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663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663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站住,擅离者杀!妄言者杀!逃者斩立决!”见到程琳出手,十个飞凤军军兵‘哗啦’一声举起了手弩,同时抢先一步封住了离开的道路。

    懵了,所有人全都懵了,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相信这些大头兵的话。

    “围攻大理寺,形同造反,说出主事之人,给尔等一个受审的机会!”程琳威风凛凛的骑在马上,硕大的斩马剑压在刚刚叫的最欢的那人肩膀之上,让人不得不击节赞一声:好一个巾帼女将!

    “程,程……”被斩马剑压住那人几乎都快要吓哭了,巨大的剑身配合着程琳的巨力,让他双腿不住的颤抖,料峭春寒中豆大的汗珠不断从头上滚落。

    “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将人拿下!”围在大理寺门口的人群散了,里面的人也有机会走出来,作为大理寺少卿的孙伏伽看到眼前的状况,立刻安排手下差役接手。

    “呼啦”一声,刚刚被堵在门内的差役们一涌而出,将刚刚吵闹的最凶悍的几人绑了起来。

    李承乾在这个时候骑着马靠了过来,对那些正在绑人的差役吩咐道:“无关人等记下名字和住址该放就放了吧,你们在里面看了半天应该知道谁是主事之人,谁是被蛊惑裹胁,对吧!”

    “喏!”差役们见到刚刚见过程琳的威势,哪里还敢顶嘴,尽管不知道李承乾的身份,但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臣孙伏伽,参见太子殿下!”孙伏伽此时正好安排完手下人的差事,见李承乾过来了,连忙上前见礼。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周围的人才知道,那骑在马上的少年竟然是大唐的太子殿下。有聪明一些的立刻弯腰拜倒:“草民无知,受奸人蛊惑搅扰大理寺,请殿下赎罪。”

    “是不是受奸人蛊惑一会儿自然有人问你们,好好交待出是谁蛊惑你们来的,自然没你们什么事情,好自为知!”李承乾扫一眼被圈拢到一起的近两百人,不得不暗叹那些世家好快的动作。

    不过很快李承乾的注意力又放到了孙伏伽的身上:“哎我说老孙,你怎么到现在还是这一身儿?这都多少年了,怎么还没换过?”

    换过?孙伏伽低下头,瞅瞅自己身上,疑惑的抬起头。

    他是一个古板的人,很难理解李承乾话里的意思。

    “这个,我是说你怎么还是个少卿?”李承乾指指他的官服:“按说以你的资历,到现在怎么也得混个大理寺卿了吧?”

    听懂了李承乾的意思之后,孙伏伽老脸一红,赧然说道:“臣前段时间犯了错误,被陛下去职了一段时间,这几天是刚调回来的。”

    (本章完)

第1370章 把事情往大里搞(下)() 
    “该,你这性子要是不改改,以后指不定还得被去职。”李承乾打马上跳下来,走到孙伏伽身边,不等他反驳接着说道:“刚刚本宫送来的那批人呢?在什么地方?”

    “都在大堂上候着呢,殿下这到底是要闹哪样啊?那可都是朝庭命官,可不能说审就审,没有陛下的旨意,这就是违反大唐律。”孙伏伽对李承乾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不过考虑到事情的后果,还是理智的劝了一下,虽然明知道不可能有任何作用。

    “本宫这是调查,调查可以了吧?”李承乾将审讯换了一个说法。

    他现在才懒得管什么调查还是审讯,现在就要的任务是不要让世家与里面那个姓丁的家伙对上话,否则如果让他们串通好了,以后的事情更难解决。

    “殿下,非是臣阻挠,您这是不合大唐律的,没有陛下的旨意之前,臣不能让你调查他们。”孙伏伽也是一个倔驴的性子,不管李承乾怎么说,就是不让他去审。

    李承乾咂咂嘴,看了一眼那些被放回去的百姓,又看看几个被揪出来的带头闹事者:“老孙,这事儿你就不觉得奇怪么?本宫刚刚把人拿下,立刻就有人跑来你这里闹事,而且这里闹腾了这么久,竟然一个巡街武候都没有过来。”

    “凭你的直觉想想,这里有没有猫腻?那些闹事的人里面一定有一个领头的,难道你就不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赶到你这里来闹事?”

    李承乾打算和孙伏伽讲道理,可是孙伏伽的道理竟然比他还要充足,直接把他顶的哑口无言:“殿下,您说的一切臣都知道,可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陛下之意臣是万万不会让殿下去审万年县诸人的。另外,聚众闹事属于长安县管辖,非大理寺之责,所以这些人一会儿臣会安排人将他们押送长安县。”

    得,这话唠的已经散了,再说下去也没有什么必要,李承乾默默的看了孙伏伽一眼:“成,那你把人还我,我带他们到另一个地方去聊聊。”

    “大唐官员犯法,当由大理寺审查,所以臣不能将他们将交给殿下。”孙伏伽再次摇头。

    “我……”李承乾被气的头皮发炸,刚刚见到孙伏伽时的那份亲近荡然无存:“孙伏伽,你是成心与本宫作对是吧?莫不是与那万年县的官僚们穿了一条裤子?你就不怕本宫上殿参你一本?”

    “殿下若是要参为臣,尽可去找陛下,但是万年县一众官员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臣是一定不会放的。”孙伏伽面不改色,神态平静的没有任何一丝波动。

    前前后后总结下来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一切按规矩办,在没有原告的情况下,你李承乾想动他们就不可能。

    “太子哥哥,算了。”程琳这个时候已经收拢的手下,见李承乾与孙伏伽起了争执,连忙上来劝说。

    “算了?”李承乾看看程琳,将他拉到一边:“孙伏伽,今天本宫给你两个选择:一,让本宫进去办了他们;二,本宫带着你和他们一起上殿,咱们打上一场御前官司。”

    本来李承乾认为他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孙伏伽怎么也得犹豫一下,可结果倒好,这刚刚官复原职的大理寺少卿竟然想都没想:“臣听从殿下吩咐。”

    正所谓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此时此刻李承乾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硬着头皮兑现自己刚刚的承诺,拖着孙伏伽等人一起找老头子打御前官司了。

    可这样的情况是他最不想见到的,因为事情远没有闹到不可开交的程度,现在到老头子那里打官司,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不了了之的和稀泥,他将没有办法彻底打掉世家的威风。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孙伏伽这种人就是倔驴,他才不管你有什么计划,只要是他认为违反大唐律的,那就别想在他这里绕过去。

    这种人说他不好吧,他还真就没有什么错处,甚至如果抛开眼下的情况不说,大唐缺的还真就是他这样的一个秉公执法的人。

    可是真说他好吧,这家伙又太过死板,事事都要强调一个规矩,只要有一点不符合大唐律,这货宁可放走犯人,也不会想法子去变通。

    就拿眼下这件事情来说吧,李承乾现在可以说是原告,那么他想当去审人犯,孙伏伽就绝不同意,按现代的说法就是李承乾既想当球员又想当裁判,这在规定上是绝不允许的。

    所以按照老孙的意思,那就要李承乾去上殿找李二,让李二下令把万年县这几个官员去职,然后再由大理寺来审。

    当然,也可以大理寺去李二那里把这件事情呈报上去,然后同样是等老李下令将这几个人去职,再由大理寺审判。

    这就是大理寺办案的规矩。

    若是平时的话,李承乾其实等等也无所谓。

    可眼下不是平时啊,小李同志差的就是时间,他要在极短的时候把这件事情搞大,搞到谁都压不下去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他的目的。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李承乾没想到孙伏伽这货竟然倔到这种程度,所以他只能带着这帮人去见老头子,力争在老头子那里得到支持。

    ……

    “殿下,陛下正在午睡,如果没有要事,还请稍后片刻。”太极宫后院的两仪殿外面,李承乾一行被一个内侍拦在了下来,不管怎么说,就是不让他进去。

    这样的情况让李承乾觉得火冒三丈,可是又不得不等,看着万年县的那几个家伙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早知道这样不如刚刚在万年县那里最把他们给法办喽,总好过现在这样不尴不尬的等着。

    而就在李承乾焦急等待的时候,另外一批人从远处走了过来,当先一人远远看到小李便笑着迎了上来:“太子殿下,老臣有礼了!”

    “范阳郡公好快的速度,竟然与本宫前后脚,不知郡公至此有何要事啊?”李承乾一语双关的的与来人打着招呼,装成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询问起来人的目的。

    (本章完)

第1371章 老头子的支持() 
    “不瞒太子殿下,老夫这为了这不成才的家伙来的。”后来的半大老头指着被羁押在一边的万年县众人中的一个,脸上笑容不减:“这家伙罔顾国法,徇私舞弊,实乃我家门不幸,老夫来此一是为了整治门风,二也是为了向殿下至歉。”

    “不敢当,范阳郡公这话说的让承乾汗颜了。”李承乾摆摆手,回头盯了一眼正在往人群后面缩的丁文才:“不过他姓丁,郡公姓卢,家门不幸却是从何说起?”

    “此人早已经入赘我卢家,说来也是我卢家之人啊。”半大老头再次拱拱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人说新来这半大老头是什么人啊?竟然让正在气头上的李承乾陪着笑与他说话?其实很简单,范阳郡公嘛,单从爵位就可以猜到,此人便是范阳卢家目前的主事之人——卢承庆!

    “郡公说笑了吧?”李承乾笑容渐渐收敛。

    “事实俱在,老夫如何说笑?殿下不信自可问他。”卢承庆不知是何目的,将本应往外推的事情揽到了卢家身上,似乎想要力保这姓丁的家伙。

    不过,老卢明显是听错了李承乾的意思,就在他话音刚落之时,小李冷笑着接过话头:“本宫的意思是,郡公认为罔顾国法,徇私舞弊这样的罪名只用一个致歉就能解决?”

    “不知殿下待要如何?只要殿下吩咐一声,卢家照办就是。”卢承庆倒也是光棍,听出李承乾话里似乎有把事情搞大的意思,竟然直接放出话来认怂,这却是小李从未想到的。

    气氛在这一瞬间陷入尴尬,在上层社会就算是彼此间已经撕破脸,该有的气度还是要有的,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所谓的伸手不打笑脸人。

    这也就是说,户承庆既然认怂,那么李承乾就不好再死抓着这件事情不放,尽管现在几乎大唐所有人都知道他与世家之间不对付。

    就像前段时间不管是辽东分地也好,铁路公司成立也罢,李承乾都没有将世家排除在外一样,尽管他并不想让他们参与,但事实上的情况却是不得不让他们参与进来。

    丁文才的事情也是一样,现在老卢来要人,他李承乾当然也可以不给,可不给的后果只会让他小李同志在大唐的上流社会上名声尽失,落得一个小肚鸡肠的名声。

    当然,如果被李承乾驳了面子,卢承庆的脸上也不会有光,颜面尽失也是题中应有之意。所以老卢这也是在赌,赌李承乾会不会有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

    也就是说现在这丁文才已经成了一根导火索,关系到李承乾与世家之间是否会真的撕破脸全面开战。

    不过让卢承庆失算的是,他这一次明显低估了李承乾的决心,这个年龄只有十八岁的太子似乎铁了心要与他对着干。

    短暂的沉默之后,李承乾的脸上露出一片灿烂的笑容,看着老卢说道:“不好意思,本宫怕是要让郡公失望了,你的致歉本宫不能接受,大唐是一个有律法的国家,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是不会乱搞株连的。”

    卢承庆的脸色瞬间变了变,既有被拒绝的恼怒,也有对未来的深深担忧,同归于尽是他目前唯一能够想到的词汇。

    一个不顾后果的年轻人是可怕的,而当这个不顾后果的年轻人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力时,他造成的破坏力的也会成几何形态倍增。

    就在户承庆打算再‘警告’一下李承乾,让他不要太过自负的时候,自两仪殿宫门口转出一人,朝李承乾微一躬身:“太子殿下,陛下召您和范阳郡公进去。”

    “老方头,早都跟你说了,你是父皇的随从,见了本宫不必施礼,你又何必每回都要本宫说一次。”李承乾已经打定了主意,也不想与卢承庆再费口舌,只扯着方老太监唠叨个没完,将那范阳郡公晾在一边好不尴尬。

    ……

    两仪殿中,李二陛下面容有些憔悴,待到李承乾和卢承庆等人进来,问都没问就直接说道:“今天的事儿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