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173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73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海贼、马贼之类,这样下去将来的日子怎么过呢?

    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大唐的将军们已经离开了大概三个月左右,前几天听说定襄城已经拿下来了,目前正把颉利围在碛口那个地方,打算等时机一到就彻底剿灭以颉利为首的******。

    是的,只是听说,李承乾决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知道颉利西逃的消息,因为这是最新最近的消息,作为一个不是很了解战争,整天只知道玩的太子,不应该知道这么多。

    老头子为了怕他造反,连他的左右卫率都派出去公干了,如果他再表现出消息灵通,那只怕离圈禁也就不远了。

    “哥,干嘛呢?”就在李承乾迷迷瞪瞪快要睡着的时候,李恪带着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侍女,喜滋滋的从外面进来。

    “你捡到金子了?”打着哈欠从椅子上坐起来,李承乾对四下里乱转的李恪说道。

    “嘿嘿,差不多。”坐到内侍搬过来的椅子上,李恪神秘兮兮的说道:“哥,你猜这几个月我赚了多少?”

    “赚多少都是你的,别忘了给长乐她分几个分点就行。”李承乾摇摇头,表示对李恪赚了多少钱不感兴趣。

    不过看到一直跟在李恪身边,显的十分乖巧的小丫头,便有些好奇:“这小丫头是谁啊?看着面生的很。”

    李恪笑的见牙不见眼,看上去这段时间钱应该没少赚,李承乾又说不管他的钱,自然更是高兴,见其对注意到身边的小丫头,不由回身扯过来:“洛洛,这是太子,以后见到要恭敬些。”

    “停。”李恪介绍方式让李承乾一头雾水,摆手止住小丫头行礼的动作,扯着他就问道:“你和她到底什么关系?”

    “这是我第二房小妾,刚刚从惜凤阁赎出来。”李恪理直气壮的说道。

    小妾?第二房?李承乾觉得皇家教育真是太特么高端了,李恪这小子还没自己大,竟然小妾都找了两房了,真不知道他这小身板能不能行。

    李恪见李承乾半天没有说话,有些忐忑的问道:“哥,咋啦?”

    李承乾张了张嘴,一肚子的吐糟汇成一句话:“没事,以后对人家姑娘好点,别始乱终弃。”

    见李承乾没有过多表态,李恪神情一松,誓言旦旦的说道:“放心吧哥,我的为人你还不了解么。”

    李承乾扭头对站在不远处的杨雨馨打了一个眼示,示意她打那个叫洛洛的女娃带走,然后转头对李恪说道:“小恪,你说如果有蛮子要娶咱妹妹,这事儿怎么办?”

    李恪想了想,小心翼翼的问道:“哥,你是说父皇要和亲?”

    “父皇没表态,但我估计不会同意,不过这事儿你别管,我就问你,你怎么看。”李承乾摆摆手,说了一下老头子的态度,然后追问道。

    “哥,这事儿,哪有我说话的余地。”李恪面有难色,想起平日里母亲杨妃教育他不要管政事,言词不由有些讷讷。

    “成,那哥也不逼你。”李承乾叹了口气,想了想说道:“不过哥求你办点事情总行吧?”

    “哥,你说。”心中有些愧疚的李恪狠了狠心,虽然知道李承乾求他的事情必须与和亲有关,不过话说的这个份上,他也实在没办法拒绝。

    李承乾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道:“加大对牦牛的收购力度,把收购的价格翻上一倍。”

    “啥?”李恪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不是,哥,那我还不亏死了?不行不行。”

    李恪完全没想到,李承乾的要求竟然是这个,刚刚偿到赚钱甜头的他,感觉这个就像有人在拿刀割他的肉一样。

    “好吧。既然你不同意,那就算了。”李承乾淡淡的说着,语气里听不出一点情绪,一副很无所谓的样子。

    “别,别哥,我刚刚说错了,我重说行么?重说!”李恪脸色隐隐有些发白,说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正所谓没吃过豕肉也见过豕跑,李恪虽然没被李承乾坑过,但那些纨绔们的悲惨经历已经足以让他感到刻骨铭心。

    (本章完)

第351章 给老头子上一课() 
半个时辰之后,李恪带着他的小妾郁闷的离开了‘兰若寺’,所谓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指的就是他现在的状态。

    而跟在他身后的小丫头洛洛,看着他难看的脸色,忐忑的问道:“殿下,为什么脸色这么难看?是不是太子说什么不中听的话了?”

    “没你的事儿,以后本王与太子之间的事情永远也不要打听,也不要问。”李恪沉着脸,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喏!婢子明白了!”一句关心的话却遭到一顿呵斥,洛洛觉得有些委屈,不过想想自己的身份,她也只能把苦水吞到肚子里。

    李恪似乎真的很宠这个小丫头(否则也不会带她见李承乾),看她委屈的样子,便觉心中不忍,想了想之后温言说到:“太子与本王虽非一母同胞,但却也情同手足,我们之间的事情决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所以……好自为知吧!”

    “喏!婢子以后不问了。”洛洛乖巧的点点头,然后问道:“殿下,我们现在去哪里啊?”

    “先送你回去,本王一会儿有事要办。”洛洛的话让李恪再一次想起李承承乾的要求,情绪再次低落起来。不过他实际上并不是在生气,苦大仇深的状态不过是觉得好多小钱钱飞走了。

    那些该死的吐蕃人,没事求个毛的亲啊,惹毛了那个‘睚眦必报’的家伙不说,连带自己都跟着倒霉。

    李恪郁闷的去办事,李承乾蹲在皇宫里同样不好受。

    将军们都出征在外,御史大夫们没有弹劾的目标,整天闲的无所事事的情况下,目光自然就转到他的身上,三天一小弹、五天一大弹,而且弹劾的名目繁多,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比如手里现在拿的这份奏章,竟然是特么弹劾自己总是留居‘兰若寺’,不合礼制,要搬到天光或者丽正殿去才算合理。当然,也有更奇葩的,认为应该把东宫女眷全都撤出去,多为帝国储君留一丝阳刚之气。

    这特么都什么对什么?李承乾无奈的再翻了四、五本,叹了口气苦笑着对李二说道:“父皇,这,这也太扯了吧?儿臣睡在哪,宫里有几侍女都要被他们管着?”

    “让你来不是看这些东西的。”李二把儿子手里拿的一摞奏折夺回来,没好气的说道:“吐蕃的事情你怎么想的?你认为那个松赞干布真的有能力平定叛乱?”

    “父皇,吐蕃叛乱是否平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地处高原,易守难攻。加上其游牧民族的习惯,如果让它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未来无异于又是一个******,对于大唐,必将成为心腹之患。”知道历史走向的李承乾,将心腹之患四个字说的斩钉截铁、不容质疑。

    而且李承乾说的并没有错,出于游牧民族的习惯,内斗平定之后,必须会发动对外侵略,这不单单是因为他们的掠夺习性,更多的也是为了缓解他们内部部族间的矛盾和排除异己。

    李二点点头,想了想又问道:“吐蕃的情况为什么你会了解那么多?”

    李承乾愣了一下:“父皇,情报科有很多吐蕃方面的资料,难道您……从来不看?”

    “呃……看,不过眼下朕看的是突厥和高句丽方面的资料,吐蕃,吐蕃边陲小国,晚些看也无妨。”李二脸上闪过一抹潮红,隐隐有些脑羞成怒。

    李承乾两世灵魂融合,自身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资料什么的只要扫一眼便能记个七七八八。但是老李不行,如果想把情报科的资料全都看一遍,估计这老头儿皇帝也不用干了,每天就蹲在情报科翻故纸堆吧。

    老头子的神色变化看在李承乾眼中,顿时有一种大事不好的感觉,连忙说道:“呃,父皇公务繁忙,是儿臣失言了。”

    李二哼了一声,大度的放过了李承乾,没办法,这个大儿子出了名的不着调,时不时脑子就会抽一下,如果每一件事都要斤斤计较,只怕早就被他给气死了。

    房间中陷入短暂的沉默,片刻之后李二缓缓开口:“你现在长大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打算,朕不想过多插手,不过有些事你最好提前与朕商量一下,否则……。”

    李二的话并没有说完,不过作为警告,已经足够,以李承乾的聪明自然可以知道,他这段时间的一些举动已经引起老头子的不满。

    可明不明白是一回事,承不承认是另一回事,因为老头子的一切不满都是基于李承乾平时表现来的,是一种‘以己度人’的猜测。

    如果李承乾现在就认错,那就证明老头子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除了让事情变得更糟没有任何一点好处。

    所以李承乾很自然的接过老头子的话头,笑嘻嘻的说道:“父皇,儿臣平日里弄的都是乱七八糟的琐碎之事,与您说了怕您不爱听。”

    李二今天似乎专门在找李承乾麻烦一样,嗯了一声说道:“那就挑一件说来听听。”

    说就说呗,这段时间折腾出来的事儿不少,随便挑一两件出来把老头子整懵问题应该不大。

    比如,李承乾认为李恪的生意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父皇,您说如果我让小恪将收购耗牛的价格提高一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收购价格高一倍?”李二眉头一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承乾在整李恪。不过想想又觉得不大可能,李恪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李承乾让他出高价他就出高价?

    “父皇,贵族和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一半的利润,他们就会铤而走险;有两倍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律;如果有三倍的利润,他们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砍头的危险”马克思的资本论李承乾看过,能记住的却并不多,这一句基本上是他记忆最深的一句。

    迎着李二的越来越迷惑的目光,李承乾继续说道:“父皇,吐蕃和我们一样,也有贵族,他们需要丝绸、需要瓷器、需要漂亮的衣服、需要一切可以展示身份的东西。”

    “如果这一切都可以用全身是毛,却没有太大用处的耗毛来换的话,儿臣认为他们会很乐意接受的,甚至儿臣认为,让他们把马场都改成牛场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本章完)

第352章 以把老头子整懵为目标() 
李二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李承乾说的是什么,什么两倍利润、三倍利润,什么马场改成牛场,一连串的推论下来,老李认为和李承乾聊天是他今天犯的最大的错误。

    这小子说话跳越性太大了,前一句在说利润的事情,后一句就跳到丝绸、瓷器和牛场、马场,接下来还会说什么?会不会是骑马胯枪走天下?

    “父皇!父皇!”李承乾说的嘴角冒白沫,结果现在老李在走神,不觉有些尴尬。

    “嗯嗯,朕在听着呢,你说的简短一些,莫要长篇累牍。”李二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听懂,只好用一种婉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李承乾心中暗暗发笑,不过为了自己的屁股着想,还是把话说的直白了一些:“父皇,我们可以高价收购耗牛,但却不管其来路如何,那么为了高昂的利益,吐蕃境内的贵族们自己就是斗起来,互相抢夺草场,夺资源,时间长了甚至还会发生内乱。”

    “而且,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儿臣认为吐谷浑、象雄国之类的国家也不放过这一杯羹,那么他们就会此发动一些小规模的战争,去争夺草场、牧场和牛羊。”

    “这样一来,他们自己就会斗起来,彼此消耗着自己的国力,来换取那些并不实用的丝绸和瓷器。”

    这一次李二听懂了,只要和战争有关,这老头子立刻就来了精神,琢磨了一会说道:“你还是把问题想的简单了,吐蕃国主也好,吐谷浑的可汗也好,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父皇,不论是吐蕃还是吐谷浑,他们都是由部族组成的,所以哪怕他们的国主和可汗看出其中的弊端,也并不一定有能力来阻止。”李承乾邪邪的一笑:“而且儿臣说的这些只是一个概念,具体的细节还要具体考虑。”

    “嗯。”李二点点头,他知道,李承乾说的没错。

    其实不光是吐蕃和吐谷浑,大唐又何尝不是一样,如果所有的世家和世族都认为某件事情有利可图的话,他这个作皇帝除了用硬的暴力手断,的确什么其他办法去除止他们。

    不过很快李二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咂咂嘴戏谑的问道:“那么大唐太子李承乾阁下,你能不能说说,你收购了那么多的牛,准备怎么处理?莫非你真的以为大唐百姓以经可以大量购买牛肉了?”

    “这有什么难的,我们吃不了,蛮夷可以吃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