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162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62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算了,你随便吧。”对二十七这个奇葩,李承乾除了无奈摇头之外没有任何办法,想起刚刚好像听他说起审讯的事情,便问道:“你没把那小鬼子搞疯吧?”

    “臣不知道,看情况不是很乐观。”二十七摇摇头。

    他才不在乎鬼子疯不疯,只要搞到情报就好了,反正只要那鬼子不死就行了,甚至就算是死了又怎么样,大不了还给倭国一个尸首就是了。

    李承乾嗯了一声,看着天上悠悠飘着的云朵,有些失神的说道:“对那张残图,你有什么想法没有?如果不是小鬼子的,那么会是谁的?偷银子的那批贼人么?”

    和二十七的反应差不多,钱拿到手之后,李承乾同样不在乎小鬼子是疯是傻,大不了让小鬼子下次换一个人来好了,反正他们有那么多人,又死不光。

    二十七不知道李承乾是不是在问自己,但沉默了半晌之后还是说道:“臣认为与贼人无关,必竟残图与银两很难联系在一起,至少臣决不会把这两样东西放到一起埋在地下。”

    “不错,不错!”李承乾几乎是一下子摇椅上跳起来,围着椅子一边转一边自言自语道:“残图是前朝初期的疆域图,可见残图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这足以说明此图的重要性,而这么重要东西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埋进地里面?所以,这图必然是跟着倭国的银两放在一起的,而贼人仓促间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了不知是什么,最后才会一起埋进地里。”

    (本章完)

第328章 杨天的选择与杨雨馨的委屈() 
李承乾和二十七两个人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却发现根本理不清头绪,银子从倭国运到新罗,转道经过高句丽,最后才是大唐,而且在大唐境内有丢失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

    这中间的过程与环节太多了,任何的可能都会出现。

    比如说有可能是新罗故意陷害倭国,把他们早就准备好的残图放进倭国装银子的箱子里!

    又或者是倭国想要陷害高句丽,自己把残图放进巷子里,然后秘而不宣没有通知犬上三田耜,到时候让大唐猜疑图是高句丽放进去的!

    总之细想之下,李承乾推断出不下十余种可能性,而这样的推断不光没有解决问题,反倒让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想了整整一个下午之后,李承乾拍拍有些发胀的脑袋,对二十七说道:“行了,别想了。回头把那个小鬼子拾到拾到,送他们上路,记着告诉他们,因为他们的不坦诚,今后的交易改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二十七愣了一下,比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狭长的眼睛里闪动着一层嗜血的光芒。

    李承乾啧了一声,没好气的说:“想什么呢?‘上路’不明白么?就是让他们滚蛋,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意思。”

    “喏!”二十七脸上难得的有了一丝表情,只是那种机械式抽动嘴角的行为,李承乾尝试了半天,最后把那种抽动确定为尴尬的笑。

    二十七走得不见了影子,杨雨馨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把绷紧的身体放松下来,走近李承乾,有些怯怯的问:“殿下,一会还要出去么?”

    李承乾抬头看了看天色,再扭头看看可怜兮兮的杨雨馨。

    刚到大唐时第一眼看到的那个女孩儿慢慢在眼前浮现,渐渐与现在的小丫头重合……。

    半晌之后,李承乾有些伤感的叹了口气:“走吧,我们去右卫率!”

    “谢谢殿下!”杨雨馨兴奋的攥紧了小拳头,不过因为位置的关系,女孩并没有看到李承乾眼角滑落的那一颗泪珠。

    杨雨馨上一次见到哥哥扬天还是一个多月之前,而且见面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刻,然后哥哥就再一次投入紧张的训练。

    这一次兄妹俩的见面时间被延长到了两刻,只不过代价是杨雨馨失去了三天的休假机会。

    “哥哥,你受伤了?”扬天的营房中,杨雨馨一脸紧张的看着胳膊上不断有鲜血涌出的扬天,眼中隐隐有泪光浮现。

    “哥没事,就是一点擦伤。”扬天满不在乎的笑笑,将受伤的胳膊挥动两下,表示自己没什么问题,只是因为牵动伤口,脸上的笑容多少显的有些不自然。

    可是没有办法,教官只给他两刻的休息时间,如果先去处理伤口,那么她和妹妹团聚的时间就会少很多。

    杨雨馨一边用扬天递过来的布巾子帮他处理伤口,一边流着眼泪说道:“哥,咱不练了好么?我去和太子说说,把你调到六率去。”

    “不,加入‘第七小组’是哥自愿的,你只要好好的辅助太子就好,不用管哥哥。”扬天摇摇头,拒绝了妹妹的提议。

    扬天不是傻子,见到妹妹的第一眼他就知道,今后那个躲在他身后的小丫头再也不用他来照顾了。

    那一身四二式军服,扬天只在教导他武技的凤教官身上看到过,而且从凤教官口中他还知道,这样的衣服整个大唐不超过三套,而且都是太子身边最信得过的人。

    妹妹有了现在的境遇,扬天自然高兴,但他也知道,妹妹这份境遇有他的一份功劳,毕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太子也不会无缘无故就给他妹妹这么好的待遇。

    如果他扬天不能满足太子的要求或者辜负太子对他的期望,妹妹下一步境遇会是什么,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这一切都是扬天在看到妹妹的一瞬间想到的,所以杨雨馨提出要调他离开情报科的时候他才会拒绝。

    另外,‘第七小组’组长的党卫军军服同样很漂亮,扬天很喜欢,内心中他很想成为情报科第三个穿上那一身军服的人。

    接下来兄妹两个又聊了一些彼此的近况,双方都在找一些比较开心的事情说,努力使对方放心,直到两刻之后,扬天准时拉开房门,回头也不回的像远处的训练场走去。

    李承乾在黑子和独孤玉凤的陪同下,营房对面的一间屋子走出来,看着扬天远去的背影,对杨雨馨说道:“小丫头,现在放心了吧?”

    杨雨馨轻轻拭掉眼角的泪珠,语气有些哽咽:“殿下,我哥他……”

    “你哥他是一个男人,有他自己的选择,杨家同样需要他来传宗接代,需要他来光宗耀祖,你或许认为你现在可以照顾他,但你考虑过他的想法没有?你真的认为你能替他做到这一切?”李承乾的声音很冷,带着一丝森然。

    因为心中的一丝羁绊,李承乾对杨雨馨这个与林晓晓年龄相差不多的小丫头一直很是照顾,但这并不等于可以无限迁就她。

    如果这个小丫头真的不知好歹,以为现在就可以照顾她哥哥,可以干预到李承乾。

    那么李承乾不介意好好的警告她一下,让她知道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来到大唐几近三年,李承乾已经由一个草根成功的蜕变成一个上位者。习惯于发号施令的他,不会容忍属下来干扰自己的意志,如果真有这样的人出现,那么把他(她)打发掉是最好的选择。

    杨雨馨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她却可以从李承乾的语气中猜出一些东西,所以小丫头很乖巧的低头了:“殿下,是雨馨错了,请殿下责罚!”

    李承乾的脸色依旧阴沉,并没有因为杨雨馨的认错稍有缓解:“这一次就算了,如果再有下次,你就跟着你哥哥离开吧!”

    “喏!”杨雨馨委屈的答应一声,眼里再一次储满泪水。

    ‘扑棱棱’,一阵翅膀扇动的声音想起,将场中尴尬的气氛打破,待李承乾转头看去,发现是一只通体雪白的鸽子,落在了不远处的一座兵器架上,乌溜溜的眼珠正盯着自己等人,好奇的看着。

    (本章完)

第329章 战争被提前了() 
信鸽带来的消息是关于杜如晦的,老家伙押着银子走的分外小心,半个多月时间竟然才刚刚进入河东道。

    不过这已经很好了,残图归属查询无果的情况下,老杜的消息是仅有几件值得老李高兴的事情之一。

    “玄龄,大军粮草筹备的怎么样了?”眼看再有半个月左右杜如晦押运的银子就会抵达长安,兴奋的李二连夜招集了包括李靖、候君集、长孙无忌、房玄龄在内的一众亲信。

    “陛下,因为河道清淤及时,现在的漕运十分方便,边州各府基本已经完成粮草储备,一切只待大军集结。”房玄龄乃是治世能臣,小小的粮草调动自然难不倒他,是以回答的十分痛快。

    “既已准备停当……,朕打算即日出兵,药师以为如何?”渭水之盟被李二视为自己毕生之耻,听房玄龄说粮草齐备自然心急,恨不得立刻派遣数万大军马踏草原。

    李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古人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夏季草原土地湿润,天气多雨,以致军粮草运输十为不便,此事我大唐不占‘天时’;而漠北草原此时正值水草丰美,牛马膘肥体壮,足以使突厥战力飙升三分,此事我大唐又不占‘地利’;另外今年关中大旱,现下又值农忙,此时调兵怕是又是‘人和’。”

    “听药师之言,认为现下不宜出兵?”复仇心切的李二脸上露出一丝不快,表情像吃了只苍蝇一般难受。

    前面已经说过,李靖这货信奉的是中庸之道,是以什么事情都要左思右想再三衡量,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玄武门之变时他选择了观望。

    这事儿在李靖看来是两不相帮、明哲保身,可在皇位争夺上却很容易被人看成待价而沽。是以玄武门之变后,李靖便一直被排斥在李二的核心圈子之外,始终得不到信任。

    事情的前因后果李靖其实后来也想通了,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可世上终究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事情作了就是作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处?

    所以说在后世看来,上天对李靖十分公平,让他在战场可以说无往不利,赢得‘军神’的美誉的同时,却把他变成了一个政治上的白痴,同时还是运气极差的那种。

    “陛下,药师兄所言还是有些道理的,还请陛下三思。”房玄龄用怜悯的眼神看了李靖一眼,为他的天赋感到一阵悲哀的同时,为他打起圆场,省得这货再多话引起李二更大的不满。

    “玄龄似乎有话要说?”李二阴着脸,扭头将炮口对准房玄龄。

    “陛下,名不正则言不顺,还请陛下从长计议!”房玄龄可不会向李靖那个直筒子一样有啥都直说,只是婉转的提醒老李,现在还没有出兵的理由。

    “这……”李二被房玄龄一提醒,也想起来,当初自己说过要守信的事情,不觉陷入纠结当中。

    看着有些下不来台的老李,自从进殿就像闷葫芦一样的长孙无忌突然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如请太子过来一同商讨如何?”

    李二眼中闪过一丝恍然,赞许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感觉自己真是有些愚了,竟然会忘了那个‘鬼头蛤蟆眼儿’的小子。

    不过就这样找李承乾,老李总觉着有种找儿子救场的意思,不由多多少少的有些尴尬。

    所以便故意沉默了一会儿,假装用找人的目光扫视众臣子一圈,假意询问道:“不错,此等大事太子去了哪里?为何现在还没有到?”

    “老臣这就去催一下。”方老太监站在李二身后瘪嘴、瞪眼,老脸抽了半天,对这位皇帝陛下的无耻有了再深刻的领教,不过行动上却没有丝毫的耽搁,老李话音刚落,干瘦的身体就已经窜了出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李承乾喘的跟风箱似的被老太监拖进了甘露殿,正好迎头撞上老头子的如电双目:你小子敢多话,老子扒了你的皮!

    李承乾心里的憋屈劲就别提了,自己这是招谁惹谁了?老老实实在东宫待着斗地主也能惹到老头子?咋还没说话就被怼了呢。

    不过李二根本没给李承乾反应的机会,递过一个眼神之后便是一顿训斥:“太子,今日商量的乃是军国大事,为何拖了许久才来,再有下次,便不用再来了。”

    这完全就是无妄之灾啊,李承乾憋了一肚子的郁闷没地方说,只能乖乖找一个角落去蹲着,心道:反正又不是发钱之类的好事,不来就不来,谁还稀罕不成。

    谁料,刚刚蹲到一边,长孙老狐狸就开口了:“陛下,玄龄刚刚说的不错,远征突厥一事,名不正言不顺,还请三思才是。”

    如果刚刚李承乾在的话,此时就会知道,自己这个舅舅马屁拍的是多么好,明明是半个时辰前的事情,可到了他嘴里竟然变成‘刚刚’。

    “唉,此事的确是朕心急了,也罢,还是再等几年吧!”李二叹了口气,假假的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