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187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87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骄傲的事情。

    在大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李家皇朝并不被世家放在眼里,几乎所有的世家和士族暗地里都认为他们是一群没有底蕴的土鳖,是一群有着鲜卑血统的化外蛮夷。

    所以说李承乾的崛起在对李二来说是一种骄傲,一种对世家的挑战。

    现在李承乾已经发出战书,《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赤壁怀古》、《京郊狩猎》、《将进酒》一首首传世名作成为摆在世家面前不可逾越的山峰,只等着有千年底蕴的世家来挑战。

    “哥,我们怎么办?”李恪、李泰看着老头子离开,纠结的问道。

    长乐、豫章、襄城几个小丫头已经跟着老头子离开,玄都观小广场上只剩下李承乾兄弟三个还有十来个纨绔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什么怎么办?该怎么玩怎么玩,父皇又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让我们回宫,你们干嘛要心虚?”李承乾大咧咧的说着,一双眼睛却盯在秦英老道士的身上。

    “可是没了烟花,我们玩儿什么?惦记了好多天就为了能自己放几个,没想到被那帮混蛋给搅合了。”李恪眼睛瞟向玄都观的大门,语气中颇有些不甘。

    “去找处默和表哥,他们一定会带你们找到好玩的地方。”李承乾对长孙冲和程处默他们一伙努努嘴,示意李恪和李泰去找他们两个拿主意。

    “啊?你不和我们一起啊?”李泰圆滚滚的身子扭了扭,诧异的说道。

    “我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你们去玩你们的。”李承乾在李恪和李泰后背推了一把,将两人推向长孙冲,同时对长孙冲和程处默等人说道:“带上他们两个,除了青楼,其他地方随你们去玩。”

    除了青楼随便玩?长孙冲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实在想不出除了青楼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玩。

    不过这和李承乾没什么关系了,摆脱了李恪和李泰,他就把秦英老道士拖到一边:“怎么样,我让你查的人查到了没有?”

    “如果殿下说的人是孙思邈的话,贫道想应该是已经查到了。”秦英老道士似乎很不习惯这样的拉拉扯扯,不过考虑到《封神演义》只听到十绝阵,后面还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李承乾来讲诉,只能皱着一张老脸忍下来,并且还要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李承乾一听人找到了,立刻来了精神,两眼放光紧张的问道:“人在那里?”

    现在已经是贞观四年,很快大唐的一批老臣子就要大批的凋零,这是李承乾不希望看到的,大唐还没有做好新旧交替的准备,这帮老货们还是多活几年的好。

    所以李承乾不惜一《封神演义》后续部分为要挟,逼着秦英老道士去找孙思邈那个老头子。毕竟老孙信奉道教,而且还出了家,让道门弟子去找远比让‘第七小组’去找要好得多。

    秦英见李承乾问的急迫,当下也没有隐瞒,十分肯定的说道:“此人现在终南山中隐居,似乎正在钻研整理一部医术。”

    对于秦英的坦白,李承乾毫不领情,翻了翻眼睛反问道:“终南山地方大了,你这么说让我去哪里找?”

    “那依殿下的意思……贫道让人把他找到长安来?”秦英老道士现在有求于李承乾,心中纵然不满,也不得不强自忍着。

    “对,找到长安来,而且要快。”李承乾点点头,不过他也能感觉到秦英老道士心中的不快,手中象牙为骨的折扇轻轻在老道士的手臂上拍了拍,挑着眉毛说道:“只要见到此人,我立刻给你九曲黄河阵、诛仙阵的那一部分。”

    “别,还是先把十绝阵搞明白再说。”秦老道士连忙摆手,他可不想故事听一半。

    而且最关键的是老头士听故事的同时,还要记录里面各路神仙妖鬼的关系,而且神仙之间的关系才是重点,至于事故本身,老道士的兴趣并不大。

    “行,一切都听道长你的,只要把人找来,咱立刻就往下说,绝不反悔。”李承乾拿着折扇向天一指,多多少少有些指天发誓的意思。

    不过老道士却对其报以意味难明的眼神,分明就是不再想信他这个拿发誓当水喝的‘无良太子’,弄的李承乾同学尴尬不已,无奈只得拱拱手对老道士说道:“如此,承乾先告辞了,道长留步。”

    “殿下慢走,贫道不远送了。”玄都观外面人山人海,已经快要翻天了,很多信徒等着进来进香、看神仙显灵。

    是以老道士根本就没有没有心情继续陪李承乾磨牙,只盼着他快点离开才好。

    (本章完)

第380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后续() 
“对了,‘洛神赋图’其他四卷在哪里?道长可否借来一观?”眼看李承乾就要离开,结果又掉回头突然问道。

    秦英老道深深吸了口气,想起那一幅被李承乾连蒙带骗弄走的‘洛神赋图’,一脸肉疼,心有不甘的说道:“没有,贫道只有那一幅,已经被殿下拿去。”

    “那道长帮忙寻找一下如何?某可以用另外的一份东西来换。”李承乾贼心不死的问着,试图用其他方式打动老道士。

    ‘洛神赋图’即便是李承乾见识浅薄,也知道那是后世十大传世古画之首,作为一个收集狂人,如果不能收集全套五卷,只怕这辈子他都不会舒心。

    “殿下言过了,贫道的确不知其他四卷现在何方。”秦英老道坚定的摇摇头,像是一只吃了秤砣的王八,不留一点商量的余地。

    “既然如此,某家告辞。”李承乾不可置否的点点头,带着二十七和杨雨馨离开了玄都观。

    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想要巧取豪夺也不急在一时半刻,毕竟上元夜人多眼杂,弄不好只怕会出大乱子。

    夜总会过去,当天边泛起鱼肚白,喧嚣了一夜的长安终于恢复了平静。

    不过很多人的心却并不平静,比如:孔雯!

    十四岁的小姑娘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一晚的经历让她至今还犹如身在梦中,绚烂的烟花,绝美的诗词,让小姑娘忘记的一切。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在说自己么?

    孔雯犹豫着,俊秀中带着一丝妖异的少年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是对自己有意?还是他平时一直如此?若是无意,为何要邀请自己去看那绚烂的烟花?还写下那样动人的词作。

    尤其最后一句,那少年的眼神分明是看向自己的,难道他是在寻找自己?

    可是自己比他大啊,足足大了两岁,就算自己愿意,皇宫中那个雍容华贵的皇后娘娘会同意么?

    而且他是太子,今后注定要有很多的女人,自己是他最喜欢的么?难道将来自己要和其他女人一起去争宠么?

    回到秀楼的小姑娘已经呆呆的坐了两个时辰,一条丝帕被揉的没了样子,脑子里转着乱七八糟的疑问,却没有人可以回答。

    “小姐,在想太子殿下?”翠儿正在一边做绣活儿,实在看不下去孔雯唉声叹气的样子,忍不住出声问道。

    “没,没有!”孔雯心中一惊,矢口否认,只是那羞红的姣好面容,完全地暴露出她的心思!

    十余年的朝夕相伴,孔雯与翠儿虽然名义上是主仆,实则与姐妹无异。她的一举一动翠儿可以说再了解不过,是以就算她在失口否认,依旧逃不过小丫鬟的眼睛。

    果然,小丫鬟狡黠的笑着把话题引到了她与李承乾的身上:“小姐,您知不知道,昨晚您可是充当了太子殿下一晚的女伴呢。”

    “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一个旁观者的翠儿一言点醒了纠结、犹豫中的孔雯,让小姑娘失声惊呼:“这……,这可怎么办?”

    前面说过,上元节在大唐同样也可以看成是情人节,很多未婚的男女会借着这个节日相会、相邀、相伴。

    回想昨天晚上的一切,李承乾虽然打着陪弟、妹出来赏灯的旗号,可实际上却上一直陪在孔雯身边的。

    这在其他不明就里的人眼中,岂不是等于他们两个就是一对儿?

    难怪昨天晚上哥哥看着自己的眼神那么怪异,原来……。

    孔雯这下彻底懵了,脑子里乱成一团,再也理不清一点头绪,反反复复只有‘太子妃’三个字在脑子里翻腾。

    而此时的皇宫之中,李二陛下正在用一手漂亮的飞白体抄写着《青玉案·元夕》,而他的身侧,则是李承乾的老妈长孙皇后与李恪的老妈杨妃。

    “陛下你这首词……怕是只有长乐的那首《水调歌头》可以一比了呢。”杨妃立于李二右侧,反复轻吟两遍之后,轻轻叹了口气感慨着说道。

    “是啊,陛下昨日夜间怕是收获不小。”长孙皇后在李二的左侧附和着说道。

    只是言词比杨妃犀利了许多,‘收获’二字分明是针对着最后那一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而发。

    李二将笔放下,又盯着刚刚写过的字看了半晌,才摇头叹道:“你们两个都高看朕啦,以朕的能力还写不出这样出尘的词牌。”

    “不是陛下写的?”长孙与杨妃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迷惑,试探着问道:“难道又是……”。

    “对,这是那混球,上次他毁了中秋,这一次他又把上元的也给毁了。有他这两首词放在这里,今后我大唐还有何人敢言中秋与上元的诗词!”李二恨恨的说着,只是这话听在房间众人的耳中,怎么听都有一种炫耀的意思在里面。

    “陛下,世家、士族能人异士辈出,怎么知今后不会有人会超越乾儿。”长孙皇后与李二自小一起长大,杨妃也是自小在皇宫长大,两女自然知道怎么配合伟大的皇帝陛下把牛逼吹的尽兴一些。

    果然,李二面带傲然之色嘿了一声说道:“非是朕瞧不起他们,那些知道啃祖宗老本,不思进取,只知嫉妒的虫豸之辈,即便再给他们百年时间亦是无用。”

    这牛逼吹的似乎有些大,不过却并不是没有道理,至少长孙皇后听在耳中,觉得很合自己胃口,必竟被夸的对像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不过李二牛逼吹过之后,很快就换了话题,转对长孙皇后问道:“对了,观音婢,关于孔颖达的孙女你了解多少?”

    “嗯?”长孙皇后愣了一下,努力回想了一下,试探着问道:“陛下说的可是前两年进京的那个孔家小丫头?叫孔雯的那个?”

    “名字朕也不甚清楚,不过应该是那个小女娃吧。”李二一个大老爷们,必竟不好去问下属的孙女叫啥名字,这事儿放在现代可能没啥,但是在古代还是比较忌讳的。

    “陛下何故有此一问?莫不是其中有什么问题不成?”长孙皇后十分好奇自家老头子的想法,开始琢磨这位皇帝陛下,是不是看上人家小姑娘了。

    (本章完)

第381章 忽悠孙思邈() 
李二觉得自己很冤枉,看着大小两个老婆那诡异的眼神,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想什么呢你们俩?我说的是承乾,昨晚那小姑娘陪着承乾逛了一个晚上,朕说的明不明白?”

    “乾儿?不能吧?他才十二呢。”长孙皇后有些迟疑,在她眼里儿子总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知道找女人了?

    “姐姐,十二已经不小啦,放在寻常百姓家里,怕是已经订亲结婚了呢。”杨妃听清楚怎么回事之后稍稍松了口气,转头对长孙皇后打趣着说道。

    现在这个时间,后宫的妃子们基本上都到了二十七、八岁的年龄,已经是年老色衰之时,除了和李二一起长大,最受宠的长孙皇后,其他妃子哪个不担心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杨妃心中有所顾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长孙皇后皱起眉头,想了想说道:“孔家那丫头现在应该已经十四了吧?这年龄好像是大了些。”

    “正妃的位置空出来好了,反正先纳妾后娶妻也是常有之事。”与孔家联姻并不是什么坏事,杨妃也没什么顾及,只是一个劲的凑趣。

    “还是再等等吧,孩子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看着办吧。”长孙皇后摇摇头,还是觉得儿子太小了。

    上一次林晓晓的事情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李承乾提前把人家姑娘给睡了。

    这一回眼瞅事情还早着,而且孔家那小丫头的品性如何又没有了解过,一旦现在乱点鸳鸯谱,将来把儿子后宫搞的乱七八糟,那才真叫要命。

    李二的一句话,引的大小老婆凑到一堆嘀咕去了,丢下他一个人,牛逼也吹不成,只能默默无语的一个人跑去喝茶,顺便让人把‘洛神赋图’拿出来,好好的再欣赏一次。

    只是,如果老李知道此时的李承乾正在欣赏《兰亭集序》的话,会不会抓狂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