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起 >

第176部分

汉起-第176部分

小说: 汉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乎蹋顿意料的是,许多乌桓人因为长期作战士气低落,加上战局不利,家属生死情况不明,趁机逃离部队,四散返回乌桓属国。

    。。。

    见塌顿等离开,公孙瓒大喜:“声东击西之计可成。”

    刘和:“可叛军依然有四万余众,而且肥如城池被叛军修的墙高,池水深,怕不易攻取。”

    公孙瓒:“谁说我要强攻,兵法云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刘虞此时,已亲到右北平郡土垠,大发渔阳、右北平、广阳郡等郡国之兵,派往前线,交给公孙瓒、刘和指挥,决心决战。

    公孙瓒帅数万人,前进到栾水西岸驻扎,与肥如隔水相望。刘和亦帅属下渔阳鲜于辅、王门,涿郡祖茂、右北平程普等人出征。

    张举,张纯见官军势大,而丘力居部又少了万骑,坚决不出城。

    公孙瓒使刘和率领六千人向卢龙塞进发,多打旗号,仿佛上万人。

    守护卢龙的右北平乌桓大人苏仆属下只有三千余人,被成倍的汉军团团围住,大力攻打,慌忙派人突围,前往肥如求救。

    张举大惊失色:“如今碣石被官军打下,向东的通道已经不安全,要是卢龙塞也丢了,我等就和塞外失去联系,如同瓮中之鳖!如之奈何?”

    张纯:“陛下当亲自营救!”

    于是倾巢出动,前去救援。

    公孙瓒早就等在卢龙塞和肥如之间设下埋伏,待张纯大军过半,四万余大军一起发动。

    汉军和叛军皆约四万余人,叛军有乌桓骑兵,可骑射可突击,机动能力、冲击能力强。

    公孙瓒部下则集中了上谷乌桓数千骑兵和大批后世留名的将领,属下北军中侯邹靖之侄邹丹,亲族公孙越、公孙范,骁将田楷、严纲、单经、范方、韩当等。

    双方中军各以万余步弓兵相合,如同两条不同颜色的河流相撞,贱起无数水花,前锋融成一体,分不出你我。后方依然前仆后继。

    公孙瓒率严纲、田楷、单经等骑将,亲自指挥两翼各数千骑兵洪流,与乌桓叛骑在土黄宽阔的原野、浅丘陵上追逐鏖战。

    双方打得昏天黑地,从早上持续到近中午。

    东南方向突然出现大批乌桓骑兵。

    丘力居说:“或许是塌顿回来了?”

    张举大喜:“好,前后合击,必破公孙瓒!”

    公孙瓒心中大惊:“不好,难道刘备被塌顿击败了?”

    两百步、一百步、五十步,乌桓援兵们奔驰而来,将一阵箭倾泻雨洒到正在欢呼的叛军身上。

    “援军?塌顿搞错了吧!”丘力居大声怒吼,结果弓箭之后迎来更激烈的冲杀,“不,他们是官军。”

    “杀!将士们,得张举、张纯、丘力居任职一人首级者赏百金!”

    本向东去的刘备部数千精锐,跟着乌桓骑兵之后出现在张举张纯、丘力居身后:“你等中计了,我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原来刘备派夏侯博继续向东,吸引塌顿主力,而他自己帅主力乘船偷偷返回,就为了在叛军、官军决战关键时刻出现!

第339章 没地位的幽州() 
折返而归的刘备军,其实只有前面一千乌桓骑、千余汉骑属于老兵。

    余下四千全是虚张声势的普通壮丁或步弓卒,不少人骑马快了会掉下来,配上刘备给的皮质马蹬,也仅仅算得上勉强会骑马,马上根本开不了弓,一次冲锋竟然有百余个掉地上,几百个撞在一起慢成龟速,几十个伤到战友。

    怎一个乱字了得。

    只是仗打的就是气势,叛军见援军莫名其妙变成了官军,一口心气就馁了。

    叛军久战疲劳之师,被两千老卒夹击,力量上就有不支,就会产生畏惧;看到后面还有数千官军骑兵,就从害怕演变为想着逃跑,根本缺乏识别官军伪装的理智。

    叛军步卒一些想着逃跑,一些还妄想着抵抗,后面则不明就里,互相推揉拥挤之间,队形就混乱,无法抵挡官军严整的队形的挤压,步步后退。

    叛军骑兵坐得高,看得远,更加心胆俱裂,特别是丘力居属下乌桓骑自备马匹出征,暂时顺利四处抢劫,战事不利率先出现逃亡,数十乌桓骑兵逃走进而引发数百、数千骑大规模逃窜。

    “回来,一群胆小的兔子,回来啊!”

    丘力居见事不可为,立即折向北,从卢龙塞逃窜出塞。

    “拦住他们,一定要拦住他们,杀贼首者赏百金!”卢龙塞之南、叛军以北的刘和,急忙将兵阻挡。

    “拦住他们!”祖茂、鲜于辅、程普等将怒吼着一齐向南杀来。

    “狼王虽老不是白马将军的对手,难道还打不过你这个毛头小子!”丘力居眯着眼睛,“为了明天的太阳,都给本王杀过去!”

    战场有一定宽度的情况下,骑兵是很难被捕获的,尤其是乌桓骑兵从小骑狗、骑羊,大了骑马,仿佛就如长在马上,兵器铠甲虽然不如汉军,骑术大多胜之,一群骑兵分分合合,曲折弯转,分进合击,飞驰射击,反射回射,比多数汉军熟练得多。

    刘和部只来得及留下几百乌桓骑,剩下只能悲愤地目送丘力居部北逃。

    丘力居的主动逃跑,导致张举、张纯数万人的溃败,两人也是弓马娴熟之辈,趁汉军尚未合围,士卒还有些斗志,扔下步兵向北逃窜。。。

    战后,公孙瓒因功为降虏校尉,兼领辽东属国都尉,刘和外放县令。

    刘备只是加300户,最令刘备郁闷的是,朝中征他回雒阳为议郎,从2000石都尉,降为600石,原因是他太年轻,没地方安置。

    。。。

    卢养率先回到雒阳,向卢植汇报整个战役经过:“卢龙之战,是一次酝酿数月的决战。战前,叛军、乌桓联军超过五万,骑兵过半,公孙瓒、刘备、刘和联军四万余人,骑兵万余。

    从力量对比上看,后者击败前者几乎不可能。

    公孙瓒、刘备采用不断袭扰、声东击西、攻其必救、围点打援等计策不断调动叛军,分散叛军力量,迫使叛军从坚固的城墙寨子中走出,不得不在不利情况下决战,落入汉军设下已久的圈套,可认为是一次媲美古代名将般的战例。歼敌五千余人,俘虏二万余人,成功消灭张举、张纯主力,唯一可惜的,是没能抓住叛乱敌酋,也没能完全歼灭或降服叛乱的乌桓。”

    卢植:“你就知足吧,能将叛乱的辽东、辽西、渔阳、右北平四郡乌桓赶出卢龙、碣石,保证幽州涿郡、广阳、渔阳、右北平郡,辽西郡西部不受叛军蹂躏,功莫大焉!”

    卢养:“都怪刘和那小子挡不住叛军,只要杀掉张举、张纯、丘力居,皇帝陛下一定以封侯回报!”

    卢植:“刘和是一块璞玉,毕竟没多少领兵经验,只是又其父刘虞支持,前途怕是不可限量!”

    卢养略带酸意的说:“刘和比我还小点,完全是跟着公孙瓒、刘备混些功劳,竟然外放县令,还蒙皇帝陛下亲自召见,询问北方局势,可谓恩宠重视之极。”

    卢养不可能对刘和有多少认可,当初公孙瓒、刘备指挥军队,他卢养负责辎重后方一应事务,刘备虽喜欢指手画脚,但处处维护,常推功与卢养,归过于自身。有了功劳,有了好处,觉不忘把分润给卢养。

    刘虞控制幽州局势后,刘和插入其中,把公孙瓒、刘备的前敌指挥二人转,变成三角,抢走了军功。

    刘虞插入后方事务,作为徐州东海人,能够得到糜竺等人徐州商团的支持,完全盖过了卢养在后勤工作上的所作所为,抢走后勤保障上的功劳。卢养既少了功劳,由从一方长官变为事事必须请示汇报的小吏,任谁也绝不高兴。

    卢植也感同身受:

    “昔日光武皇帝能够平定天下,多靠幽州上谷、渔阳等地边郡骑士、乌桓之力,多依靠冀州之百姓、豪族、钱粮,寇恂、盖延、王梁、郭凉四位名列云台二十八将,可惜幽州之功臣,却无人入主中枢为相,岂不悲哉!

    当光武时,幽州依靠军功起家之名将,虽然无缘朝堂要职,还算能位列国家世族大族,两千石世家不少。

    后光武皇帝废郭皇后,重用南阳系功臣,为他打天下的冀州功臣多被贬斥,连带幽州功臣子孙亦遭到贬斥、除掉封国,岂不悲甚!

    自从光武皇帝之时候,尚且有寇恂为太尉、王梁为河南尹,之后百年,冀州、幽州竟然几乎无人为三公!”

    卢养:“冀州崔烈为司徒,建议放弃凉州,被议郎傅燮当庭呵斥‘斩司徒,天下安’。崔烈的说法的确偏激,可目前凉州还不是处于半分裂状况,崔烈之语反倒是说明他有才干和遇见啊!何况傅燮只是一个议郎,竟敢当着众臣面前,建议皇帝陛下斩杀司徒,不正是说明咱们冀州、幽州人没地位么!”

    凉州多三公九卿、二千石高官,如段颎为太尉、皇甫嵩曾为车骑将军,董卓、夏育等为二千石,凉州人却守不住凉州;幽州人能依靠自身力量剿灭叛乱,却无三公,二千石也相当稀少。本来卢植有希望,可恨被临阵换将,何尝与幽州世家的衰落分得开关系。卫尉阳球被捕而死,依然说明幽州人在皇帝心目中不那么重要。

第340章 天花板() 
雒阳,大将军府

    “什么!刘备拒绝诏书?”何进吃了一惊。

    袁绍暗擦了一把汗:“倒也不是完全拒绝,只是上书请求明年赴任。”

    何进:“把刘备征为议郎会否有不妥?”

    “不会!”这本是袁绍出的主意,急忙辩解:“大将军多虑了,幽州苦寒,刘备就曾推荐其族兄刘朗到青州做县长,况且他和公孙瓒名为师兄弟,同典重兵也不合适。”

    何进:“也是,刘备一早想着到中原或南方任职,只是目前并没有合适的郡,回雒阳也算权益之计。”

    何进并没有看到袁绍眼中闪过的寒芒,并不知道这是一次有预谋、有先例的打压,之前卢植围剿黄巾,功业将立时丢官去职,表面上是董卓和关西世家所为,实际上董卓也是袁隗故吏!袁家在其中出力不小!

    要知道袁家曾提拔拉拢的同县许训家族,发展起来之后就不再惟命是从,越来越倒向宦官一党,并屡次与袁家作对。

    如今,袁隗吸取教训,如今既提拔亲朋故吏,也不让故吏过分发展,并让他们互相制衡。刀刃向内对刘备等袁门故吏,可不是第一次。

    不仅袁绍担心刘备影响力过大,袁隗也同时担心卢植功业超过自己,袁家虽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然而近二十年来,除了扶助皇帝,还真没多大功劳。

    袁家的特长是无比精于做官!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问题上奉行“三不”:不表态、不站队、不得罪人,在宦官、士族斗争中低头闷声发大财。

    。。。

    收到征为议郎,将兵交予幽州刺史刘虞的诏书后,刘备的部下议论纷纷。

    张飞:“四府太过无耻!需要兄长时就给官职,不需要就弃之如敝履。”

    关羽沉声道:“毕竟是皇帝的诏书,都尉大人拒绝怕是不妥当。”

    牵招看了关羽一眼,心里就有着明悟:“俸诏当然俸诏,可兄长毕竟是有身份的人,决不能随意被人拿捏!拖几天去也是对的。”

    刘备:“你们先去休息,让我再想想。”

    牵招却留了下来,凑近了说:“若不立即去雒阳,就怕有人弹劾兄长,自古以来统兵大将,最怕失去皇帝的信任。此外,关羽这人怕是会被富贵所动,另攀高枝,就怕出卖兄长部众之虚实。”

    刘备:“但现在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这就把我考住了。”牵招抠着头皮,虽说也懂些经学,本质上好的是飞鹰走马,兵书战阵。政治斗争那些,既不爱好也不专长。

    。。。

    登上静海堡坞望楼,刘备独自长吁短叹,这几年一点也不顺利,始终当不上实权太守,好不容易有一个管三个县的渤海都尉又丢了。

    故吏任旐、荀攸、简雍先后离开;师兄弟郦炎、卢养另有任用,刘庆始终敌对、虽然无伤大雅亦令外人看笑话,张逸把他和公孙瓒卖个干净;亲戚方面,母亲耿氏去世,王荣经营耽罗、刘德然、苏媚留守雒阳,刘朗、王斌推荐到他处做官;张颌、韩猛、吴岳、潘宫等故将各奔前程,袁绍处处针对,臧洪反目不见。

    手下留下夏侯博游侠出生,关羽起于军吏,张飞起于屠家,牵招没落豪族,全是一帮子武人。遇到进退左右这种大事,根本给不出较好的建议。

    怪不得历史上的刘备半生屡次颠沛流离,屡次得到基业也守不住,人才缺乏是个关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