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666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666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所有世家和士族都通过气,一致用这个理由,只要李承乾不想鱼死网破,他们认为完全可以用这个理由搪塞过去。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李承乾在这件事情上的认真程度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样的说词在他那里根本就混不过去。

    所以当丁文才认为自己可以侥幸过关的时候,李承乾冰冷的声音一下子将他的心打入九幽地狱:“丁文才到了这个时候你还在巧言词令,当真不知死活。”

    “连你身边两个去申请助学金的学子都不认识,竟然还有脸在本宫面前说什么学问够与不够,难道你坐在官署之内,就能预知天下事?”

    “臣……”

    “闭嘴!休要让你的声音污了本宫的耳朵!”李承乾怒声打断丁文才的辩解,同时吩咐道:“给本宫将这个玩忽职守、欺上瞒下、不知廉耻意图蛊惑本宫的家伙拖出去游街,让百姓揭发其恶行,三日后枪决!”

    “是!”侍立两旁的飞凤军将士立刻出来两人拖着丁文才就走,完全不顾其杀猪般的求饶。

    “太子殿下,如此判决是否有些草率?而且……枪决又是什么刑罚?”卢承庆没想到李承乾竟然如此简单就将案情了结,忍不住站出来想要帮丁文才说几句。

    毕竟这人也是受了族中命令在行事,若是不将他保下来,估计在‘教育改革’这件事上很难再有人继续顽抗下去。

    (本章完)

第1376章 李承乾审案(下)() 
    “这么说范阳郡公是认为这姓丁的无罪?”李承乾乜了卢承庆一眼,故意玩起文字游戏。

    卢承庆很清楚李承乾这句话里隐含的意思,不管他答是与不是,最后都不会改变丁文才的结局。

    这就是所谓的官大一级压死人,而在一个受宠的帝国太子面前,这种压力更是大到无法想象,这使得老卢心里有无数的理由和借口,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如果有可能他并不想与李承乾为敌,也不想与皇室为敌,可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如果。眼下的实际情况下,皇室一直不断的蚕食世家,不断的压缩他们的影响力。

    为了家族几大世家不得不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以李二为首的皇室,采用积极的消极抵抗来拖延时间。可是没想到,李唐皇室除了老李之外,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理念,同样将世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不想沦论鱼肉,世家只能改变消极抵抗的方式,与李承乾正面对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势均力敌,让李承乾的计划无法执行下去,便是成功,于是也就有了各县拒不给学子发救助金申请表的例子。

    整件事情说起来,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左右不过就是利益之争,老李与小李打算取回更大的权力,而世家则是要保住他们的影响力与在官场上的势力,就是如此简单。

    毕竟大唐还是一个封建社会,世家想要保证自己的利益那就一定要损害其他人的利益,而李唐皇室同样需要这份利益来保证自己的江山永固,这就形成了双方天然上的对立,必需要有一方彻底倒下,事件才会平息,否则只会不断的斗下去,一直斗下去。

    李承乾明白这一点,卢承庆同样明白这一点,他们都知道彼此之间争的是什么,也知道如何利用手中的优势。

    但是奈何,世家与皇室相比,虽然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有着天然的弱势。

    而李承乾正是抓住了世家的弱点,发动了突然袭击,打算以雷霆之势狠狠削弱世家在民众间的影响力,这就是卢承庆的分析。

    李承乾等了半天,没有得到卢承庆的答案,不由轻慢的笑笑转而吩咐道:“将万年县其他人等都带上来,本宫要看看他们这些人到底是如何混吃等死的。”

    “太子殿下,您这样不按律法胡乱断案会引起大乱子的,某一定会上本弹劾于你。”卢承庆意识到今日之局无法善了,在人还没有被带上来之前,出言威胁道。

    “范阳郡公只管弹劾便是,本宫行的正、坐的直,岂会怕区区弹劾?”李承乾满不在乎的说着,顺便指着被带上来的一群人:“像这些只知道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官员,我大唐要他们有何用?当官不为百姓着想,只想着不要得罪人,我大唐要他们又有何用?就算是一条狗放在那个位置上怕是都会做的比他们好吧。”

    没有人说话,包括秦琼在内,所有人都认为李承乾已经疯了。

    本想着他在收拾掉那个主簿之后就会收手,可是眼下看来他似乎是要将整个万年县一锅给烩了。

    然而,李承乾根本没有在乎他们诡异的眼神,看着被带上堂的众人冷森林的问道:“万年县令,本宫问你,寒门学子可以申请救助金一事你可知晓?”

    “臣,知晓!”万年县令宋宁远摇头。

    “很好,那么本宫再问你,一连半月无人前来申请救助金,你可曾过问?”

    “臣,没有过问!”继续摇头。

    “你们呢?身为县丞,你们可曾过问此事?”李承乾对两个站在宋远宁身后的官员问道。

    “臣,臣也没有问过。”两个县丞懊恼的摇头。

    这种事情真说起来他们都是不会过问的,因为这算不得什么大事,偌大的长安城每天会发生很多事情,长安、万年两县光是断案都断不过来,哪里会有时候去关心这种民众自发前来申请的事情。

    可事情就是这样,如果李承乾不过问这件事,那么这件事自然是不重要,但是现在他问起来了,那么万年县自然全体都有责任。

    “既然你们都承认自己没有过问这件事,那么本宫判你们渎职不冤吧?”问了几个头头之后,李承乾也懒得再理会下面的小喽啰。

    “不冤!”宋远宁似乎是认命了,不管李承乾说什么,都点头称是。

    “那么画押吧!”

    简单、直接,这就是李承乾的断案方式,什么证据,什么证人、证词,心中杀机涌现的小李现在只想杀人,根本就不在乎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当然,刚刚在老头子那里说的一体诛绝也只是气话,就算是他真的想那么干,老头子也会干预。

    所以在一群人画押之后,李承乾索性全都判了个流放崖州。

    至此,万年县全县一体全部免职。

    可是就在李承乾将要宣布退堂的时候,一个官员却出声了:“太子殿下,臣不服,臣不服啊,长安县与我万年县尽都没有接收学子的申请书,为何只判我万年县!”

    “哦?这么说你是想要检举?”李承乾突然笑了,对几个拖着万年县官员的飞凤军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将人都放开。

    “臣,草民,草民……”刚刚叫嚷着不服的家伙吞吞吐吐一时答不上来,可是想到刚刚说出去的话,最后把心一横说道:“太子殿下,不但是长安县,就算是其他州县也同样没有回音,您却独独处罚万年县而放过其他,是以草民不服。”

    既然是被判流放,官职自然是没了,所以这家伙只能自称草民,而不能以臣自称。

    不过李承乾明显并不在乎这一点,只是饶有兴趣的打量着他,半晌之后才说道:“那依着你的意思呢?莫不是要全国清查?”

    “草,草民,草民就是这个意思。”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不甘心的家伙抱着弄死一个是一个的心思回答道。

    (本章完)

第1377章 再弄一枚棋子() 
    “你的胆子不小,你可知道你这一点头,会有多少人人头落地?”李承乾看了一眼卢承庆,出言试探着下面那个豁出去的家伙。

    “刚刚殿下的一番教诲让草民想清楚了,拿下不作为的官员如果继续在原来的位置上坐着,只会祸害更多的百姓,如此一来不如拿他们以正法典!”眼见事情有了转机,差点被拖出去的家伙立刻打蛇随棍上,表现出刚正不阿的一面。

    “好,好一个以正法典。不错,真不错。”李承乾原本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脸,看着下面的家伙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草民李义府!”

    “嗯?”李承乾愣了一下,感觉世界之大,巧合却还真是不少,先有许敬宗,后有李义府,看来初唐的几个大奸巨恶基本上全都露头了。

    “草民,草民真的叫李义府。”李承乾的惊讶被李义府当成了疑惑,连声解释着。不过很显然,李承乾并没有在听他在叫嚷什么,只是呆呆的坐在那里发着愣。

    片刻之后,就在众人都在猜测李承乾在想什么的时候,他却突然开口了:“李义府,既然你对此事不服,那么本宫若是将清查之责交给你,你会如何处理?”

    神转折啊这是,本以为逃不过流放之刑的李义府刚刚只是想着发泄一下,结果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结局,李承乾话音刚落便沉声答道:“臣愿为大唐肝脑涂地,定会将一众玩忽职守之人绳之以法。”

    “好,本宫便信你一回,你先下去到一旁候着,回头本宫给你讨个差事,由你来督察全国‘教育改革’一事。”不等卢承庆等人反应过来,李承乾已经拍板,决定了李义府的去处。

    “喏!臣谢过殿下不罚之恩!”李义府几乎是从鬼门关上转了一圈,听到李承乾的承诺之后,一个大礼行下来,险些没有把头杵到地上。

    李义府,李猫,后世记载其为武则天的心腹宠臣,不可否认其才能的确是有,但是更多的是坑人害人之法。

    李承乾深深知道这一点,但他现在手中缺的正是这样的人,所以他打算好好‘用’一个这个家伙,让他和许敬宗那老货配合,给那些世家一个‘厉害’瞧瞧。

    而至于说将来这货要如何安排,李承乾目前还没有想好。

    一个国家不能全是好人,古时的君子国是个例子,水至清则无鱼是个警告,李承乾同样也不想生活在满朝庭都是‘魏征’的大唐。

    所以李义府这样的人要用,许敬宗那样人同样要用,只有这样才能转移如同魏征之类的那种正人君子的视线,省得他们总是把目光集中在皇帝身上。

    如果真是那样,将来的日子用悲催来形容只怕都是简化过的。

    ……

    卢承庆气鼓鼓的走了,孙伏伽无奈的回了大理寺后衙,李承乾则是喜滋滋的窜进了太极宫,跑到了武德殿:“小泰,小泰,你在哪呢?”

    “哥,我的亲哥,您别嚷嚷了成么?我正整理资料呢。”李泰书房的门打开,胖胖的李青雀从里面走出来。

    “别跟我废话,快点,给我批个条件,任命一个官员。”李承乾三两步迈上台阶,把李泰给挤回到属于他的书房里面。

    “我批条子任命官员?大哥,你搞错了吧?”李泰被说的有些懵,看着李承乾想要试试他是不是在发烧。

    “你是雍州牧,掌管京畿,不找你找谁!”李承乾在李泰的书房里乱转着,看上墙上挂的一幅幅名家字画,神秘的说道:“快点把任命书签了,一会儿哥告诉你一个秘密,绝对是大秘密。”

    “什么秘密?”李泰拗不过李承乾,只能无奈的命人拿出委任状的范本,铺在桌上看着李承乾。

    “名字叫李义府,官职是京畿巡查使,官职正六品,主要负责……。”李承乾看李小四准备好了,便把李义府的名字说了一下,顺便把给他的差事也一并告诉了李泰。

    “哥,你真要对世家动手了?难道就没有缓和的余地?”李泰一边在任命书上写着,一边问道。

    “若是以前或许能缓缓,但是现在不行了。”李承乾叹了口气:“那些老古板们现在已经开始在限制大唐的发展了,如果不把他们修理老实了,大唐很有可能就此止步不前。”

    “真的有这么可怕么?以前大家不是合作的很好么?”

    李泰还是不能理解李承乾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在他看来世家与皇室的目的似乎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天下教化天下万民,都是为了大唐繁荣昌盛。

    “可怕?可怕的还在后头呢。你想想看,现在大唐有多少新生事物?蒸汽机的出现带动了多少产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缺乏劳动力了,所以我们必须让一些妇人出来工作,解决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可是世家呢?他们还在讲什么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样下去等于是限制了劳动力的发展吧?”

    “再有一点,我们需要更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出来工作,不管是铁匠还是木匠还是一些其他什么行业。一个有知识的人可以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那些目不识丁的土鳖,你永远不能指望一个白丁木匠可以通过计算来得用一张椅子用料多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