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583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583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换到老李这边却不是这样考虑问题的,鉴于开国之初老爷子(也就是老李渊)封赏了无数的官爵,时下的老李正在拼了命的将那些爵位往回收,怎么可能充许李承乾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父皇,其实这种空筒子的爵位真的没啥,你说是不是?只是一份荣誉而以,大不了咱可以弄几个小牌牌发给他们,待遇什么的一切从简,或者说没有也可以。反正那些人需要的只是一个名声,有没有相应的待遇都是无所谓的。”李承乾见老头子一直不说话,只能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

    “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其他人的感受?一个子爵的名头朕的确不稀罕,不过那些勋贵怎么办?那些在外面打仗的将士们怎么办?难道他们就没有贡献了?”

    老头子被李承乾嘟囔的有些急了,拍着桌子吼道:“你只管行事方便,卖官卖爵习以为常,你就不考虑考虑朕,你知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世家、士族在盯着封爵的事!”

    老头子这话说的有些重了,买官卖爵这种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忌,李承乾就算是太子也顶不起这样的罪名,毕竟这是属于贪腐,并不是国家的正常运作方式。

    当然,这也是老李被李承乾逼的没办法了,才会说出这种诛心之言,否则以他的为人一定会有更好的方式来处理。

    “那,那咋办?儿臣,儿臣都答应人家了。”李承乾顶着一头一脸的‘龙涎’,装出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样子。

    然而,李二陛下早就已经识破了他的伪装,冷哼一声说道:“那是你的事情,你答应的事情你自处理。”

    “啊?!”李承乾这下算是傻眼了,老头子这里不点头,他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搞不定爵位的事情,而没有爵位做饵,公输家的老家伙怕是没那么容易跟自己踏上一条船。

    想到这里,李承乾抱着一种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凑到老头子身边:“父皇,您看……要不您个荣誉子爵的位置如何?”

    “嗯?什么荣誉子爵?大唐有这样的爵位?”老李本打算将这个没事儿找事儿的家伙赶出云,但是却被他一句话引出了兴趣。

    “荣誉嘛,简单来说就是编外的,不正式在编。”李承乾摊开手说道:“或者说只有一个头衔,但是没有任何实惠,父皇,您觉得这样如何?”

    要知道,在古代不管是什么样的爵位,事实上都有自己的封地,或许有些人的封地大,有些人的小,但不可否认的是,封地必不可少,所以老李才很是介意封爵。

    但是经过李承乾的解释,老头子忽然心动了,如果只是一个头衔,一个虚名这买卖似乎当真做得。

    而且这不但是公输一家的事情,以后其他人也可以按照这个例子来办理,比如那些打了胜仗归来的军卒,只不过具体的封赏标准还需要好好商量一下。

    “父皇,您觉得怎么样?”李承乾看老头子半晌没有说话,隐隐猜到他应该是心动了,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老头子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随后说道:“这件事情朕需要与克明他们好好商量一下,你先回去吧!”

    “喏!”李承乾原本也没指望老头子今天立刻就能答应,现如今见他松口,喜滋滋的转身就走。

    小李同志现在算是想明白了,真抓实干才是自身立足的根本,其他一些策政上的事情全都是扯淡,那些天天嘴里嚷嚷着利国利民的家伙才不会让一些对他不利的政策在大唐真正的施行。

    所以关于土地置换方面的事情他根本提都没跟老头子提。

    虽然这段时间民部正在统计各大家族想要置换的位置与面积,但是李承乾目前已经不打算再参与进去。

    而且短时间内,李承乾同样也不打算再去老头子的书房了,这几天每天都会被骂的狗血淋头,这让小李同志有一种说不出的郁闷,暗中决定如果老头子不来‘请’他,今后打死都不再过去。

    就这样,小李同志的日子慢慢走上了正轨,每天上午有早朝就去上早朝,没有早朝就躲在自己的圈子里自成一统。

    老头子这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关系,每天都会有的早朝开始出现间断不过这与李承乾没啥太大关系,‘医改’的事情,‘教育改革’的事情,还有铁路的事情,每天忙的小李脚不沾地,就算是想管也是力不从心。

    再说老李毕竟是老李,人家是老子,小李是儿子,他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去解老头子的霉头。

    就这样,数日时光一晃而过,终于到了老头子泰山封禅出行的日子,李承乾不出意外的再次被老头子留下来监国。

    (本章完)

第1203章 老天真() 
老头子出行,自然有一番气派,忙忙碌碌折腾了近半个晚上算是作好了准备工作,李承乾作为当朝太子自然也不能闲着。

    好不容易送老头子上路了,宫里这边又开始催他上朝。

    没办法,那些留守的老头子或许拿李二没有办法,但是对付一个李承乾还是问题不大的,摆出当初秦王府老人儿的身份,小李同志若是敢不听便是忤逆,被抽了戒尺都是轻的。

    所以李承乾在送完老头子之后,立刻又是紧赶慢赶的回了东宫,在以前老头子经常上朝的地方举行了一次小朝会。

    “太子殿下,陛下公务繁忙,以致大量公务积压,殿下为我大唐太子理应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有所担当才是。”

    回了小朝堂刚刚坐下,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小老头便站了出来,不会青红皂白,‘咔咔’就是一顿数落。

    李承乾看着老头儿这个气啊,心道这老货不是被老头子派给李佑了么?怎么特么会出现在自己这里?

    而且老头子那是公务繁忙么?那是为了陪小三好吧?公务积压又怎么了,那又不是老子的公务,老头子天天给你们这帮下属发工资,难道就是为了养着你们去逛青楼喝花酒的?有公务就特么不能顺手处理了?非要留着给老子处理?

    要说这刚一上来就让李承乾生这么大气的老头子是谁啊,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威力’,相信诸位已经猜出来了,这老货就是那个历史上被李佑干掉的老师——权万纪。

    这老家伙没啥别的优点,如果说有那就只有一个字——倔!

    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反正只是他看不顺的,立刻就是一顿批,也不管听的人受不受得了,听不听得进去。

    这不,忙活了半宿的李承乾本就累个半死,正打算回去睡一觉补补,如果换成别的朝臣,就算是真有事情也不会意这一天半天,糊弄糊弄也就过去,这早朝大概算是上过也就行了。

    可是遇到这货就没办法了,倔脾气一上来,管你什么累不累,反正不把事儿办了你就别想休息。若是不听也行,若是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年轻敢踩着老夫这一身老骨头走过去,老夫就不管你。

    李承乾犹豫了很久,最后终于算是压下心中那份想要杀人的怒火,长叹一声说道:“权爱卿,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只要本宫能处理的决不会推诿。”

    结果,李承乾明显的高估了老货的人品,权万纪这老家伙一开便把他吓了一跳:“太子殿下,为何土地置换的事情不让民间百姓参与?难道勋贵们家中土地还不够多?”

    李承乾不得不佩服这老家伙的胆量,竟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直接,要知道,对于某些人来人,权老头儿刚刚的这一句话可是等于刨进别人家祖坟一样。

    不过这老家伙虽然胆子大,性子倔,但仅凭这一句话给李承乾留下的印象就完全变成了天真,老天真。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李承乾不得不拿出对待孩子的态度,咂咂嘴说道:“权爱卿说的的确有些道理,不过本宫同样有些问题,不知道权爱卿是否可以为本宫解惑?”

    “殿下何事不明,只管言说!”权老头倔哄哄的杵在大殿中间,丝毫不顾一些平日里交好的同僚递来的眼神。

    满大唐全都知道,土地置换是李承乾提出来的,现在明明这件事有利于大唐百姓,可为什么却只让勋贵与世家参与?这是朝中清流们万万不能理解的,找李承乾的麻烦也并不算超出想像的事情。

    不过清流们万万没想到,权万纪会在大唐皇帝离开长安的当天就向李承乾发难,而且还是在小朝之上。

    这等于是把大唐太子给逼到绝路上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怕是很难服众,这天下的悠悠众口怕是随时都可以怼死他。

    李承乾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觉得权老头应该是读书读傻了,完全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老天真。

    “太子殿下还请明言!”权老头见李承乾的半晌没有说话,梗脖子开始催问。

    “好,那本宫就说了。”李承乾觉得很有必要给这些只知道拍脑门子说话的清流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尊重事实,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权爱卿,本宫很想知道,按现在大唐的田亩制度,若是一比二置换土地,我大唐百姓到底有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全部使用上?田亩制度的税率是不会变的,两倍的土地就要缴纳两倍的税费,那么如果没有能力将所有的地都种上,这份税谁来缴?难道等到秋天逼死人命?”

    “另外,就算是我大唐百姓勤劳,真的可以将全部的土地利用起来,你们有没有想过这需要多少时间?三年还是五年?”

    “我大唐军卒拿自己的命换来的土地,难道就这么不值钱?就这样供你们拖拖拉拉的慢慢开发?时间不等人,大唐想要实现一个大的飞跃,难道就靠着那种慢吞吞的发展进度?”

    “勋贵与世家他们都是贵族,贵族就应该有贵族的责任与担当,你们不要以为这件事情是他们占了便宜。不要忘了,东北那片土地只是刚刚被大唐掌控,在那里还有大量的流寇,土匪。”

    “现在就把大唐百姓迁过去,你们想让他们去送死么?你们拿什么来保证他们的安全?”

    “不要天真了,成熟一点不好么?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认真的去考虑考虑,不要人云亦云。”

    “本宫知道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们并不是孩子,你们是帝国的高层,你们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不要因为你们一时的意气,让我大唐百姓来承担不应该他们承担的后果。”

    李承乾并没有疾言厉色,也没有唱高调,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但仅仅是这样也把一群老家伙说的面红耳赤,个个臊眉耷眼的低下了头。

    至于权老头,头上冷汗涔涔而下,整个人像是忘了身在何处。

    (本章完)

第1204章 李佑的目的() 
一群清流的老家伙们被李承乾说的哑口无言,纷纷低头沉思,他们只是思路出了问题,多数时候喜欢钻牛角尖,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人都是傻子,毕竟能混到朝堂之上,就算是傻也不会傻的太过厉害。

    经过李承乾的一番说明,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已经认同了他的观点,世家和勋贵的确有能力在东北的乱局之中站稳脚跟。

    一群老头子都是从乱世中过来的,每个人都知道乱世人命不如狗,若真是像李承乾所说的,东北那边情况如此恶劣的话,让百姓迁过去的确是害了他们。

    “太子殿下,老臣……老臣有罪!”一直梗着脖子等李承乾解释的权老头终于低头了,擦着额头上的冷汗说道:“可是殿下,民间已经对此事颇有些怨言,这,这要如何解决?”

    “这是你们的事情,不要什么事情都拿来问本宫。”李承乾的声音越来越大,得势不饶人的大唐太子终于暴发了。

    “你们是朝庭的官员,你们的俸禄中有百姓的血汗钱,难道你们就不应该为他们做一点事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之知!圣人之言你们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是不是从学堂一出来就都还给先生了?”

    “你们既然读的是圣贤书,自然就应该秉承圣人遗志,将圣人有教无类的思想传递下去,百姓不懂的事情你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让他们明白,而不是跟着他们一起起哄,难道他们没读过书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么?你们也没读过书么?”

    大发雷霆的李承乾将所有清流骂了个狗血淋头,总算是把这段时间老头子给他的压力全部发泄了出去。

    不过他也知道,这帮老头子不能得罪的狠了,发泄过后看着一群满面通红的老家伙,长长舒了口气,意味深长的接着说道:“你们都是大唐的栋梁,按说都是本宫的长辈,很多道理就算是本宫不说你们也都清楚。”

    “其实本宫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