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288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288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主染病,概不见客。”马万杰以求助的眼神看了一眼座位仅在王座之下的王玄策,硬着头皮说道。

    他们这次交替到底不是那么光彩,而且时间上也有些仓促,将原本需要数月时间的交接在一夜之间完全,如果说其中没有猫腻怕是外面荒漠上的流浪汉都不信。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鞠文泰拖到现在只剩下一口气在吊着,眼见是不活了,根本拖不了好几个月那么久。

    会盟之事又迫在眉睫,如果不想把主持会盟的位置让出来,那就只能立即选出一位国主来接替鞠文泰,否则国内是否动荡不说,单单失去主持会盟的位置,就会让高昌失去被利用的价值。

    “笑话,国主身体康健,怎么会一夜之间就病入膏肓,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够了!高昌国主交接乃本使亲见,于阗使者,你可是对本使有什么怀疑不成?”王玄策一拍桌子,将于阗使者接下来的发言打断。

    之所以王玄策现在才开口,是因为他要给鞠智盛和马万杰一个警告,让他们看看,如果离开大唐的支持,他们是否能够顶得住诸国的欺压。

    但同样,王玄策也不能让他们真的被逼进绝路,像高昌这样的合格代理人并不是那么好找的。事情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只差最后一步第一阶段的布局便可以完成,如果高昌垮了,前期这半年的工作就等于白忙活,这并不符合当前的利益。

    “我,我……”于阗使者有了一瞬间的犹豫,最后还是理智的微一躬身作为道歉:“尊敬的大唐使者,外臣不敢!既然有使者见证,那自然是没有问题。”

    (本章完)

第587章 关门放狗() 
“国主,议事是否可以开始了?”等到于阗使者退下之后,王玄策将目光投向王座之上的鞠智盛。

    “哦哦,马上开始。”鞠智盛恍然的回过神来,刚刚于阗使者的问题把他吓的够呛,十分担心有人会对他接任国主一事再次提出质疑,那样的话,他的西域王的梦想怕是立刻就要破灭了。

    不过王玄策的强力干预让他再一次看到了希望,当然,对于大唐的强大也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

    再次偷眼看了下王玄策,鞠智盛轻咳一声:“诸位使者,现在我们继续商量一下关于大唐维和军的军粮问题……”。

    “国主……如果本使没有记错的话,军粮问题似乎已经讨论完了吧?莫非是老国主没有交待给您?”龟兹使者嘲讽的声音从下面响起,把鞠智盛的发言打断的同时,可以听出其中有一股说不出的蔑视。

    “龟兹使者,难道你在龟兹国内也是这样?国主的话还没有说完,便随意插言的么?”为了鞠智盛这个新任国主,马万杰也是拼了,时时刻刻都冲在最前面。

    龟兹使者看着马万杰刚想再讽刺几句,余光却扫到面色阴沉的王玄策,一种十分不舒服的感觉从心底泛起,马上就要冲口而出的发言被他强自咽了下去,撇撇嘴之后,对马万杰比了一个你继续的手势。

    鞠智盛从这几句的对话中也看出了一些门道,知道只要有王玄策在场,这帮西域诸国的混蛋们就一定不敢把事情做的太过。

    于是脑袋一热,昨天晚上王玄策吩咐的事情没有任何预兆的脱口而出:“于阗使者,于阗国的份额加到四万人,想必没有问题吧!”

    “什么!”于阗使者万万没想到,报复会来的这么快,而且这么直接,难道鞠智盛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如此报复于阗,就不怕于阗大军压境么?

    “于阗国负责的军粮再加三万人的份额,共计四万人的军粮,寡人这一次说的够清楚了吧?”第一次自称寡人,第一次如此强硬的对一个西域大国如此说话,第一次……,好多的第一次加在一起,让鞠智盛的声音有些尖锐,同时还伴随着一丝丝的颤抖。

    “这不可能,于阗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而且就算于阗能拿出来也不会拿。”于阗使者强硬的拒绝道。

    “于阗使者,请你不要执迷不悟。”鞠智盛一声轻哼,有大唐在后面为他撑腰,他可以不畏惧任何人:“西域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为了维护西域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一些牺牲并不算什么,总不能好处都是你于阗的,到了需要付出的时候全是别人的吧?”

    “我……”于阗使者被鞠智盛堵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于阗并不是没有付出吧?那一万人的军粮难道不是于阗答应拿出来的么?而且这军粮的事情并不是拿一次就完了,这可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只要大唐军队留在西域一天,那么于阗就要提供一天的粮食。

    至于说牺牲,该死的,大唐军队是驻扎的高昌城外面的,说起来似乎高昌才是最大的受益人才对,为毛高昌是受益人,牺牲却要别人来做?这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这样的条件他都能答应下来,估计不用回到于阗,半路上就会被于阗国主派来的第二波使者砍了脑袋!

    想到这里,于阗使者强自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说道:“一万人的军粮是之前已经定下的事情,此事不容更改,若是想要加价……你高昌自己拿吧。”

    “高昌有高昌的义务,这次会盟每个国家都要尽力,没理由你于阗那么大的国家却只拿出与某些小国一样多的东西吧?这对于那些小国是否有些不公平?或者说,你于阗根本就没有把大唐放在眼中?打算敷衍了事?你真的以为于阗的八万战兵能够挡住大唐兵锋?”

    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扣帽子这种事情,对于王室子弟来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根本就不用别人教,所以于阗使者十分悲催的被带上了藐视大唐的帽子。

    “鞠智盛,你不要血口喷人,本使绝没有这个意思。”面对王玄策有些怀疑的目光,于阗使者大声说道:“尊敬的大唐使者,于阗的确没有蔑视大唐的心思,请使者不要误会!”

    “是么?”王玄策沉默了一会儿,面色凝重的说道:“大唐不远万里来到西域,为的是西域的稳定与和平,这是大唐作为宗主国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大唐绝不希望有人把大唐的好意当成软弱,否则大唐一定会让他知道戏弄大唐的后果。”

    话说到这个份上,于阗使者有些急了,连声辩解道:“尊敬的使者,这一切都是高昌在挑拨离间,于阗真的没有一丝挑衅大唐的意思!”

    “是与不是只有你自己知道,能养活八万军队,却只肯拿出支撑一万军队的粮食,你们于阗就是这样表示自己的诚意的?真是笑话。”

    鉴于让于阗拿出四万人份的军粮是王玄策的指使,所以小鞠同志大帽子扣的没有一丝顾忌,完全就是往死里整。

    而好死不死刚刚于阗使者出于一时的不愤,曾经挑衅过这位新任高昌国主,所以在坐的诸国使者竟然没有任何人怀疑这背后有大唐的手脚在里面,全都以为是鞠智盛在报复刚刚于阗使者的质疑。

    王玄策面色微沉,似乎真的相信了鞠智盛的话,双眼盯着于阗使者问道:“于阗使者,你是否能够解释一下呢?”

    解释?这怎么解释?这里是沙漠啊,从于阗运粮过来路上要消耗多少?而且于阗产粮并不多,用来供给军队都十分勉强,甚至有些时候还要从其他国家收购粮食。

    可是这些话能说么?这些事情在于阗内部都是极度保密的事情,怎么可能在这种场合下说出来?

    于阗使者纠结着,绞尽脑汁的想着应对的办法,同时也在暗恨自己没事儿找事,早知道这个鞠智盛如此不是个东西,就不应该去撩拨他。

    (本章完)

第588章 甜枣与大棒() 
相对于西域诸国,拥有数十万人口,胜兵八万的于阗国是强大的,而且已经强大到不可战胜的地步。

    对于大唐来说,一个强大的西域国度并不符合大唐的利益,无论如何于阗都是必须要消灭的存在。

    王玄策在山东用无数的高句丽奴隶来修路,这让他偿到了甜头,所以当他知道于阗有八万战兵,同时国民数十万的时候,将这些人抓来修路的念头就不可遏制的冒了出来。

    他给李承乾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想法都写了进去,找到了情报科‘第六小组’的联络人,通过他们把消息送回长安。

    这该死的世界,消息来回传递真是太麻烦了,送出的信必须经过八百里瀚海,然后到达玉门关之后,才会通过信鸽传向长安,如果再算上回信的时间,估计等到四月能收到回信都算是早的。

    西域会盟的第三次议事在王玄策的干预下,很快定下了基调,于阗国负责四万唐军的粮食供给,龟兹负责两万唐军的粮食供给,而高昌则负责六万唐军的军费开销。

    至于其他一些小国,他们国小民弱,完全不有必要让他们在军粮军费上出力。

    但是王玄策也并没有放过他们,三月之内发动十万民夫赶到高昌,负责修建一条由高昌直通玉门关的水泥路成了他们的任务。

    这帮该死的西域胡人,一个个都懒惰又自私,除了自己谁都不会考虑,王玄策除了亲力亲为,给他们安排任务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办法让他们加快会议的进度。

    “尊敬的大唐使者,请问这水泥路到底是什么物事?”龟兹使者听到王玄策安排众小国修路,十分好奇,沙漠之中修路?有必要么?这种地方完全可以随便走,只要不掉进流沙里面随便怎么走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好吧。

    “等到路修好之后你就明白了。”王玄策敷衍着说道。

    他不知道怎么和一群土鳖解释水泥是个什么东西,所以不如等路修好之后再说。

    “可是……西域完全没有必要修路啊,这里到处都可以走人。”龟兹使者终于还是把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是,这里的确到处都可以走人,但是车呢?可以走车么?这里到处都是沙子,马车走在上面立刻就会陷进去半个轮子。”

    王玄策扫了宫殿中的众人一眼,对一群迷惑不解的土鳖们说道:“有了水泥路,西域的城邦之间就等于有了一条纽带,运输货物就可以使用马车,而不是只能用骆驼去背负。这样一来,同样的一头牲口,利用车子可以增加以前四到五倍的运量,难道你们不知道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么?”

    “四到五倍的运量?”所有人眼前都是一亮,就连情绪有些低落的于阗使者也不例外。

    四到五倍的运量所代表的意义很明显,除了钱就没有别的东西。

    以前如果想运送葡萄酿去大唐,需要大量的牲口,但运量却不多,以至于西域有着大量的美酒却运不出去。

    如果有五倍,不,四倍的运量的话,那就等于可以运送四倍的货物出去,同时也等于可以换回四倍的物资或者金钱。

    这是好事儿,也是这几个月来西域诸国听到的唯一的好消息。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能来这里的都是各国的贵族,哪一个都有自己家族的生意,相比于国家付出多少,自家能得到多少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静一下,静一下。”看着王宫乐的有些发懵,互相之间交头接耳的众人,王玄策不得不示意马万杰想办法让众人安静下来。

    等到众人静下来之后,王玄策才接着说道:“大唐到西域来,是为了让西域更加稳定,更加和平,而不是为了侵占你们的利益,这一点本使希望你们能够明白。”

    “我等明白。”

    “明白。”

    七嘴八舌的回答乱糟糟的响起,让王玄策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但这并不影响他下接来的威胁:“但是大唐不希望付出努力却得不到回报,东郭先生所作的事情,大唐绝不会做,所以希望各位回去转告各自的国主,不要做出任何激怒大唐的事情,否则大唐铁骑将会在任何时间出现在贵国国都之外。”

    这种红果果的威胁,听在众人耳中是那么的刺耳,但却无力反驳什么,就连最强大的于阗都怂了,其他国家完全没有必要站出来展示自己的无畏。

    议事进行到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议的,众人草草的吃过鞠智盛命人准备好的晚宴之后,也就各自散去,将下午议事所发生的事情全部写好,再安排人送回本国。

    而在高昌王宫的后殿,鞠智盛则是与王玄策相对而坐,大吐苦水:“王史君,我高昌现在国库里的钱并不多,军饷一事你看能不能用什么其它方式来抵偿呢?”

    “可以,只是不知道国主打算什么来抵偿?”王玄策不动声色的问道。

    “王史君,您别看我是高昌王子,但高昌的一切我却并不熟悉,具体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