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512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512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泉盖苏文凭借着自己的在寸不烂之舌鼓动着高藏武,将李二和李承乾贬的一钱不值,为的只是想让高藏武尽快出兵,尽快与李承乾的辽东军团拼个你死我活。

    辽东那地方在大唐手里的时间越久对泉氏一族就越不利,那些逃回来的难民和士兵都在宣扬李承乾的残暴与恶毒,泉盖苏文很难想象自己的族人在辽东那片土地上会有什么样的遭遇。

    高藏武最终还是被泉盖苏文说服了,同时被他说服的还有满朝文武。在泉盖苏文描绘的‘美丽画卷’中。

    全部高句丽的重臣们都在做着生擒李承乾,以大唐太子为要挟,用来换回辽东的同时再将大唐幽州以南全部占领的美梦。

    这一次高句丽上上下下意见出奇的一至,仅仅用了不到三天的时候,便已经集结了超过十四万人的大军,再加上原有的部分军队,其战力一下子膨胀到近四十万人。

    而就在这个时候,从鸭绿水那边送来的消息也被送抵高句丽都城——长安!

    (本章完)

第1052章 裹足不前?() 
对于来自于鸭绿水畔的救援,高句丽上下没的得说,除了支援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唐军想要渡河,还有什么比半渡而击更好的作战时机?就连对战事一无所知的高藏武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那些高句丽的将军又如何能够不知道,泉盖苏文这个高句丽史上的著名人物又如何能够不知道。

    所以在收到消息的第二天,四十万大军便开始整军出发,以急行军的速度奔向鸭绿水。

    同时一众高句丽人心中还在默默祈祷着,希望守在鸭绿水那里的一万高句丽守军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将唐军挡在鸭绿水的另一侧。

    而就在高藏武与泉盖苏文忧心忡忡,担心邢子秋那个家伙能不能挡住李承乾的辽东军团时,邢子秋则是郁闷的看着停在江心的数百艘战船,无奈的发出一声叹息。

    已经整整十天了,大唐的水师已经到了十天了,本以为他们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发起攻击,全力渡河的邢子秋却没有等到任何机会。

    因为大唐水师根本就没有任何一点渡河的打算,他们就那样静静的停在那里,除了对自己这一边严加戒备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动作,就好像是在等着高句丽这边做好准备一样。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对面的那个大唐太子是个傻子?不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难道他就不知道时间拖的越久,高句丽准备的越充分,战场上的形势对他就越不利?

    有这样的迷惑的人并不单单是高句丽守将邢子秋一个,辽东军团的众将也在迷惑,每天都有人会跑到李承乾的大帐外面转来转去,试图提醒那位太子殿下:该进攻了。

    而李承乾呢?这货竟然依旧是老神在在的坐在自己的帐篷里面,时而与老独孤交流一下十八路反王的事情;时而与小道姑讨论一下道家学说;至不济也会和杨雨馨、程琳摆开龙门阵,玩上几盘五子棋。

    终于,在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段瓒、程处墨等一帮小年轻忍不住集体跑到了中军帐,将正在下棋的李承乾围在了当中。

    “高明,我们已经在这里停留了十多年天,再等下去高句丽援兵可就要到了,到时候我们面对的可就是数十万大军,再想渡江难如登天。”

    “是啊高明,不能再拖了,虽然我们有武器之利,但是现在我们在地利上并不占优势,如果等到高句丽援兵来了,怕是天时和地利都不占了。”

    纨绔们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丝毫没有注意到李承乾已经翻了无数个白眼。

    最后,李承乾终于是被这些纨绔们给说的有些烦了,拂乱了棋局之后说道:“行了,都闭嘴!亏你们还是军人子弟,难道这么多天下来,你们就没有发现大营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不同的地方?”纨绔们面面相觑,一齐摇头。

    “你们就没有发现大营里面少了一万多人?”李承乾继续问道。

    “没有!”纨绔继续摇头。

    “那么你们这几天看到窟哥那货了没有?”李承乾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不再与纨绔们打哑谜。

    “窟哥?”段瓒眨了眨眼睛,疑惑的说道:“那老小子除了刚来的那几天之外,再也没有出现过,天知道他跑到哪里去嗨了。”

    一些来自后世的‘名’词,经过李承乾的传播,除了老一辈接受能力差一些很少会用以外,已经被纨绔们用的滚瓜烂熟。

    像什么‘我了个去’‘OK’“FUCK”,竖中指一类,更是被纨绔们天天挂在嘴上,纵然被家里老头子教训了无数次依旧是死性不改。

    “好吧,你找不到窟哥也行,那么你就没有发现鸭绿水这几天与以往有什么不同么?”李承乾耸耸肩,做了一个被段瓒打败了的表情,随后继续问道。

    “我又不是高句丽人,我哪知道鸭绿水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段瓒挠着脑袋回答。

    完了,自己手底下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李承乾无语的盯着帐篷的顶部,长长的叹了口气,而在他对面的程琳则是轻掩檀口笑个不停。

    “你们就没有发现鸭绿水这几天水流变缓了么?就没有发现水位在变浅么?”独孤青云此时从外面走进来,忍不住问道。

    “现在不是枯水期么?好多天都没有下过雨雪,河水发生变化不是很正常么?”李震疑惑的回答道。

    “豕,你们就是一群豕!”独孤青云恨铁不成钢的骂了一句之后,气的转身便出了帐篷。

    “怎么了嘛,你们到底在搞什么了?”尉迟宝琪摇着硕大的头颅,不解的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似乎想在众人脸上找到答案。

    程琳此时也笑够了,将散乱的棋子一个个收好,同时对李承乾说道:“太子哥哥,你还是给几位哥哥解释一下吧,否则你让他们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的。”

    “好吧!”李承乾咂咂嘴,再次叹了口气之后说道:“窟哥带着他的部下早在十来天以前就离开了大营,去了鸭绿水的上游。”

    “窟哥不在大营?带着两万人去了上游?”李思文脸色变了变:“高明,难道你是打算截断江水?”

    “不错,总算是有一个聪明一点的了。”李承乾似褒还贬的看了李思文一眼,点头说道。

    “可,可是……可是对面只有一万人,你这样做不是浪费精力么?”经过李思文的提醒之后,段瓒也反应过来,知道李承乾有水淹高句丽守军的打算,忍不住问道。

    “你刚刚不是还说再等下去,高句丽的援军就会到了么?怎么现在就忘了?”李承乾鄙夷的看了小段一眼。

    “可就算是高句丽的援兵到了,他们看到鸭绿水这样的情况也不会过来啊。”段瓒慢慢的进入了状态,试着分析战场形势。

    “谁说一定要等他们到了再淹?难道你们不觉得在他们刚刚赶到的时候就是我们渡江的最好时机么?那个时候你认为高句丽人还有心思去看鸭绿水的水纹情况?”李承乾瞪了段瓒一眼,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本章完)

第1053章 高句丽的乱局() 
水淹高句丽援军的计划早在李承乾与独孤青云会师的那一天便制定了下来,不管是上游渡河的地点还是鸭绿水的水纹情况,尽皆是由赵逸凡提供出来的。

    没办法,就算是他不想说也不行,在夜魅的各种手段下,赵逸凡就差没把小时候三岁还尿床的事情说出来了。

    “不对,还是不对!”就在段瓒露出恍然的神情之时,程处默突然开口说道:“高明,你不是想要等高句丽援军一到,还没有轧好营地就发动进攻吧?”

    “不错,有什么问题?”第一次采用水攻的计划,李承乾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听到种种质疑的声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他的计划。

    “当然有问题,而且问题大了。你想啊,到时候我们想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就一定要进攻吧,而我们一攻击最可能发生的是什么?高句丽人迎战,对吧?可是他们一迎战,你在上面一泄洪,那不是连我们自己也给淹了么?”

    程处默得意洋洋的说着,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样,目光甚至有‘老子救了你们所有人一命’的神情。

    “唉,思文,你跟他说吧。”本以为程处默会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说法,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是怕被水淹,李承乾顿时没了兴趣,看着把脸憋的通红的李思文,歪了歪脑袋,让他给小程解释。

    李思文得了机会,自然不会放过,鄙夷的看了程处默一眼说道:“老程,你可不要忘了,我们是要坐船过去的,泄洪的时候我们正好在船上,所以被淹的只有高句丽人,没有我们。”

    “啊?”程处默愣了一下,直到这时他才反应过来,事情似乎真的像李思文说的那样,他们进攻的时候的确是需要坐着船过去,而数百条大小战船,载下他们这八万人还真的没什么大问题。

    “行了,该干嘛干嘛去,有时间的话好好把进攻需要的装备检查一下,火箭弹不要受潮了,还有火药也检查一下,别到时候贞观炮打不响。”李承乾见事情解释清楚了,也就不再与纨绔们废话,直接将他们打发了出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鸭绿水的流速越来越缓,但是相对来说因为这段时间雨雪较少的关系,这样的水纹情况似乎真的没有引起邢子秋的注意。

    毕竟他邢子秋是陆军一系,与水师没有任何关系,掌握不了鸭绿水的水纹情况也是在情理之中。

    而至于说赵逸凡为什么也是陆军但却知道鸭绿水上游的情况,这是因为那姓赵的本身就是鸭绿水附近的人,自己家乡的情况自然不会不清楚。

    但是就在李承乾和邢子秋陆隔着一条大江互相较劲的时候,远在高句丽背后的新罗和百济却敏锐的发现了情况的不对头。

    这个半岛上的强大敌人边境上巡逻的士兵数量大减,而且巡逻的时间也在不断的延长,原本一天能看到好几趟巡逻的队伍,现在竟然一天只能看到一次,甚至有些时候两天才能看到一次。

    联想到大唐正在发动的东征,两个国家突然意识到,他们的机会来了,高句丽似乎是顶不住大唐的进攻,开始从边境调集兵力来保卫自己的首都了。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两个被高句丽欺负的就要掉进海里的国家几乎连商量都没有,在同一时间对高句丽的背后发动了攻击。

    新罗调集了近十万大军,沿着海岸线北上,百济同样不甘示弱,调集了同等数量的军队,沿着另一侧的海岸线向高句丽的腹地发动了进攻。

    乱了,彻底的乱了,三岛之上个国家几乎在短短的三天之内打的乱成一团,高句丽不满新罗和百济趁火打劫的行为,几乎是硬碰硬的和两个国家的军队大打出手,毫不顾忌自己内部空虚的事实。

    当然,新罗和百济两个国家也不是什么软柿子,面对高句丽的拼死反抗也使出了自己吃奶的力气,攻城拔寨根本不顾自己部队的伤亡情况。

    大唐打过来了,如果不趁着现在高句丽兵力空虚的时候多抢一些地盘,很可能在大唐打过来之后,连点汤都不给他们留,那些以前被高句丽占去的地盘估计也不会还给他们。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算计,两个国家不顾一切的疯狂进攻着他们能抢到的任何一寸土地,屠城之事干了也不是一件两件,一切都为了能够占领更多地盘。

    当然,两国忙着进攻高句丽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向大唐派出使者,解释自己的行为,把抢占国土的行为硬是说成了响应宗主国的号召,共同讨伐不义。

    至于说为什么现在才动手,为什么没有在李二起兵的时候同时起兵,这一切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想要找一个不被大唐责怪的借口。

    毕竟想要从大唐这只老虎的嘴里抢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个不好谁知道唐军会不会心生不满,连他们两个小小的国家一起给灭了。

    就这样,新罗和百济两国一面不断的进攻,一面不断向大唐派出使者,甚至还派出了一支使者去了辽东,打算和正在进攻的李承乾联系一起,使自己的抢地盘行为得到李承乾的承认。

    在这两个小国看来,他们的举动等于是牵制了高句丽的兵力,为李承乾的进攻创造了机会,那位大唐太子一定会利用一些土地来换取进攻上的优势。

    太子领兵的弊端实在太过明显了,不用说吃了败仗,就算是打起仗来死的人多了,很可能回国之后李承乾都要面临被弹劾的风险。

    所以新罗和百济两国坚定的认为,他们抢地盘的行为一定会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