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330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330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别琢磨了,这就是晓晓,当年是我的倏忽,没有发现晓晓假死的事实,如果不是这位……神医施以援手,怕是晓晓真的就离我而去了。”李承乾与林晓晓对视着,随便给众人解释了一下‘死人复活’的经过。

    小老头自然是昂首挺胸,享受着众人的注目礼。

    别人的重视他或许不在乎,但如果是大唐太子的重视,如果说不在乎就有点装犊子的意思了。必竟这老货当年能被‘种子’这个神秘组织收买,就足以证明他不是什么真的清高之人。

    (本章完)

第674章 阴谋进行时(一)() 
久别重逢的人之间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李承乾与林晓晓也是一样,虽然身份上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在某些情感面前,这种差异并不是那么重要。

    小武、杨雨馨等人也不是傻子,在知道李承乾没有大碍之后,每识趣的提前离开了这间小小的医馆,同时离开的还有那个小老头。

    双胞胎兄弟留了下来,他们的任务是保护李承乾,所以在李承乾没有离开之前,他们是不会走的,只不过他们缩的比较远一些。

    夜魅提前离开了,这是她第一次主动离开,原因她没有说,但是脸上落寞的神情可以看出来,这姑娘心里并不怎么舒服。

    小小的医馆里面只剩下了李承乾与林晓晓两个,他们在弄了一架梯子爬上屋顶之后,就安静的坐在上面,倾诉着彼此间这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情。

    只不过更多的是林晓晓在说,李承乾在听,偶尔李承乾也会问一些古怪的问题,惹来林晓晓娇嗔的哼声。

    时间一点点过去,在快到中午的时候,一对小鸳鸯才感觉到太阳的火热,不得不从上面爬下来,逃到阴凉的地方躲避阳光。

    “跟我走吧,这间房子能卖就卖,不能卖就留着。”十四的李承乾身高已经和林晓晓的高度差不多,站在一起终于不再有姐姐带弟弟的感觉。

    林晓晓轻嗯了一声,自从看到李承乾的那一刻她就知道,流浪的日子结束了,这个生命中除了父亲之外最重要的男人,绝不会再让她继续在外面漂泊。

    能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李承乾一度认为自己就是上天的宠儿,或许自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否则怎么可能死了好几次都死不了,而且每死一次都有奇遇等着呢?

    带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心思,李承乾带着林晓晓回到旅馆,一群人聚在一起好好的大吃了一顿,庆祝太子殿下大难不死之外,还要庆祝他找到失去的小老婆。

    几家欢乐几家愁,就在李承乾等人举杯庆祝的时候,遥远的西域某位大唐皇族正在气咻咻的发泄着自己的不满。

    “本王是特使,你们天天就给本王吃这些东西?这些都是什么?羊肉!牛肉!全都是肉,本王需要的青菜呢?本王需要的水果呢?本王需要的西域美女呢?”李元昌砸掉了手里的杯子,扔掉了手里的筷子,怒瞪着鞠智盛安排过来的管家。

    “王爷,不是小的不给您弄,实在是咱们高昌的确没有您需要的东西。”管家苦着脸,应付着李元昌的各种无理要求。

    一个连大唐都不重视的空筒子王爷,跑到西域来装犊子,有意思么?如果这货这的那么重要,怎么可能身边的护卫只有小猫三两只?排场什么的比上次来的那个江夏郡王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就这还说自己是什么汉王,是一品王爷,屁!也就会跟自己这个小小的接待官装装罢了!

    管家心中吐槽,脸上的表情不自觉的就带上了丝丝鄙夷之色。

    这表情被李元昌看在眼中,心中忍不住怒气更盛。

    不过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该死的薛仁贵带着大唐军队扯出了高昌,直到现在还杳无音信,天知道他们跑到哪里去了。

    没有军队在这里,李元昌多少心里有些没底,也怕自己死的不明不白,天知道长安那位会不会因为一个王爷发兵攻打西域。

    “殿下,外面有于阗使者求见。”就在李元昌尴尬的不知应该发火还是咬牙忍了的时候,门口传来护卫的通报声。

    “让他进来。”李元昌面色一喜,看着怎么看都不顺眼的管家,不耐烦的摆摆手:“滚出去,下次如果没有青菜、美女,当心本王砍了你的脑袋去找高昌王问罪。”

    “喏!”管家尽管心中已经日翻了李元昌的祖宗,但还是咬牙退了出去,心中阿Q的想着:让老子死?当心那天给你下点毒,毒你个生活不能自理。

    “汉王殿下,一别数日,不知可还安好啊?”管家刚刚退出去,于阗使者就带着一脸的虚伪笑着走了进来。

    “于阗使者,来来来,快坐!来人,上茶!”李元昌对这个没事儿就给自己送礼的于阗人满意极了,竟然肯拿出自己都不常喝的茶叶来招待他。

    “外臣谢殿下恩典!”虽然心中鄙视李元昌,但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目的,于阗使者并没表示出这种鄙视,而是极力的捧着这位汉王。

    李元昌洒然一笑,做了一个不用客气的动作,然后笑着问道:“于阗使者此次前来有什么事情么?”

    李元昌并不是不知道于阗这家伙别有目的,只是自从离开大唐,他就很少享受到这种‘尊重’,所以尽管知道对方想要利用自己,但还是十分受用。

    李元昌最大的依仗就是大唐王爷的身份,只要有这个身份在,西域就没人真的敢动他,必竟大唐数十万精锐枕戈待旦,对周边列国虎视眈眈,只要情况稍有不对立即就是大兵压境。

    背后有着强大的国家,汉王虽然没有了以往的那份恩宠,但是必竟身份摆在那里,所以他才会毫不畏惧这些西域土王,依仗的就是这些土王什么的不敢拿他的命来赌自己国家与家族的前途和命运。

    “殿下自从到了西域怕是还没有见到西域的大好风光吧?臣外今日来此是想邀请殿下一起共游列国,不知殿下意下如何?”于阗使者十分谦恭,就连给他递茶的侍女,他也是客气的起身相谢,把自己的姿态放的极低。

    “共游列国么?”李元昌沉吟片刻,琢磨着于阗使者的真实目的,生长于皇宫大内,不虑胜先虑败,所以在于阗使者提出邀请的那一刻,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有什么阴谋。

    “正是,殿下此次西来,可是出使西域,只留在高昌,却不去其他各国走走,怕是有失公充,若是有人心知道怕是要弹劾殿下渎职呢。”于阗使者眨着眼睛,意有所指的说道。

    (本章完)

第675章 阴谋进行时(二)() 
‘有心人’三个字,无意中触碰了李元昌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李承乾的名字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该死的,怎么把这个家伙给忘记了?李元昌头皮开始发麻,想到李承乾他的心不由暗暗收紧。

    李元昌心高气傲,虽然幸运女神并不怎么照顾他,但是智慧女神却并没有把他抛弃,李承乾和他之间的仇怨因为他离开大唐就烟消云散,这种事情别说现在,就算是在五年前,李元昌都不会相信。

    现在他只是不知道李承乾会在什么地方对他发难而已,作为一个失势的王爷,他必须时时提高警惕,不能给李承乾留下任何一点把柄。

    想到这里,李元昌对于阗使者投去感激的一瞥:“于阗使者,不知你这第一站想要设在哪里呢?”言下之意也是有了出行的打算。

    “殿下,外臣想邀请您到我于阗一行,不知殿下意下如何?”于阗使者以不屑的眼神对着桌上那些食物看了一眼,然后说道:“这高昌竟然如此怠慢殿下,做的有些过份了。”

    这是挑唆,李元昌知道,可是他还是抑制不住心生愤懑。

    李元昌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想他一介大唐王爷,沦落到身边只有侍女四人,护卫十余的地步,这种落差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在高昌的一切遭遇让他敏感的神经不断的遭受刺激,基于迁怒的心态,让他心中的怒火越来越胜,只不过因为身边无人,发做不得。

    “于阗使者打算什么时候走?”李元昌强压心头怒火,尽量表现的平和一些,虽然已经被面前这个于阗人看出了他此时的窘迫,但他还是努力的维持着仅有的一点尊严。

    “一切听从殿下安排,殿下想走的时候,遣人通知一声便可。”于阗使者微微躬身,歉卑的说着。

    事有反常必为妖!

    对一个失势的王爷如此客气,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于阗使者这样的做法都有些过了。

    但是李元昌现在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李承乾把他安排到西域之后再就也没有了后续的动作,这让他有种如履薄冰之感,所以即便是于阗有什么阴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不想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他就必须顶上去。

    于是在三天之后,李元昌在鞠智盛举办的盛大欢送仪式中,跟着于阗使者踏上了前往于阗国的旅程。

    而在同一时间,一队由长安出行的商队也正踏着晨光走出了玉门关,向着大漠深处缓缓而行。

    另方面,一直驻扎在青海湖边上的一万五千马贼也换上了曾经他们无比熟悉的大唐军队拔营起寨,人喊马撕声,在伏俟城中亦可隐约听到。

    “薛仁贵,你真的打算这次让宝林还队么?就不怕那小子一时冲动坏了计划?”王玄策安坐于薛仁贵的大帐之中,穿着一件真丝小小褂依旧热的满头是汗。

    不过现在他也顾不上这些了,尉迟宝林马上就要出发再次进入西域,对于这个憨货,王玄策无论如何也不放心让他一个人去执行那么庞大的一个计划。

    “他只负责打仗,根本就没有计划让他破坏。”薛仁贵依旧是一身戎装,尽管已经热的脸上全是汗水。

    身为一军之统帅,以身作则是本份,尤其是薛仁贵刚刚接手左武卫,一没资历,二没战功,更是要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否则根本无法管理手下一群跟着秦琼混出来的骄兵悍将。

    “我担心的就是这个,宝林的性子你难道还不知道?打起仗来连他老子都能忘了,你真的就放心让他去独挡一面?”王玄策有些着急,对于薛仁贵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很是不满。

    不过薛仁贵却像是没感受到王玄策的急切一样,慢条丝理的说道:“没事的,宝林不管怎么说也是尉迟大将军的长子,战场上的门道那可是门儿清。以前打仗不要命那是因为他只负责局部战场,现在高他负责全局,你就是拿刀架他脖子上,他也不会再那么冲动的。”

    说到底,王玄策并不是军方的人,玩玩阴谋算计之类的东西是他的强项,但是说起带兵打仗还是差了些,根本无法领会那种‘万人敌’的猛将一旦暴发出强大的气势之后,对战局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所以薛仁贵只能用将门虎子之类的比喻来安王玄策的心。

    而且王玄策现在只是想着西域,却没有想过身后的吐蕃,和所有的朝臣一样,他也认为吐蕃在积石山上的军队更多的是做个样子,不会真的对大唐军队发动袭击。

    但是薛仁贵却不这样想,在他看来吐蕃的一切动作绝不是威胁那么简单,如果一个不注意或许这些蛮夷真的会从积石山上杀下来。

    正是基于这一点,薛仁贵才没有领兵再次进入西域,他必须留在吐谷浑,防备吐蕃这个不断崛起中的国家。

    因为李承乾的种种操作,西域已经不是历史上的西域,如果不出意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域只会更乱,战争虽时都可能爆发。

    积石山上的吐蕃人会不会趁火打劫,这一点谁都无法肯定,如果不想让深入西域的军队变成无根之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吐蕃人堵在高原之上,让他们下不来。

    这些都是薛仁贵根据西域现状做出的一些判断,没有什么理论依据,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他是将军,不能拿着感觉来说事儿,所以只能以强权将事情压下去。

    王玄策不理解,那就不理解好了,军事上的事情并不需要他理解,只要服从就好。

    “兄弟们,准备好了没有?”和王玄策所担心的不同,尉迟宝林对于自己独领一军还是信心十足的。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不会指挥难道还记不住老头子是怎么打挥的么?反正老尉迟没少在家里吹牛当初自己是怎么怎么厉害,大不了照着作也就是了。尉迟宝林就不信,老头子能在万军之中杀出血路一条,自己就不能!

    (本章完)

第676章 阴谋进行时(三)() 
“汉王殿下,这几日外臣因为安排一些事物,多有怠慢!恕罪恕罪!”荒漠中,绵延的大帐连成一片,一间最大的帐篷中,消失了大概四、五天左右的于阗使者再一次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