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475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475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按这个来考虑的话,估计李纲那老头子应该是还没有投胎,找老崔把李纲好好照顾照顾,留他在地府多待上几年,这岂不是等于自己多了一个智囊?

    于是乎,可怜的崔钰崔判官不得不再一次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了一回,查了生死薄,将老李纲找了出来,并且安排人带到了他时常办公的大殿。

    “老师!可还记得承乾?”地府之中,老崔的公堂之上,李承乾看着被带进来的老李纲,笑着迎了上去。

    “太子殿下?!”李纲看到李承乾脸色瞬间大变,看上去似乎有一种天要塌了的感觉。

    本来听说崔判官要见自己,老李纲以为是要受审之类,结果没想到竟然在地府之中看到了绝对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一个人。

    李承乾那可是大唐的继承人啊,此刻出现在地府之中,这说明了什么?大唐要变天了么?太子都特么挂了,大唐的未来还怎么办?

    “老师,老师您怎么了?”李承乾扯着李纲问东问西,完全没有想到李纲的表现就是被他给吓的。而且如果不是老人家已经死过一次,估计被他这么一整直接就得背过气去。

    过了好半晌,李纲缓过劲来,迟疑的问道:“殿下,大唐……,大唐发生什么事了么?”

    “没啥啊,我就是想您了,下来看看!”李承乾摇摇头。

    “想我了?下来看看?”李纲眉头皱了皱,脑门上有黑线浮现。

    “对啊。就是看看您,一会儿我还得回去呢!”李承乾接着说。

    “回去?你是说……,你能自由往来于……”李纲的脸色变的愈发古怪,伸手向上面指了指。

    “对啊!”李承乾一边答应着,一边扯着李纲来到一个角落:“老师,我这次来实际上是有些事情搞不定了,打算找您给出出主意。”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就这就李纲现在心中唯一的想法。

    不过老头子实在很喜欢自己最后收的这个弟子,所以尽管被他吓到了,最后想想还是原谅了李承乾,轻哼一声表示了一下自己的不满,然后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竟然让您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来找为师?”

    “老师,事情是这样的……”李承乾尽量用最精炼的语言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并且着重说了一下李二要调他去辽东的事情,最后问道:“老师,您认为弟子到底该不该去?”

    “承乾呐,想必你应该知道两害相较取其轻这句话吧?”李纲默默的听完李承乾的讲述之后,缓缓问道。

    “弟子知道。”李承乾尽管心中着急,恨不得老李纲马上给他拿个主意,然后好回去,但是最后他还是耐着性子认真的请教着。毕竟他自己的事情虽然重要,但是为了今后考虑,多陪陪这个小老头儿,还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知道,为何还要问为师呢。”李纲反问道。

    “啊?”李承乾有些疑惑不解的说道:“老师的意思是……弟子回去装病?”

    结果,李纲把眼睛一瞪:“朽木不可雕也!对于一般人来说‘两害相较取其轻’,但你是大唐太子,你的标准和一般人能一样么?你就不想想,如果你不能表现出迎难而上的魄力,将来如何能让陛下将这大唐放心的交给你……”

    不知道老头子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说过话,总之李承乾在恢复自己意识的时候发现,外面的世界竟然已经过了两天!

    就连一直在大安宫伺候老老李的长孙皇后都被惊动了,放下李渊那边的事情,跑来了东宫!

    (本章完)

第975章 出征前的准备(上)() 
“乾儿,你这是咋了?可千万不要吓母后啊,你要是有什么事,母后可怎么办!”老老李病重,再加上儿子昏迷,让长孙皇后倍感压力,坐在李承乾边上轻抚着他的额头,低声的叨咕着。

    “母,母后,儿,儿臣没事,让母后担心了!”恢复意识之后的李承乾缓缓张开眼睛,看着憔悴的长孙皇后,略带愧疚的说道。

    这个女人不管怎么说都是他现在这具身体的母亲,骨肉相连的感觉让他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自从他到了大唐的那一刻起,虽然长孙皇后一直对他要求很严格,但李承乾也知道,这些都是为了他好,并不是在故意刁难他。

    后世的母亲这辈子估计他是再也见不到了,在大唐生活的九年时间,他已经开始习惯把长孙当成自己亲生母亲来看待,是以看到长孙皇后劳累过度,憔悴的样子之后,李承乾心里若说一点感觉都没有的话,那就太不是人了。

    “乾儿,你醒了?”李承乾的声音让引起了长孙皇后的注意,扭头看着他还带着眼屎的眼睛,急声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没,没有啊!”李承乾摇了摇头,他可不敢说自己只是睡了两天,那样是会被老婆拨皮的。

    “怎么可能没有,你从小身子骨就弱!”长孙皇后叹了口气,心里想着儿子大了,懂事了,口中说道:“乾儿,不要太累了,你父皇的诏书母后也看了,这事儿母后替你做主,咱不去啊!等你父皇回来,母后亲自和他说,你就放心吧!”

    “啊?别,别啊!”一听老妈说不让去辽东,李承乾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母后,儿臣真的没事儿,不是被父皇的诏书吓的。”

    刚刚才和老李刚研究完对策,决定去辽东的李承乾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一觉竟然被老妈给误会了,认为他是被老李的诏书给吓晕的。

    不料长孙皇后一巴掌拍在了他的脑门上,沉声说道:“去什么去,不去!你们三个小子哪一个不是母后身上掉下来的肉,你父皇不心疼,母后还心疼呢。辽东那地方马上就要下雪了,你说你去那地方干什么?就你这小体格子,去了还不得冻成冰雕啊。”

    “可是母后,伐罚不臣乃是……”

    “什么乃是不乃是的,你父皇手底下能臣无数,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何需你去讨罚,听母后的话,好好在宫里养病,把身体养的棒棒的,过段时间给母后生个大孙子才是正经!”

    “不是,母后,儿臣身为大唐太子……”

    “太子怎么了?太子更应该待在宫里,大唐这么大,需要你的地方多着呢,你不是在搞什么人口普查么?还是在搞什么蒸汽机么?这么多事情还没有弄完,去什么辽东!”

    “那个……”

    “没什么这个那个,本后在一天,你就别想走出这个宫门,有种你就走一个试试,看本宫能不能把你的腿打折喽。”长孙皇后终于爆发了,一把揪住李承乾的耳朵,声色俱厉的说道。

    “好好好,不出去,一定不出去,母后,耳朵要掉了,耳朵要掉了。”很久没有体会过被揪耳朵的感觉,骤然被长孙皇后给揪住之后,那种熟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本已经成年的李承乾像瞬间变回了八岁。

    “臭小子,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和母后顶嘴。”长孙皇后也觉得这样对儿子似乎有些不好,毕竟儿子都已经成年了,多少要照顾一下他的面子。

    所以数落了李承乾一句之后,便把手松开了,扯过炕上的被子,指指刚刚李承乾躺过的地方:“老老实实的躺着,好好养病!有啥事儿等病好了再说,一切有母后给你做主。”

    就这样,李承乾不得不再次躺回原来的位置,被长孙皇后派来的‘监工’——长乐看守着,持续了三天的无聊生活。直到第四天实在躺不下去了,威胁长乐如果再这样守着她,就再也不带她出去玩,这才算是拜托了小丫头的控制。

    还是那间诡异的会议室,只不过人数却有着极大的变化,老头子的意志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尤其是种大事情。所以李承乾并不认为长孙皇后有改变事情结果的能力,他必须提前为自己的东征做准备。

    太子领兵,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事件,甚至从来都没有过,老头子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或者有他的目的,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因为老妈的一句话变改变了结局?李承乾早就已经过了很傻很天真的年龄,才不会相信老妈的保证呢。

    薛仁贵、尉迟宝林、尉迟宝琪、独孤玉林、白文墨、王玄策、黑子、吴辰……,阴森诡异的大殿中,李承乾手下的各方主脑齐集一堂,个个面色凝重。

    太子领兵东征,这说什么了什么?就连尉迟宝林、尉迟宝琪这两个憨货都隐隐的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更不要提王玄策与白文墨等人。

    “殿下,您……真的打算去辽东么?”王玄策思虑良久,第一个开口问道。

    “对!”李承乾点点头:“玄策,这次会议并不是讨论本宫要不要去辽东的问题,所以还是不要再纠结这一点了。”

    “臣明白了!”从李承乾的话里,王玄策听出他去意已定的想法,自然不会再多嘴试图去劝说。

    而且这种事情他也明白,并不是李承乾自己可以决定去不去的,皇帝诏书已经下了,不去就是抗旨,哪怕是装病也没有用处。

    而且李承乾现在可不是那种孤家寡人的太子,他的手下还有一大堆跟着他混饭吃的弟兄,完全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是李承乾这家伙不再受老李的宠爱,那么他手下这些‘小弟’,这辈子也就完犊子了。

    思及此处,王玄策深深叹了口气,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不过与王玄策不同的是,白文墨则是完全有着和他相反的看法,看着有些发蔫的众人缓缓的说道:“此事未必如你想的那般不堪,或许对殿下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

    (本章完)

第976章 出征前的准备(中)() 
东西好不好吃只有自己亲自品尝之后才会知道,出征之前需要准备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同样只有自己亲自经历过之后才会明白。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六月,就算是马上出征,估计到了辽东那边也要八月,等到把部队协调好,达到可以作战的程度基本上也就到了九月。

    辽东的九月是什么样的?在现代东北的兄弟都应该知道,最低的气温有零度以下了吧?这还是现代全球气温变暖的情况下才有的温度,换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大唐,温度只会比现代低,九月的时候可以说已经是滴水成冰了。

    这样的气候条件怎么作战?御寒的衣物是否需要准备?吃的东西、取暖的东西、运输的车辆,所有这些都需要考虑。

    所以西域军团便多了收集白叠子的任务,九月之前必须将一百万斤白叠子运到辽东,至于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是抢的还是买的,这都是西域军团的问题。

    薛仁贵的左武卫要负责准备肉食,所有李恪的牦牛全部充公,由左武卫负责将牛肉干全部打包,只要东征没有结束,任何一点牛肉都不允许流入市场,必须全部运往辽东。

    至于独孤青云和独孤玉林,他们两个的任务简单了很多,去卑沙城接手防务,同时将从南方运出来的粮食全部卸到卑沙城,然后再转道鸭绿水,继续执行切断辽东与高句丽本土之间的联系。

    一场出征前的准备会议整整开了一夜,好在这间会议室是老崔通过托梦实现的,并不是在地府之中,否则这一晚上过去,皇宫里非得再次炸锅不可。

    而在会议结束之后,李承乾又马不停蹄的把唐善识和柳敏召进宫。

    “高明,去辽东算上我一份吧!”唐善识见到李承乾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求去辽东。

    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李二的诏书早就在长安传的沸沸扬扬,像唐善识这种消息灵通之辈更是早就已经知晓,只是苦于李承乾一直不见他们,所以才会憋到现在才说出要去辽东的想法。

    “现在你就是不想去也不行。”李承乾哼了一声说道:“没理由兄弟们都在外面打仗,你小子在家里享福。不过,在这之前你最好告诉我,我让你弄的那些土手雷都已经弄出来了,否则……”

    “那东西早就弄出来了,不过按照你的意思,都没有装填火药,全都放在仓库里面堆着呢,有好些都生锈了。”唐善识知道李承乾说的土手雷是什么,不过他还是喜欢把那个东西叫成‘铁菠萝’。

    “生不生锈的我不管,从今天开始,所以有的土手雷全部装上火药,然后统一封存。另外,火药的生产不能停,工人全部加班,什么时候辽东之战结束了,什么时候恢复以前的时间安排。”

    李承乾才不管那些铁壳子会不会生锈,反正到了战场上‘嘭’的一声就没了,要那么好看也没啥大用处。

    不过唐善识却有些傻眼了,惊讶的说道:“高明,那些‘铁菠萝’假假也有好几万,全都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