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86部分

汉起-第86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在幽州刺史刘虞大力支持下,辽西太守刘其手下汇聚幽州数郡精华,可谓人才济济。许多人现在虽名声不显,日后却干了大事、大有成就。辽西属国乌桓大人名丘力居,健壮勇猛,多智慧狡诈,率领二千乌桓骑兵助战。刘虞派来援军中有一名州吏名叫程普,右北平郡土垠人。还有一渔阳郡吏叫鲜于辅,其堂兄弟鲜于中优乃郦炎表弟,两人都是卢植学生。

    辽西郡长史由涿郡邹靖担任,全权负责负责辽西一郡军事,这人日后大大有名。公孙瓒及其老搭档田楷,目前都是邹靖的下级。邹靖之侄名叫邹丹,亦是卢植学生,随从征战。

    邹靖的三十余岁,中等个子,神色坚毅,其指挥方式强调稳扎稳打,与喜欢勇猛突进的公孙瓒正好形成互补。邹靖从军十余年来,未曾有过大败。这次制定的政策,亦是稳扎稳打。

    。。。

    此次出兵,首要战略目的是打通辽西郡治阳乐与辽西郡令支、肥如两县的之间的山中道路。

    西汉时,右北平郡郡治在老哈河流域的平冈,所谓“千骑卷平冈”就是指这里,因此辽西郡东北部的阳乐、柳城,与西南部的令支、肥如之间通道顺畅。到了东汉,长城内外不少领土丢失,这条路逐步废弃,或者说变成了鲜卑、乌桓人的通道,大多数汉人都改为走渤海沿海平原。

    辽西军共有作战部队6千人,辎重部队1千,其中太守刘其领二千车步骑、一千辎重队为中军。邹靖和丘力居领三千骑兵为两翼。公孙瓒帅一千骑为前锋和别动队,负责探情报,踩地雷,为奇兵。

    辽西军携带武刚车、轻车、强弓硬弩、大戟长矛、重盾坚甲等辎重,每日不到傍晚,即休息扎营,不给鲜卑人一丝机会。从辽西郡治阳乐(约在河北刘龙台镇、三宝营乡)出发,到柳城(朝阳市)不过百余里,三日后才出现在柳城东面河谷中。

    。。。

    柳城一地,山谷环抱,山河险峻,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在商朝就孕育了人类文明。其气候相比草原同一纬度地区,属于温度相对偏高,降雨量相对偏多的地区。有大小凌河、青龙河、老哈河等河流,可以耕作、渔猎,亦有大片大片的草原可以放牧,所以历来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渔猎文明争夺的焦点。

    柳城早已有素利、弥加、阙机、慕容等数个部落,数万鲜卑人聚集。鲜卑哨骑发现汉军后不久,约万余鲜卑步骑,向汉军冲杀过来,双方战于柳城东面数十里外的大凌河山谷中。汉军若通过该山谷,就可直接袭击散落在山间平原的鲜卑诸聚集地。

    鲜卑人很快发现自己错了,汉军以车兵、重步兵在前列阵,车与车之间通过铁链或绳索相连,借助西侧的山岭和东侧的大凌河,形成宽约1里的正面,塞住山谷口。鲜卑的骑兵根本冲不过来。反而被汉军运用弓弩,造成较大的伤亡。

    第一轮攻势失败后,素利、弥加、阙机、慕容等部头领,改变战略,两翼的牵马上山、下水通过山坡、大凌河滩组织第二轮攻势,中间的则弃马持盾进攻。

    邹靖、邹丹与丘力居、鲜于辅立即组织骑兵对鲜卑进攻的两翼反冲锋,并对中路下马的鲜卑士冲锋。

    鲜卑骑兵的弱点是没有马镫,一旦失去速度,陷入与汉军齿牙交错状态,马上的骑兵无处借力,难以对侧面的敌人挥舞手中兵器。具备简易马镫的汉军则不存在,而且由于铠甲更精良、兵器更锐利,真正实现了“一汉当三胡”。

    几个鲜卑部落,毕竟人多,虽然损失很大,依然咬着牙不断投入兵力。一些鲜卑骑兵越过了汉军缝隙,杀到太守刘其所在的楼车帅旗附近,田楷等人带领预备队、亲卫与之短兵相接。双方杀得难分难解,刘其也拿起弩,带头射击。

    在汉军阵容摇摇欲坠时,鲜卑后队突然出现骚动和喊杀声,不久既扩散到前军,之后潮水般的向后撤退。

第168章 漠南万里皆烽火() 
公孙瓒、程普等人带领的一千奇兵,从小路赶到,对柳城周边平原山谷间聚集的鲜卑人烧杀抢掠,引起骚乱,随后袭击了鲜卑后队。此时鲜卑后队只有二千余人,而且分由素利、弥加、阙机、慕容等数部大人带领。

    慕容远来看见汉骑呈现数个锥形,杀向阙机、素利部,第一反应不是援助,而是庆幸没有杀向自己。第二反应是小命要紧,立即招呼部下撤退。他认得那个白马将军,即使是射雕者也不是对手。慕容远来的领地在柳城西面、北面数百里远,这次与辽西太守作战,他本没有打算参与。

    与慕容远来想法相近的是弥加部首领,其领地在玄菟郡以北通辽一带,正与东面的扶余等争夺领土,见战况不利,亦迅速后撤。

    柳城东一战,辽西太守刘其获小胜,斩首八百余。

    随后刘其攻下柳城故城,此城为西汉所建的,当时同城有辽西郡西部都尉,曾经是一个外有高墙、深沟,内有都尉小城、武库、县衙等设施的坚固据点。东汉以来时废时立,在汉、鲜卑之间多次易手,如今城墙多处破损,汉人全部迁走,对周边的控制力大大降低。

    进驻柳城后,面对周边平原、山谷间鲜卑人的不断骚扰,刘其发现自己突然不会打仗了!

    鲜卑人采取化整为零,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进,敌少则打的战略战术,积极发挥弓骑兵机动优势。

    汉军骑兵虽然装备了简易马镫,弥补了一些骑射弱点,人数上却只有鲜卑骑兵的一半,在中小股骑兵追逐战中,不占优势,每天都在损失。而汉军优势的车步混合编队,根本摸不到鲜卑人的尾巴。

    粮食一天天减少,部队一天天损失,刘其已顾不了皇帝可能的责罚,决定退兵。

    。。。

    八月十二,旌旗半卷出雁门

    臧旻这支队伍有精锐骑兵三千骑,临时招募的善骑射之士三千骑,南匈奴八千骑,共计一万四千全是骑兵。

    出发之前的半个月,在刘备的磕头死柬下,臧旻同意了几乎所有要求。

    首先出秋收之粮食,取5万石发给参战的每一个匈奴士兵和贵族,每人不少于5石,代价是8000匈奴每一个至少自备双马。

    其次,取10万石,以租为主、买为辅,给每个汉骑配上双马,虽然有些马只是背货物的驮马,至少能保证行军速度。

    第三,采取一系列超越时代的举措,花掉了约10万石粮食:

    为每个汉骑兵准备马蹬,铁质马蹬成本太高、锻造不易,只配备给高级将领。普通汉骑准备2对皮质的,制作简单,成本相对低廉,虽然强度有限,不适合双腿踩着蹬、臀部离开马鞍,亦可以在高速骑骑马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

    通过皮制马蹬:一是借助马蹬,尽量避免劈砍、长枪冲刺过程中失去平衡和落马。二是把所有汉骑成功变成弓弩骑兵。三是通过强化训练,使每一半以上的汉骑可以运用“安息射”,即在被追逐的过程中,返身射箭放弩。四是让所有骑兵熟悉环形骑射阵、锥形阵、雁形阵、草原骑兵散阵。。。

    准备大量肉食,将羊肉、牛肉加上盐、酱、芥末、花椒面等腌制,熏烤干燥,切成小块小条或搓制为丝状、松状,在不太湿热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数月,甚至数年不腐烂。一小块肉干肉松提供的能量相当于数倍质量的米面,于是大大减轻了携带的米面重量,每个骑兵甚至因此可以多带到一两壶箭矢。

    军中戏称为“玄德肉松”、“玄德羊肉”、“玄德牛肉”,而且大多不喜欢吃瘦肉,喜欢吃肥肉。

    刘备只好在心里给张飞说声对不起了,“张飞牛肉”从此不管张飞的什么事了。

    最后一项是准备一些大饼、一小袋炒茶叶、一些油和烈酒,大饼既可以吃,平时背在背后、放在胸前,相当于多穿了一层软件。炒茶叶可泡水也可以直接吃,能综合肉类、面食的脂肪,降低血脂。

    双马、皮质马镫、肉干肉松、大饼茶叶,以及其他准备工作,共消耗了26、7万石粮食。

    以至于度辽将军田晏的部下得知后,羡慕得眼睛发红,大骂臧旻的“食必梁肉”,太过奢侈!

    臧旻一步步看着刘备在器械、后勤、训练等方面所做出的一项一项“革新”,从一开始的有所抵触,到后来的举五肢完全赞成:“玄德这段时间的举措,充分证明了一个边郡人在骑兵方面的天赋和才干,让人想起了赵之李牧!我现在相信,若让你来当匈奴中郎将,只要5到10年时间,一定能如李牧匈奴、东胡一样北驱鲜卑!”

    其实刘备仍然不满意,如果他可以决定,一定将人数减少一半,每人可从两匹马变成四匹马,即使鲜卑人也追不上,完全立于不败之地。

    。。。

    臧旻军分四部,自领中军,丁原、吕布等为前部,匈奴单于为左部(东侧),刘备为右部(西侧)。

    第一战,战于雁门郡强阴县东。

    岱海北有蛮汉山,南有马头山,强阴县位于岱海和马头山之间,属于汉人控制区域,岱海北面东面则为鲜卑控制区。岱海微咸,湖中鱼翔浅底,湖沿水草弥补,飞鸟掠波,鲜卑放牧之人众多,亦有一部数千人长驻在此,毫无悬念,与汉军接战之后,既四散奔逃,虽大部被灭,仍然有不少逃走报信。

    往东北200里是黄旗海,再往东约百多里是王庭弹汗山。臧旻吸取第一次鲜卑人四散而逃的教训,分兵出击。黄旗海有一条山路近10余里,臧旻自领大前、中右部走大路,要求刘备走山路,明日午后在黄旗海边汇合。

    刘备部三千人人,汉骑、匈奴骑兵各占一半,汉骑兵由典韦、祁济、韩当、关寿、刘朗等率领,匈奴骑兵由于夫罗、去卑率领。

    行军途中,典韦见刘备总是提不起精神:“刘君。想什么呢?老是发呆。”

    “没什么,不太看好这次北伐而已。”刘备还在回味前几日与几女的抵死缠绵,往日行军,一般会带上乌敏英,此次不仅没带,还严令祁胭脂、乌敏英、祁黄芩、王荣兄妹不许留在美稷或东胜,全部回到居庸关、紫荆关之内。

    典韦:“我总觉得不太对劲!这条路虽多山陵,也不至于数十里一个牧民也无。”

    ”传令下去,让弟兄们提起精神,行军途中侦查骑兵要散开二十里!”刘备想了想补充说,“让祁济带上拓跋部的人,亲自到前面探一探!”

第169章 示敌以弱() 
弹汗山

    号角声响起第三遍

    约2万名鲜卑骑兵,分成20个千人队,静静地立在弹汗山下,不时有马匹打着响鼻。

    檀石槐身披锁子甲、胯下肩高大宛马、手持宝雕弓,马上挂着铁质长矛和箭壶。他喜欢山,因为在弹汗山上,可以清楚看到每一个千人队。

    军中几名大将、20个千户长,牵着马,排成前后两行,等待着鲜卑大汗的指示。

    和连拉着檀石槐的缰绳,轻声说:“父汗腿脚不好,还是我去吧。”

    檀石槐严厉地说:“让开!我还没老到骑不动马,弯不了弓的地步!”紧接着声音柔和下来,“王庭的防卫就交给你了,给你留5千人,首先组织儿童、妇女老人和牛羊后撤。实在不行,王庭也可以放弃。”

    和连看着渐渐远去的父汗和2万骑兵,眼里的阴霾一闪而过。

    “估计大汗是想放弃王庭,可也不能让左贤王来承担失去王庭的责任吧!”公孙度依然带着面罩,他的话与面罩一般狰狞、阴冷。

    和连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少说这些话,被老狼的人听见了,不是小麻烦。”

    檀石槐已经虚岁41,在寿命短暂的草原绝不算年轻。所以有地位的贵族一般十几岁就有侍妾,早早生儿育女,所以长孙蒲头都有13岁。随着檀石槐日益老去,越来越多的部落向和连抛出橄榄枝,和连也善加接待,以为日后打下基础。以檀石槐之明,不可能没有发现,虽不知汉人“惟名与器不可假人”的名言,檀石槐也知道权力与名望不能轻易交给他人,于是前次让和连入侵平城吸引汉军注意力,而后亲自带队袭击云中郡,安排长孙蒲头等入侵朔方郡,皆满载而归。

    这次放弃王庭,虽是主动后撤,也免不了各部落大人觊觎大汗之位,大汗不能失败,所以必须有其他人承担丢失王庭的责任——和连再次此沦为替罪羊。

    公孙度仿佛没有听见和连的警告:“大汗带走了左贤王的精锐,以迎击汉军主力,虽也有其他部落作为联军,不论是伏击云中军还是雁门军,左贤王的精锐怕都会损失不小吧。蒲头13岁了,上次进攻朔方颇有功劳,左贤王还想继续让他立功?”

    和连神色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