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

第122部分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第122部分

小说: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唐人看来,蝗虫这东西就是灾祸,是天灾,是不可抗的。

    现在李二要把蝗虫吃掉,朝臣如何能不阻止,就连经常谏来谏去的魏黑子也是在极力劝阻,怕老李吃出病来。

    李二四下望望,看着跳来跳去的小东西,入眼再无一丝绿色,红着眼睛咬牙说道:“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言罢,将手里抓的六、七只蝗虫塞进了嘴里。

    老头子吃这东西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愉快的?痛苦的?恶心的?李承乾站在一边胡乱的猜测着,不过老李都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了,自己这个老头子最宠爱的皇子,自然也不能落后,否则让身边的朝臣怎么看!

    趁着众人目光被李二吸引,李承乾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昨天烤好的蝗虫,假模假式的弯腰在地上抄了一把,等张开手时,隐约见可以看到手里已经有了三、四只蝗虫:“儿臣愿陪父皇。”。

    不等别人靠近劝阻(怕露馅),李承乾也学着老头子的样子,把蝗虫塞进了自己嘴里。

    “陛下,太子殿下……”长孙无忌等人都懵了,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对将蝗虫咬的‘咔咔’作响的父子,心中不知作何感想。

    只是无论怎么看,李承乾的表现都要比李二强上许多,至少他吃的时候表情很享受,而老李则是一脸痛苦。

    不过总的来说,这一次祭天是成功的,没等众人回到皇城,天空中就已经开始有阴云出现。

    等到人群散去,各回各家之后,三个多月未见一滴雨水的长安终于迎来了一场迟到的春雨。

    雨越下越大,很快就将人的视线遮蔽,似乎要将很久以来没下过的雨水一次倾泻干净一般。

    就在这个百姓欢腾,百官庆幸的时时,太极宫东宫丽正殿却上演着一出‘追杀’的好戏。

    (本章完)

第246章 承乾承乾跑得快(下)() 
“逆子,你给朕站住。”老头子的声音在咆哮。

    “您不打我,我就站那儿。”跑的呼哧带喘的李承乾断断续续的喊着。

    “二哥,二哥,你这是干嘛啊!”这是长孙的声音。

    “干嘛,我要把这混小子的腿打折喽。”李二似乎是被长孙拦下了,必竟长孙现在挺着大肚子,老李没办法过份的挣扎。

    “父皇,您又没和我说,这事儿能怪我么。”老李不追,李承乾自然也不跑了,两手拄在腿上,喘的差点把舌头吐出来。

    “不怪你,那就是怪朕了?你小子再敢说一次试试。”李二眼珠子一瞪,做势要追,吓的李承乾又跑了几步。

    “二哥,你们两个到底在闹腾什么呢!”长孙拉着李二,把他拉到椅子边坐下,疑惑问道。

    “他在祭天的时候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老李还在生气,有些词不达意的说道。

    “我没有,几只熟蝗虫而以,又不是什么大事,再说这不是下雨了么!”李承乾狡辩道。

    “朕吃的是生的~~!”趁着长孙一个不注意,李二再次爆发了,恼羞成怒的从椅子上跳起来就去追李承乾。

    “母后救命啊,父皇要打死我啦。”鬼叫一声之后,李承乾撒丫子狂奔,一边跑一边向长孙皇后求救。

    “今天就是天皇老子来了也没用。”李二怒喝道。

    特么这小混蛋太气人了,竟然把蝗虫烤熟了装在口袋里,欺骗吃瓜群众不说,连自己这个当老子的都被他骗了。

    李承乾的蝗虫火候烤的正好,拿在手里一晃跟活的没啥区别,如果不是后来他手贱从口袋里继续掏出来吃,李二是决对发现不了的。

    可现在说啥都晚了,李二已经决定揍死这个坑爹的货。

    有这么好的办法竟然不提前说,难道早点拿出来会死么,真当蝗虫那东西生着好吃么。想想当时蝗虫在嘴里乱蹦,一咬满嘴绿汁的感觉,李二现在都想吐。

    “父皇,我还没成年呢,归母后管的。”李承乾围着桌子转圈,立场坚定,决不让老李把自己抓住。

    “放屁,你是太子,归朕管教。”李二瞪着李承乾说道。

    完犊子了,偷眼扫过掩嘴轻笑的老妈,李承乾顿时心如死灰,知道如果没有奇迹发生,这顿揍怕是挨定了。

    也就是这时候,房间的门被侍卫轻轻推开,有侍卫进来,头都没敢抬,低着头说道:“陛下,袁道长殿外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告。”

    “让他先等一会儿,朕……”老李瞥了侍卫一眼,淡淡说道。

    不过也就在李二这一瞥的时候,李承乾趁着老头子不住意,一个箭步窜了出去,口中大叫着:“父皇,儿臣告退。”

    余音绕梁,经久不散,人却闪过侍卫身边,在老头子惊愕的目光中一头,扎进漫天的雨雾之中,其行为完全可以用‘抱头鼠窜’来形容。

    “哎,高明,当心身体。”长孙皇后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这么有‘魄力’,连外面正在下雨都不顾,就敢往外跑。

    李二同样愕然看着房间大门,半晌之后喃喃嘀咕一句:“这混小子,反天了都,早晚打折他的腿。”

    “请袁道长进来吧。”长孙皇后看到老李在发呆,便对门口的侍卫说吩咐一句。

    时间不长,一个大概40余岁的道士,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自外面走了进来:“臣袁天罡,见过吾皇陛下,皇后娘娘。”

    “免礼,平身。不知袁爱卿有何要事,为何如此急迫?”李二让侍卫给老袁搬了把椅子,温言问道。

    “臣启陛下准许微臣随魏征魏大夫一同出京,巡视关内。”袁天罡直言说道。

    “哦,这为何啊?”李二好奇的问道。

    “陛下,臣乃道家之人,讲的是济世救人,此次蝗灾遍及数十州府,臣想尽一份力。”袁天罡神情郑重,说完便从椅子上站起来,直接弓身就礼:“望陛下恩准。”

    “也罢,去就去吧,此行也的确有用得到你的地方。”李二点点头,准了袁天罡的请求。

    袁天罡官位不显,但名气却高,有他跟着魏征的巡视工作应该会容易许多,必竟大唐的百姓对这位道家名人还是很崇拜的。

    接着,老袁又跟李二夫妇聊了一些天文、历法之类的事情,等看时间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

    在古代见皇帝就是个麻烦,说完事情就走,显的不尊重;唠起来没完没了,又显的不识好歹,这个度很难把握。不过在精于相面的老袁身上不存在这个问题,这老货查言观色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同时,在‘兰若寺’李承乾正愁眉苦脸的听着马周的分析,隐约间大至上明白了自己今天为什么会挨揍。

    作为旁观者,马周的分析让李承乾觉得很有道理。

    综合来说,今天最大的错误还是出在蝗虫身上,不过并不是蝗虫生与熟的区别,而是在于李承乾压根就不应该凑这个热闹。

    蝗虫的确可以吃,但却不是谁都可以吃。

    李承乾认为老头子吃了自己就应该吃,可实际情况却是,李二吃蝗虫是为了邀买民心,而邀买民心这种事情并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或者说,整个大唐除了老李,任何人都不可以做,除非是想要谋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李承乾今天被老头子追在屁股后面揍一点都不冤,而且还是老头子手下留情的结果。

    “算了,不说那些。”做都做了,李承乾也不想再去后悔,摆摆手打断周马的话,换了个话题说道:“你的水纹测量进行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困难?

    李承乾不想听,马周自然不会费话,反正大家都是名白人,点到即止便好,说多了惹人厌烦。

    所以李承乾换了话题,马周自然接下去说道:“长安周边差不多了,几个需要清淤的地方已经找出来,现在差的就是人手。”

    “那就继续往南方那边推进,不要想着什么同步进行,你先把图纸准备好,到时候开工也能按图索骥。”心中满意马周的工作效率,但李承乾依旧在催促他加快速度。

    因为必竟时间不等人,如果到了秋收那一天如果没有粮食运过来,那是真真正正会死人的。

    (本章完)

第247章 武器改造(八)() 
三日后,将作监工坊。

    “殿下,请看!”掀开两个将作监护卫抬进官署的一个箱子,柳敏有些兴奋的说道。

    “嘶!”看着满满一箱子三棱箭头,李承乾倒吸一口冷气,沉声问道:“模具制出来了?”

    “不瞒殿下,模具当天就制出来了,只是烧制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所以这些都是昨天一天的成果!”柳敏脸笑的像一朵花一样,如果不是有耳朵挡着,估计老货的嘴巴能咧到后脑勺。

    “好好好,一天,不错,真不错,制作速度和以往的制式箭头比怎么样?”李承乾同样也是兴奋异常,只要加工这个的速度不慢,很快三棱箭头应该就能普及全军,待明年远征突厥就能派上用场了。

    “比以前快多了,而且还省下不少人工,如果不考虑打磨过程,简直就是天渊之别。”柳敏多少显得有些癫狂。

    模具的使用可不单单是用在箭头上,如果放大一些,枪头一样可以这样制作,还有刀具也可以,这简直就是把产量翻了无数倍。

    当然刀和枪都需要定型之后重新打制一番,但除非是百炼钢刀,否则还是要比以往快上两三倍。

    “打磨的事情本宫会想办法,将来不会让你失望就是。”李承乾淡笑这说道。

    “殿下,老臣上次……上次……,多有失礼之处,还望殿下海涵。”柳敏兴奋了半天,表了半天功,终于想起模具的法子是眼前这个年龄不大的太子殿下提出来的。

    “行了行了,你也别假模假式的了,这里面你的功劳甚大,本宫一定会禀明父皇,记你的首功。”对柳敏前倨后恭的态度,李承乾毫不在意的笑笑。

    有本事的人谁还没有点傲气,只要能完成自己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好同志嘛!

    “殿下之功,臣不敢冒领,还望……”柳敏神色颇为尴尬的说着。

    “此事不用你说,本宫自有定计。”模具的事情既然已经搞定,李承乾也不想在这上面多费心思,打断柳敏后继续说道:“偏心轮怎么样了,弄出来多少?”

    “偏心轮只有十几只,臣这就让他们取来。”柳敏告了声罪,跑去找人取东西,回来之后放置于桌案上说道:“殿下看看,是不是这种。”

    “是不是要试一下才知道。”李承乾拿起一对偏心轮放在手里,一边看,一边对柳敏说道。

    “不知殿下要此物有何用?”柳敏这一次可不敢再托大,小心的问道。

    有过一次教训之后,丫现在是不敢再小看李承乾了,而且他还指望李承乾能指导一下新的炼钢工艺呢。

    模具的应用虽然提高了武器的制作速度,但也加快了钢铁的消耗,如果不想办法增加钢铁产量,只怕有很大一批匠人要失业了。

    “走吧,我们一起去弩坊,这东西是用在弓弩上的。”示意王成虎把桌上的偏心轮收起来,李承乾起身向外面走去。

    “弓?偏心轮?”柳敏挠挠头,虽然偏心轮他亲手打制过两个,但却不知道这东西的用法,就像车间的工人制作飞机零件,却不知道这东西安装在飞机什么位置一下。

    弩坊,隶属于将作监,主要负责弓、弩、箭矢的制作。

    在找到一位制弓匠师后,李承乾仔细的说了一下偏心轮的安装位置,就让弓匠去安装调试。

    原本李承乾还打算给弓匠说一下偏心轮的原理之类,保说了两句之后就发现弓匠已经两眼全是圈圈,他所说的一切都是徒劳。

    “殿下,为什么要把这轮子装到弓上?”吴辰借着弓匠去找弓弦的时间,对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不认为吴辰能理解什么叫力矩,什么叫杠杆,所以简单的说道:“你记住可以让箭飞的更远就行,原理……不和你说了,反正你也听不懂。”

    “说说呗,您不说怎么知道我听不懂呢?”吴辰瘪瘪嘴,磨叽着说道。

    看着眼中闪动着不服的吴辰,李承乾叹了口气说道:“好吧,那就说说。咱们先说第一点,滑轮。所谓滑轮的应用可以分为动滑轮和定滑轮,我们在弓上用的这种因为弓臂是活动的,所以挂在两角上的滑轮相对于另一个角都是动滑轮……”

    “殿下,我,我肚子痛,去一下茅厕,先让华安兄陪你一会儿啊。”李承乾的话还没有说完,吴辰就抱着肚子怂了,被动滑轮、定滑轮直接轮懵,有了屎遁的打算。

    “你还是在这待着吧,弓匠回来了。”李承乾摇头笑笑,止住了话头,免了吴辰屎遁的尴尬。

    相比于现在的弓,大唐的弓要简单很多,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