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259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259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天罡的确有手段与能力,但这些能力对于一个统治着世间一切的皇族来说,完全无能为力。

    他的确可以假意答应下来,然后回头找李二告状,可是人家李承乾是为了自己的母亲,估计就算是告到李二哪里,最后也是个不了了之的结局。

    但是作为告状的自己,后果……不问也可以知道。

    似乎早就料到袁天罡会屈服,李承乾将整个身体靠到椅子上,淡然说道:“陛下打算去九成宫的事你知道吧?”

    “呃,臣不知。”

    李承乾愣了一下,没想到袁天罡竟然不知道老头子要出行,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沉声说道:“那么现在知道也不算晚,本宫只是希望你无论如何都要阻止陛下这次出行,怎么样,能作到么?”

    袁天罡想了一下,摇摇头说道:“殿下,这是太史局的事情,请恕臣无能为力!”

    “那就去找李淳风,你们两个商量着办,本宫不管你们两个怎么操作,总之……”李承乾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总之如果本宫母后出了任何问题,你们道门不要怪本宫言之不预!”

    李承乾这句话等于是最后通牒,也等于逐客令,袁天罡纵然有千万句解释,也只能被堵在喉咙里面。

    大唐不同于西方世界,这里的君权远高于神权,这样的环境下,双方如果撕破脸皮,宗教一方无疑会吃大亏。

    所以当袁天罡把一天的经历说给李淳风的时候,这两个道士尽皆陷入沉默之中。

    半晌之后,李淳风抬头蹙眉说道:“道兄,到底是谁泄漏天机?”

    袁天罡叹了口气说道:“淳风!有些事情只有你知我知,外人绝不知道,难道你认为袁某会主动说出这些事情么?”

    “难道……,难道宫里那位真是神仙子弟?能够窥视天机?”李淳风脑中灵光一闪,双目烁烁。

    袁天罡反驳道:“请神之术失传数百年,还如何能够见得神仙,所以神仙子弟纯属子虚乌有,还是莫要想了。”

    “那道兄怎么解释宫中那位能够窥得皇后娘娘命数之事?”李淳风追问道。

    “或许真的有早慧之说吧。”袁天罡呷了一口茶水,苦笑着说道:“淳风,我们还是想想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吧,这事情不解决,只怕我道门前景不妙啊。”

    李淳风喟然长叹:“道兄糊涂啊,逆天改命岂能如此简单,纵然这次逃过这一劫,将来可能还有更大的劫数等在前面。人!如何能够胜天啊!”

    “先照那位说的作吧,这几天我去叔父那里一趟,看看叔父是否有什么妥善的办法。”袁天罡盯着手中茶盏,有些失神的说着。

    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许多东西没有对李淳风说,因为这些东西连他自己都有些搞不懂,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说出来。

    白天他和李承乾相处的时间并不短,曾经不止一次推断过李承乾的命数,结果得到的却是一片混沌。

    他在李承乾面前的却说过‘贵不可言’之类的说词,但那只是被吓到之后随口胡说的而以。

    袁天罡师承其叔父袁守城,相术与李承乾了解到的那些江湖门道完全不同,没有切身体会过,决不会相信其准确的程度。

    泱泱华夏五千年,历经朝代无数,但有大名声留传下来的相士却寥寥无几,而这寥寥无几的几个人中,就有袁守城、袁天罡的名子,所说若说袁天罡属于江湖骗子,没有过人之处,那完全是无稽之谈。

    可即便如此,李承乾在袁天罡眼中依旧也是一片迷蒙,前无因,后无果,浑浑沌沌让他推断不出任何事情。

    这么说好像有些玄幻,但实际上确是如此,袁天罡眼中,李承乾面上的九宫、五行等位置竟然都是在不断变化着,这种变化常人看不出来,但是在他袁氏一门的相法中,却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如果一定要用正常人能懂的方式形容的话,就好像我们在看一个人的时候,发现他(她)的鼻子、眼睛、嘴巴全都不在固定的位置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官的位置也在不断变化,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本章完)

第528章 道门的要求(上)() 
当然,这只是作者的一个比喻,真实的情况并不像作者说的这么夸长,这只是在说明李承乾在袁天罡眼中表现出来的情况而以。

    眼属木、耳属水,鼻属金,口属土,舌属火,这是人五官的五行搭配。

    但是当人的眼睛一会儿属木,一会儿属水,一会儿又属火呢?

    是不是看上去和眼睛一会儿在原来的位置,一会儿又在耳朵的位置,一会儿又在舌头的位置一样?

    这就是袁天罡当时用袁氏相法看到的一切,老道士当时就被吓傻了,收了相法不敢再看。这种面相是不可能在人的脸上出现的,所以李承乾现在的情况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李承乾是妖怪变的;第二,另有高人为李承乾遮掩其面相。

    袁天罡不担心李承乾是妖怪变的,妖怪再厉害总有天道收拾,再说以他这种花样作死一样的折腾法,到现在还没有遭天谴,这就足以说明李承乾并不是妖怪。

    那么现在就只有另一个可能,李承乾背后有高人,有人在为他遮掩命数,让人无法看清其过去未来。

    袁天罡在发愁,李承乾同样在发愁,李承乾发愁的同时还要想着作一些补救措施,防止一旦袁天罡和李淳风无法阻止李二,那么就需要用到这些补救措施了。

    孙思邈,这个老道士必须要让老头子带上,有这老头儿在,至少李承乾可以放心一半。

    另外,‘獠牙’必须派过去,如果一旦真有兵灾,有三千‘獠牙’足以顶得上一万精锐。只是怎么说服老头子,带上这些从北伐归来就被雪藏的三千‘獠牙’是个问题。

    最后,派谁出战?

    薛仁贵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域,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回来,就算是赶回来估计也来不及。

    席二愣就是一个逗逼,让他冲个阵什么的还行,让他指挥一场战斗,他能把自己都搭进去。

    思来想去,最后李承乾想到一个人——苏定方!

    老苏十五岁上战场,可以说身经百战,指挥一场防御战问题,应该不大。经过北伐一战,‘獠牙’的战斗方式,老苏也了解过一些,应该知道怎么使用他们。

    整整一晚的时间,李承乾犹如烙饼一样在炕上翻来翻去,直到天色微明,想清楚了一切之后,才沉沉睡了过去。

    睡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这老头子太能折腾了,啥时候能消停一点,让自己这个当儿子的省点心呢?

    第二天早朝,李二当着满朝文武,宣布了自己要临幸九成宫的消息,同时让太史局负责挑选良辰吉日。

    皇帝陛下发话了,自然有人到太史局去通知李淳风,没办法,李淳风现在官太小,上不得殿。

    接到通知的李淳风愁的一脑门官司,暗暗埋怨老袁怎么还不回来,快点回来也好让自己知道他叔叔是怎么说的,至少还有个应对的办法不是。

    “将仕郎(太史局的一种官职),快点推演吧,陛下可还在殿上等着呢。”就在李淳风琢磨应该怎么办的时候,前来通知他的内侍催促道。

    “哦,快了!快了!”李淳风口中胡乱答应着,脑子里却在想着应对的办法。

    最后,余光扫到不远处的浑天仪,脑中灵光一闪,整个人就像站立不稳一样,身子一歪倒向了纯铜制成的浑天仪。

    “哐”的一声臣响,李淳风的脑袋结结实实的撞在浑天仪上,人也两眼一翻,晕了过去。

    如果李承乾此时在场,一定会竖起大姆指赞一声:够狠!

    李淳风因劳成疾,推演良辰吉日的事情自然不能再进行,李二尽管心中郁闷,可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打算等李淳风醒了之后再说。

    而就在李淳风晕倒的同时,李承乾也在‘兰若寺’接待了一位道家大能——袁守诚。

    “太子殿下,贫道袁守诚有礼了。”在袁天罡的介绍下,袁守诚当先起手打了一个问讯。

    “袁守诚?”李承乾心中一惊,盯着老道士打量半天,疑惑的问道:“你就是那个与径河龙王赌雨的袁守诚?”

    “啊?!”袁守诚被李承乾问的一愣,脸上表情瞬间变的精彩起来。

    虽然听说过李承乾的种种过往,也看过他写的《封神演义》,但第一次见面,上来就问一句是不是与龙王赌过雨,这话听着怎么都让人觉得说话的人有些不靠谱。

    不过李承乾也很快反应过来,袁守诚和龙王赌雨不过是《西游记》里的一个桥段而以,一正史中的人物根本没啥关系。

    为缓解尴尬,当下抬手作引客状说道:“道长不必介意,本宫这几天休息不好,时不时会有些恍惚,抱歉。”

    “无妨无妨,殿下忧心国事,还应多多注意身体才是。”袁守诚点头客气了一下,落后于李承乾身体半步,着着他向书房走去。

    等到书房之中双方落坐,李承乾悠然问道:“不知道长此来所为何事?”

    袁守诚将搭在膝盖上的道袍轻轻一抖:“太子殿下,昨日夜间小侄天罡忽然到访,言说殿下为一俗事困扰,是以贫道此来是为殿下解惑的。”

    李承乾看着老袁在那里装模作样的摆架子,心中不由好笑,忍不住说道:“本宫何惑之有?道长又想如何解之?”

    “殿下是在为皇后娘娘的身体健康情况担忧吧?”袁守诚对李承乾的调侃不以为意,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不错。”李承乾点点头:“只是此事本宫昨天已经和小袁道长说过了,道长知道不足为奇。”

    “是么?”袁守诚似乎真有成竹在胸一般,手中掐了一个指诀,快速搓动(就跟现代数钱差不多),片刻之后缓缓说道:“原来太子殿下身后有高人守护,看来贫道此来的确有些多事了。”

    李承乾不以为意的淡然一笑:“道长有话直说便何,何必如此故弄玄虚?本宫虽然长在深宫,却也不是任人戏弄之辈,所以道长大可不必如此。”

    两世灵魂融合,李承乾自诩能看穿任何阴谋诡计,但很快他就被袁守诚的一句话击中了死穴。

    “贞观十年,六月。”

    (本章完)

第529章 道门的要求(中)() 
李承乾的脸色变了,几乎在袁守诚话音刚落的一瞬,原本调侃的表情全部僵在脸上,脸色也变的一片惨白。

    “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次!”声音有些发颤,李承乾几乎是一定一顿的说着。

    “太子殿下如此表情,可以证明老道没有胡说,对么?”袁守诚淡色自若的继续说着,似乎没有看到李承乾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一样。

    “你怎么知道这个日期,你到底是什么人?”李承乾感觉自己要疯了,从未想过在大唐竟然会有另一个人知道这个日期。

    那是长孙皇后去逝的日子,李承乾一直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现在袁守诚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出来,怎么能让他不吃惊。

    难道袁守诚也是穿越者?也是从后世来的?如果是的话要不要干掉他?大唐有一个李承乾就已经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多一个袁守诚来预知天下事。

    不过很快,李承乾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这可是穿越啊,哪有那么容易的?如果谁都可以这么简单的穿越,那这个世界早就乱套了。

    袁守诚不知道李承乾在短短的一瞬间竟然转过这么多的念头,依旧淡淡的笑着:“既然殿下知道这个日期,足以说明殿下背后有高人相助,而且此人道行应该不弱于贫道,对吧?”

    毛的高人啊,老子自己就是高人,李承乾心中吐槽,口中应付道:“只要道长说出如何知道这个日期,想见本宫背后之人却也不难。”

    见李承乾死死扣着自己如何如知道长孙皇后身故的日期,袁守诚叹了口气反问道:“殿下,所谓明人不说暗话,既然殿下知道这个日期,难道就不知道这观星测命之法么?”

    “道长别管本宫是如何知道这个日子的,只要把你知道的说出来就好,否则……”李承乾神色渐渐冰冷,眼中隐隐带着一股杀机。

    刚刚的一段对话已经让他下定决心,如果袁守诚不说出个子午寅卯出来,那就不管他是如何知道的,直接将其击杀在这书房之中便是。

    袁守诚与侄子对视一眼,不知想要传达什么意思,随后说道:“太子殿下莫要着恼,贫道说了便是。”

    “本宫洗耳恭听。”李承乾面无表情的说道。

    “殿下,贫道曾在数年之前与皇后娘娘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好奇之下便以观星测命之法为娘娘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