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659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659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表格上写的是这几天来魏叔玉他们几个在长安统计出的百姓收入情况,上面罗列的数字让老李心中震惊不已,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数字是千真万确的,不过这仅仅是长安城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整个大唐,甚至连京畿一带都不能代表。”李承乾好整以暇的说道。

    “为什么?”老头子问道。

    “因为这数据只是通过东、西两市和城内的坊市调查的,并不涉及其他地域,所以只能按长安城内来算。”李承乾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把自己如何安排魏叔玉等人去调查这份长安百姓收入表的经过说了一下。

    “按你这么说,这份数据的确算是精准,不过为何不早早报与朕知晓?”李二陛下按照小李的思路理了一下,发现他的这个统计方式的确可以算得上最精确的统计方式。

    “父皇,这种统计方式只适用于长安,其它地域多以农事为主,只要统计每年收缴多少粮食基本就可以确定百姓收入了,根本无须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统计。”

    “也只有长安,因为这段时间新生事物太多,给大量的城中百姓提供了工作的机会,单以农税来考核的话根本无法准确的估计百姓的收入情况。”

    李承乾话里有话,说一半留一半,同时也将长安城与其它地域做了一个比较。

    “你的意思是什么?打算怎么做?”李二陛下熟知李承乾的性格,知道他这么说一定是还有打算。

    “父皇,我们应该把一些东西推广开了,而且要让百姓手里的钱流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税收,也只有这样钱才能变成钱,而不是一堆被埋起来的铜。”

    李承乾有些犹豫,不知道怎么开口跟老头子提银行的问题,毕竟老头子上次已经把这件事给否决了。所以他只能兜着圈子说话,反复的强调消费的重要性。

    “朕看你是贼心不已,还惦记着你的那个银行吧?”正所谓知子莫如父,熟知小李性格的老李几乎瞬间看穿了他的把戏。

    “父皇,非是儿臣贼心不死。”李承乾摇摇头:“刚刚儿臣的府库您也看到了,那些堆积起来的铜钱总要有个去处,咱不能把它堆在那里看着,必须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所以儿臣觉得,我们可以把这些钱拿出一部分借给百姓,让他们有本钱弄一些自己的生意或者作坊,同时我们也可以扶持他们,给他们一些政策,这样一来钱也就运转起来了,我们等于花一份钱办了好几件事儿。”

    小李同志说到兴起,从椅子上站起来,趴到老头子前面的桌案上,从桌上拿起一枝笔,找了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大大小小几个三扁四不圆的圈,以及一个方框。

    随后在老头子眼角抽搐的下情下,讪讪一笑,指着最大的一个圆说道:“父皇,假如这个就是儿臣钱库里的钱,这些钱都是用来修铁路的。”

    “唔!”如果不是被李承乾勾起了好奇心,李二陛下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抽他一顿。

    好好一个太子,竟然把字写的像鸡刨,画个图也画不清楚,圆不圆、方不方,让人看着头疼。

    李承乾也知道自己的画的图有问题,所以根本不给老头子说话的机会,语速极快的说道:“这个方框代表着银行,而这些小的圆则代表着百姓的钱袋子,现在儿臣把钱存进银行……”一边说,小李同志一边画了一个箭头,将大的圆与方框连到了一起。

    “接着我们把银行里的钱借给百姓……”继续画箭头,由方框到小的圆。

    “百姓手里有了钱,就需要买东西,假如我们扶持百姓来种植冬季蔬菜,那么他们需要的就是玻璃,所以钱流入到了玻璃坊。”又是一个箭头。

    “而玻璃坊是我们自己的产业,收来的钱我们还会再一次放回到银行里面。”又是箭头。

    “父皇请看……”李承乾将被自己画的乱七八糟的纸调转了方向:“银行里的银钱并没有少,但是百姓手里却多了一个玻璃大棚,而这些回流的钱我们会用来买钢材、给百姓发工钱。”

    “买钢材的钱会流入舅舅手中,而舅舅依旧会把钱再次存进银行;发给百姓的钱,百姓会消费,会用来买生活用品、买吃的、用的,这样一来钱又到了商人手里……”

    李承乾一边举例子,一边继续在纸上画,直到一张白纸被他涂的漆黑如墨完全看不出上面是什么东西之后才罢手,抬头看着老李:“父皇,您明白了吧?”

    结果,老头子一句话让小李彻底崩溃:“朕明白,说了半天,你小子就是想挪用公款,对吧?库里的钱太多,变着法的折腾是吧?”

    (本章完)

第1362章 沟通一下() 
    固执的老头子让李承乾无语,好话说尽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叹了口气之后,小李同志重新整理思路:“父皇,儿臣知道以前一些做法有些荒唐,可是这次绝对不是瞎折腾,如果您还是不放心,那咱这样,龙首原上的那座宫殿的钱儿臣出了,您只要十年之内把这些钱还给儿臣就好,怎么样?”

    “还有这好事?你小子到底要搞什么很么鬼?”李二陛下狐疑的皱起眉头。

    龙首原的确在建宫殿,不过那是前几年打算修来给老李渊住的,后来老李渊病故,这修宫殿的事情也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拖了下来,一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没人。

    说没钱呢是因为这几年大唐一直在打仗,国库的钱根本没法动,修宫殿又事李二的私事,以前还可以借着老头子李渊的名义来修,可是现在老头子挂了,老李自然不好意思再从国库往外调钱。

    至于说内库,不好意思,内库如果不是李承乾前段时间折腾进来一些钱被老李黑下来,现在只怕已经可以饿死老鼠了。

    另外一点就是人,征调民夫历来为大唐言官们排斥,认为那是在重蹈前隋的覆辙,所以李二陛下尝试了无数次,依旧无法说服那些言官。

    所以在没钱没人的情况下,龙首原上的宫殿一直修的断断续续,真说起来还没有李承乾的那个‘兰若寺’修的快呢。

    李二陛下更实在没人的时候没少骂娘,感觉自己这个皇帝当的憋屈。

    李承乾很清楚老头子有多么希望尽快把龙首原上的宫殿修好,利用老头子的这个弱点使他再银行一事上松开一点口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是以老头子的质疑声在他听来如同天籁,嬉皮笑脸的把脑袋往自家老爹前面凑了凑:“不满父皇,您办事太死板,这件事情如果您早点交给儿臣,现在可能都住上新宫殿了。”

    “放屁!都按你的意思办就好了?你知不知道这几年老子给你擦了多少次屁股?如果没有老子帮你只怕你的脑袋在就挂在城门楼子上了。”李二再儿子的脑袋上狠狠弹了一下,恨声说道。

    “诶呀!”李承乾只觉得脑袋像是被攻城锤凿了一下,疼的差点把眼泪流出来,抱着脑袋委屈万分的说到:“父皇,咱一码归一码,儿臣只是说龙首原上的宫殿,没说其他事情啊。”

    “别宫殿宫殿的,那叫大明宫,知不知道!不学无术的东西。”老李瞪了李承乾一眼。

    早在龙首原上破土动工的那一天,老李就已经说了那地方的宫殿以后就叫‘大明宫’,可偏偏李承乾这家伙还不知死活‘宫殿’、‘宫殿’的叫个没完,这也是让老李生气的原因。

    “哦,对对对,就是大明宫。”李承乾从善如流的点点头,装成恍然大悟的样子。

    “说吧,你打算怎么把大明宫修起来?”扯了半天犊子,李二陛下终于是把话题拉了回来,看着李承乾正色问道。

    “简单啊,这不就是钱和人的事情么,儿臣现在别的东西没有就是钱多,现在开始儿臣可以给您提供十年的无息贷款,只要您十年之内把这些钱还给儿臣就行,利息什么的就免了。”

    “另外人的问题也好办,西域那边有的是人,弄回来一些也就是了,那班人再西域都快要饿死了,到了咱这边只要给口吃的,表现好的可以给大唐的户籍,给他们分地,这样一来保证他们会像狼一样聚拢过来。”

    李承乾眼中闪动着莫名的光彩,不知不觉间又把脑袋凑到了老头子的跟前,看的老李手指又开始痒痒,很想在弹一下。

    好在李二陛下克制住心中的欲望,手指抽动了两下最终没有弹下去,利用一声轻咳掩饰:“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动了那些钱财之后若是被人知道了会有什么后果?”

    李二陛下的问题十分尖锐,如果换了一般人必然是回答不上来的。

    可李承乾不是一般人,嘿嘿一笑说道:“父皇,儿臣刚刚还没说完呢,无息贷款给您了,您总得给儿臣一点利润吧?把这工程包给儿臣如何?”

    “如何?小子,想骗朕你还差着老远呢!”李二陛下撇撇嘴,同样向前凑了凑,头几乎与李承乾顶在一起:“如果工程也包给你,岂不是让你可以一文钱都不用花,白白从朕这里拿走几百万贯。”

    “父皇,您这话可怎么说的。工程就算是包给儿臣,这买材料的钱总要花吧?雇人的钱也省不下,算下来一年没有几百万贯根本就不够。”李承乾伸出五根手指,来回比了几下,示意老头子自己每年需要花费的数目。

    “百十万贯?你小子是不是真当老子是冤大头?修个大明宫要几千万贯?你怎么不去抢。”李二陛下又想弹人脑瓜瓢了。

    然而李承乾似乎并不惧怕老头子的愤怒,反而振振有词的说道:“儿臣施工的进度快啊,这进度快了每年的花费自然也就高了。而且工程进度快了,工期也可以缩短嘛,三年之内完工,也可以把工程总造价控制在千万贯以内。“

    “那也不行,千万贯,朕每年不是要还一百万贯?你真当朕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一年一百万贯你也敢要?“按照工程总造价估算了一下,李二陛下很容易得出一年需要还一百万贯的结论。

    “只有区区一百万贯啊父皇,您想想,现在一百万贯能干点啥?修一条到洛阳的铁路都不够,每年咱卖出去的军械也不止这个数,您就随随便便从手指缝里漏出来一点也就够了吧。“李承乾为了自己的第一个客户也是拼了。

    如果能够做成老头子这一单生意,他就可以让老李知道银行的好处,到时候开设银行也就成了水道渠成的事情。

    至于说修宫殿……,这对于李承乾来说根本不叫事儿,左右海上漂着的舰队也无事可做,让他们去南边随便抢一些珍惜木料回来也就是了。

    而砖石之类的东西也好说,蒸汽机开动起来,直接压就行。

    (本章完)

第1363章 李承乾的要求() 
    而那些石雕之类的东西,这个就没办法了,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否则一分钱不花,老头子怕是会怒发冲冠。

    揣着这样一份心思,李承乾跟老头子不断打马虎眼,利用老头子心中那份想要完成一座宫殿群的欲望诱惑着。

    “也罢,既然你这么有信心,这件事情交给你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要记住,出了问题可不要来找朕哭诉。”

    老头子说的‘出了问题’所指的是被勋贵和世家发现李承乾挪用修铁路的款子,到时候找他麻烦。

    李承乾很清楚自家老爹说的是什么,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先不说这件事情会不会被那些勋贵知道,就算是知道了,小李志同也不信老头子会不保自己。

    这就是所谓的‘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最直接的表现。

    ……

    送走了老头子,时间已经到了正午时分,草草用过午膳之后,李承乾带着小老婆孔雯还有杨雨馨等人,再加上新晋的保镖头子秦琼秦二爷一起出了东宫,直奔孔颖达的府上而去。

    离开东宫之后,小李同志不时从马车里探出头,望着跟在马车边的老秦,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孔雯很是好奇,忍不住出声问道:“殿下,您在看什么啊?”

    “你不觉得很奇怪么?外面那可是一个国公爷,堂堂翼国公啊,跟在咱们身边当保镖,这事儿你觉得靠谱么?”李承乾一脸的纠结。

    这事儿如果让他后世的那些兄弟、朋友知道了,那特么得多长脸啊,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的秦琼秦叔宝是自己的跟班,这得多牛逼,放在后世说出去得羡慕死多少人?

    不过可惜的是他回不去了,一辈子都回不去了,只能在这个连刚出生的婴儿都是自己祖宗的大唐一直混下去。

    “是挺不靠谱的,要不让翼国公上来吧。”孔雯听李承乾如是说,也觉得有点不是滋味,毕竟她爷爷也是国公,想到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