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260部分

汉起-第260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干:“是。”

    “你胡说什么!”郦炎恨不得给他一个巴掌,“玄德,徐干只是一时糊涂,迷了心窍。”

    徐干伏地长拜:“不,属下确实有此想法。”

    见刘备脸色突然变得冰冷,郦炎,邴原皆急忙拜伏于地:“徐干年幼,必是一时糊涂,还请君侯许他改过自新。”

    要是一时被蔡琰女色才华所迷,还能算才子难过美人关,只是一时错误。徐干真心赞成蔡琰言论,反对青州现有政策,就如在中国反对马夫子,在欧美反对其价值观,属于典型zz路线错误!

    刘备笑了笑:“好,你也算有些头脑。”

    刷刷几笔,写下手令,盖了印,“去海东的瀛洲走一趟,好好看看,好好学学,别尽诗词歌赋,无病呻吟!”

    郦炎接过手令,就是一愣,薄薄的一页纸,仿佛有千钧重,想说什么,却又没说出来。

    邴原看了一眼,也愣了几息,长叹一声,与郦炎对视一眼,都是深深的无奈:徐干这个号称青州年轻一代章赋第一的大才子,这一辈子政治前途完了。

    。。。

    徐干失魂落魄的走在黄县街头:“可惜我自诩高才,一身抱负,一身才华,却不得赏识,就算府君宽容,最多当个县令到头。”

    不知怎的,就走到‘诗琴花园’门口。

    这是蔡琰、蔡璇新进开设的茶艺馆,布置典雅细心,柱上丝藤缠绕,墙上挂着书法绘画,颇有文艺小资情调,消费虽高,却最为淑女贵妇所喜,在青州年轻士子中也极受追捧。

    “徐君站在门口,怎不进去?”几个眼尖的淑女,像聚拢的花朵一样,含羞带怯拿眼看徐干。

    年轻有官职、未婚、文采风流、擅长吹箫、相貌堂堂、脾气温和,父母双亡,不论外在还是内在条件,徐干都属于诗琴花园常客中的顶级王老五,官宦、富豪未婚女子心目中的理想伴侣。

    徐干想笑却露出苦涩,越发尴尬,扭头向外走,忽然楼上响起清越悠扬的琴声。

    “罢了,既来了,就道个别。”

    一曲琴箫合奏罢,蔡琰问道:“徐大才子今日怎地魂不守舍,是被哪家淑女勾走了魂魄,要不要小女子去说和说和?”

    徐干惨然一笑:“我怕是今后不能来此了。”

    蔡琰脸色有些不自然:“是定亲了啊,祝贺祝贺。”

    徐干:“君侯调我去瀛洲。”

    蔡琰:“恭喜高升,县令还是县长?”

    徐干低头说:“小县县丞。”

    “啊?!”蔡璇正好过来续茶水,“这不是贬斥吗?”

    郦炎与徐干情若师徒,连带着徐干也是刘备面前挂上号的人才,从六百石减为二三百石,当然是一种惩罚。

    徐干越发苦笑的苦涩局促。

    蔡璇:“姐姐,外面疯传你的评论惹怒了君侯,没想到把徐君也牵连了!”

    铮!

    蔡琰手一抖,失手扯断琴丝,忽地站起,面如寒霜:“君侯怎这样,一人做事一人当,怎么能因我而处罚别人!太过分了!

    况且我又没错!”

    “姐姐!”蔡璇拉都没拉住,蔡琰就像一阵风一样跑了出去,“真是个急性子!”

    徐干呆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急忙去追。

    “真是个呆子!”蔡璇跺跺脚,“我也去吧。”

    徐干直追到府衙里,从门缝里望见郦炎正在书房内数落蔡琰,他不敢进去,偷偷在门外听。

    蔡琰站的规规矩矩,大气不敢出。

    郦炎祖籍陈留,是蔡邕同郡名士:“你父亲曾经在长安拍着我的背,要我好好管教、照顾你,我把徐干介绍给你,本也是好意。你却坏他前途,哎,怎么说你才好!

    此时君候正在气头上,你要找他,他一定以为你们两真男女之情,必会更加恼怒。把徐干革职甚至下狱也是可能。”

    蔡琰:“人家也没说要嫁给徐干,是他自己常来,人家不好拒绝嘛。”

    郦炎:“你啊,就是喜欢被人瞩目簇拥。你要不接受君候,为何要求当女学教授?为何接受馈赠开诗琴花园?诗琴,亦私情,你取个名字也不好好想想,让君候产生道是无晴却有晴的错觉。

    还有陈群,你既不喜欢,就应该拒绝他来往诗琴花园。

    诸葛瑾,你嫌人家脸长相,出言调笑。

    好好的几个青年才俊,都是人中英杰,都为你魂不守舍,争风吃醋,搞得属官们貌合神离,君候能不生气么?”

    蔡琰:“我只是想快些收回投资,还给君候。”

    郦炎:“君候给出的馈赠何曾收回过!你不愿意做侧室,他也不逼迫,让你自己挑选各地俊杰,承诺给重金做嫁妆。如此十分大度,你还拆他台,是要做什么?

    这两年见过的青年俊杰也有十几个,难道真没一个看上?再不行就给你指婚!”

    “不行!”蔡琰如被踩中尾巴的猫,“嫁人,一辈子的事,哪能迁就?”

    蔡琰委屈得很,她自己异常优秀,于是就眼高于顶:

    有才华的如诸葛瑾,外貌一般;家里有权势的如陈群,性格呆板,了无情趣;才貌双全的如徐干,无钱无势,喝个茶还要求打折;有权有势有貌的刘备庶长子刘焘,早早结婚,而且性格野蛮,重男轻女;各方面都不错的王修,年纪轻轻就是都尉,却完全是个工作狂。

    哎,选个良人,为何如此困难?翻年就二十了,拖下去不得成老姑娘啊。

    。。。

    蔡璇寻找姐姐半响不见人影,亦不见徐干,于是径直走向刘备书房,守门卫士侍女多次见过蔡璇,无疑有他,暧昧地笑着让她进入。

第498章 饿虎吕布来访() 
貂裘皮靴,佩玉鸣鸾,进门撞见的女子明艳动人,气质华贵。

    蔡璇有那么一瞬间失神:“今儿宋姐姐当值?不知君候得空否。”

    “我哪有几天不当值!”宋佳布满红晕的脸上,闪过一丝愠怒,“下次有事早些来,君候日理万机,岂是想见就见,坐着等会!”

    蔡璇仿佛对宋佳的敌意置若罔闻,小心翼翼地陪着不是,说着坊间一些趣事缓和气氛。她听人提过一些传闻,眼前这人身份尊贵不可言,如今做了侧室,有些脾气也是难免。

    宋佳被蔡璇逗笑了,瞄了几眼,见蔡璇青春粉嫩、腹有诗书、才貌双全,心里不由感慨自己容颜渐渐老去。

    蔡璇小巧挺拔的鼻子嗅了嗅:“咦,书房里怎有股怪怪的味道。”

    宋佳侧过脸装作看墙上笔画,努力平静脸色:“这大冬天的,房间不太通风,赶明天提早开窗通通风。”

    蔡璇‘喔’了一声,她是真不懂,要是个过来人保准得把宋佳一阵调笑。

    两女各有心事,有一搭没一搭聊着,直到略带倦容的刘备出现:“佳佳累了一天去休息吧,让苏媚过来。”

    宋佳却不走,指了指蔡璇,抛媚眼:“夫人叫我盯着夫君,不许沾花惹草,我可不能失职。”

    刘备也不强迫宋佳走,往书房的榻上一靠,拿起几份表章看起来,仿佛蔡璇不存在。

    宋佳却也没像口中说那样盯着蔡璇不放:“我去弄些吃食品。”随手把门窗打开。

    蔡璇低头坐着左等右等好一阵,始终不见刘备召唤,听见轻微的鼾声后才抬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坐立不安,辛亏宋佳回来了:“君候真是操心劳力,睡着了还看奏章。”

    宋佳已换了一身衣服,慵懒地烤着火,无心理会蔡璇的吹捧,‘操劳’二字让她身心都泛起异样滋味:“夫君勤劳政务,一向如此。。。”

    宋佳嘴上说着,眼睛却不时滴溜溜转,直到确认蔡璇神情坦诚,心里才松了一口气,看来蔡璇的‘操劳’二字实是说着无心。

    这大冬天的,只要不打仗,政务主要不过考核赏赐、刑狱、救济等有限几项,青州、海东这些年下来,自有一整套制度,各级官吏也都是熟手,又不用给雒阳上计,按部就班做就是,冬天反倒成了一年中相对轻松的时段。

    过于闲也造成了问题,宋佳借值班之机,缠着刘备偷吃了一阵。不仅书房有些气味,三十如狼,也使得刘备有些疲倦。偷吃二字真没委屈宋佳,晚上服侍的另有其人。

    。。。

    蔡璇磨蹭了许久,直到吃晚饭刘备起身,才说明来意,乞求宽恕姐姐蔡琰和徐干等人:“徐干如今是青州年轻一代最有名的词赋家。犹如颜回一样,潜身穷巷,恬淡不求富贵,而志向不屈服,敢于说真话,做真事,乃是难得的铮臣。君候统领东土,如何容不下一人。。。”

    刘备并不知道徐干在原本历史上位列建安七子之一:“都以为我是在惩罚他?去海东的不止他一个人。幕府中的年轻人,素质虽然高,却不通各地之情况,各行业之要务,因此才外放磨炼。”

    “你姐姐和徐干说得对,资本原始积累是一条野蛮血腥的路径。”就如欧美殖民时期一样野蛮和血腥,在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的东汉末年,持续时间可能会更长。

    “每一个人都是财富,尤其在大汉经历战争人口锐减时,我唯一能做得就是命令幕僚深入厂矿农庄调查研究,结合光武皇帝适当、保护奴婢的法令,要求各地释放汉人奴隶,并制定一部劳工法以保障工人和佃户的作为人的权力。”

    当然这部法律执行的范围是有限的,主要针对青州、海东之前的范围内的百姓,也包括取得大汉居民权的土著。

    新占据的大部分土地执行军管,封侯们的土地有他们自己决定,青州的手伸不到那样长,不可能强制封侯爵执行劳工法,法案也不可能包括新进被贩卖的土著。

    。。。

    蔡璇一脸痴呆地回去了。

    资本、原始积累、人权。。。一个又一个新概念,让她应接不暇,最后她不仅完全被说服,还大包大揽说回去找机会安慰蔡琰、徐干。

    宋佳有些吃味:“夫君真是大度,见人家小姑娘长得好看,就各种照顾体贴,还给恁多解释。”

    刘备:“借助女学和青州报,蔡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渠道最初由我给出,要想掐断并不困难,却意味着退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印刷术并不是特别高深的技术,已有不少人申请开设印刷厂,以后一定会有更多渠道、更多的人发出不同意见,青州不可能全部禁止。

    这就是提高百姓识字率的代价!相比禁止,走回头路才是逆时代潮流而动!

    当然不能全无规律,管理引导是必要的,一部劳动法规,可不是我一人说了就算,需要各地百姓、世家豪族提出意见,才能形成共同认可的法律。”

    。。。

    话说吕布自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

    吕布自恃有功于袁氏,大肆索取各种物资,袁术一开始都同意。

    后来吕布的部众从长安逃亡而来的越来越多,这些人与凉州军一起混过,军纪比较差,喜欢钞掠。

    袁术很难处置,抓起来明正典刑,得罪了吕布,不抓得罪了当地世家豪族。没办法,袁术就派遣吕布去河内,联系张杨共同抵挡袁绍。

    没想到李傕等购求吕布首级,张杨为了获得长安的更多册封,不愿意再与袁绍打仗,拒绝了联合抵抗袁绍的方式,甚至还想把吕布装在囚车里,交给李傕。

    吕布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眼看袁绍颇为强大,于是又逃归袁绍。

    袁绍此时一方面与公孙瓒对战,争夺河间国、清河国,一方与黑山张燕等人作战,争夺常山国。见了吕布,极为高兴:“我有吕布,黑山贼绝不是对手!”

第499章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张杨暧昧不明的态度,给袁术阵营造成了巨大麻烦,却给袁绍和曹操带来了天降福音。李傕再一次给了袁绍神助攻。

    黑山军部下有不少并州人,吕布、张辽、高顺、侯成等人在并州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让黑山军中的一些并州人为之动摇,分化。

    更有决定性的是吕布的绝世武勇,富有经验的并州骑兵。

    鞠义、高干军有胡骑、汉骑共数千,张燕亦有并州冀州骑兵数千,加上公孙范麾下幽州边骑、乌桓骑兵,张燕、公孙范联军之骑兵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袁绍军之上……这正是之前多次大战,袁绍总兵力更多却无可奈何的原因,机动性、情报获取都不如张燕、公孙联军。

    骑兵作战,才不是诸多演义中两将斗战数十回合。

    马速飞快,一分一合多半只一刀一剑;马匹颠簸,一箭射出差之毫厘,往往谬以千里;阵中刀剑无数,两骑相互碰撞一两下就过了,绝对无法扭住不放。

    快时,胜负只在一瞬间,生死就是两重天;缓时,追击逃亡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