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541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541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带他们出去吧。”李承乾略有些失望的叹了口气:“回去把本宫的话告诉你们家族,一个月之后还是在这里,本宫在这里等他们。”

    “太子殿下,你的要求吾等家族根本不可能答应,所以还是不要等了,有什么后手您就拿出来吧,吾等都接着了。”感觉受到了莫大羞辱的老家伙们义愤填膺,给人的感觉就像要吃人一般。

    “所以说你们只是族老,而不是族长!”李承乾的行为完全异于往常,并不为几个老货所激,在表现出对老家伙们的失望之后,起身离开了自己的坐位,背对众人边走边道:“记住一月之期,不要误了时辰,到时候本宫可是过期不候。”

    (本章完)

第1113章 与老头子的讨论(上)() 
这一次召集五姓七望很多人都知道消息,但是事后一打听李承乾所说的话之后,所有人又全都一头雾水,大部分人认为这应该是太子殿下不满意世家的所作所为,打算继续斗下去。

    而在李二等一些人眼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甚至李二还派出了李孝恭充当自己的代言人,表示陇西李氏愿意参加一月之后的家主见面会。

    紧随其后,范阳卢氏亦表示愿意参加一月之后的见面会。

    接着,赵郡李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纷纷表示愿意参加家主见面会。

    这戏法是怎么变的?李承乾明明什么都没有说,可为什么竟然所有世家全都同意参加呢?难道只是因为惧其淫威?可是陇西李氏的家主就是李二陛下,作为皇帝他总不会怕自己的儿子吧?

    难道是李二陛下为了支持儿子,不顾族人反对硬着头皮在死撑?可是考虑考其他几大家族的反应,又不像是这个原因。

    所以一时间整个大唐充满了各种猜测,一些文人士子在坊间、茶楼、酒肆之中更是拿这件事情大做文章,猜测其中到底有什么门道。

    而就在一大群人众说纷纭的时候,李承乾则是一袭青衣,乔装改扮的进了长安城,在一家并不起眼的小店中,与老头子展开了一场对话。

    “你小子胆子很大,竟然敢拿自己的前途去赌那些世家一定会妥协,不知道是不是我对你的纵然太过,让你产生了一些误会。”看着如偏偏佳公子的儿子,李二深吸一口气说道。

    “爹,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那帮家伙已经打上门来了,以为孩子已经失势便可以任由他们欺负,若是孩儿没有什么表示的话,岂不是被他们小觑了。”李承乾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老头子满上一杯酒,然后又给自己浅浅的倒了一点。

    老头子没有以朕自称,说明是怕隔墙有耳,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父子在这里会面,李承乾自然不会再称呼什么父皇。

    至于说为什么给老头子把酒倒满,而他自己只倒了半杯。那是因为老妈不喜欢他喝酒,他也确实不怎么喜欢喝这东西,所以倒上一些也就是为了陪陪老头子。并不是因为怀疑酒里有东西,所才以少倒一些。

    李二很满意李承乾的作法,对他能将长孙皇后的话记在心里表示很高兴,不过想到这次把李承乾叫进京的目的,老头子的脸色又沉了下来。

    瞪了李承乾一眼说道:“可你知不知道,你这一‘表示’差点就将大唐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爹,您可是高瞻远瞩、雄才伟略的千古一……,若是这天下乱了,大不了您再重新收拾收拾也就是了,总不能看着孩儿被那些老家伙给欺负了吧?”李承乾比了一个大姆指,用来代表皇帝这个词。

    “咳咳……休,休得胡说。”老头子被李承乾这一吹捧,一口刚刚咽到喉咙里的酒顿时呛了出来,老脸通红,不知是被呛的还是兴奋的。

    千古一帝从来都是秦始皇的代称,后来汉武帝假假的也能算一个,老李同志当然也想当一回千古一帝,但是考虑到外界的各种评论,这种想法只能憋在肚子里一个人琢磨。

    现在道好,李承乾这家伙一语戳中老头子心中痒处,弄的老头子心里那个美啊,不过碍于面子还是没有答应,反而训斥了一句。

    不过李承乾是什么人?一体双魂的观察力是何等惊人,如何能不知道老头子的真实意图,当下笑着说道:“爹,现在我大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已经达到古之未有的程度,比之当年始皇帝一统六国时的面积不知大了多少。”

    “汉武之时虽然强大,但多数于穷兵黩武,国虽强但并不富庶,与我大唐现在相比,同样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至于再以后……何人可与爹爹比肩?”

    逮住蛤蟆攥出尿,逮住马屁往死拍,虽然指的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但是其含义却是一样的。李承乾作为老头子的半个儿子(有一半的灵魂是真正的李承乾),怎么可能不继承一些老头子的优良传统。

    所以这一顿马屁把老头子给拍的,生生忘了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口中念叨着:休得胡言,可那高度白酒却像白水一样被老头子一口口的灌进肚子,那表情那就是一个字‘美’!

    小半个时辰之后,老头子终于被李承乾拍的爽了,也意识到再拍下去怕是耽误了正事,摆摆手止住了某太子的吹捧:“行了,别在胡乱拍马屁,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朕赦你无罪!”

    酒喝的有点多,李二早就已经忘了乔装改扮的事情,一口一个朕的自称。

    “父皇,您是咱陇西李氏的家主,儿臣想知道您有没有觉得家族太大不好管理?”李承乾也确实有些没词了,被老头子稍微制止,立刻换了话题。

    “你小子不用跟朕绕圈子,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拿忽悠外人的那一套来忽悠老子。”老头子分明是酒喝多了,看着李承乾的眼神有些迷离,不过从说话的语气上来看,似乎还有着一丝理智,并没有彻底喝懵。

    李承乾犹豫了一下,决定趁老头子彻底懵圈之前,给老头子交个底:“父皇,儿臣想要把陇西李氏十三望彻底拆散,用来以身作则,给其他六家打个样出来。”

    “打个什么样?十三族你打算怎么拆?拆开之后有何好处?”李二强打精神,将微散的目光投注在李承乾身上:“说的好朕可以支持你,若是说的不好,你小子可不要怪老子再压你三年。”

    “父皇,您觉得内斗这个理由够不够?您觉得若是咱们陇西李氏十三望族被拆散之后,会不会有内斗?会不会斗的不可开交?”李承乾第一次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迫不及待的想要得到老头子的指点。

    眼下的大唐太子,不管从哪方面说都只是一个后世的草根宅男,实在缺乏家族管理方面的经验,一切判断都是基于臆测,与老头子讨论一下,正是他十分需要的。

    (本章完)

第1114章 与老头子的讨论(下)() 
不过很明显的是老头子并没有理解李承乾的意思,又或者理解了他的意思,但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他这种奇葩计划的可行性。所以在听完了他的叙述之后,老头子眼神愈发的朦胧,像是根本没有听清一样。

    没办法,李承乾最后只能把自己的想法重新又说了一遍,这才让老头子有了反应,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半晌之后才说道:“世家的内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你这样做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让世家再次扩张了而已。”

    “我陇西李氏为什么会有十三旺族?还不是因为当初的一次次分家,每一次分家就会壮大一次,最有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所以你觉得其他家族会怎么样?会像你想的那样一蹶不振?永远不要小看世家,能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家族怎么可能如此容易就被你一个半大小子弄垮,若真是那样不用等到今天,数百年前他们就不存在了。”

    李二的长篇大论给李承乾重新上了一课,第一次让他意识到世家的庞大与难缠。

    认真回想一下,很多事情真的就像是老头子说得那样,一次次冲突当中,那些世家似乎真的没有拿出全部实力与他纠缠。就算是山西王家,也只是主家在与他不断发生碰撞,其他王家支脉更多的是点到为止,并没有真的全力以赴。

    陇西李氏族人有多少?仅仅十三旺族怕是族人就不下万人,其他细小分支更是不可计数。李氏既然有如此庞大,那么与之齐名的其他家族又怎么会比他差?

    终于,李承乾第一次在老头子的提醒下意识到了自己选择的对手是如何的难缠,一句任重而道远似乎并不足以形容未来道路的艰辛。

    “想明白了?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朕一直拿那些世家没有太好的办法了吧!”老头子看着李承乾脸上的恍然之色,自嘲的笑了笑,指之面前的酒杯,示意李承乾给他倒满。

    “不要小看任何人,你现在已经成年了,不再是当初的孩子,若是再这样任性下去,就算是朕也很难保你。”满满一杯就灌下肚去,李二哈了一口酒气缓缓说道。

    李承乾沉默了,从老头子的话里,他知道自己有些急于求成了,总是在想着能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忘记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

    李二的政治天赋远比他要高,可是面对世家依旧要小心翼翼,靠着士族来与之抗衡,他李承乾现在又有什么?除了手头有一些未来的猛将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治世能臣。

    “接着说说其他的吧,一蹴而就的事情你还是别想了,至于给世家分家,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如果你真的这样做了才是合了他们的心意。”老头子虽然有些醉了,但却并没有糊涂,在李承乾有些消极的时候转移了话题。

    “父皇,儿臣想要趁着这段时间没有大的战事发展一下工业,另外还要提高一下大唐百姓得文化素质。”

    李承乾的情绪有些低落,解释的也有些简单,不过看在他费了千辛万苦想出来的办法最后只是镜花水月的份上,老头子并没有说什么。

    “你想要搞的事情可以慢慢去搞,这次的家主大会我可以帮你一把,记住,只此一次!”打击了李承乾一顿的老李也不想让儿子彻底失去斗志,但又不想让他在错误的路上继续走下去,直到此时他才再一次体会到,这个爹当的要比当儿子累多了。

    而李承乾呢,深受打击的小李同志除了点头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表态,虽然早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现在看来,何止是不简单,简直就是特么太难了。

    李承乾甚至一度想要摔盘子不干了,什么世家、什么大唐,老子找个地方去当太平王爷多好。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他的脑海中一闪便被他掐灭了,现在的他已经和刚到大唐的时候不同了。那个时候他身边只有光头王和林晓晓,可是现在却有无数的臣子和士兵,这些人可都是依附在他这颗大树上的。

    若是他自己先倒了的话,这些人全部都会变成无根之萍,绝不会有人继续重用他们,等待他们的结局必然无比凄惨。所以就算是为了手下的那一批人,他也要继续走下去,坚定的走下去。

    反正作为掌权者,他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没有拿出来,了不起将来若是被那些世家给逼急眼了,那就屠光他们好了,到时候最多就是重整旧山河,远比现在这样劳心劳力要简单的多。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有些消沉的小李同志终于再次打起了精神,从怀里掏出一支笔向老李推销起来:“父皇,您看看这个怎么样,这可是儿臣绞尽脑汁,费尽千辛万苦,数十年……数月不眠不休搞出来的东西。”

    “停,不就是铅笔么,朕又不是没听说过。”看到儿子恢复了精神,老头子还是很高兴的,但听到后面接连不断的自夸之言,老李又觉得有些不耐烦。

    “父皇,这可是好东西,用在军事上可以让伺候能够更有效的记录敌人的情况,用在民间可以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识字的机会。”

    “您想想看,一文钱两支多便宜啊,比那些动不动就数面上千文的毛笔便宜多少?而且毛笔还需要砚台,需要墨锭,需要宣纸。可是这东西不用啊,只要把外面的木头削开一段,直接就能使用,而且对纸的要求也不高。”

    李承乾一边说着,一边用铅笔在桌子上面写了几个可以防伪的小字,然后又把手中的铅笔递到老头子的手上。

    “字还是那么丑,你就不能好好的练练,每天让你抄十遍《论语》,这都快一个月了,竟然一点进步都没有。”老李一边唠叨,一边接过儿子递来的所谓铅笔,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着,脸上带出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

    (本章完)

第1115章 强大的敌人() 
自从科举制问世以来,不管是哪一任皇帝,一直都把这一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