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82部分

汉起-第182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你不是劝我死守陇关么?”

    耿纪:“原本我是这样想的,可这一战下来,让我认清了现实。

    陇山道中间高于东、西,陇西地势又高于陇东,从谷道中部向东是很明显的下坡,站在中部的山坡上,可以很容易的看清东面关口。

    因此东谷口远远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也是大震关设在西段的原因。”

    换句话说,即使刘备堵住东谷口,因为陇西地势较高,凉州叛军也能比较容易地从山坡、山岭上翻越而过,源源不断的攻击刘备侧翼、背后。

    刘备:“没想到你比杨绍还更加熟悉陇关地理。”

    几年前,凉州叛军李文侯、北宫伯玉、韩遂等诸将等人也明显清楚这一点,早早将大震关和沿途堡垒、驿站拆除、烧毁。

    之后,故太尉张温在派周慎、董卓入凉州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并没有及时完成整修关卡、屯驻重兵的工作。

    张温明显没有预料到汉阳、陇西两郡的迅速失守,沿途守军的望风披靡,更没有及时派出重兵守卫陇关古道。接替他的崔烈则对西北地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而王国、韩遂、马腾行动非常迅速,在杀死傅燮,攻克汉阳郡之后,坚决派出数千人屯守大震关到陇关谷道中部一带,在张温发现错误,想要更证时候已经晚了。使得刘备早早失了地利,难有作为。

    刘备一刀砍断旁边一颗树,怒发冲冠:“如果我有一万人,绝对不让叛军踏入关中半步。张温误国!”

    张飞:“是谁想出的主意让张温、崔烈两个根本不懂军事的文臣来节制诸军?这人才是最误国者!”

    除了富有创造性的皇帝陛下,还能是谁,

    算是开了‘以文治武’之先河。

    耿纪尴尬地连声咳嗽:“慎言,是张温误国!张温有才干,知道量入为出,却不明白凉州叛军是在拼命,能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奸臣误国,却不是最误国的。

    最误国的是外行精英领导内行,因张温本是理财、为官之精英,而精英都更自信,更容易刚愎自用,不听从建议,拍脑袋按照之前的成功经验、惯用套路做决策,造成各种决策失误,坐失战机,甚至帮了敌人了忙。

    。。。

    回去的路上,刘备心情十分沉重,虽然早知大汉难以为继,依然免不了难受:“扶风诸世家豪族就不能再出些壮丁,若是守住陇关‘凹’字谷道,重修大震关,对扶风、三辅,乃至于整个大汉都是极好的。”

    耿纪说:“实非耿、马、窦、班、苏等家族故意刁难,孝顺皇帝时右扶风郡户不过两万,口不过十万。”

    刘备:“本郡十五城,平均不到二千户,怎会如此少?孝武皇帝(汉武帝)时不时迁移各地数万户入茂陵么?”

    耿纪:“后汉以来,西羌、东羌之乱延续数十近百年,壮丁或逃往长安周边,或逃入汉中蜀地方,或服役戍守战死,或被羌人杀掉或掳走做奴隶。此外,官府还多次组织三辅之民迁移到安定、汉阳、北地诸郡戍守,因此户口稀少。

    大约二十年前,到孝桓皇帝期间,故太尉段颎总算平定西羌、剿灭东羌,安稳了一段时间,人口颇有增加,外逃之民也颇有回流,扶风人数总共突破了二十万口。

    可是,紧接着遇到数千旱灾,蝗灾,接着黄巾之乱,西北边军、壮丁东出剿灭黄巾。”

    皇甫嵩、董卓、傅燮属下都有不少凉州、三辅官吏、士卒,这些人向来受到大汉优待,世代官宦、世代服兵役,最是忠诚。在剿灭农民起义时,也最能为地主、大官僚所信任。

    因此三辅、凉州多次被征兵,损失也比较严重,明显存在女多男少的情况。

    。。。

    回到陈仓,难得有喜事相候。

    有了氐人蒲涛投靠分地的先例,返乡汉人和投靠的氐人络绎不绝,半个月内,达二千余口。当地的老吏、老商、老农都说,小小的陈仓城,热闹繁华,恢复旧貌,让人想起桓帝末年和当今陛下初年。

    刘备问一名老人:“老人家就不怕凉州叛军来了,陈仓守不住?”

    老人指着东面、南面络绎不绝的商队,捋着胡须笑道:“老夫听说新来的都尉是个能打仗、有大能耐的,那些车里运来的都是粮食和各种物件,有了粮,有了人,陈仓城小而坚固,内有武库、粮库,叛军就算来了,没一两个月决计攻不下!

    一两个月从雒阳来的援军早到了,羌人再多,能多过汉人?年轻人,你是外地来的吧,陈仓商队多,土地多,女人多,好好做事,讨两房媳妇,安个家。。。”

    刘备唯唯诺诺答应了,事后啼笑皆非地说:“一个老翁也有如此见识。陇关难守,陈仓易固!”

    荀攸:“陈仓,外有援兵不远(散关),中有牢固城池,内有众志成城,何惧之有!”

    驻守陇关,击敌门外是外线防御战略。放弃外围防线,内聚集力量,是内线防御策略。前者需要强大的兵力,后者容易损伤家园、百姓,各有各的优缺点。

第351章 苏媚的疑虑() 
中平四年,秋,九月

    秋风像情人的手,温暖、柔和,金黄色的树叶子,飘落在地,白黄色的稻麦秸秆,堆成高高的垛子,土黄色的大地上到处是忙碌的人们,他们是最勤劳最会过日子的,一片片叶子都不放过。

    巍峨的陈仓城墙下,长长的车队头上,两名女子抬起明媚的脸蛋,愣愣地仰望着,紧紧地吸引住门洞和城楼上士卒的目光,造成城门口拥堵。

    荀攸正在建设翁城,气冲冲丢下工作,赶到城门疏解交通:“你们怎么来了?”

    带头运粮食的两位女子不是别人,确是苏媚、刘九九。

    “想你了。”刘九九见丈夫身上穿着灰扑扑的短衣,脸上头发上手上都是泥土,莫名的感到心疼,眼泪汪汪。

    荀攸急忙用衣袖去擦,两人旁若无人地卿卿我我,掉了一地眼珠子。

    一旁苏媚笑道:“越擦越花,小花猫了一只。”

    刘九九捂住羞红地脸,擦了又擦:“这么多人看着呢,回去吧。”

    荀攸苦笑:“得赶在这几天完工,就怕凉州叛军打过来。”

    这边刘备亦头疼:“你们怎么来了,不知道危险么?快要打仗了。”

    苏媚:“你打了多少仗,还怕韩遂、马腾?你把家业都卖了,我还不能来看看?”

    “哈哈,怕当然不怕。”刘备挺起胸膛,“只是他们人多,我们人少。”

    快,看那边!叛军来了!

    众人顺着声响,发现北面天际一束束冲天狼烟。

    刘备:“你们快走,从渭南走陈仓道入武都、汉中。”

    苏媚:“你不走,我不走。”

    。。。

    叛军比想象中来的更快。

    五日后,张飞、张绣快马从汧阳县撤回:“叛军前锋前锋马翼、梁兴,帅兵上万,前来攻伐。汧阳假(代)县长杨绍与我等,率不足一千弱兵死守陇关谷道东口。叛军数量太多,唯恐不敌,先遣散老幼逃入山林,

    叛军马翼率精兵两千从小路绕过谷口,出现在侧翼,守卫谷口已失去意义,我们只能且战且退。杨绍自身断后,死守卫汧阳,我们则护送轻伤员离开。杨绍现在或许已经不测。”

    “杨绍还是不愿意走么?慷慨就义易,从容赴死难,杨绍真烈士也!”见回来的士卒,个个带伤,不少人的箭壶空空如也,箭矢都射完了,刘备能够想象战斗的惨烈。

    刘备转头问傅干:“董卓答应的援军到哪里了?”

    过去一个月里,傅干不辞劳苦,多次来往陈仓、美阳、美阳、长安。

    第一次董卓大加羞辱,之后见也不见。作为皇甫嵩嫡系,傅燮生前对董卓并不感冒,董卓自也有所怨恨。东边不亮,西边亮,董卓军中凉州人不少,也有钦佩傅燮者,傅干花了不少钱,通过张绣叔父张济等人,走通了牛辅、李儒的门路,这才有了谈话的余地。

    董卓狮子大开口,要求将雒阳的天上人间便宜转给他,他知道刘备在天上人间倾注了十年的心血,不可能同意,所以才提出这个要求。

    刘备思考之后,竟然同意便宜出售大半股份。

    董卓完全是意外之喜,天上人间住着大批凉州、关中人士,经过卢植妻、子、刘德然、苏媚、臧洪家人的多年的经营,袁术的关怀,天上人间和紧挨着洛水的码头,在中上层世家、官吏、商人心目中已经成了一个聚会的场所、繁华的集市和水路枢纽。

    许多东出汜水关任职的官吏,都与亲朋故旧在此宴饮告别,到雒阳上任的官吏,也多有亲朋在此接风洗尘,之后租用船只、车马出发。

    天上人间一年流水在数百上千万钱,加上旁边的水陆码头、集市更不得了,足有数千万钱间。董卓在附近此开有店,由其母在此经营,只是生意远远不如,非常眼红。

    经过几次谈判,刘备出售了天上人间和旁边集市、码头绝大部分的股权,变成地道道的不控股小股东,一年之内保证不撤走经营团队,保证延续性和收益。

    董卓则答应付出五百匹骑乘马、派出张济等千余人前来守助陈仓。

    董卓知道赚了大便宜,迫不及待把五百马匹迅速付清,多数是西凉马,兵马却迟迟发。

    苏媚的股份是刘备给的聘礼,也是天上人间的小股东,在经营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天上人间之前主要面向关东人士,也多亏扶风苏氏加入,凉州、三辅的客源才从雒阳城西白马寺周边,分流到天上人。

    对刘备的决定,苏媚当然无法理解,苏氏也非常不满,因为这是刘、苏两家联系和纽带。虽然她的股份不受影响,但大股东的变更,势必对经营和收入产生影响,西行陈仓也是打定主意讨要说法。

    苏媚发起火来,刘备也招架不住,只能以军务繁忙为由,天天跟士卒、民工混在一起。

    。。。

    十余日后,马翼、梁兴前锋破汧阳县、渝麋两县,顺汧(千)水大掠渭水以北,向东抵达美阳、武功城外,向西包围陈仓。

    此时,美阳、武功、郿等县百姓才后知后觉,扶老携幼,四散逃亡。

    相比于需要步行、路上乱糟糟全无秩序的其他百姓,苏固亲自组织的马队极有秩序,武功苏氏和亲朋故旧的妇孺老幼,早就乘坐着董卓给的五百马匹,逃往长安、雒阳、汉中,苏固甚至开赚了不少钱和名声。

    这时候苏媚才消了气:“本恼你许久,原来却是为苏氏考量,倒是错怪了。”

    刘备:“如果我说关中的混乱还会持续许多年,你信不信?”

    苏媚:“怎么可能!只要皇甫嵩来就能收拾残局。”

    在关中、凉州人看来,皇甫嵩就是不败之名将,朝廷只要肯派他统兵,剿灭凉州叛乱只是几个月的事。

    刘备望着陈仓城外越来越多的叛军:“凉州叛军即使败了,也可退回舔舐伤口,卷土重来。

    如果我说雒阳也不安全,你信不信?”

    “我想问为什么?”苏媚用明媚的眼睛看过来,“我和固兄不可能凭推测而说动族人搬迁。”

    刘备:“。。。”

    他不可能说记得历史上皇帝刘宏死后,宦官、何进、袁绍兄弟、董卓拉开了数十年混乱的的序幕。

第352章 提前的西园八校() 
中平四年,冬,十月

    韩遂、马腾并骑来到陈仓北门外里许,他们背后是一望无际的凉州士卒。

    韩遂:“打下这城,就能够打通南到汉中通道,作为东向长安的跳板。凉州太过贫瘠,扶风已经没什么好抢的!”

    马腾:“为何不直接攻打美阳,以图进入长安,反而屯兵坚城之下?”

    韩遂一脸不高兴:“哼,以前有过一次直接攻击长安。”

    目前,董卓率领万人屯驻在东面美阳,城池坚固,营寨完善。几年前,张温都督十余万人坚决堵住,董卓与鲍鸿在美阳大败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大军,韩遂军中不少人还心存阴影。

    “当初张温与我们一样都有十万余人,如今我们依然有十万余人,董卓只有万人,怕他们干什么?”马腾体会不到韩遂的怨念,他当时还属于官军。

    韩遂一张脸变得狠辣阴翳:“好的猎手,与其进入虎狼的领地,不如用甘美的食物将之勾引出来,落入准备好的陷阱!董卓贪婪暴烈,正如虎狼。”

    马腾打了寒颤:“高,遂高兄,的确是高!”

    。。。

    陈仓城头,刘备、荀攸望着一望无际的叛军,心里不断打鼓,十万人,一眼看不到头,将陈仓城团团围住,仿佛森林,草木皆兵不外如是,真是太tmd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