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223部分

汉起-第223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董卓换掉皇帝,拥立之功便是董氏的。虽然董卓是袁隗故吏,董卓出于规矩依然继续让袁隗担任太傅,权力却大大削弱。

    对袁绍、袁术来说,本有“拥立之功”,三公九卿之位眨眼可到手,袁氏一家独大专权朝中指日可待。不想却被中途杀出的董卓抢去,可谓是天大的仇恨!”

    刘备;“袁家几人怕也会互相厌恶吧?袁家会分裂么?”

    卢植:“董卓是袁隗故吏,袁绍、袁术既恨董卓入骨,对袁隗也一定极为不满!

    袁隗恐怕又是另一番思量:袁绍、袁术放着好好的阳关道不走,非要走清洗宦官这条独木桥,最后招至废立恶果,他们不承担恶果谁承担?他们不下野谁下野,让袁隗自己下野么?袁隗毕竟有亲子,不会不为将来计。”

    刘备:“废立乃天下之大事,当今皇帝也会记恨拥立史候的袁绍、袁术吧?”

    卢植:“没错,拥立上犯错是最大的错!只要今上当一日皇帝,袁绍、袁术就一日不可能入朝为三公九卿,这辈子当个郡守就到顶了!董侯今年7岁,青春正盛,袁绍年近40、袁术30有余,又有几多时日可等待?

    当今若能平平安安成长到亲政,回忆起皇位之争的经过,必定会对押宝史候、毫无立场的袁氏心生间隙,这时跟袁氏有间隙者若在一旁煽风点火,袁绍、袁术不要说保住富贵,便是子孙也难有前途,连带当今皇帝对袁家产生不满!

    别看袁绍、袁术皆位居二千石高位,废立之事失败,他们就给家族带来的风险和灾祸,从今往后,家族必定不会继续支持他们。时间长了,二人还可能被家中其他人所轻视、怨恨,被袁门故吏所疏远、怨恨,到时候平平安安地养老都是奢望,只要不死于横祸便算幸运。”

    卢植的一席分析,让刘备如痴如醉,终于明白诸侯讨董的动机,他记得历史上夺嫡之争和“十八路诸侯讨董”大概经过,又引导者提问:“所以,恩师判断袁绍、袁术如果不想被清算,多半会趁他们在党人、袁家中还有着残留的政治影响力,趁今上幼小内外未归心,趁士人对董卓执政不满,召集亲朋故旧,发动关东诸郡之兵,以地方讨伐中央!将与今上、董卓的矛盾,转化为关东与关西人的矛盾?”

    “这两个混蛋!”

    卢植一掌拍在案上,震得手生疼,陷入思索:“攻打宫门、清扫宦官都是亘古未有之事,可见袁绍、袁术皆非常之人,一旦掌兵,胆大包天得很!现在,他们就是输红眼的赌徒,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很可能会用一切能抢到、借到的资源求翻本。

    袁家四世三公,深受皇恩,没想到出了两个异类,为人前途,绑架关东人,对立关西人,把国家至于危难,无论如何也不可饶恕!”

    刘备:“恩师一言,让徒儿茅塞顿开。若真如此,我想再留雒阳一段时间,恩师不在雒阳,总得有人在朝中给幽州人说话!”

    卢植:“雒阳四战之地,远离幽州青州根本,留下来岂非也是赌博?”

    赌博?

    刘备打开窗户,夜色如水,连日降雨让洛水滔滔,历史的洪流,不知向开向何方。

    由于刘备的崛起,大汉政局很多地方发生了改变,例如原本早就死去的郦炎,活的好好地;例如鲜卑和连未死,拓跋诘汾入驻东河套,上谷乌桓不少人成了刘备部下;例如陶谦,着力培养两个儿子;荀攸成了刘备的亲家。刘备十分惶恐,若是因为改变历史,从而失去预知历史这个优势,他未必比能比原本历史上那个百折不挠、半生坎坷的昭烈帝做得更好。

    赌博!

    就是在赌博!

    富贵险中求,因为这种赌博,刘备行伍出身,才能在三十岁前做到二千石的胡骑校尉,在雒阳、青州有旧部数千,拿得出手的名将也有几名,获得了比原本历史中好得多的基础。

    上天没有给他任何挂,唯有比常人稍多一些历史知识,他也没有袁家那般政治资源,不得不火中取栗,在危机中寻求发展。换到后世,就好比z国大砍影子银行、人口逐渐老龄化,有个叫姜超的人笃定房价难再疯涨,笃定股价将在二十年内涨四倍。能透过现象,看到历史背后的潮流,如果不去干,将多么对不起这个时代和机遇。

    既然笃定诸侯讨董会像原本历史一样发生,这种赌博他就必须再干一次!历史的车轮偏转的越来越多,这次之后,前世兼职历史教师的那点历史知识,怕就行将殆尽,想赌博也没得赌!况且,人是活的,局势瞬息万变,知道大势未必能在微操上取得优势,汉楚争霸刘邦几死数次,官渡之战的袁绍大败亏输,织田信长眼看统一日本却遭本能寺红莲业火。

    刘备突然有个一个大胆的想法,啪一下给卢植磕了个头:“恩师,弟子求您一件事,若您不同意,弟子就不起来了。”

    卢植见刘备如此郑重,知道必有大事:“你先说说。”

    刘备:“如今国少主疑,虎狼之臣居于朝堂,大奸似忠之人潜伏欲起,中原之乱,近在眉睫。兵事一起,无有宁日,幽州地处边境,有鲜卑乌桓之患,涿郡地处幽冀要冲,必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未来几年,都不是合适的居所。

    东莱在海表,黄巾刚刚扑灭,虽然衣食尚不丰足,人民尚未教化,但也有郑君开馆授学,教授的弟子数百上千人。更加上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又有海东可以周旋,徐州牧陶谦为盟友,或许是难得的清静之地。

    弟子想请恩师携家人,迁居东莱。弟子会用之前的功劳,在董卓面前给恩师争取东莱或带方太守!”刘备连磕了3个头。

    卢植叹道:“你和伯圭,皆有大志,为师不是看不出来。只是东莱偏远,青徐黄巾肆虐,青州现在已经残破不堪。五十而知天命,为师年纪大了,不想再折腾,若是要留,也是留在伯圭那边,离家乡也近。”

第428章 烧敖仓塞鸿沟断漕运() 
刘备膝行几步,抱着卢植的腿,哭诉:“您可不能看着徒儿带着乡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窜,况且前些日子与徒儿赌废立之事,恩师输了应该答应徒儿一事。”

    卢植:“舍近求远,为师实在不明白为何要当东莱或带方太守。”

    刘备:“师傅若不同意,弟子也不留在雒阳,投靠二袁去!引军据荥阳,沉船塞鸿沟,放火烧敖仓,战船断黄河之漕运!让董卓和新皇帝,都吃西北风。”

    卢植蹭地站起来,怒指着刘备,手指快戳到刘备脸上了:“你。。。你这个孽徒,我教了你一身本事,你就用来干这事?你还嫌雒阳不够乱么?”

    刘备又磕头:“师傅,请恕徒儿不孝。大汉已经病入膏肓,非一二良相能扭转。在朝堂,宦官、外戚、豪门争权夺利,新一任皇帝亲政,就将上一任皇帝的外戚像杀猪一样斩杀。在地方吏治败坏,宗族之间互相仇杀,官吏、豪绅争夺田产,小民无立锥之地。”

    卢植:“败坏如此,却非无可救药,只要大儒对新皇勤加教导,培养出一位好皇帝,大汉就能转为兴盛。”

    刘备:“恩师,徒儿觉得事事皆对,但徒儿斗胆,却认为即便做好这八事,大汉也不能兴盛。”

    请将不行,刘备转而激将。

    ‘八事’乃是卢植十二年前向孝灵皇帝所呈:一曰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能大小、特长任用;二曰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三曰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赦免其族人。四曰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夯实阶级基础。五曰修礼,征召如郑玄之类的有才德之人,以古文经学为宗,不再把灾异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六曰遵尧,以三年为期,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七曰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严肃做好官员考核、迁任、举荐。八曰散利,建议天子不再蓄积私财。

    ‘八事’乃卢植得意之作,也是政治纲领,其中原禁、御疠、散利三条已经实现,古文经学大行其道,修礼算完成了一小半,充分证明卢植的前瞻性!如今被徒儿批评,把卢植气的吹胡子瞪眼:“好!好得很!你倒是长见识了,徒弟教起师傅来。你就说说,说的有理,为师便替你走一趟海表。”

    刘备:“恩师,一件事情发生一次,或许是偶然,若是反复发生,便是有缘由的。为何宦官、外戚、豪门争权夺利的事情屡次发生?为什么每当新一任皇帝亲政,便将上一任的外戚杀掉或废黜?”

    卢植:“此乃主上继位时年龄多幼小,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宦官之手,容易为小人蒙蔽尔。”

    刘备:“外戚、宦官乱政,只是表象。昔日王莽篡汉,实行井田法,故而流民四起。王莽其实看到了土地兼并对于国家的巨大伤害,因为豪门、乡绅往往藏匿土地和人口,导致国家赋税会越来越少。光武中兴,依靠的多是汉室宗亲和大宗族势力,而后光武皇帝对有功之臣,封赏颇为宽厚,封侯者众多,例如不其侯伏家,就有3600户食邑。

    导致国家赋税减少,而后每一任皇帝亲政,便封赏外戚、宗亲和功臣为候,又进一步减少纳税土地面积。到了近几位皇帝,封无可封,赋税严重不足,这才有了杀上一任皇帝外戚,打击一批侯爵,以增加赋税。

    从建武年间到中平年间,丁口增加数倍,然而赋税却不见增加。

    此外,建武年间,大汉屡次对外用兵,对有功的军士,有大把大把的荒地可封赏。而现在司隶、豫州、冀州、兖州、青州等地,人口众多,土地不足。打起仗来根本无从封赏。

    西北羌乱,又进一步破坏了西北的田地、贸易,损失难以计算。仅仅算国家花在平定羌乱的钱财,就有上百亿,使得国家财政几乎崩溃,更加重了各地百姓的负担。

    便是平黄巾之役,还需皇帝、宦官、百官、公卿捐钱以为军资,方能招募大军。战胜之后,封赏又不足,孝灵帝这才命宦官向功臣索贿赂,不从者便去职或降职。”

    刘备:“国用不足,故而有买官卖官,国用不足故而百官、外戚、宦官相互倾轧。

    富者如袁氏,连田数县,家奴数万,贫困者无过冬之衣。又有富者放高利贷,贫困者抵押田产、房屋、妻儿。贫困者多是陷入困境才借高利贷,自然难以还上。

    故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些世家豪族自身富得流油,却诟病孝灵皇帝积累私财,皇帝又怎愿‘原禁’‘散财’?用他们又岂是‘用良’?

    黄巾之乱前,内陆连续二三年大旱、暴雨。去年青徐黄巾复起,之前沿海地区暴风海啸,吞噬盐化土地,加上气候异常寒冷,以前能够一年种植1季半粮食的青州,这两年只能种植出一半。贫困者本来就没什么粮食积蓄,遇到大旱、暴雨、飓风、海啸,便只有结队起来,到乡绅豪族家吃大户。

    豪族乡绅,善良仁慈的开粥场,有的干脆让家丁赶走流民。于是斗争愈演愈烈,最后有心之人组织流民,趁乱起事。以至于爆发了波及中原8州的黄巾之乱,波及北方6州的黄巾、黑山、白波、乌桓之乱。”

    黑山、白波军主要在并州冀州活动,青徐黄巾主要在青州、徐州、冀州、兖州活动,乌桓之乱起因在张举、张纯联络乌桓和地方豪族,裹挟百姓,糜烂幽州、冀州、青州、并州,这3起民乱时间接近,相互之间互相配合,所以对北方几州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

    卢植被刘备深深地震撼了,直指世家豪族为乱源在汉代极其少见,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但他知道,这都是真实的,他看着刘备从一介草民,步步高升,数年时间升为东莱太守,刘备十年来给他写了上百封信,将各地民生之艰苦状况记载极为详细,做不得假。而刘备能爬起来的重要原因,也更镇压、安抚黄巾起义、青徐黄巾复起、乌桓之乱分不开,可以说是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剃头匠……即便是刘备以人为本,从不滥杀,所杀之人也超过万数。

    便是卢植自己,黄巾之乱时,也曾统兵数万,所杀黄巾,也有数万。卢植围剿广宗张角、张梁,就是因为同情百姓,不愿意多造杀孽,围而不攻,希望黄巾粮尽投降。却被朝廷剥夺了职务,相继以董卓、皇甫嵩代替之。皇甫嵩干脆坑杀黄巾投降者数万。

    与董卓、皇甫嵩不同就在于,刘备与卢植一脉相承,懂得宽容、安抚百姓,招降叛逆。

    卢植家颇有田地,但也不算富豪,做官之前,以耕读、教书为生,故而对百姓有感情,此外卢植精通儒学,儒学讲究礼和仁,更使得卢植对杀降卒十分反感。类似的出生,让卢植的这种观念,在田地更少、织席贩履刘备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