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463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463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真的以为我会相信你的话?真的以为我会相信把利步利的人头是真的?你以为天下人都像你一样蠢么?”禄东赞冷笑着说道。

    身为一个将军,怎么可能连自己的对手是谁,有什么样的外貌特征都不知道?那颗被别从卧施丢过来的人头刚一到手,禄东赞便已经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因为把利步利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嘴里的一排大金牙,而那颗人头明显没有。

    仗打到这里其实别从卧施已经没有什么抵抗的意志了,一万五千青壮根本就无法压制住四千吐蕃人,被杀的节节败退。而他本人似乎也无法战胜禄东赞,打来打去的现在老底都被掀了,再玩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想到这里别从卧施垂下手中双斧,三角眼中带着一股浓浓的不甘:“放过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放过我们,我们已经向吐蕃投降了,而且我们为了吐蕃甚至不惜向大唐发起攻击,羌族部落已经臣服,放过我们吧!”

    “不,羌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有人不想让你们继续存在下去,有人说你们就是大唐土地上的一颗毒瘤,一个不知道感恩的民族,一个不知道遵守诺言的民族,根本不配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禄东想淡淡的说着。

    他并不同情眼前这个羌人,每个人脚下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别从卧施和把利步利发动对大唐的攻击,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若是置之不理最后造成的结果都是羌族的壮大。

    而一个种族想要壮大,想要从无数个民族中脱颖而出,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明珠,就要有付出自己一切的准备。成,则光耀千古;败,则烟消云散!

    这是李承乾在某一个时间对禄东赞说过的话,他不知道那位殿下为什么会和自己说这些,但是他却知道,那位殿下说的是对的,任何一个民族想要崛起,想要不流血牺牲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初你们不是这样说的,不是这样说的。”别从卧施浑身颤抖,灭族之祸近在眼前,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事情总是会变的,大唐太子殿下需要一个安定的中原大地,而我们需要一个让家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机会……,别从卧施,认命吧!”说罢,禄东赞再也不与眼前这个羌人废话,怒喝一声催动战马便向他冲了上去,手中长矛如毒蛇一般由不可思议的角度刺了出去。

    快,这一矛已经快到了极限,别从卧族几乎来不及反应,手中双斧完全就是下意识的往前面一挡。接着,他便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自手上传来,整个人一个不稳,斜着便从马上栽了下去。

    “不要……”人一落马,别从卧施便预感到大事不好,‘不要杀人’四个字还没有喊出口,一只硕大的马蹄便踏到了他的胸口。

    “噗……”一口逆血从肺里呛出来,接着眼角余光一闪,别从卧施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然后便是眼前一黑,原来,这就是死亡的感觉么?

    别从卧施死了,死在禄东赞的长矛之下,人头被长矛高高的挑起,示威一样的在羌人的眼前来回晃动。

    族长死了,族长被吐蕃人杀死了!

    原本就处于劣势的羌人感到了恐惧,什么报仇,什么诱敌,全都被抛到脑后,逃命成了他们现在唯一的念头。

    “啊……!杀杀杀!”就在吐蕃人千人军队的身后,一支人数多达五千的羌人队伍杀了出来,把利步利终于还是赶到了,不过来的似乎有些迟。

    “返身,迎敌!”时刻关注战局的禄东赞,自然很快注意到了这支新出现的生力军,他留下的一千人便是为这些人准备的,虽然这些人比他想的要多一些。

    不过,这应该是羌人最后的力量了,只要把他们干掉,那么他禄东赞这第一份投名状便算是交上去了,未来的一切只看长安那位年轻的太子殿下如何去选择!

    (本章完)

第950章 初战高句丽(上)() 
第九四八章

    把利步利的出现关没有挽回羌人败亡的结局,只不过将这个过程拖慢了一点点而已。

    而且若是他不出现的话,或许由别从卧施带来的一万五千人还能多跑掉一些,但是因为他的出现,让那些准备逃跑的羌人再次看到了希望,逃跑的脚步也就慢了一些。

    所以,两万羌人青壮最后能够活着离开的不到四千,其余的尽数被禄东赞带着的吐蕃军队斩尽杀绝,同时也切下了无数的人头。

    这些人头都将被腌制好,然后等到离开的时候交给堵在积石山那里的薛仁贵,由老薛来验证他们的战功。同时,鉴于这些吐蕃人是第一次投降,而且这次的行动也是剿匪行动,所以人头不分老幼,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算战功。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命令,所以吐蕃人这次的行动显得格外卖力,阎、诺两州被他们像过筛子一样,来来回回的筛了不下四次,可以说这两个州基本上被杀的百里无人烟,十里无鸡鸣,几乎变成了一片蛮荒之地。

    当然,吐蕃人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剿匪的两个多月,五千吐蕃精锐有一千五百余埋骨荒山,带着遗憾先一步离开了这个世界。

    不过李承乾现在根本顾不上松州这边的吐蕃人了,嘱咐了薛仁贵注意吐蕃人的动向,小心不要吃了他们的闷亏之后,大唐太子殿下的全部心思便转到了已经开始了一个月的高句丽战事上面。

    沙卑城的失守让高句丽有些措手不及,高延寿与高惠真的十五万大军在半路停了下来,不知应该作何选择,是应该转道鸭绿水,顺江而下将卑沙城夺回来,还是继续保持原计划去支援安市城。

    “混蛋,高延寿就是混蛋,他这是贪生怕死,是畏敌不进,什么不知道如何选择,全都是借口。”高句丽的伪‘长安城’中,高建武愤怒的咆哮着。

    卑沙城失守,使得大唐有了在大海是进攻辽东的能力,安市城很快就要面临西、南两个方向的进攻,如果北部褥萨高延寿等人再不加快速度,很可能会被大唐的军队堵在半路上。

    “陛下,为何不让北部褥萨直接转道去辽东城呢?在那里与唐军决一死战,有辽水拦路,我们完全可以找机会将唐军一举击溃。”

    “转道辽东?断了唐军的后路?”面对手下臣子的提议,高建武怒火平息了一些,不管这个计策如何,但至少也算是一个主意不是么。

    “啊?臣,臣的意思是……”刚刚提议的家伙愣了一下,自己可没有说过断唐军后路的话啊,为什么会被误解至此呢。

    “好了,你不用说了,唐王亲自征,你不会以为辽东城和新城能够挡住大唐的兵锋吧?若是挡不住,援兵贸然过去岂不是正好与唐军迎头撞上。”泉盖苏文摆手打断那大臣接下来的发言,转头看着高句丽荣留王说道:“陛下,臣不建议截断大唐后路的做法,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万一事有不谐,后果不堪设想!”

    “哦?为何?莫离支可有何高见?”高建武看着泉盖苏文,不阴不阳的问道。

    涉及到权力的斗争,无论如何都没有妥协的余地,高建武如果能看泉盖苏文顺眼那才是怪了。

    “大唐既然已经夺下了沙卑城,那么等于有了另一条后勤补给线,袭扰唐军后方已经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万一大唐突破了新城一线,那么他们就会在海上取得补给,这样一来援兵与安市城便被唐军彻底隔开,不担没有给唐军造成损失,弄不好还会使安市城毁于一旦。”

    泉盖苏文毫不在乎高建武的蔑视,站在大殿之上侃侃而谈,把高建武的提议贬的一文不值,末了同样不阴不阳的对高建武冷冷一笑。

    “你……,好,莫离支既然如此说,那么一定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不如你来说说如何?”高建武被弄的有些下不来台,瞪着泉盖苏文恨声说道。

    “让他们按照原定计划前进,卑沙城现在夺不夺回来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大唐水师既然能够夺取卑沙城,那么他们的力量必然不可小觑,不清楚其底细之前与其交手实为不智之举,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原计划进行。”泉盖苏文信心十足的说着,大殿之上全是他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看上去颇有指点江山的意味。

    至于说坐在御阶之上的高建武,在泉盖苏文看来他不过就是个傀儡罢了,完全没有理会他的必要,若不是现在大唐倾举国之力攻伐而来,把这个老家伙弄死,再扶植一个听话的傀儡上去,他自己来摄政才是最好的选择。

    “说来说去,还不是原计划,我还以为莫离支有什么高见。”高建武撇撇嘴,同样尽力的贬低着泉盖苏文,以挽回自己形象上的损失。

    “不然!陛下,臣的计划乃老成谋国之言,试想一下,我十五万大军在安市城倚城而战,必然能将大唐军队阻拦说城外,只要等到九月天寒之时,唐军耐不住北方寒冷,必须撤军,到那时候才是我们夺回卑沙城的最好机会,因为到了那时候卑沙城会变成一座孤城,没有任何一个援兵。”

    不得不说,泉盖苏文的想法的确是好的,历史上李二的确是被阻拦在了安市城外面直到九月。

    但是他还是高估了高延寿、高惠真十五万军队的战力,同时也对未来的局势估计的过于乐观,完全没有考虑装备上的差异与李二覆灭高句丽的决心。

    可正所谓今时不同往日,有了李承乾参与的高句丽战争已经变的与历史上大不相同,大唐军队的装备也与往惜有了极大的改进,战术与战法也不似以往那么单调与老套。

    所以有着数万大军驻守的辽东城在李绩看来,似乎就像是一个练兵场,是检验大唐军备的一个试验点而已,面对着这座并不算是高大的城池,这位历史上有名的儒将,决定试一下烈焰焚城到底是个什么感觉。

    (本章完)

第951章 初战高句丽(中)() 
第九四九章

    “将军,小小城关,何需将军亲自出马,待吾等冲杀一翻,取回千百人头为将军庆功如何?”窟哥站在李绩边上,大咧咧的说着。

    高句丽这破地方,他每年都要带着人在其境内杀上几个来回,掳回无数高句丽平民用来和李承乾交易,辽东城这地方可以说熟的不能再熟,若说取回千百人头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前段时间刚刚到这里的时候,窟哥就想着要立个头功,可是被李绩因为没有攻城器械拦住了,现在……李二陛下的大军就在身后不远,各种攻城武器一件不缺,窟哥想不出李绩还有什么理由来阻拦自己。

    不过,窟哥毕竟只是一个契丹的守领,对于官场中的一些事情还是不太了解,一心想着立功的他并没有考虑到如果一战没有建功的话会如何,到时候能力受到怀疑的可并不是他一个人,李绩这位杀场老将怕是也要受他的牵连。

    李绩接没有接窟哥的话,只是看着不远处的辽东城淡淡问道:“李都督,前段时间似乎听你说过,这辽东城里似乎多以茅屋为主?”

    “不错,这城的外围住的都是些贫民,哪里住得起大房子,有茅屋住也就很不错了。”窟哥点点头,心中对李绩略有不满之意,总觉得李绩是怕他立了头功,所以说话的时候未免带出了一丝不满的情绪。

    李绩又不是傻子,听着窟哥似乎有些牢骚的发言,如何能不知道是他心中有了不满情绪,心中暗笑这些异族小气的同时,口中说道:“李都督求战心切本将知道,契丹勇士的勇士本将也知道,但是中原有句老话,叫好钢用在刀刃上,不知道李都督有没有听过?”

    “这个自然知晓。”窟哥梗脖子说着,生怕在李绩面前露了怯。

    而实际上他知道个毛的‘好钢用在刀刃上’,在他看来有好钢当然要全都用来打造一把钢刀才好。

    “李都督既然知道,自然应该知道其中的意思。”李绩只是靠着这句民言来引出话题,他并不在乎窟哥到底知不知道,挑开话头之后接着便说道:“契丹勇士是钢,那么就要把他们用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强攻硬打他们的确可以把城攻下来,可是若有更省力的方法,都督难道就不想试试么?能少死几个人总是好的吧?”

    “将军的意思是……”窟哥愣了一下,他当然知道能少死几个人是好事,但是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

    “都督看看这天气如何?”莫名的,李绩将话题转到了天气上,让窟哥有些莫名其妙,随着他的话仰头看了看天说道:“若是没看错的话,这两天怕是会有大风,怎么了?”

    “都督果然好本事,单凭天像便知这两会有一场大风!既然如此,都督切回去让儿郎们好好准备,待到风起之日,便是攻城之时!”李绩轻抚颌下胡须,笑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