已经不能用是不是过得下去来衡量了。”郑郝经过了一上午的接触,总算是适应了,听到老头子的问题笑着回答道:“其实村子里每一家在长安城里或大或小都有房产,每年靠着城里房产的租金就能过的比以前强上许多倍。”

    “但是大家都在念着太子殿下的好,觉得太子殿下既然当初把这个工业区交给了我们,我们就不应该让他失望,我们一定要成为整个大唐最富裕的村子,再把我们的经验都传播开去,让其它村子也像我们一样都富起来,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太子殿下对我们的信任。”

    郑郝越说越激动,虽然他也知道李承乾现在不是太子了,可是他就是觉得不应该这样,这里的一切都是太子给的,如果没有太子就没有他们的今天。

    可是,可是太子殿下就因为替百姓说了几句话,就因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说了几句话,那些所谓的文人便一起去告他,甚至还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这是不对的,既然不对那就要改。

    现在皇帝就在他身边,这就是一个机会,一个替太子殿下说话的机会,如果这个时候不说,郑郝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村里人如果知道了会戳他郑家一辈子脊梁骨。

    “恒山王,你怎么说。”李二陛下似乎想到了什么,看着一边的李承乾沉声问道。

    李承乾叹了口气,心知郑郝这家伙一定是看破了老头子的身份才会这样说的,收中苦笑的同时躬身说道:“无话可说!”

    “陛下!小人斗胆,为殿下求情,请您高抬贵手,恢复了他的太子之位吧!”郑郝似乎也豁出去了,‘噗通’一声双膝跪到以头触地,大有代天下百姓请愿的意思。

    原来行藏早就被人看破了,亏得老头子还装的有模有样,其实在知道这里是李承乾的后花园之后,老李就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真亏他还能装得下去。

    长孙皇后瞥了一眼尴尬的李二:“郑郝,你且起来,有什么话都可以慢慢说,乾儿是个好孩子,我们也知道你们很感激他,但是错了就是错了,不是说一个好孩子犯了错就不用受到惩罚,你明白么?”

    “小人……”郑郝还想再说什么,不过此时早有跟着李二一起过来的侍卫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你刚刚说的都是真心话么?你真的愿意把你们这个村子的一切经验全都传授给别人?说真话!”既然被识破了身份,李二陛下索性也不再伪装,卸下一脸和善显出帝王本色。

    (本章完)

第1452章 给老头子提个醒() 
    “陛下,小人不敢承诺什么,但我们这里的一切都是太子殿下给的,殿下早就说过我们这里既是工业区,也是试验区,是代表大唐在做一个实验,如果成功将会把我们的经验推广天下。”豁出去的郑郝抛开所有的犹豫,正色回答道。

    李承乾当初还是太子的时候,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现在到了他们回报的时候了,如果不能让那个少年重新踏上巅峰,郑郝觉得回去之后家里老头子应该打断自己的腿吧。

    仗义每多屠狗辈,李承乾总算是知道了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但这货还是太心急了,这样的表现看在老头子眼里,估计很容易误会成是他安排的吧。

    果然,老头子一再听郑郝提到‘太子’脸色有些难看了起来,但好在并没有真的大发雷霆,只是目光有些阴郁的看向李承乾,其中含义不用解释也能猜得到。

    ……

    中午的时分,老头子在村子里用了一顿便饭,简简单单的一盆小鸡炖蘑菇,一碗白米饭,没有酒,也没有茶。

    草草吃过之后,李二陛下再次叫过郑郝:“这就是你们平日的吃食么?说老实话,莫要害怕朕。”言罢看了一眼李承乾。

    和我有啥关系?李承乾被老头子看的后背发毛,有心说话又被老头子瞪了回去,再扭头,发现那郑郝也在看着自己。

    得,这下可是跳进渭河也洗不清了,李承乾心下哀嚎一声,转而对老头子说道:“父皇,儿臣有些内急!”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么?大不了躲到外面,让老头子问个清楚好了。

    “憋着!”老头子的回答让众人倒绝。

    “喏!”感觉到老头子似乎真的想要拿自己开刀,李承乾心中暗暗翻了一个白眼,老实的蹲到了一边。

    “你接着说。”看到李承乾老实了,老头子又看向郑郝。

    “那个,陛下……,这……”郑郝脸都快要抽了,眼睛一个劲的往李承乾那边瞄。

    “到底怎么回事儿,说!”李二陛下终于动了真怒,感觉自己受了欺骗。

    “陛下息怒,有什么话好好说,妾身想来乾儿应该不会骗您的。”长孙皇后见事情苗头有些不对,主动劝说道。

    “那个……,父皇,儿臣能说两句么。”看着郑郝被吓的直哆嗦,李承乾知道自己不得不站出来了,否则那小子非被吓死不可。

    “想说就说,朕可曾堵着你的嘴。”老李斥道。

    “父皇,其实吧……他们平时吃的比这个好多了。”

    嗯?平时吃的比这还好?扯蛋吧?李承乾的解释不但是李二,连长孙皇后等人也都愣了一下。

    刚刚几乎所有人都在认为这是李承乾做的局,意在让老头子认为天下太平,百姓全都有好日子过,而事实很可能是百姓根本吃不饱饭。

    可是现在李承乾突然说其实这里的百姓平时的吃食比这还要好,这无论如何都超过了老李等人的理解范围,感觉像是受到了愚弄。

    李承乾好像也认命了,在众人‘你死定了’的目光中继续说道:“父皇,儿臣这不是怕您误会么,怕您过高的估计了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所以才让他们少弄几个菜。”

    这是什么理论?

    平时皇帝下来视查,下面的负责人都是把自己治下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他看,怎么到了李承乾这里会是反的?

    李二陛下一时也有些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释,这似乎有些超过正常人的理解范围,想了一会儿才问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平日里吃的比这一顿还要好,朕只是最了一顿最差劲的饭食,是这个意思吧?”

    “呃,这道不是,只是简单了些,平时他们每一餐怎么也会有些青菜,肉食一般会有两盘。”李承乾边说边看了一眼郑郝,最后确定的点点头:“嗯,就是这样。”

    “放屁,臭不可闻!”这下老头子算是真的听懂了李承乾说的是什么,顿时怒不可遏。

    “乾儿,快点说实话,否则母后也帮不了你。”长孙皇后生怕老头子气出好歹来,给李承乾打着眼色说道。

    李承乾的脸已经快要皱成苦瓜,带着无限委屈:“母后,儿臣没有说谎啊,其实儿臣正是怕父皇误会,所以才让他们少上几个菜,结果没想到还是……”。

    “陛下,依妾身看来这件事情似乎真的另有隐情,恒山王殿下也不似在说谎。”

    “是啊陛下,承乾是个好孩子,绝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说谎的。”

    眼见事情有些不对头,杨妃和徐惠也上前拉着老李劝说,必竟李承乾是长孙皇后的嫡长子,这个时候帮他说几句话,既保全了李承乾的面子,又能交好长孙,完全就是惠而不费的事情。

    “是不是说谎朕调查一下便知。”李二陛下哼了一声,也不理会身边长孙等人,直接走到郑郝面前:“你家中的粮仓在何处,打开让朕看看。”

    “哎,小人带路。”郑郝早就看出苗头不对了,李二一开口,这货立刻兔子一样窜了出去。

    ……

    查看的过程不必在此赘述,总之恼怒之下的李二陛下几乎翻看了村里所有人家里的仓房,最后离开的时候有些失魂落魄。

    “陛下何必如此,百姓仓廪充足这是好事啊!”归城的马车中,长孙皇后脸上带着玩味的笑意,看着身边郁闷的老头子,知道他是面子上挂不住,便小声的劝说道。

    “朕也知道是好事,可是那小混蛋为何要骗朕。难道让朕知道百姓生活富足不是好事么?”李二陛下叹了口气。

    李承乾的做法让他有一种自己是‘昏君’的感觉,因为只有昏庸的皇帝才见不得百姓生活富足。

    “陛下,恒山王也是好意,毕竟他刚刚不是说了么,大唐并不是处处都是如此,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不相误导了您。”杨妃坐在长孙皇后的对面,附合着长孙皇后劝着老李。

    “唉,你们不要说了,这件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老李在大小老婆的劝说下打起精神,看着窗外的夕阳,过得半晌才说道:“朕是真没有想到啊,一个小小的村子,竟然可以发展成这样,仓里的粮食竟然多的快要装不下,若是我大唐全都这样,那有多好!”

    真的好么?李承乾坐在前面的车辕上,苦笑摇头,该死的历史局限性真是要命。

    难道老头子就不知道,眼下的大唐已经不是当初,粮食对于大唐来说并不是主要问题,每年从南面运回来的粮食就已经多到吃不完拿去喂猪的程度。

    而且粮食的价格已经一降再降,贞观初期还要四、五文一斗米的价格,现在已经降到了三文左右,若是再这样下去,老百姓几乎全都要不种地了。

    “逆子,你又在叹什么气,有什么话就说,再要隐瞒信不信朕把你降到没有品?”

    李承乾想问题有些出神,叹气的声音大了些,被马车车厢里的老头子听到了,一声怒斥自然是免不了的。

    不过降到没有品算是怎么回事?太子都给废了,难道连恒山王也要收回去?

    带着一吐子的吐糟,李承乾回身对车厢里的老头子说道:“父皇,米贱伤农,该免些农税了。”

    “免农税?你真这么想?”李二没想到李承乾竟然会提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