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47部分

汉起-第47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当千有次与其他山头会盟,酒后向我们吹嘘郡里有人,让我们都听他指挥,奉他为盟主。”

    卢植:“知道是谁么?”

    蒋百力:“姓郑的隐藏的很深,一点也不让我们知道。但我敢肯定有!那次会盟,有几家不同意,结果隔了一段时间,其中带头反对的就被官府剿灭。”

    在座的都倒吸一口凉气,对方的奸细绝不是普通的人物!

    卢植:“怪不得剿郑当千顺利,而剿黄?不顺利。原来是第一次几乎没用郡兵的缘故啊!

    看来连坐制度,不仅要用来治民还要治军、治吏!”

    治军则一人通贼,一伍连坐,伍长首当其冲。一伍通贼,则一什连坐,一什通贼,则一队连坐。。。治吏也类似,下级通贼,同僚和上级知情不报、不予制止的连坐。

    如此形成了强大连坐网格,外松内紧,郡县内部一步步演变为军事化管理。。。

    卢植亲自审问了监狱中的陈某。即使以太守身份给予许诺,那人依然不投降,只求速死,意志力不可谓不坚定。

    “不好了!府君,不好了!”鲁玄从狱门外冲了进来。卢植满脸黑线:“慌什么,你才不好了,我好的很。平时怎么交代你们的,每逢大事要有静气。”

    鲁玄:“府君,伯珪奉命带骑兵去招陈品舟回来,没想到他已经逃亡,追到家里,直系亲属也早跑了!”

    卢植脸如猪肝色,胡须气的翘起来:“这个姓陈的罪该万死!抓到必将他五马分尸!他的远亲呢,房子地和店铺呢,全部给我抄了!”

    奸细陈某大笑:“我坚持到现在,就是为了争取时间。哈哈,恩公大恩,如今总算报了。死得其所,何其快哉!”

    卢植脸色铁青,走出去之前丢下一句话:“你们就只会这点手段?狠狠地审,让他生不如死!”

    刘备被卢植批评地脸红:“看来我是太温柔了,给我狠狠地打,只要不死,老狱吏的逼供手段都使出来。”

    。。。

    走出监狱,卢植脸色依然铁青:“玄德,不幸被你猜中了。没想到陈品舟官至贼曹掾,竟然干出这种事。”

    刘备:“还是师尊高明,几句话就将他诈出。”

    原来刚才师徒二人因为其他间接证据早就怀疑贼曹掾陈品舟,可又没有确切的直接人证物证,便商量好演一出双簧诈那陈某人。

    刘普:“陈品舟不过三十出头,若好好好干事,迟早能做到县长、县尉。

    可惜、可叹、可悲。”

    卢植:“你们几个,赶快发兵去追捕,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

    话说那陈品舟与郡丞一起到巢湖附近巡查,他是那附近的人,找了个理由请假回家,郡丞与他认识数年,自然无不允许。

    当公孙瓒、刘备、刘普找到郡丞时,郡丞还蒙在鼓里,追到陈品舟家,其宗族数十口人和所有细软,几日之前都已消失不见。

    公孙瓒:“玄德,都是你的乌鸦嘴,一语成谶!”

    刘备除了委屈还是委屈。

    询问亭长、周边百姓后,兵分三路,向西、南、东搜索,西面是庐江郡,南面是巢湖,东面是淮阳群山和历阳。

    刘备追到巢湖,只见湖水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烟雨蒙蒙,舟船起伏。湖边是下湖鲜的渔人。哪里还有人?

    纵马奔驰,围着湖询问了很久,才知道有一群人拖家带口的,已经买船东下。刘备可以肯定,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逃亡,从巢湖向东是濡须水,从两座山岭之间穿过,注入长江。一入长江则天大地大,北可到青州徐州,东可去丹阳、吴郡,南可到交州,西可上豫章、荆州、益州,哪里找得到?

    怀着万一的希望,快马沿水东下,妍途探听到不少痕迹,都可确认对方逃跑的路线,但都是四五日,两三之前的消息,于抓住陈品舟一家无补。

    刘备之前一直以为,只要官至州郡,退则可惠泽安定一方,进则将操控天下走势,至于州郡里的豪族、百姓,更会望风而景从。今天才感觉到,真tmd不是这回事。卢植的精通儒学,理论水平全国顶尖,够高了吧,公孙瓒善战无前,刘普细致周密,鲁玄文武兼优,和刘备自己也是计谋百出。

    结果呢?

    最大的奸细还是逃了!

    回到阴陵,卢植虽然不怪罪,反而奖赏刘备发现了陈品舟这个最大的奸细。刘备却寝食难安,他是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人,未来会面对太多的智力高绝、势力强大的敌人,如今只对付一个土豪,竟然就被对方顺利逃脱,他怎么会不郁闷!?

    追捕结束后,刘备甚至满怀愧疚地请大家吃了一顿饭,酒到半酣,流泪满面哭道:“因我之过错,使最大的奸细逃走,实在愧对师尊和诸位同僚。我知道陈品舟数年之内,造成数百上千人壮丁、官吏、百姓死亡于贼手,这次未能抓捕,我有愧啊!”

第89章 珠胎暗结() 
幽州,上谷郡

    陶谦:“什么,卢子干要把刘玄德推荐为郎官?”

    公孙瓒带着骑兵返回幽州:“是的府君,这是卢师的决定。刘玄德反对过,但被卢师驳回了。玄德私下告诉我,京官收入低,他其实并不愿意现在去雒阳。”

    曹豹:“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卢府君居然借而不还!真是不地道啊。”

    陶谦咳嗽一声,制止曹豹的牢骚,曹豹忠诚勤勉没问题,就是说话太随便,不太会团结人:“伯圭辛苦啦,子干还有什么话说?”

    “这是感谢府君的礼物,黄金10斤,还有一些南方的土特产。”

    陶谦拿起黄金,喜上眉梢:“以我与子干之间的关系,哪用这么客套。”

    。。。

    上谷乌桓

    祁胭脂摸着苗条的肚子,异常地苦恼。

    那夜春风数度,被刘备折腾地腿软。那个小冤家不知道为何那样厉害,换着法子蹂躏,用了许多见都没见过、想都不敢想的姿势,数次在她体内留下痕迹,以至于她怀疑那个地方是不是被注满了。

    那时候羞得恨不得把他一脚踢下床去,想想本就是借种,也就任他摆布了。

    半个多月之后,月事真没来,祁胭脂小心地欢喜起来:“这次终于怀上了。”

    又过了半个月,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原以为生死难测,多半已死在长城之外的难楼王,带着千余乌桓人,衣衫褴褛地回来了。

    那个时候,祁胭脂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恨不得在肚子上猛击!恨不得跳冰水里生一场大病。

    可小手打到肚子上,祁胭脂的手掌不由自主的柔软下来,哭泣道:“成婚这么多年,一直怀不上,现在好不容怀上了,就是长生天赐予的宝物。不论他父亲是谁,都是我的孩儿,除了我自己,谁也不能夺走她的性命!”

    祁胭脂拭去泪水,装点姿容,坚定而魅惑地走向难楼王的房间,这是他回来的第三个晚上,无论如何都躲不了了,她也不想躲。

    难楼王一路风餐露宿,一月没见女人,昨前天的晚上都在几个侧室身上放纵,见了祁胭脂,心里发虚,身子更是发虚,可阏氏求欢,作为汗王怎能拒绝?

    只好勉勉强强地上了。

    一男一女各有心思,加上事前后温存,竟然不到一刻钟就缴械投降。

    难楼王抚摸着祁胭脂白如羊脂的温香玉体,心有余力不足,有些愧疚,可不知怎么回事,面对妻子洁白诱人玉体,就是没xing趣,来不了第二次。或许这就是审美疲劳。

    祁胭脂原本很喜欢闻难楼王身上的男人味,今日厌恶地只想干呕,她知道干呕是孕期反应,又不能真的干呕,暴露自己偷了人,只好说:“大王连日操劳,便早早歇了吧。胭脂还有些账目需算,回头好像大王禀报。”

    难楼王如蒙大赦,捏了捏一对白兔:“真是辛苦你,这一个月都廋了。”

    祁胭脂心中鄙视,哪里廋了,怀孕之后明明丰满了不少,打掉男人的手,穿上衣物袅袅婷婷走了。

    难楼王望着她美丽的背影,心中叹息:“胭脂什么都好,怎么就怀不上呢,看来得多纳几个女子,开枝散叶。嘿嘿,从鲜卑抢来的那几个都不错。”

    想到这里,难楼王发现自己又起了反应,喜滋滋地找其他女人逍遥去了。

    。。。

    涿郡,楼桑里

    于此同时,刘备的母亲耿氏笑得眉毛弯成了一条缝:“真是辛苦你了,如今有了身子,渔阳的活,就别去做了。真要去,也别骑马,坐马车去。”

    乌敏英轻呕着,脸上满是红霞:“阿母,小宝宝真是从下面生出来么?下面那么。。。小,不得。。。疼死啊。”

    耿氏:“女人都有这么一遭。别怕,阿母请最好的稳婆。”

    乌敏英:“刘郎,你知道么,敏英有了,你多久才能回来看看敏英和孩子啊。”

    。。。

    这些天,身在九江的刘备不知道打了多少个喷嚏,以至于直接热伤风。他并不清楚,祁胭脂和乌敏英腹中的两个孩子会带来天大的麻烦,造成历史的重大转折。

    可见色字头上一把刀,美人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只是美色在前,别说一把刀就是十把刀,千把刀,该上也要上。虽千万刀,吾往矣!

    。。。。。。

    雒阳,皇宫

    张让:“陛下,喜事啊,九江太守卢植有奏本,说该郡的叛乱已基本平定!”

    皇帝刘宏大喜,郡里早一天平定,赋税就能多收一些上来:“好个卢植,朕没有看错人。快拿过来,你犹豫什么?”

    张让:“陛下请看,卢植的奏章很奇怪。”

    奏章大意如下:“臣九江太守植谨拜皇帝陛下圣安:

    臣年少时,拜师通儒故南郡太守、扶风马融学习古文经学,本一儒生,略有薄名。没想到得到陛下信重,以公车征辟臣为博士。臣敢不尽心竭力,故认真勘正和注释《周礼》等诸经。

    九江蛮人、山贼乱起,三公不以臣浅薄,推荐臣担任九江太守,陛下给予臣鹰犬、爪牙之任,是对臣的信重。

    臣虽为儒生,亦效班定远,投笔从戎,走马上任。臣到郡,乔装打扮,孤身入淮阳山中的贼穴,探听虚实,分化瓦解。

    幸赖陛下洪福,朝中诸公谋划,臣内得公孙伯圭、刘玄德、刘子通、鲁妙子。。。等官吏之助,整顿兵卒,拔除奸细,筹集钱粮;外与扬州刺史、广陵太守等协力,夙兴夜寐,数出奇谋。不到二个月便杀敌上千,俘虏数千,剿灭贼首二名。其余蛮人、山贼,知道陛下的天威不可犯,于是纷纷走出淮阳群山投降。

    臣将投降的蛮人、山民编练为民户,借出官府的钱粮,让他们开垦荒地,期望能为地方增加户口、为国家增加赋税。。。

    至此,九江郡的叛乱已大体平定,其有功将士如下。。。

    如今天气日渐炎热,臣是幽州人,耐不了酷暑,请求陛下让臣卸任,另选择贤能、清正的良臣,加以安抚,相信一些小股山贼也不敢兴风作浪。

    臣家贫,希望陛下能允许臣做回博士,领书佐数人,入驻东观,发给财粮,做儒生的老本行,专心研究《尚书》《礼记》等,裁定圣典、刊正碑文。。。

    臣再拜敬上。”

    张让:“陛下,卢子干好不识抬举,陛下给的太守他说不当就不当,有这样任性的臣子么?”

    看完奏章,皇帝刘宏有点错愕,人人都愿意做大官,只有卢植不做大官,要做小官,这是什么情况,没遇到过啊:“太守请辞是大事,请几位重臣来议一议。”

第90章 人人争相改课本() 
“关于九江太守卢植上奏一事,诸位看了奏章,有何看法?”皇帝刘宏问道。

    太尉东海陈耽是一个古板正直的人:“卢植剿平叛乱,就是有功,有功当赏。怎么能随便辞职呢?把国家的名器,太不当回事啦。我的意见就是不许辞职!”

    司徒袁隗的妻子是马融的女儿,而卢植是马融的得意弟子,两人也算熟悉。袁隗却不说话,拿眼睛去看司空许训。

    司空许训是汝南郡人,他的族侄大大的有名,一人叫许邵、字子将,后来开创了月旦评。另一人叫许靖、字文休,也以评论人物著名:“这个,卢植有功,该赏就要赏嘛。至于辞职,奏章里写了原因,主要是身体不好,北方人不适应南方气候,也算情有可原。

    当然,卢植这么急着辞职是不对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陛下和我们三公九卿用他时,给他官职,不用他就逼着他辞职呢。”

    许训说几句,都是和稀泥,两边不得罪!如同没说。

    杨赐鄙视的看了一眼许训,大部分人眼中,许训才干、名气不算突出。之所以能当上司空,一个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