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263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263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陛下,只是因为时日尚短,脉象并不明显,待过得几日便会逐渐显现。”孙思邈信心十足的说道。

    “这帮废物!”李二小声的嘀咕了一句,不满的瞥了一眼太医署的刘御医。

    两次被孙思邈的神技震惊之后,李二已经毫不怀疑他的判断是否准确,对于一个能将医术演变成艺术的人来说,任何怀疑似乎都是一种亵渎。

    “母后,母后,孙神医说,您的肚子里有小宝宝了。”李二和孙思邈闲聊的空当,长乐已经开始向长孙皇后邀功。

    “是么?孙道长是怎么说的?”长孙皇后轻笑着说道。

    “孙神医说我要多个妹妹了,这不就是证明您肚子里有小宝宝了么?”长乐一边说,一边脱掉鞋子爬到炕上,将小脑袋伸到长孙皇后的怀里,认真的听着。

    结果,头还没伸到位,就被俏脸微红的长孙皇后推到一边:“小孩子家家的,怎么总是打听大人的事,去,找你四哥他们玩去。”

    面对女儿的‘热心’,尽管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但长孙还是觉得有些发窘。

    不过面对伸手过来的李二却毫无办法,听能听之任之,任由老头子的大手在自己光滑的小腹上摩挲:“二哥,您是不是喜欢男孩儿啊?”

    “朕现在喜欢闺女,闺女多省心啊,你看看长乐,看看襄城,再看看豫章,个个都那么让人省心,比那个臭小子强多了。”李二的大手继续在老婆的小腹摩挲,双眼微张,有些失神的吐槽着。

    “高明又哪里惹到您了,前几天不是不说他表现的不错么?”长孙皇后动了动身子,让孙二在小腹上摩挲的大手姿势可以舒服一些。

    “那小子把苏定方派出来了,说是带三千的右卫率‘獠牙’去虢州拉练,结果半路上所有人全都不见了,三千多人消失无踪,连朕的‘影卫’都找不到他们一点踪迹。”李二的语气中有自嘲,有不满,也有一丝莫名的意味,让人一时琢磨不透他在想些什么。

    “二哥不是怀疑乾儿想要……”长孙皇后略有一些紧张,生怕老头子有什么不好的想法,敢怕长安城的那个混小子有什么不好的作法。

    “放心吧,那小子鬼精鬼精的,决不会干出你想的那种事情。”李二安尉了长孙一句,然后接着说道:“不过,这小混蛋似乎也太小看了朕,区区一次反叛而以,又岂能真的耐何得了朕,还用他来帮朕擦屁股!”

    “噗嗤……”长孙皇后被李二语气中的怨念逗的一声轻笑,想到临行前李承乾的各种不放心,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劝说道:“二哥,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乾儿这样作也是为了您好不是,所以还是不要怪他了。”

    “这小子啊,如果他这三千人能让朕不发现,而且还能完成任务,那朕就会当成不知道这件事。否则,朕会让他知道失败之后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本章完)

第536章 合格继承人是什么样的() 
对于帝国储君,李二有他自己的教导方式,而什么样的储君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李二也有他自己的衡量标准。

    这个标准简单来说只有九个字:心狠手辣,有自知知明。

    至于其它一些东西,那都是旁支末节,并不重要。

    可是,九个字的标准说起来简单,但真的要做却非常的难。

    心狠手辣,并不是见人就杀。

    像李二本身就没有杀过多少人,但屠光了自己亲生兄弟全家的举动已经让世人明白,这个天下没什么人是他不敢杀,不能杀的,这已经足够表现出他的狠、他的辣。

    这对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来说,作为一个警告已经足够,剩下的就是表现他的仁慈,他的大度,来换取一个好名声。可是名声再好也无法掩盖事实,透过那些浮于表面的现实,我们可以看到李二的狠辣。

    杀了亲兄弟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可骗走辨才和尚手中的《兰亭集序》,让辨才一年之后枉死,算怎么回事?是一个仁慈的皇帝应该作的?

    人是一种很难琢磨的生物,一个恶人,他强迫自己作了一辈子好事,那么他就是一个好人?

    一颗凤梨,它的芯已经开始腐烂,但是外表还是好的,这说明凤梨是好的还是坏的?不切开谁也不知道吧?

    一颗树,里面已经被蛀虫蛀空,但外表还是好的,那这棵树是好的还是坏的?不砍倒我们也不知道。

    所以李二想要培养李承乾的就是这种狠辣,一种心内的狠辣,当有人威胁到大唐帝国的利益时,哪怕这个人是李承乾的亲兄弟,他也要敢于挥起屠刀。

    但是当这种威胁不大的时候,李二需要李承乾有一种包容的态度,能够容忍一些挑衅,宽恕一些他并不喜欢的人和事。

    这些事情说起来像是李二在培养一个精神分裂的病人,但事实就是这样,必竟他需要的是大唐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以德抱怨的老好人。

    当然,这里有人会说李二如果有这样的心理,那么在李承乾谋反失改之后,就应该选择李泰当继承人。

    可是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李泰的本质还是一个书生,他太直了,思想过于理想化,‘杀子传弟’这种让人一听就反感的话他都能说出来,这就表明李泰在九字标准中缺少了另外五个字:有自知知明。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可以承继皇位么?李二并不反对继承人心狠,杀光自己兄弟这种事情他可以接受。

    但是他不能接受皇位的继承人不识时务,没有自知知明。

    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杀,还会在乎自己的弟弟?扯淡骗人也不是这么一个骗法。

    明知道李二所表现出来的是以孝治国,但却要表现出自己的狠辣,这对李泰来说是一种不识时务的表现,也是没有自知知明的表现。

    而对于一个帝国的皇帝来说,一旦没有自知知明,那么这个帝国就危险了。

    杨广不顾国内的实际情况,三征高句丽,最后导致整个中原地区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追根究底隋朝的统治被推翻,还不是因为杨广没有自知知明,心高气傲。

    杨广不够聪明么?杨广没有远大的志向么?杨广不够狠么?这些条件杨广都具备。

    但是,杨广为什么会落的身死国灭的下场?还不是因为他没有自知知明,不顾当时国内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最后搞的民怨四起,推翻了大隋朝统治。

    李二不想自己的继承人也这样,一个没有自知知明,只生活在自己理想中的皇帝,只会成为大唐的灾难,而不会带领大唐走向光明。

    所以李二并不介意李承乾会谋反,如果李承乾真的造反成功了,李二在理智上或许会欣然接受,但感情上能不能接受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可同样,如果李承乾造反失败了,那么他就必须承担后果,作为他没有自知知明,敢于向强权挑战的惩罚,而这个惩罚的代价就是永远的失去皇位,甚至死亡。

    所以‘心狠手辣,有自知知明’这九个字看着似乎简单,可实际上包含了很多东西,就算是李二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作到后面那五个字。

    不过这并不耽误他想要把李承乾培养成一个这样的人,所以他并不阻止李承乾的一些小动作,甚至有意无意的还在纵容。

    李二想要看看,无尽权力的诱惑下,李承乾是否能够承受的住,是否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

    克扣李承乾的钱财,这是李二对有了一定实力的李承乾发出一个挑衅,同样也是一个试探,想看看他会不会因为一些钱财发动反叛。

    结果李二失望的发现,李承乾捞钱的本事好像大的出奇,百把十万贯的钱财在他眼中并不算什么大问题,就像一个身价万贯的财主丢了几个铜板一样,牢骚几句也就算了,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

    李二失望之余有些欣慰,至少儿子将来不会因为钱而迷失,想来横征暴敛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和他无缘了。

    接着李二将李承乾手中的权利逐渐收回,用这个来试探李承乾对权利的欲望是否强烈。

    结果李二再一次失望,因为很快他就发现,其实太子的身份就是最大的权利。至于上不上朝,是否‘宜令听讼’,好像都是面子上的一些事情,对于有着太子身份的李承乾来说并不显得那么重要。

    拿走了这些原本给他的权利,似乎反道让这家伙更轻松了些。

    帝王心术,岂是王珪那个老头儿所想那么简单的,真要说宠溺,李二只有对长乐的宠溺才是真的,其他的一切都只是表相而已。

    屁股决定脑袋,没有当过皇帝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一个帝王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什么。

    就像李二如果不说,永远也不会有人猜到,他的完美太子养成计划到底是怎么样的,而他又在九成宫给李承乾布下了什么样的一个圈套。

    (本章完)

第537章 为了生存() 
突厥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当他们从马背上下来,进入丛林之后,立刻就被束手束脚的感觉所笼罩。

    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密密麻麻铺满整座山峰,如果不是有老练的猎手带路,阿史那思摩所派出来的军队估计早就已经迷失在这片原始林林之中。

    贞观五年的大唐不比现代,当时的深山除了猎户一般绝不会有人进去,一是大家都在忙于生计,没那份闲心跑到深山里去,二是山里有很多的野兽,进入太深很容易就会被袭击,把小命丢在这片大山上。

    所以此时的凤凰山生态环境依旧很原始,三人合抱的巨木数不胜数,藤蔓植物缠绕其上,将那些低矮的灌木和乔木紧密的连接到一起,组成了纯天然的隔离带,将大山另一侧的九成宫紧紧护住。

    “大人,让勇士们休息一下吧,他们已经赶了一天的路了。”阿史那思摩的亲卫头子凑到他身边,低声说道。

    阿史那思摩沉思片刻,又抬头看了看天色,随后问道:“前面还有多远才能看到九成宫?”

    “据猎户说,按照现在的方向,大概还有三十里山路。”

    “三十里?这么说明天这个时候我们也到不到预定位置是么?”阿史那思摩扫视着四周茂密的丛林,眉头几乎拧成了一个川字。

    亲卫头子说道:“是的,今天一天我们连二十里都没有走到。这里的林子太密了,必须一点点清除才能过去。”

    “派人去前面连夜开路,让战士轮番休息,尽量争取明天这个时候赶到九成宫外围。”阿史那思摩最终下定决心,加快进度,力争尽快赶到预定位置。

    阿史那思摩没有领过兵,但却知道兵贵神速,在密林里面拖的时间越久,对士气越不利,必竟他们是突厥人,习惯的是在平原上骑马作战,现在这样的密林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恶梦一样的存在。

    “是。”亲卫头子转身对传令兵把阿史那思摩的命令传达了下去,然后略带着不解的问道:“大人,您说我们这一次能成功么?”

    “大唐有句老话,叫‘尽人事,听天命’,你明白吧。”阿史那思摩靠在一棵大树上,抬头看向若隐若现的天空,有些失神的说着。

    能不能成功?他自己都不知道,只是想赌一次而以。

    希望这次可以将大唐皇帝以及众臣都堵在九成宫里,以他们的人身安全为要挟,可以让大唐将颉利可汗放出来吧。虽然那个家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可汗,但现在的突厥一族实在太需要一个领导者了。

    精锐的战士已经大部分被大唐所俘虏,那些不肯屈服的,不是去修路,就是去修城墙,而愿意屈服的,则是全部划归了执失思力统一管理。

    而部落里面留下的大都是一些体弱的牧民,更多的是一些妇孺,这些人被迁到黄河南岸的黄土高原上,那里缺少牧草,没办法大量的养殖牛羊,而没有牛羊对于突厥人来说就像汉人没有土地一样。

    饥饿、贫穷,让这些被迁徙到大唐的突厥人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

    所以阿史那思摩想到了颉利,他想要把颉利救出来,让他再次成为突厥的可汗,带领突厥人走出困境。

    不过,这一切是否能成功还要看老天的安排。

    这一次跟着他来的战士只是经过了短暂的训练,毅力、耐力、战斗力,都比不上以往精锐战士,甚至就连以前那些普通战士都比不上。

    如果真要说战士,这些战士只不过是一些为了活下去聚集起来的一些牧民罢了,战斗力……突厥没有负五这个数字,但是阿史那思摩知道,他们应该不是大唐精锐的对手。

    可是没办法啊,来这里碰碰运气说不定有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