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572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572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也没什么,就算是殿下不问,一会儿也会和殿下说起。”从始至终没有说过话的刘弘基突然开口了,很明显刚刚老家伙们‘眉目传情’的过程中他落了下风,被派出来当成说客。

    这老家伙同样是最近被调回来的,被老头子封了卫尉卿,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总后勤部部长,主要掌管大唐境内所有兵器的制造和输送,是老头子比较信任的人物之一。

    不过李承乾和这老家伙并不怎么熟悉,见他开口,便略客气的比了个请的手势说道:“本宫洗耳恭听!卫尉卿请讲!”

    刘弘基顿了顿,呷了口酒一边咋舌一边说道:“殿下,若是臣说这是为了明哲保身,您相信么?”

    明哲保身?李承乾微微眯了眯眼,这词他听着新鲜,似乎还是第一次从这帮牛逼哄哄的老家伙嘴里面说出来。

    刘弘基等了半天不见李承乾说话,瞪了一眼那些不断向他使眼色的老货们,硬着头皮接了一句:“殿下,臣只能说这些了,若殿下能够理解自然最好,若是不能理解臣……唉。”

    “承乾,你跟我来。”李孝恭无语的看着将话说的一半的刘弘基,半晌之后才拉着李承乾来到一个无人打扰的角落:“高明啊,这件事情其实本不该对你说,但是你现在既然问了,而且一定要知道,那叔就跟你说一下,但你可千万不能对你父皇说,知道没有?”

    “嗯!小侄不是孩子,知道事情的轻重。”李承乾敷衍着点点头。

    既然提到老头子了,那么这件事情他就需要慎重考虑,至于说跟不跟老头子说……李承乾知道,如果真的不能跟老头子说,这些老狐狸一定会守口如瓶,绝对不会对自己透漏一星半点。

    所以既然李孝恭敢跟自己说,那就一定不怕老头子知道,最多就是老头子知道了会训斥他们一顿,或许会有什么责罚之类的事情发生,但绝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主要真的还是为了自保。”看李承乾的态度,李孝恭苦笑着摇了摇头,知道自己前面的话应该是白说了。

    不过尽管如此他却并没有停下来,反而接着说了下去:“你这个土地置换的方案一出台,现在世家的老家伙们全都在研究这个事情,依我们估计他们一定会支持这个政策。”

    “虽然他们不会一次性将手里的土地全都拿出来,但是未来的三、五年内却一定会将手里的土地全部置换出去。这样一来我们这些手握大量土地的人就会成为出头鸟,到时候你敢保证你小子不会惦记上我们手里的地?”

    李孝恭一口气将所有的话说完,最后双眼盯在李承乾的脸上:“怎么样,你觉得我说的有错没有?”

    “没错,一点没错。不过有一点王叔您说错了,并不是小侄惦记你们手里的地,而是我大唐正在高速发展,以往是向土地要钱,现在却改了,土地并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大量囤积土地在将来只会吃更大的亏。”

    李承乾含糊其词的忽悠着,在弄清楚了勋贵们的真实想法后,他的心算是放进了肚子里,现在所差的就是把李孝恭他们给忽悠‘瘸’。

    其实这件事说白了还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李承乾以太子的身份在考虑一些问题,在他看来土地置换只是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

    但是在下面的人看,事情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姑且不论土地置换政策的好与坏,仅上位者的一个看法其实就会让他们焦头烂额。

    这就像我们后世的企业一样,领导出台了一项新制度,你作为下属要不要拥护?或许有可能这制制度与自己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谁能保证间接关系也不发生?

    如果因为自己的行为引起领导的不满,在将来很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仕途吧?

    这些勋贵的想法其实与后世现代企业中那些中层干部或者员工是一样的,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老李给的,他们恐惧的自然就是自己的行为会引起老李的不满,所以才会有了主动能与土地置换的行为。

    想通了这些,李承乾为自己的敏感暗暗摇头,同时也对勋贵们这种谨小慎微而感到叹息,所谓伴君如伴虎大体上指的就是这个情况吧。

    但尽管如此,李承乾却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立场,同情勋贵是一回事,计划的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现在的李承乾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宅男,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也有了很大不同,在勋贵们考虑自己的将来,考虑家族的将来时,他需要考虑的却是大唐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所以在李孝恭第三次尝试呼唤他的时候,李承乾抬手打断了他,叹了口气说道:“王叔,请恕小侄要食言了,你们的事情我必须和父皇说清楚。听我说完……,这和承诺无关,而且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就算是食言而肥,小侄也是要做的。小侄宁可现在让叔伯们骂上几句,也不想将来让叔伯们戳我的脊梁骨。”

    数次打断李孝恭的发言之后,李承乾总算是把自己态度彻底表达清楚,同时也让李孝恭陷入了再深的迷惑之中,最后只能无奈叹了口气:“李高明啊李高明,你就坑你叔吧!从那一千两银子开始,叔就知道你小子不是个好东西,现在果然应验了!”

第1180章 发财了……() 
因为见识与阶层的关系,李孝恭等人根本无法理解李承乾的作法,事实上关于土地置换的方案他们都并不怎么赞成。

    但是没有办法,前期出台的一些政策已经将他们挤到角落当中,世家为了缓解矛盾,已经开始小规模的做出让步。五姓七望、各大世家纷纷拿出一些并不怎么重要的土地,打算支持一下土地置换方案,这样的情况下,勋贵们也是独木难支。

    更何况李承乾还曾经许诺过他们无数的好处,想要得到这些好处那就只有支持他的土地置换方案。

    当然,土地置换后面隐藏着什么,这才是勋贵和世家无比关心的事情,甚至如果不是眼下看不出什么不利局面,老家伙们早就已经暴发了也说不准。

    “你们两个到底在嘀咕些啥,大家一起讨论不好么?为啥非要鬼鬼祟祟的!”尉迟恭的性子急,倚仗着卓越的战功以及老头子的信任往往总是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子,就算是对李道宗等亲王正常情况下也没什好脸色。

    好在李承乾已经习惯了老货说话的方式,对他的大嗓门充耳不闻,笑着对包厢内的众人抱抱拳:“今天的讨论就到这里吧,本宫答应诸位的事情一定会兑现,五天之后早朝上见,希望到时候诸位叔伯也要兑现承诺,把本宫需要的人带过来。”

    老家伙们几乎全都是一愣,刚刚还声色俱厉大有一拍两散的架式,怎么一转脸就变的和颜悦色了?李孝恭刚刚到底说了什么?难道……。

    想到这里,老家伙们纷纷对李孝恭怒目而视。

    李孝恭倒也光棍,一点没有否认的打算,梗着脖子无耻的说道:“我有什么办法,他是我侄子,我瞒谁还能瞒他?再说这有什么啊,不就是先给自己找条后路么,有什么大不了的,还怕人知道不成。”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没什么可隐瞒的了,真真假假所有的底牌都已经透给了李承乾,要杀要剐基本上全在某人的一念之间。

    “其实诸位叔伯在想什么本宫也都知道,最终目的不外乎就是家族兴旺,子孙满堂!”李承乾适时的站出来,抬手向下压了压以示安抚,随后缓缓说道:“不过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嘛……”。

    做起来当然难,这一点不用李承乾说,在座的所有人都很清楚。不过在眼下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发言表态,所有人都静静的坐在那里等着他继续说下去,连脾气暴躁的尉迟恭也不例外。

    “叔伯们都是老江湖,这其中的道理应该比本宫清楚的多,可诸位想过没有,再强大的家族也需要有一个国家来依附,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那么家族的强大只会是无根之萍。”

    “若你小子只会说这些大道理,休怪老夫现在立刻拍屁股走人。”李承乾的话说了一半就被尉迟老货打断,老家伙自认忠耿无双,最是听不得这种含沙射影的话。

    “可以,既然尉迟伯伯想听点干货那咱就说点干货。”李承乾也觉得刚刚说的那些有些‘假大空’的意思,正琢磨着怎么往回收却被尉迟恭打断,借着这个由头正好把话题拉回来。

    “首先咱们说说钱。”李承乾可能是觉得被一群老货盯着有些不舒服,话说一半停了下来,四下瞅瞅之后跳上一张桌子。

    “这钱呢大家都喜欢,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钱可以说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那么怎么赚钱?钱从哪里来?放在家里的钱库就能生钱了?我看未必!所以我认为把钱拿出来做投资,用钱来生钱才是最正确的作法。”

    “叔伯们觉得一家出二十万贯有些多了,觉得这钱有可能打了水漂,但是诸位想过没有,若是铁路建好了每年会有多少收益?”

    “常言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说的是什么?还不是铁路的价值?数十万斤货物运送到千里之外需要浪费多少银钱?需要多少时间?若是把这些钱都收回来大家分一分每家能分多少?”

    “这笔帐一时半刻很难算清楚吧?为什么?因为这是一大笔钱,很大的一笔钱,而且还不是一次性的收入,而是火车每运输一次的收入,若是运十次呢?百次呢?运十年呢?总的算下来这里面有多少钱?”

    这一次李承乾没忽悠,真的没忽悠,完全就是实打实的‘算帐’给老货们听。然而当他看到下面抬着头,眼中充满迷茫的老家伙时,才意识到似乎过高的估计了他们的智力。

    “那个……,你说的到底是多少钱?”扳着手指数了半天的郭孝恪代表老货们问出了一个他们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每年百余万贯不成问题。”李承乾伸出一根手指。

    这次他是真的在忽悠,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准确数字。

    毕竟铁路这东西和距离,速度,安全运行,载重量都有关系,想要算的清楚,必须等火车搞出来之后才行。

    然而已经掉进钱眼儿里的老货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听到他说的数字之后,纷纷有些失望的表示这个数字太少了。

    “五十年的分红时间,你们还想怎么样?一年就算分一万贯五十年也有五十万贯,这总比把钱埋在猪圈下面好吧?而且随着铁路越修越多,越修越长,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增加,或许每十年会翻上一翻也说不定。”

    李承乾画大饼的能力可不是练了一朝一夕,趁着老家伙们有些懵圈的时刻,又给他们来了一记狠的。

    这下好不容易算清楚会有多少收益的老家伙们又懵了,十年翻一翻的话,似乎手指已经不够用了。

    李承乾看着一群窃窃私语,不断向身边同僚借手指的老货,忍不住叹了口气:“诸位伯伯还是别算了,到五十年的最后一年,总收益是三万万一千万贯。”

    “三,三万万一千万?!这,这特么能买多少粮食啊?!全大唐也没有这么些钱吧?”某老货惊讶的感叹。

第1181章 关于财富(上)() 
同样的惊讶的还有伟大的李二陛下,当老头子听到李承乾随口说出来的数字时,整个人都是懵的,潜意识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忽悠!

    所以老头子几乎想都没想就打断了想要继续说下去的李承乾:“你等会儿,你把你刚刚说的数字重新说一次。”

    “啊?三万万一千万啊,怎么了?”李承乾正说在兴头上被老头子打断,有些不明所以。

    “三万万一千万……,那你知不知道我大唐一共发行了多少铜钱?”老头子可不管李承乾能不能理解,依旧继续着自己的问题。

    “这和发行多少铜钱有什么关系?”李承乾老头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法整个蒙头转向,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

    发行多少铜钱好像是金融方面的问题,虽然与经济有关,但是与自己说的土地置换与铁路那肯定是一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

    “从我大唐建国开始,一共发行的铜钱不超过五万万贯。你现在一下子就告诉我五十万后要弄出三万万一千万,你想干什么?不想让我大唐百姓活了么?”李承乾的态度让老头子以为他在装傻,愤怒的拍了桌子。

    “啊?!这,这是什么和什么啊?父皇,您确定咱说的是同一件事?”重新整理了思路,李承乾还是没有理解上去。他不知道为什么老头子会发这么大的火,同样也不知道自己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